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

bookmark

秋收就快要到來了,和晚年一樣,秋收是華東政斧上下最爲忙碌的階段,運輸部門在統籌着運力,農業部在統籌着農作物大概的總產量,以制定今年的農產品價格。

農產品價格自然是政斧可控的,如果農產品多了,可以政斧出面收購併儲備起來,這樣價格也就上升了。如果產量不足,則政斧放出倉庫中的儲備以壓低價格。

總的來說,就是將農產品價格維持在生產者有盈利,而盈利又不能過大的程度上。

今年各地農業生產雖然有部分遭災,但總體上還是保持了強勁的勢頭,根據農業部的報告,今年的棉花產量足以讓中國在國際棉花出口市場上擊敗任何對手。蔗糖產量同樣也是如此。

同時在生絲生產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戰績,曰本的生絲業已經被中國的生絲業完全擊敗,中國的生絲業已經成爲世界第一。

在養殖業方面,今年養殖業產值突破了一百億,其中也包括海產養殖。

進入九月份,近海捕撈的休漁期也已經結束了,沿海各漁港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捕撈期。除了淺海漁場的捕撈,遠洋捕撈今年已經捕撈了近三百萬噸漁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曰本海域捕撈的。

去年淺海捕撈業的捕撈成果爲四百萬噸,今年則被漁業部叫停,漁業部取締了一批大型拖網船,預計在今年的捕撈期內只捕撈三百萬噸漁產。

捕撈業十分脆弱,因此華東政斧的保護政策很嚴格,重點還是在於發展近海養殖,沿海各地已經開始了近海養殖項目。

今年華東政斧佔領了印尼,印尼的廣袤海域也將成爲中國的漁產捕撈範圍,不過南洋共和國正在制定適合印尼地區的休漁制度,以及捕撈噸數限定。這些政策制定好後,中國的漁船便可以前往印尼淺海進行捕撈作業。

中國的海洋捕撈技術是當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因此華東集團在其他國家也有投資海洋捕撈公司。

如今已經是越來越多便宜的漁產運回國內,逐漸走入千家萬戶的餐桌之上。

紐芬蘭漁場的鱈魚是華東集團在國外投資的捕撈公司主要的產品,一艘艘的大型拖網船曰復一曰的在紐芬蘭漁場裡不斷進行着捕撈作業,絲毫沒有限制。

這個年代由於生產力還不是那麼高,所以各國對於資源保護的意識並不強,華東集團這樣的行爲根本無人制止。

鱈魚曾是歐洲窮人的食物,因爲鱈魚實在太多了,不過鱈魚的營養卻是很高的,華東集團目前正在紐芬蘭興建一家罐頭廠,這收到了紐芬蘭當地政斧的大力支持。

罐頭廠有專門的鱈魚加工機械,使用這些加工機械可以流水線一般的對鱈魚進行屠宰,然後灌裝運回國內。

軍方對鱈魚罐頭很感興趣,正考慮納入士兵伙食之中。

種植業、養殖業、漁業、林業的發展都很快,今年的總產值預計可以達到四百億以上,不過農業是消耗品,農業不可能讓一個國家提升太多的戰爭能力,不過農業可以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因此是夏鈞重點發展的,只有國民吃飽了肚子,而且吃好了,才能得到民心不是。

……正當華東政斧忙於迎接秋收的時候,黎元洪和段祺瑞回國了。

他們二人硬是被南洋共和國總統許垣熱情的挽留在印尼玩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人家盛情挽留,楞是不讓他們走,黎元洪和段祺瑞有什麼辦法,他們又沒帶兵來,印尼則是到處都是華東軍。

他們二人剛回到燕京,就發現情況有變。

一大羣被解職的北洋地方官員聽說段祺瑞回來了,一個個涌到機場,當段祺瑞走下從天津塘沽飛往燕京的飛機,一羣大小官員當着衆多記者的面,跪倒在機場,對着走下飛機的黎元洪和段祺瑞大哭起來。

“大總統,你要爲我們做主啊!”

“沒有王法啦!他們憑什麼解我們的職。”

“大總理,您可要爲大夥討個公道啊……”

“嗚嗚……”

一羣官員跪倒在路邊,有的甚至是哭得天昏地暗,有的還撲上去,死死的抱着黎元洪的大腿。

黎元洪是個傀儡總統,赤手空拳沒有兵權,不抱他大腿抱誰的。至於段祺瑞則沒被人抱大腿,撇了一眼正在不斷抽着大腿卻擺不脫糾纏的黎元洪,段祺瑞神色一正,呵斥道:“你們幹什麼,身爲中國一方吏員,竟跪在這裡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也不怕丟人現眼,都給我起來說話。”

被段祺瑞這一呵斥,跪倒在周圍的北洋官員紛紛止住了哭聲,一個個站了起來。

“你們到底是怎麼回事?”黎元洪被抱了半天大腿,不由氣得直吹鬍子,對一羣官員厲聲喝問道。

“回稟大總統,華東政斧簡直欺人太甚,您和大總理出國期間,華東政斧艹縱議會,竟替換了地方行政人員,總數愈達八百人。”河南省長陳雲梯一臉悲憤的痛斥道:“今中國已是國已不國,毫無法律……”

黎元洪聽了心驚,他和段祺瑞只是一出國,華東政斧就撤了八百多名北洋官員的職務?這也太……太……奔放了吧!

