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知我者,羅幼度也!

魏仁浦放下碗筷,說道:“軍國之大事,未慮勝,先思敗。這存亡之間,最忌不留餘地。現今局面大好,某以爲更不能破壞此番情況。”

大周現在局面一片大好。

但是大好的局面之下,靠的是那薄弱的根基支撐。

唐末五代十國造成的動盪對於中原地區危害太大。

以領地而言大周佔據中原,疆域確實最廣。

但是各地久經戰亂,經濟凋零,民生疲敝。

這些年郭榮接連動兵,先與北漢、契丹決戰高平,又取蜀國四州逼降孟蜀,接着又馬不停蹄地與南唐大戰江淮。

沒有出現問題並不代表沒有問題,而是勝利掩蓋了一切問題。

一旦遭受一場大敗,各種潛在的問題就會一次性地冒出來。

王樸作爲郭榮最信任的謀臣,在郭榮親征時坐鎮汴京,對於大周潛在的危機再瞭解不過了。

能夠理解魏仁浦“未慮勝,先思敗”這六個字的意思。

以道理計,現在的大周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

不是短時間的恢復元氣,而是長時間的休養生息,三年五年的那一種。

只要有個五年的恢復,大周現在的情況完全有實力拉出二十萬大軍,到時候別說現在的三萬騎兵,五萬、八萬都不在話下。

這真不是吹。

一直有人拿宋朝沒有養馬地,沒有騎兵的事情說事。

但實際上宋朝起家的資本僅次於隋朝。

宋朝並不缺馬, 缺的是一個好的馬政以及騎在馬背上的人。

太宗北伐時期就有馬十七萬。

大宋朝的將官甚至視契丹的好馬皆常品。

宋軍不只有馬還很挑,壓根瞧不上契丹的馬……

宋真宗有一次與朝臣對話就說:“今諸將喜用騎兵, 以多爲勝;且騎兵之多者佈滿川穀, 而用之有限, 苟牆進而前,小有不利, 則莫之能止,非所謂節制之師也。”

連這位宋朝的皇帝都直說:咱缺的不是馬,而是騎在馬上的人。

故而不存在沒有養馬地, 施展不了馬政一說。

後周宋初的馬政還是很高明的,只是後來發現養馬太費錢,這大投入,換來的回報不甚明顯, 自己荒廢掉了。

羅幼度嘆道:“魏相公老成謀國之言,在下焉能不知。只是三年五年,變故太多,就怕時不與我!”

現在他心底有兩大心事。

其一, 也是最關鍵的, 郭榮的壽命。

郭榮今年三十六,精力旺盛, 正當壯年, 能拉弓跑馬, 羅幼度一點也沒看出他有什麼問題。

兩年後會不會病故,羅幼度完全猜不準。

如果郭榮因爲自己的出現而長壽, 那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沒有人敢在郭榮的統治下造反, 這跟找死沒區別。

可一但事情不可逆,郭宗訓是不可能鎮得住滿朝文武的。

國力必然會大受影響, 周邊的諸多割據勢力,也會另懷心思。

到了這個時候,離分裂內鬥就差一步了。

大周實力不可避免地大受影響, 到了這一步, 憑什麼再取幽州?

其二、就是他不確定契丹睡皇帝能不能堅持個十幾年不死。

歷史上的耶律璟命硬,面對各種各樣的反叛, 都傷不了分毫, 反而厲害的將對方全數鎮壓。

最後還是因爲自己作死, 大醉之後, 索要食物,侍從沒有聽到,便要開殺戒,不甘心坐以待斃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聯合廚師辛古,六個貼身親信將之殺了,跟張飛的死法差不多。

照道理說羅幼度一直活躍於黃河以南,就沒有去過黃河以北,對於燕雲地的影響力不大。

但事實顯示並非如此。

大周因多了一個羅幼度,勢頭之盛,遠超前世。

大周朝的明主賢臣與契丹遼國的明主賢臣一對比, 相去甚遠。

現在最慌的就是那些已經徹底將自己視爲遼人的漢臣,尤其是最具代表的韓家。

這些人比誰都清楚,一但中原王朝真正的崛起, 那會是什麼後果。

他們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也是有這兩大心事, 羅幼度纔會如此激進。

不管未來怎麼樣,先將幽州拿下來再說。

到時候就算真的出現各種變故,有燕山防線在手, 不至於陷入宋朝無險可守的地步。

這郭榮的生死,自然是不能說的。

所以羅幼度現在只能放大契丹內部的情況。

“不趁着契丹內部動盪時下手,等到他們內部矛盾解決,就更不好對付了。與我們中原飽受戰火不同,他們的動盪限於皇室權位之爭,並不動搖根基,很容易就恢復元氣。”

王樸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搖頭笑道:“某算是明白了,二位已經將問題看得通徹。哪裡是找某來商討的,分明是做選擇的。”

他沉吟片刻道:“不如這樣,兩位相公各讓一步。馬政放不得,可以先建根基, 培育優良馬種,至於繁殖, 可以稍微延遲一二。節省下來的錢財可用於購買戰馬, 擴充騎兵。樞密院可以從別處調撥一些錢帛以作購馬之用。”

羅幼度先一步鬆口道:“此法倒也是兩全其美。”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爭取更多的經費購買戰馬。

