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

夏末的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冶鐵所外的空地上,朱雄英手持一塊焦黑的煤炭,在衆工匠和蔣𤩽等人疑惑的目光中,他解釋道:“這是焦煤,也就是煤炭經過高溫乾餾後得到的產物,它的熱值比普通的煤炭要高很多,如果用它來作爲熔爐的燃料,我有信心可以提高爐溫。”

工匠們面面相覷,聖孫說的話他們前半句沒太聽懂,但是後半句聽懂了,不過他們從未聽說過煤炭燒完後還有這種用途,更別提實際應用了。

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楚,這位聖孫殿下是有些說法的,既然說了,那不妨信一信。

實際上,焦煤是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一千度左右,經過乾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的,也就是所謂的高溫煉焦不過這個過程不復雜,正常使用煤炭也有可能形成當然了,如果大量製取,肯定要通過炭化室,從常溫到三百度是煤的乾燥脫氣,三百度到五百度是半焦形成,五百度到一千度就是焦煤形成了。

朱雄英知道,要想讓這些工匠信服,光靠說是不夠的,必須付諸實踐,於是,他指示工匠們準備一個小型的爐子,打算親自試驗給他們看。

工匠們搬來一個貌似煮飯鍋的小爐子,叫做“甑爐”,聽工匠說是用來煉白口鐵的,這種鐵通常都是用來做器具的次要部位。

在工匠們的協助下,甑爐很快準備就緒,朱雄英親自將焦煤放入爐中,點燃火焰,隨着火焰的升騰,爐溫迅速上升,比平時使用普通煤炭時更加熾熱。

當然不是有人用手摸了,而是裡面的鐵礦石,明顯融化的比平常煉白口鐵還要快。

不過,這種小小實驗雖然能夠證明焦煤對於提高爐溫有幫助,但可能是由於爐子太小且鼓風不足的原因,所以鐵礦石只融化成了鐵水,但並沒有融化成鋼水。

受到鼓舞的工匠們準備進一步實驗,開始將大鑒爐熄火,然後等待冷卻後,將裡面的煤炭和鐵礦石、鐵水、爐渣都清理出來,重新用焦煤鋪進去,然後開爐鍊鐵。

這個過程相當漫長,以至於都到了下午纔開始。

陽光照射在樹梢上,形成一道耀眼的光暈,躲在陰涼處等了好久的工匠們都圍在了鍊鋼爐旁,他們的臉上雖然看不出什麼,但雙眼中卻難掩期待,有不少人更是緊緊地抿着嘴脣顯得很緊張。

隨着爐溫的逐漸升高,工匠們的臉上開始露出震驚的表情,從來都沒有人想過,焦煤蘊含着的力量竟然會比煤炭強這麼多,焦煤使得鍊鋼爐內的火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猛烈,爐火的顏色也變得更加深邃,彷彿蘊含着無窮的能量。

其實,這就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情,就像是人類科技的很多進步,原理說穿了都很簡單,可這麼多年來,就是沒人捅破這層窗戶紙。

隨着爐溫的持續升高,工匠們的震驚也越發強烈,他們開始興奮地交流着,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天哪,這溫度……”一位老工匠喃喃自語,他的眼睛緊緊盯着爐內翻滾的火焰,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

“俺從沒見過這麼高的溫度!”另一位工匠也感嘆道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敬畏。

過了很久,鍊鋼爐的爐門被鐵鉗子拽着緩緩打開,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工匠們卻不約而同地向前靠近,想要一睹即將出爐的鋼水。

爐內的鋼水開始緩緩流動,發出耀眼的光芒,工匠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鋼水的每一個波紋,彷彿它們都在跳動着,就像是有生命一樣。

“這焦煤太神了!”一位年輕的工匠激動地喊着。

工匠們的震驚不僅僅是因爲焦煤帶來的高溫,更因爲它所帶來的可能性,他們都意識到有了這種燃燒能帶來更高溫度的能源,他們將能夠直接獲取鋼水。

不要小看“直接獲取鋼水”這六個字的意義,對於重工業來說,這就是跨越式的進步,量產鐵和量產鋼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這意味着將爲大明未來的冶鐵業發展開闢新的道路,這是前所未有的。

朱雄英趁熱打鐵,繼續說道:“如果能夠大量使用焦煤來鍊鋼,那麼鋼材的質量和產量都將得到顯著提升。”

工匠們紛紛點頭稱是,此時他們對朱雄英佩服得五體投地,雖然用焦煤代替煤炭只是一個很小的改動,但效果卻是毋庸置疑的,他們這些人在冶鐵所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也沒有發現焦煤的功效,如今聖孫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而後,朱雄英又大概提了一下專門弄高溫煉焦的炭化室的事情,就離開了冶鐵所。 當夕陽的餘暉灑滿三大殿的重檐廡殿頂,朱雄英踏着長長的宮廊,穩步而回。

