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

設置命題,由臣工們破題、解題,到最後公佈答案。這樣的過程對於經過科舉的士大夫們,印象會非常深刻。

每經歷一次這樣的過程,就相當於趙曦一次執政理念的宣講。

從這五六年的親政經歷來看,趙曦認爲還是初見成效了。

或許是旁觀者清,在這些議政的臣工還沒有拿出定論時,趙曦接到了富弼對工坊城產品工藝出售的奏摺……

國朝的臣子丁憂,到時間後是否回朝,是由朝廷召回的,特別是像富弼這樣的臣子。主要是回朝後職位的問題,他不想那些低品級的官員,可以賴在汴梁等。

富弼對工坊城產品工藝出售,表達了很深的擔憂,並且詳細剖析了產品工藝出售的後果。也提出了應該由官方主導的建議。

未在朝堂,倒是可以撇開那些亂七八糟的利益,以一個真正的臣工的眼光看問題。

這也是在告訴趙曦,他富弼丁憂到時間了。

這事……歐陽修這段時間好像忘記了他要離開政事堂的想法,這富弼要回朝了,歐陽修反倒不再提自請出外的事。

這段時間滿朝堂都在市易法和工坊城上,連個彈劾都沒有。加上自己又提到過革新官制,又有勤政殿這樣的建築格局…~歐陽老先生該不會不想離開政事堂了吧?

鑑於兩世對歐陽修的印象,趙曦還真不好意思隨意的就貶黜他。

其實,趙曦很看重歐陽修到講武堂的作用……

“擬旨……”

原本只有王中正一個人陪伴的勤政殿,瞬間就出現了一羣人,從研磨的內監,到制旨誥的翰林,再到記錄起居注的中書舍人……

就是一道關於富弼起復的詔令……趙曦也是沒辦法,才選擇了這樣的方式。

詔令需要經過政事堂,歐陽修是肯定會看到的。趙曦可以根據歐陽修在看到這道詔令後的反應,再決定下一步怎樣做。

按趙曦的腹案,內閣、執政和朝會三級決策制,內閣人員並不是現在政事堂的人數。但在趙曦的腹案裡,歐陽修界定在執政層,而不是內閣層,即便就是內閣層,也不想讓歐陽修佔據政事堂這邊的名額。

把歐陽修想錯了,老先生還真不是貪戀職權,只是在朝廷的多事之秋,他不想一直以自請出外來叨擾官家。

這不,詔令剛到了政事堂,歐陽修就請求覲見了。

歐陽修手裡帶着一份奏摺……看來老先生時刻準備着。

“歐陽相公,有些話我還是需要跟你說清。自我即位以來,朝堂穩定爲第一需要,所以,政事堂乃至朝堂並無多大變動。”

“這樣做的目的是爲將來的官制改革做準備,也不準備再爲離開政事堂、離開朝堂的任何臣工加官進爵。有些風氣我要轉過來。”

對待歐陽修這樣的君子,趙曦不想欺騙,實話實說,把離開政事堂的可能先講明瞭。

“陛下,老臣尊陛下之言,頻繁於講武堂,老臣有些看法,當於陛下奏明……”

“臣於講武堂閱遍陛下制定的條令條例,包括陛下爲講武堂將領、校尉包括軍卒擬訂的課程和講義,老臣均以閱讀。老臣想問,陛下可是有意教化武將?可是想用武將征戰天下?”

這不奇怪,趙曦設立講武堂,目的就是用忠誠武裝軍將的頭腦。歐陽修能從歷年自己撰寫的文案中讀到這些,並不意外。

“恕臣無禮。不知陛下爲何在如此龐大的謀劃中將文臣撇開?歷經五代十國,太祖以文御武的祖宗法度不會錯。臣不否認講武堂可以凝練武將忠誠意志,可陛下準備以何種方式改變朝堂文武之別?如何堵住朝臣的悠悠之口?”

歐陽修或許是要離開朝堂的核心層了,倒是能這樣敞開了奏對。

“歐陽相公,鑑於這般情況,也是無奈之舉。我也知道,要改變國朝文武之別的難度有多大,因前朝因武而亡,又經歷五代十國的混亂,再有百年以文御武的國朝格局,文武之差已經根深蒂固。”

“恐怕當今的士子,在啓蒙時就開始灌輸士人高於一切的理念吧?可在我看來,忠誠是爲臣核心品質。教化武將,灌輸忠誠理念,我還有信心,到對於文臣……就國朝當今朝堂,歐陽相公以爲如何?”

“如今士林推崇馮道,那是歷經十三朝的千古一人,可誰又想過他馮道輔助十三朝又是幾家幾姓之天下?”

“我不是對文臣有偏見,事實上我認爲文武都是根本,不應該有什麼區別,關鍵在於用怎樣的思想去武裝他們的頭腦,讓他能對國朝有怎樣的認知纔是關鍵。”

“但朝臣是什麼樣,士大夫整個階層又是什麼樣,想必歐陽相公很清楚。講武堂不是早年的護衛營,也不是太子親軍,我又正當年,講武堂對於趨利避害的文臣沒有任何吸引力,並不是我要將文臣撇開,而是我捉不準文臣的思想脈絡。”

“歐陽相公也應該看到了,我從早年開始,所有的產業佈局都連帶着臣工歸心的意圖,甚至將工坊城和講武堂以及軌道運輸獨立於朝堂之外,就是想培養出一批忠於國朝,忠於大宋的人才,而不是有千年家族和千年王朝差別的臣子!”

趙曦很直白的對歐陽修解惑,毫不客氣的點明瞭文臣心底話骯髒和小九九。

歐陽修是君子,也只有面對這樣的君子,趙曦才暢所欲言了。

“陛下遣老臣到講武堂又爲何意?”

官家所說的讓作爲文臣一員的歐陽修羞愧,這是事實,也是他無心朝堂的原因。

只是官家讓他到講武堂的目的,他需要清楚了。他這個歲數,價值觀是定型的,很難更改。

“因爲歐陽相公本身就有忠誠的品質。更爲重要的是,我認爲單純的重文還是重武,都不是正常的王朝狀態。”

“講武堂如今對文臣沒有吸引力,我想借歐陽公在文壇的地位,給講武堂帶去士人的趨向,若事不可爲,我不介意從孩童抓起。”

“對我而言,只要是忠誠於大宋,就沒有文武的界限。所以,寄希望於歐陽公,盡心達成這樣的結果。”

從這幾年朝堂的每次紛爭,趙曦看清楚了歐陽修,不管是庭辯,還是青苗法和市易法,他始終站在一個沒有立場的角度。

這可能因爲早年的朋黨傷着了,也可能是對朝堂的蠅營狗苟傷心了,但並不妨礙趙曦借他歐陽修在士林文壇的勢。

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三七二章 殺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六八八章 等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八四章 射殺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八四章 射殺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三五三章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七二二章 撤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
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三七二章 殺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六八八章 等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九三四章 態勢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三二零章 第一槍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八四章 射殺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第八四章 射殺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三五三章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七二二章 撤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五一零章 扯什麼淡第七一六章 有克敵之法方能制勝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六四七章 稅制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