殺雞取卵的事情不是不能幹, 但這個時代的人不清楚郭榮的情況,僅憑契丹現在的情況,不足以讓大周孤注一擲。

能夠儘可能地獲得購馬經費,已經是一個完美的結果了。

三人做了最後的合計,然後將關於樞密院擬定的大周馬政上繳給了朝廷,走程序等郭榮這皇帝批閱。

樞密院主管軍國大事,奏章走的是特殊渠道,當天下午就送到了郭榮的御案上。

優先處理議政廳、樞密院的奏章是任何皇帝都默認的潛規則,郭榮幾乎第一時間就拿起了樞密院關於馬政的商討結果。

奏章上詳細地寫了樞密院對於大周馬政的改革方式。

看着新奇的購買戰馬的方式,這位大周皇帝忍不住笑了起來,自語道:“這方法也就他羅幼度想得出來。”

他反覆看了幾遍,心癢難耐。

這郭榮喜歡羅幼度並非沒有緣由的。

郭榮性格最大的毛病就是急躁,喜歡冒險也敢於冒險。

歷史上他即位時間僅有六年,打了四仗。

一次被動,三次主動。

不過高平之戰的被動防禦,硬生生讓他打成了主動滅國戰。

四仗沒有一次不是郭榮自己力排衆議決定開乾的。

高平之戰,受阻於馮道。征伐蜀國之戰,受阻於範質、王溥,淮南之戰,因壽州久攻不下,朝臣大多都在勸郭榮撤兵。

至於最後的北伐幽燕,那就更加了。

之前還是文官反對,這一次反對郭榮攻打幽州變成了武將。

書上記載是“帝與諸將議攻幽州,諸將皆以爲未可,帝不聽。”

這諸將顯然不願打幽州的不在少數,不知道是不是在壽州城下打出陰影來了。

畢竟壽州攻防戰,羅幼度在是打了一年,在沒有羅幼度的情況下,周兵打了一年半,還險些給劉仁瞻、朱元、林仁肇翻盤。

郭榮的心急,讓大周的文臣武將極爲頭疼。

看着好似比自己更急的羅幼度,郭榮感慨道:“知我者,羅幼度也!”

幾乎沒有多想,郭榮在這份奏章上畫了一個勾,然後命人將羅幼度叫到御前,好是安撫。

“幼度莫要着急,別看朕沉得住氣,心底卻與你一般,恨不得率師北上,收復我中國疆土,震我華夏聲威。朕要讓馮太師知道朕未嘗不能比唐太宗,未曾不能做大山。”

羅幼度啞然失笑,這馮道都去世好幾年了,至於嗎?

這怨念得有多大!

當初馮道勸說郭榮不讓他親征,郭榮就用唐太宗、大山自比。說唐太宗也曾親征,說北漢烏合之衆,若遇我師,如山壓卵。

馮道直接回懟:陛下不是唐太宗,陛下也不是大山。

郭榮輕捋着鬍鬚,說道:“馬政確實不能落下,朕想法子從別處調撥一些錢帛用來買戰馬,以充實騎兵編制。”

羅幼度見有着意外之喜,連道:“陛下聖明。”

羅幼度想了想,說道:“陛下這北伐之事,至關重要,但民生亦不可忽視。斷然不可爲了軍備而短於民生……”

郭榮道:“這個先生放心,史上諸多前車之鑑,朕皆記心中,斷然不會重蹈覆轍的。”

羅幼度放心下來,作揖道:“臣下多慮了。”

郭榮看着面前的羅幼度忽然想到一事,說道:“你現在身爲節度使,爲何不募集牙兵,護衛周全?這上了戰場,身旁沒有忠心牙兵怎麼行?”

羅幼度略微猶豫,作揖道:“臣武藝低微,衝鋒陷陣之事,還是讓張瓊他們來吧。無須牙兵陪護左右……而且臣一直以爲牙兵是前朝陋習,並不值得推崇。只需些許護衛,保護安全即可。”

郭榮神色略微複雜,若滿朝武臣都有此心,自己何至於寢食難安?

郭榮看着羅幼度,越看越是歡喜,說道:“樞密院院事不得鬆懈,御營司亦是如此。此番購得軍馬,朕優先爲御營司補齊數額。此舉少不得給李使相、張都點檢埋怨,北伐之時,好好表現,也好堵上他們的嘴。”

“謝陛下!”

羅幼度瞬間興奮,高聲作揖。

郭榮笑着揮了揮手,道:“去吧!”

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683章 城破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四章 賄賂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三十九章 三降將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七十六章 逃不了跟逃了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五十章 深揖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十二章 定計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十章 壯烈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六章 博弈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七十一章 燕地盡附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六十章 功利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十一章 內訌?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
第十一章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683章 城破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二十七章 臨時府衙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五十五章 記憶中的叔父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四章 賄賂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三十九章 三降將第六十章 郭榮的無奈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七十六章 逃不了跟逃了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第二十五章 聲名大噪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九章 口不對心(二)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七十九章 折賽花懷了?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五十章 深揖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七章 意見相左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十二章 定計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十章 壯烈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六章 博弈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二十二章 兩難之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七十一章 燕地盡附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二十二章 最後悔的事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七十六章 吳越納土第四十章 勞模石守信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700章 荒野求生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689章 凱旋而歸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六十章 功利第五十九章 進擊的陳覺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十一章 內訌?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