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

北遼再一次退讓了,這一次不是戰略性撤退,而是因爲首戰敗北後的撤退。

而大宋,這時候也全面顯露了北伐的戰力數量:近二十萬的戰車兵,十多萬的番騎兵。不說裝備,就是從數量上,已經完全不輸北遼了。

關鍵是,北遼是征戰近兩年的疲兵累馬,而大宋卻是純粹的生力軍。

也就在這時候,河東道弘州的大宋駐軍,突然東行,而已經佔領了易州的折克行部,率部向西,在幾乎接近的時間,統一向蔚州發起攻擊······

北遼蔚州的守軍,在得知北遼第一戰失利的情況下,見蔚州被夾擊,在大宋隊伍圍城的之前,直接棄城而逃了。

至此,從河東道雲州府,一直到東邊的沿海,大宋基本拉平了前線,大軍全面凌壓北遼的南京道。

“耶律重元要親征?”

“情報是這樣奏報的,跟上次同樣的來源。”

章惇和王安石兩人看着皇城司的奏報對話。

皇城司的情報,從北遼內亂開始,就與朝廷共享了。到了戰事,趙曦甚至把自己甄別的過程也省了,全面的共享。

他懂得情報及時準確對於戰事的作用。

“北遼的君王親征不奇怪吧?慶曆年因與西夏的齷齪,耶律重元就親征了;甚至北遼君王在打女真的也曾親自出徵過。野蠻本性而已······”

韓縝有點偷換概念了。不過態度是明確了,他是不贊成君王親征的,或者說,這是在變相的勸阻官家,不要有親征之意。

怎麼說呢,以現在的戰況,大宋是優勢方,官家宜靜不宜動。只有官家穩坐汴梁,便是大宋將士的心安。

“北遼首戰失利,軍心不穩,確實需要君王親征來穩定軍心,以便能重整旗鼓,整軍再戰。這無可厚非。”

薛向是很單純的講北遼君王親征的原因,但是,似乎認爲也就那麼回事。

“君王親征,並不是戰爭勝負的關鍵,甚至還會因爲君王親征而出現意外,導致大好的局面逆轉。所以,君王親征與否,倒是不必介懷。”

連一直能猜透官家意圖的呂惠卿,也是這般論調。

呂惠卿是真的猜錯了。趙曦之所以沒有開聲,並不是不想出徵,而是他不想在戰事出現君臣相左的情景。

對於臣工而言,官家爲太子時,率軍出征,幾次都爲大勝。可官家自從繼承大統,再沒有萌生過親征的念頭,也不曾出征過。

帝位是一個原因,爲避免爭論也是一個原因。這一次······

沒人繼續再說這個話題了。官家不太喜歡爭論,有些事說到點到就行,該怎樣做,官家自有決斷,內閣的爭論並不能改變官家的主意。

“子容,朕曾安排的事,工坊城這邊進展如何?”

“回官家,已經完成,隨時啓用。”

見官家已經跟蘇頌轉移了話題,大家也就暫且把親征的事丟一邊了。

北遼君王親征······待看看後面的戰況再定吧。

士氣對於將士們的作用,就是不知兵事的臣工,也一樣曉得其重要性。官家不提,又有何用?現在不是真宗朝,大宋也不是處於劣勢,不是生死攸關,不至於真學寇老相公,逼迫着官家親征。

十幾年的深宮帝位,終歸是將官家的膽略磨平了······

“那就啓用吧,着人帶到殿前,也有個直接的觀感······中正,你去趟講武堂,請狄青等老帥來······”

內閣的諸位,不知道官家這是何意,也就沒有摻和,在等着官家揭曉······

是十幾輛馬車,類似於戰車,外觀上跟戰車並沒有什麼區別,讓內閣們很疑惑。不明白官家在商討重事之時,爲何要專門着令工坊城送來這十幾輛戰車。

“官家,啓用嗎?”

“啓用!”

隨着蘇頌的指揮,看到一個個工匠,像操作戰車那般,將這十幾輛馬車的車廂拆解、連接,慢慢的在勤政殿前形成了一個近似封閉的戰車陣。

“子容,敞開了看看吧。”

這是······這不是戰車,也不是那規制制定的馬車,這純粹就是一個縮小了的勤政殿······當蘇頌指揮着工匠打開後,所有人第一印象便是這個。

確實是一個縮小的勤政殿樣式,或者說比勤政殿多了許多功能。這是趙曦依照後世房車的設計基礎,與蘇頌多次商談後,才確定的方案。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行動的勤政殿,還是功能齊全,堪稱移動的行宮。

“官家······”

“收復燕雲,朕與臣工、萬民同感,也不想錯過這必將榮耀萬世的時刻。僅僅是朕親征,很容易。朕雖中年,鍛鍊未曾間斷,即便是縱馬疾馳,對於朕而言,都不是難事。”

“或許在諸位看來,很多年以前,國朝就有了征伐北遼的實力,或者說諸位以爲北遼已經不再是早年強橫的北遼了。但是,朕心裡清楚,即便是衰敗了,並未衰落到被大宋隨意揉捏的程度。”

“主要是,朕還是不想以大宋軍卒的性命來收復燕雲,朕還是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做大的勝利。所以,才一直推到現在發起北伐之戰。”

“還是年少時,朕曾對狄帥承諾,必將讓他親眼看到燕雲收復······一而再再而三的延後,甚至到了狄帥已經是耄耋老人,才發起了北上伐遼的大戰。”

“還是在朝廷醞釀北伐之時,朕便令子容設計了這樣的戰車,不爲什麼,就爲不再能上馬征戰,不能耐受路途勞頓的老臣,也能親眼看看大宋收復燕雲的榮耀時刻!”

“狄帥,朕兌現曾經的諾言了!”

“官家,老臣···老臣······”

狄青已經說不出話了。曾經的情景他還記得,他跟官家說:希望收復燕雲時,能讓狄青參與,哪怕是做個軍卒也可!

幾十年了,官家還記得······

狄青跪下了,老淚縱橫。作爲一個大宋的武將,誰不想親眼看看大宋收復燕雲?

“其實,不管北遼皇帝是否親征,這一戰,朕都是要親征的。如今,自然也不能讓遼皇一人專美於前。”

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四一三章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四八七章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六五一章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四二八章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四七章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
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四一三章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四八七章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三八五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六五一章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八三章 釋迦衰落 彌勒持世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四二八章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四七章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