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戰略謀劃

狄青來這麼一出,也就作爲帝王的趙禎驚訝些,其他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對於趙曦,這一出就是他安排的,否則狄青不可能選擇如此合適的機會覲見陛下。

對於幾位相公,從驛館約鬥當日,見過狄青以後,就知道最終會是這樣的結果。

只不過,他們以爲會是太子殿下提出,沒想到會是狄青親自請戰。

“狄卿……”

趙禎扶着狄青,似要扶起狄青躬着的腰。他真的是有點激動。

“賜座……”

相公集議,都是有座的,並不是像早朝那樣,臣工們站着,還是因人設座。

“陛下,老臣不敢!今日前來,只求朝廷恩准狄青做一禆將,以求能爲國朝行犬馬之勞!”

狄青明顯比早年會說話多了。

他是個內向的性子,最起碼錶現出來是這樣……都是形勢將他逼迫成那樣的。

如今不同了,不說這幾年跟太子殿下交流接受的影響,就說他現在的身份,也讓他豁達了很多。

致仕老臣,只在征戰時啓用,戰事結束,他狄青依然不屬於朝堂。沒有與朝堂的糾葛,自然就放的開。

“狄卿,秦州路兵馬總管,主對夏中軍事宜可否?”

“陛下,此職萬萬不可!”

趙禎是激動了,甚至激動糊塗了。可狄青清楚着呢。

別說這一次太子殿下親征,是絕對的統領,就是他跟太子殿下交流後的認識,他也對太子殿下的戰事素養敬佩不已。

有太子殿下這尊大神,哪有他狄青發揮的餘地。

“陛下,諸位相公,此次征戰,應由太子殿下總攬一切兵事,也唯有殿下可總攬一切兵事。”

“此乃新軍第一次作戰,而新軍的訓練出自護衛營,護衛營又是太子殿下一手創立並制定相關條令條例。此爲一。”

“其二,這次征戰,是火器首次用於大規模作戰,而火器的首創者,是太子殿下,也只有太子殿下通曉火器作戰。”

“再之,不論是萬尹山演習,還是南征儂賊安南,包括平息信陽軍叛亂,太子殿下均爲主導,表現了極好,狄青無法比擬的戰略素養。”

“綜上所述,老臣以爲,此番對夏作戰,唯有太子殿下主帥……如此,可讓西軍將帥熟悉並瞭解火器作戰的方略,令西軍將士明白新軍的作戰方式。”

得!一切擔心都沒用,國朝最有名望的武將,還是戰功彪炳的狄青,都如此推崇太子殿下……

看來,大家集議時,太子殿下不言語,並不是認同,而是不屑嗎?

“殿下……”

富弼口氣有點不友善了。

也是,你家老爹不放心你,召集相公們集議,而你在這看猴戲?

“爹爹,諸位相公……”

趙曦看老爹,包括各位相公的臉色都不怎麼好看,知道是誤會了。

“爹爹,諸位相公,曦非常贊同韓相公對西賊主力的判斷,也對諸位對本次征戰的將帥安排認同。”

“在這一點上,曦曾多次推演,也在護衛營有過商討,雖無諸位相公分析周全,但大體方略類同。”

戴戴帽子,說些恭維的話,少不了自己什麼,卻能讓大家開心。

臨戰前,最主要是君臣同心,甚至整個國朝衆志成城。

果然,乍然間冷下來的垂拱殿,瞬間感覺舒爽了。

“對於西賊以及整個邊境地形地貌的熟悉,曦急需韓相、富相、狄帥的提點。”

“同樣,整個戰事大方略方面,包括將帥安排,也需要中樞謀劃和擬訂。至於戰術……”

趙曦很怕朝堂把那些祖宗的陣圖拿出來現眼……說那些是刻舟求劍算是留面子了,那純粹就是哪戰事開玩笑的。

如何把握戰機,即便是臨場都需要統帥有相當的敏銳性,否則也就沒有名將的說法了。

那幾張畫畫,讓將帥按圖索驥……

還好,沒人提陣圖。

“戰機是戰場上最不確定的因素,這需要將帥具有臨機決斷之權限,也就是在戰術上,對各路將帥不做限定……”

“殿下,恐怕不妥。如殿下曾言,任何戰爭都有它所需要達到的目標。倘若任由將帥發揮,很可能造成目標分離,南轅北轍的結果。”

“如今雖尚不知西賊出兵幾何,到國朝動用兵力,朝堂估計應該在十五萬以上。如此衆多的兵力,若不能集中在一點上,恐怕最終戰果慘淡。”

很含蓄了,沒說趙曦亂彈琴。

“韓相所言極是。曦所言臨機決斷之權,並非指大方向的改變,而是指在完成大的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如何達到這一目標的作戰過程。”

“比如,假設將決戰地點設定於會川,那麼,整個戰前指揮部要規定何時形成決戰地點的包圍圈,每一路兵馬,必須按期抵達。”

“但如何抵達,中途各路兵馬走那條道,殺多少敵,是迂迴還是一路衝殺,是越境還是自國朝境抵達,一律不做限制。”

“也就是說,在完成戰略目標的前提下,任何一路將帥,都可以臨機決斷本路兵馬的具體戰術。”

趙曦在這時代,還沒有見過所謂的戰略和戰術的說法,只能是以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解釋。

至於到底這一戰怎麼打,還真不是可以在朝堂擬訂的,而是在形成戰前指揮部後,召集所有將領,進行一次真正的作戰部署。

跟一羣文臣談戰事,若就這麼都定下來,趙曦真不確定最終會是怎樣的結果。

現在能定下的,第一個就是西夏進攻的路線圖。第二個是各路將帥的安排。

三川口、定川寨、好水川……幾次國朝與西夏的大戰,基本都在蕭關自秦州的這條峽谷內,兩國的邊境也只有這一條峽谷具備大規模作戰的地形條件……

至於將帥,趙曦除了瞭解狄青,其他人都談不上了解。如何得當的運用,併發揮他們的優勢,這需要進一步瞭解觀察才能決定。

“戰事職銜如何確定?”

按照慣例,職銜無非是什麼安撫使、兵馬總管、知兵事、欽轄之類的官銜。

當富弼聽到太子殿下說什麼戰前指揮部時,就感覺這名稱好像更適用於作戰時的職銜。

“爹爹,各位相公,曦建議成立前線指揮部,並設置總指揮一名,各路兵馬各設指揮一名。從而與朝廷的後方戰略指揮區分開。”

“在征戰時,不論本官職位高低,文臣還是武將,一律以前線指揮部的命令爲尊。”

“另外,授予前線指揮部先斬後奏之權,戰時不論文武,凡干擾或違背前線指揮部命令者,均可執行戰場紀律。”

第八四七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六六七章第七三八章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八二二章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五二七章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七五六章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二八章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七六六章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
第八四七章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六六七章第七三八章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八二二章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五二七章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四八六章 釜底抽薪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五一章 事情大發了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七五六章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九五一章 意圖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四二八章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一六一章 圍點打援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七六六章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九章 錢幣價值(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