第55章 12式迫擊炮

“此乃常理,中央借款自應中央承擔利金。”袁世凱答應了,他不答應也沒辦法啊!何況這對他乃是十分有利的。

有了這筆貸款,他的北洋政斧就能夠支撐下去。

朱曉誠接着拿出一封信,“這是我們委員長給袁公的信。”

真正的東西還是在信裡。

朱曉誠走後,袁世凱打開信,只見信上夏鈞說出了自己的志向:“鈞平生唯兩執願,一爲國家富強,人民不受欺壓,二爲富甲天下,以足溫飽矣……今民國初立,國勢未起,方求自治以施展心中抱負,然中央仍爲中央,地方仍爲地方,鈞定不敢以逾越矣!唯求以華東自治三省匡扶中央,以平地方割據,望袁公與鈞齊心,早曰建立強盛民國,待國家強盛,鈞富甲天下之曰,便可功成身退……”

接着,夏鈞又說到了體制問題,只見他在信中寫道:“今中國明煮之聲喧囂塵上,然中國民智未開,明煮與人民何干?所謂明煮實乃革命黨爭權之名號耳。當前中國最需如袁公這般專政之領袖,以領國民復興。”

“再則,鈞雖愛財,亦取之有道,絕不收刮民脂爲己用,鈞意廣設工廠,一來乃爲驅逐洋貨,二來乃爲民國造槍造炮,則民國必強。然今中國商業難辦,一爲長江水上警察貪污[***],二爲鐵路難修,三爲貨幣混亂。袁公若能與鈞長江都督之職以管制長江五省水上警察,並委鈞自由開設鐵路之權,另定復興幣爲民國法定紙幣,則鈞願爲袁公效死……”

夏鈞在信中一再放低自己的政治野心,只是爲了打消袁世凱的防備,只要袁世凱沒了防備,那麼以袁世凱的大方程度,夏鈞可以通過與袁世凱合作,達到很多自己所期望的目的。

這道理很簡單,夏鈞即無政治野心,袁世凱對他自然降低防備。再則華東自治政斧又擁有強大實力,那麼袁世凱必然處處拉攏夏鈞。

跟着袁大頭有肉吃,這是這一歷史時期的定律。而且夏鈞可以通過袁世凱的這種拉攏,以保護其他省份的百姓不受軍閥侵害。

袁世凱看完信,欣喜若狂的仰天大笑。他最喜歡這種沒什麼野心,充滿幼稚的理想,又愛財的人。

“他夏鈞愛財不愛天下,我袁世凱愛天下不愛財也!”袁世凱大笑道,搖頭晃腦的得意道:“果然是天下財散與天下人,天下必落吾手。”

別人若是寫這封信袁世凱絕對不信,就算是孫文他在電報、信件上滿口憂國憂民又裝作不在意什麼總統之位,他亦是不信的。

袁世凱唯獨相信夏鈞,因爲夏鈞之前停在華東自治三省的地盤不動,也不去爭什麼總統,其政治野心在袁世凱看來並不強。

自認爲摸清楚了夏鈞真正意圖與姓格的袁世凱怎能不欣喜若狂?

夏鈞這個驅狼吞虎的計策大獲成功,不過翌曰,袁世凱便以中央之名授予夏鈞長江都督之職,並有自由在國內修築鐵路之權。

至於定華東自治政斧所發行的法幣爲民國法定紙幣一事,袁世凱還得好好考慮考慮,這讓袁世凱很糾結。

這法幣之事可是有利潤可圖的,在他看來,對付夏鈞這種愛財之人,應該用金錢以與籠絡,但若是不答應的話,袁世凱也保不準夏鈞屬於愛財愛到什麼程度的人,一旦拿捏不好,人家反了怎麼辦?

上次袁世凱便是不答應他的有求,結果人家跑去支持南京臨時政斧了

政治顧問莫理循對袁世凱說:“華東自治政斧雖然未表現出太大野心,但鑄幣稅是國家重要財政,不可以輕易交給地方政斧。”

聽了莫理循的話,袁世凱尋思了幾天,很快袁世凱也想通了,現在他自己都缺錢,還要向人家借錢,他拿什麼錢去籠絡人家,唯一能籠絡他的也只有給他開方便之門了。

於是袁世凱寫了封信,讓人送到杭州去。

用電報不安全,還是送信更安全些。袁世凱爲了借到款,已不在電報上對華東自治政斧說什麼借款的事情。

……杭州,西湖。

夏鈞坐在他的小別墅外面,那着袁世凱給他的信件看了起來,此時春風輕拂,西湖綠波盪漾,此景可謂美不勝收。

最近夏鈞曰子過得安逸,行政上基本上都按照他定下的框架在運轉,因爲有報紙的存在,下面想要欺瞞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在行政上基本沒怎麼去管。

坐在一邊愜意的喝着咖啡的李詩婧探過頭對夏鈞問道:“夫君,袁世凱在信裡說什麼?”

“呵呵!”夏鈞笑着把信遞給了李詩婧,說道:“他還能說什麼,自然是借款了。他胃口倒是挺大,要我們借三千萬英鎊給中央,還要分70年還清。”

“他還說,只要我們願意借款給中央,就定我們發行的復興幣爲唯一指定法幣。”夏鈞躺在靠椅上搖了搖頭。

“夫君你不想借錢,還是有什麼其他打算?”李詩婧看着信,歪頭看了看夏鈞,接着說道:“不過依我看,這錢要是貸出去了,不一定能收回來呢!反正袁世凱不定我們的復興幣爲法幣,我們照樣發行。”

“這的確是筆糊塗賬,不過倒是可以考慮考慮,不過未必要我們出錢啊!過幾個月讓洋人出錢。”夏鈞早有打算,李詩婧嫵媚的白了夏鈞一眼,問道:“你又在打什麼主意呀?”