朱雄英步履雖穩,但心中卻是波瀾起伏,今天去冶鐵所的行程讓他對大明的建設有了更多的想法。

穿過層層宮門,他終於來到了奉天殿,朱元璋還在埋頭批閱奏章,聽到他的腳步聲方纔擡起頭來。

朱雄英靜靜地等着,等着批完了奏章。

“皇爺爺,孫兒今日巡視了京城周邊工部軍器局的冶鐵所,有些想法想與皇爺爺商議。”朱雄英躬身行禮後,開門見山地說。

朱元璋把手中的奏章整理好,示意他繼續說。

當聽到使用焦煤能夠獲得鋼水的時候,朱元璋的眼眸中也閃過了一絲驚訝,朱元璋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大明可是百戰艱辛才得以立國,因此朱元璋非常知兵更知道武器裝備對於軍隊的重要性,而無論是什麼武器裝備,基礎材料都是最重要的,鋼不僅能夠用來打造甲冑、製造刀槍,還能給火銃和火炮製造炮管,鋼這個基礎材料的獲取進步了,幾乎就代表着武器裝備的全方位進步。

“除了可以擴大規模設立鋼鐵廠,孫兒今日看到京城周邊地區,覺得還可以在那裡建立水泥廠和瀝青廠。”朱雄英的聲音充滿自信,“這樣不僅可以爲京城的建築提供必要的材料,還能通過鋪路來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

朱元璋微微皺眉,顯然在認真思考這個提議:“這兩個廠子,能有何用處?”

“皇爺爺,水泥和瀝青都是鋪路的好材料。”

朱雄英解釋道:“水泥可以用來建造更加堅固的房屋和城牆、堤壩,而瀝青則可以用來鋪設更加平整的道路,方便百姓出行。”

水泥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技術含量其實很低,最難攻克的技術難點無非就是兩個,第一個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高溫,這個通過焦煤的製取能夠一併解決,第二個則是原料,製作水泥的石灰石和黏土容易得到,但是與火山灰相似的輔料卻沒那麼容易,現代工業體系下,可以用高爐生產的爐渣,這些都是工業副產品,廢物利用,所以成本低、來源廣泛,但是古代世界顯然沒有。

不過不要緊,雖然大明沒有古羅馬那種火山灰作爲天然水泥的材料,理論上硬造水泥的話成本很高,但是卻有時空蟲洞來輸入現代世界的技術,只要高爐弄出來,甚至不需要現代高爐,只要有近代鋼鐵工業的高爐,就足夠用了,這樣的話作爲副產物,水泥的話,不僅造價低,而且可以說是要多少有多少。

瀝青也同理,都是人類從很早時期就開始採用的了,只不過華夏因爲地理條件和物產的原因,沒有去點這些科技點,而是更鐘愛夯土結構。

考古研究發現,早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文明就已經開始應用天然瀝青,在生產兵器和工具時用瀝青作爲裝飾品,爲雕刻物添加顏色,還用來給聖殿浴池和水箱做防水,而瀝青是可以從松油和焦油中獲取的,只要稍加研究就能搞出來,只不過一開始產量可能比較有限,畢竟大明在這方面的資源還是不算特別得天獨厚。

但不管怎樣,瀝青費點勁,但水泥先搞起來肯定是沒問題的。

而且,水泥後續還能弄出混凝土來。

當朱雄英解釋完了水泥和瀝青的獲取原理以及作用以後,朱元璋也有些期待。

朱雄英頓了一頓繼續說道:“而且,孫兒認爲,這兩個廠子的建立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工匠和工人前來,朝廷建立制度進行管理,也算是給工業開個好頭。”

朱元璋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深知自家的大孫不僅有着出色的才智,還有着過人的遠見,他點了點頭道:“大孫,你的想法很好,咱會派人幫你詳細規劃,讓戶部給你撥錢,務必把這兩個廠子建好。”

“另外,廠子建好以後,先弄一批出來,這樣的話,也算是給大臣們打個樣。”

朱雄英聽後,心中一喜,再次躬身行禮:“是!”

“若是皇爺爺有興趣,到時候用水泥鋪一條路,再用石板路來對比;用鋼筋和水泥建一截城牆,再用包磚夯土城牆來對比。”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92章 父與子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41章 北失南補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92章 父與子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59章 上架感言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92章 父與子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41章 北失南補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92章 父與子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59章 上架感言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