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

君王本來就是可以隨意決定他人生死的,雖然國朝的治政生態算好的,君王也同樣有這樣的權利。

趙曦有時候都分不清自己到底算不算這個時代的人。

從根本上講,趙曦只是在做事,或者說處理政務時儘量融入這個時代,他終歸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在趙曦的根子裡,做任何事都還是需要理由的,凡是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或者說不能擺在檯面上的事,他終歸做的不痛快,會讓自己不舒服。

哪怕現在他是君王,仍然沒脫開他原本的那個身份…~也是,那那麼容易脫開?

他不知道其他君王如何,反正他做不到任性,做不到肆意妄爲,做不到不顧名聲,不顧百姓死活的隨意決策。

一個宗澤的名字,觸動了趙曦心底的惡意,也就有了任意決定人生死的行爲,同樣也讓他心情難以平靜。

這種情緒,不是誰能緩解的,趙曦只能自行平復。

“王押班,官家因何不愉?”

老爹不在勤政殿,也沒去娘娘的宮裡,而是一個人喊退了隨從,就單獨的一個人順宮牆遛彎。

太子也知道,這是老爹不痛快了,而且還是跟朝事相關。

想知道,這也不算越軌什麼的,畢竟現在的朝事他都經手了。

“回太子殿下,小的……小的…~”

“若是官家有禁令或者不便,孤就不問了。”

見王中王的意思,挺爲難的。太子沒有要爲難王中王的意思,雖然只是個下人,可深得老爹信任。

若不是他認爲是朝政,估計這口都不會開。

見王中王猶豫,太子真不能繼續了。

“太子殿下,倒不是什麼隱秘之事,只是小的也不知道原因。”

王中王猶豫,是因爲他準備弄死太子的親近內監,見到太子多少有些忐忑。

至於官家爲什麼不高興,他哪能知道?

說官家因爲見了曾布曾監察以後才這般的?不要說他覺得官家見曾布跟官家不高興無關,就是有,也不是他能摻合的。

他是官家的人,不隨便說官家身邊事是第一宗旨。

老爹到底爲什麼不高興,太子又回到勤政殿,把這幾天處理的朝政重新理了一遍,自覺沒什麼疏漏,才放心的回到東宮。

太子真不是要探究老爹什麼,他是在擔心自己處理過的朝政出現紕漏,才導致老爹不高興。

現在的事實是,大統繼承人不出意外肯定是自己了。關鍵就在這個不出意外……

兄弟七八個,覬覦大統之位的,絕不僅僅是老二和老四,只不過是顯露和不顯露的問題。

雖然太子也自信,但是還是由老爹的意志決定。

對朝政越熟悉,太子便越想有一天能登上大統,把老爹創造的盛世延續下去……

趙曦心情不平靜的原因,主要還是自身的問題。

有些事說不清。曾幾何時,趙曦以爲他完全融入瞭如今的角色,但是這幾年,原本封閉起來的那些記憶,時不時的會出現在腦海,讓他無所適從。

特別是在現實中有一些誘發因素,會讓他不自覺的把身份和立場都換了,換成原本的自己。

很亂,真的很亂。

還好,趙曦一隻是一個自控能力比較強的人,否則,就兩個身份的變化,都能讓他崩潰了。

趙曦平復後,已經是深夜,他不知道太子這時候還在勤政殿檢點朝政處理的得失。只是,當他走進勤政殿後,發現了太子的勤奮,就沒有打擾。

宗澤的文章他順手帶在身上……不在勤政殿也是可以專心看看的。

偌大的皇宮,也不至於沒有君王獨處的地方……

宗澤的能力的確能符合後世對他的評價和讚譽…~又跟後世有勾連了,趙曦總是難以避免這心緒。

宗澤的文章,是一篇北遼和大宋綜合國力對比的文章。

由於國朝和北遼對燕雲十六州的執念……別以爲只有大宋才需要燕雲十六州,北遼也同樣需要。

大宋對燕雲十六州的渴望,是基於防禦,而北遼對燕雲十六州的執念,是因爲生存。

北遼的這個生存,可以說是燕雲十六州作爲傳統的農耕地區,是北遼這種遊牧民族的補充,也可以說是,有了燕雲十六州,北遼對大宋的威懾便永遠存在,處於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方。

可想,從雲應四州被大宋收復後,北遼對大宋的怨念該是怎樣的?

這一點,宗澤的文章便闡述了。

也正是由於大宋和北遼對燕雲十六州的焦點所在,宗澤在文章中全面闡述宋遼綜合國力對比時,自然就側重了軍事的對抗。

宗澤把大宋和北遼的經濟、政權體制、君王賢明、軍伍戰力、軍備等,在文中都做了對比。

甚至在文中,宗澤還破天荒的將民心所向也作爲戰爭勝負的因素之一……

因爲宗澤的遊歷並沒有侷限於國朝,甚至以商賈身份遊歷了北遼,以及原大理和西夏的地域。

所以,他在文章中提到了國朝在收復大理和西北後,整個党項、土蕃、回紇以及西南蠻族對大宋的認可程度,並將這一點也與未來的戰事相連。

宗澤認爲,若國朝不能有效解決原西夏和大理的歸心問題,勢必會影響國朝最終收復燕雲的成果。

雖然宗澤的文章中,略微有點批判朝廷先易後難的決策,但趙曦不得不承認,宗澤的觀點相當的全面。

同時,宗澤連北遼的權貴勢力分佈……當然,都是道聽途說。把這些也在文中有所提到。

還提到了燕雲漢人的認同取向等等。

甚至於大宋和北遼的糧食依賴也做了闡述。這是事實,大宋依賴於南部的小國,而北遼依賴於燕雲。

宗澤把戰爭一旦開始,兩國糧食的隱患,也都有所闡述。

不得不說,這是一篇針對宋遼局勢最全面最清醒的認識文章。

好像宗澤算是最瞭解趙曦,或者說最理解朝廷遲遲沒有對遼作戰的人。

當然,這篇文章的內容一旦發表,不管是對大宋,還是北遼,對未來作戰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判斷。

趙曦很慶幸宗澤是大宋的人,基於後世對宗澤的評價,趙曦也沒有擔心宗澤的這篇文章會有北遼人知曉。

按說,在看到這篇文章後,第一時間是先把宗澤控制起來……

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三二章 推進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六七四章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六一二章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八七章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七八六章第七八六章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五六章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五五八章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
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二二四章 爛人的未來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四六五章 鄉野遺賢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三二章 推進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六七四章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六一二章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四四零章 又玩人了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八七章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七八六章第七八六章第二章 驚掉眼球的痊癒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七五六章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五五八章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