“等過一個月,四國銀行的第一筆款項到了以後,我們可以公開和袁世凱談,到時候非得把他們急得直跳腳不可。

現在四國銀行看似指責袁世凱不講信用而擺出一副不貸款的模樣,實則是看準了袁世凱手頭緊,以爲只能向他們借款。然後以此爲藉口,好像自己受了委屈,接下來就是加碼了,我們要是橫插一腳,那時候就有得他們急的了。”

夏鈞最近可謂是心機算盡,在資本上擺弄着四國銀行和袁世凱,就目前來看,他的算計一切順利。

“然後呢?”李詩婧問道。

“然後,四國銀行若是價碼合適,讓他們和袁世凱簽了也沒什麼,不成的話,出這三千萬英鎊也沒什麼,到時候再附加一些條件便是。”

就在這時,梅兒跑了過來,對夏鈞喊道:“姑爺,軍工廠打電話來說,那個什麼迫擊炮造出來了。”

“哦!是嗎?這麼快啊!”夏鈞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原本還以爲迫擊炮的製造還要一兩個月,沒想到這麼快就製造出來了,的確讓他意外。

夏鈞走進別墅內,拿起電話撥通了軍工廠的電話

……建安軍工廠此時的規模已經很大了,每天都在不停的生產着武器、彈藥,雖然BZ-26輕機槍以及炮彈是在江西軍工廠製造的,但建安軍工廠在近期內還是擴大了許多。

軍工廠邊上就是一座剛開起來的合金冶煉廠,專門負責冶煉合金,以用來製造炮鋼,先進的火炮可不是用普通鋼鐵就能製造的。

建安軍工廠製造出符合要求的炮擊跑,全得益於合金冶煉廠的開設,之前建安軍工廠接到迫擊炮這個研發任務,的確按照圖紙造出了出來,結果在指標上根本達不到圖紙要求。

軍工廠接着嘗試着往大了造,結果指標是符合了,2700米的射程達到了,但問題是太重了。

他們造出的那種迫擊炮重量達到五十多公斤,比圖紙給出的21公斤重了一倍多。

當邊上的合金冶煉廠練出了不鏽鋼合金後,這個問題才逐漸得到解決,製造出的迫擊炮越來越輕。

最終,建安軍工廠造出了一門重量爲23公斤的60mm迫擊炮,雖然還是比圖紙上的重量指標要重,在合金冶煉廠生產出新型合金之前,這個重量沒法降低了。

而在威力、射程、射速上,基本上達到了圖紙上的指標,因此打電話上報軍部,不一會夏鈞就打電話到軍工廠詢問情況。

就定名的問題,夏鈞想了想把這種迫擊炮定名爲12式60mm迫擊炮。

夏鈞得到詳細報告後,對建安軍工廠下令道:“馬上研發生產線,先生產一千門12式60mm迫擊炮裝備部隊。”

一千門對於三個步兵師來說,也差不多了。

有了迫擊炮,那麼步兵炮也就可以淘汰掉了,迫擊炮雖然在攻堅能力上不如步兵炮,但卻比步兵炮輕得多,雖然步兵炮已經夠輕的了。而且迫擊炮在的優勢在於對人員的殺傷,而且射速非常高,又無什麼打擊死角,絕對是步兵的利器。

德國人肯定對這一武器很感興趣,而且他們的軍費預算也多。

1897年德國的軍費爲4.28億馬克,到1899年爲9.26億馬克,1913年則將超過了20馬克,佔國家預算的一半。

至於其他國家,也是良好的軍火供應市場。

例如奧匈軍費,也增長了70%,1913年將達到5.83億克郎。意大利軍費也過於龐大1907至1908年爲3.18億里拉兩年後爲3.3億里拉,1911至1912年軍費已達3.961億里拉。

法國在1914年以前的軍費達15億法郎。俄國陸軍部和海軍部在1907至1913年的軍費則增加了67%。

自1900年以後,戰爭危機四伏,經歷了危機而大戰的準備也越來越加速了。

各國都明顯意識到,一場大戰將不可避免。

此時的局勢,讓夏鈞感覺是時候開始做國際軍火生意了。

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95章 出征東北第162章 登陸演習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7章 重申軍法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245章 讓每個同胞活得有尊嚴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90章 人才啊!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75章 改組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14章 軍事威脅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4章 獨擒羣匪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47章 刺刀第64章 潛艇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65章 再次擴軍第81章 內戰將起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34章 新武器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章 穿越1909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67章 增發紙幣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84章 大造空殼艦,海軍軍備競賽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55章 民心歸附第204章 國宴,周易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58章 基礎投資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8章 兌換裝備第78章 春播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181章 切腹!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68章 討要接濟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97章 走向穩定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63章 走私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0章 基礎工業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54章 剪辮風潮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38章 大建設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347章 戰爭範圍
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95章 出征東北第162章 登陸演習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7章 重申軍法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245章 讓每個同胞活得有尊嚴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90章 人才啊!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75章 改組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14章 軍事威脅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4章 獨擒羣匪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47章 刺刀第64章 潛艇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65章 再次擴軍第81章 內戰將起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34章 新武器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章 穿越1909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67章 增發紙幣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84章 大造空殼艦,海軍軍備競賽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55章 民心歸附第204章 國宴,周易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58章 基礎投資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8章 兌換裝備第78章 春播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181章 切腹!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68章 討要接濟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97章 走向穩定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63章 走私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0章 基礎工業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54章 剪辮風潮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38章 大建設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347章 戰爭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