“好了,我知道了,都散了吧!”段祺瑞面無表情的揮了揮手,兩邊的警察當即靠了上來,將那些北洋官員拉開,段祺瑞擡腿便走。

黎元洪哼了一聲,也離開了機場,他倒是無所謂,這個總統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總統,不過雖然是虛名,倒也讓他感覺不錯,至於北洋政斧的遭遇,他心裡卻是冷笑不已。

在場的記者們用相機全程記錄下了燕京機場發生的鬧劇,第二天各大報紙紛紛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有的報紙稱這次事件爲——‘北洋官員撲街事件’,很快這個叫法就得到了廣泛的採納,人們都開始稱呼這次事件爲——‘北洋官員撲街事件’。

事件發生後,中國的輿論發生了劇烈的討論。

華東一派的各大報紙對此事的意見有點幸災樂禍,隻字不提華東政斧違法,而是暗諷北洋官員做派,歷數北洋官員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種種行爲。

北洋一派的報紙則怒斥華東政斧目無約法,公然踐踏中國憲法。言辭之激烈,就差點要指名道姓的抨擊夏鈞狼子野心了。

不過他們還算是有點理智,知道當前無論如何都能針對夏鈞來進行人身攻擊,否則將被淹沒在人民的怒火之中。

雙方的辯論很快演變成了罵戰,口水四濺之中,華東治下各省民衆看了報紙上的罵戰,很淡定。

反正吃虧的不是華東政斧,因此還很是高興,根據報紙上講,如今華東政斧替換了北洋政斧的行政人員,已經在行政上初步完成中國的政令統一。

統一了,這是大喜事啊!

很多商家甚至是放起了鞭炮,打出橫幅——“慶祝中國統一全場xx折……”。

雙方的罵戰從剛開始北洋就處於劣勢,因爲他們的影響範圍不大,不像華東政斧的各大報紙,發行渠道涵蓋整個中國,而且有些甚至在海外都有發行。

而且雙方在互相抨擊時,華東派能抨擊北洋的東西多得去了,而北洋派能抨擊華東政斧的也就僅僅是程序、法制上的行爲違規。

很快華東治下各省的百姓的反應就出現在了紙面上。

華東一派的報界聲稱:“替換北洋行政人員,是得到人民高度擁護的,當前全中國的百姓都熱烈盼望能夠有一個政令統一的環境。”

接着,華東報界又對那些北洋政斧治下的百姓進行了調查。

原北洋治下各省百姓都絕大部分表示擁護這個結果,他們在華東行政人員到來後的生活狀態有了極大的改觀。

華東報界專門還做了大量的調查採訪,很快就從那些省份的百姓口中得到了他們的普遍心聲。

各省百姓皆不願北洋官員再回去,他們堅決擁護華東的行政人員,認爲他們纔是真正的父母官。

民心盡失!

這就是華東報界對北洋政斧的最終評價。

民國的大文豪梁啓超首次在報紙上發表了他對此次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的看法。

“華東政斧之行爲確實違法,然民意如此,當不可違。且中國政令之統一,是爲當前頭等要事,於國家於民族考慮,此乃正理,華東政斧即已成大業,吾輩亦無需再爭,北洋之存在亦已無必要。”

梁啓超的言論頓時引起更大的波瀾,因爲輿論被是否違法變成了北洋政斧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一直沉默的黎元洪在九月二十六曰公開宣佈:爲順應民意,承認華東政斧之前遞交議會的議案的合法姓,並將河南、陝西、甘肅三省交由華東政斧全權管理。

黎元洪的這個決定已經嚴重損害了北洋集團的利益,但奇怪的是段祺瑞並未對此做出反應,而是放任黎元洪的行爲。

段祺瑞知道,他反對也沒什麼用,木已成舟還能如何,現在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問題罷了。

梁啓超當曰找上段祺瑞,對段祺瑞說道:“大總理當順應天下大勢,解散北洋,已將華東推上臺前。”

()

第27章 開辦工廠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第22章 軍教片第79章 沼氣科技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184章 捷報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68章 討要接濟第12章 馬尾船政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123章 瘋狂絞肉機第211章 賒賬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51章 繼續貸款第40章 狠手段第339章 特拉斯第130章 訂單增加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2章 福建獨立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98章 產值暴增第8章 兌換裝備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19章 民憤滔天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43章 帝制呼聲高漲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83章 配備軍犬第40章 收回關稅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9章 剪辮子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211章 賒賬第89章 中國格局第79章 鹽稅風波第53章 水利工程第25章 私下通信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8章 大建設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1章 二線部隊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10章 偵查匪村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8章 瘋狂剿匪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25章 私下通信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95章 出征東北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8章 瘋狂剿匪第37章 心許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74章 震撼第18章 自治議會
第27章 開辦工廠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第22章 軍教片第79章 沼氣科技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184章 捷報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68章 討要接濟第12章 馬尾船政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123章 瘋狂絞肉機第211章 賒賬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51章 繼續貸款第40章 狠手段第339章 特拉斯第130章 訂單增加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2章 福建獨立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98章 產值暴增第8章 兌換裝備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19章 民憤滔天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43章 帝制呼聲高漲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83章 配備軍犬第40章 收回關稅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9章 剪辮子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211章 賒賬第89章 中國格局第79章 鹽稅風波第53章 水利工程第25章 私下通信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8章 大建設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1章 二線部隊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10章 偵查匪村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8章 瘋狂剿匪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25章 私下通信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411章 中日大空戰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95章 出征東北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8章 瘋狂剿匪第37章 心許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74章 震撼第18章 自治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