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帝王之術

第167章 帝王之術

而且今天讓朱元璋滿意的是,老八潭王朱梓的到來,確實驗證了朱雄英那個有些恐怖的預言,那就是如果朱元璋不及時派出使者說明情況的話,那麼內心已經亂成一團的朱梓,真的很有可能做出不忍言之事。

雖然感情不是特別深厚,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朱元璋也不願意見到這種事情發生。

而經過朱元璋的短暫勸導,再得到了“絕對不會因爲胡惟庸案繼續追查潭王妃於氏和他本人”的皇帝親口承諾後,朱梓也鬆了口氣,但即便如此,他的情緒還是相當不穩定,他這個狀況,應該是某些長期心理問題導致的,只不過暫時還不清楚。

畢竟,哪怕是秦王那種殘暴如禽獸的藩王,在封地裡名聲堪比桀紂,都沒被朱元璋弄死,真的想象不出來潭王朱梓除了自己心理有問題,還能有什麼理由做出自焚的事情。

因爲王妃家族參與到了胡惟庸案?胡惟庸案本來就是擴大打擊面,而且涉案的於琥都死了,想也知道不可能牽涉到王妃於氏了。

至於老十魯王朱檀,這個色中餓鬼,此時還在從山東往南走的路上,雖然不樂意離開自己的小王國,但父皇有詔,朱檀也不敢不來,只不過他的身體狀況確實不太好,所以只能坐馬車慢悠悠的走。

總之,收到了跟使者同行的錦衣衛的回報,朱元璋已經篤定,大孫的預言肯定是正確的,這兩個兒子自己一不注意,沒準今年真就先他而去了。

因此,朱元璋也是暗自慶幸。

“幸好有咱大孫的提前示警,如此一來,在京城好好管教一番,想來就不至於釀成大禍了。”

這邊朱雄英長身一禮道。

“見過八叔。”

潭王朱梓長得瘦小,此時竟是慌忙起身避開,連連感激道:“多虧了大侄子,若非是大侄子,我這心結怕真是一時抑鬱難解,險些害了自己性命。”

顯然潭王朱梓在來時的路上,已經聽說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對於當事人來說,這也挺離奇的,人在家中坐,千里之外竟然有人能知道他在害怕什麼,甚至猜到了他內心極度畏懼之下會做出的事情來,這就不免讓人感覺很神叨了。

兩人自是一番客套話不提,朱雄英也是心中暗想,人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這大明二十幾個藩王,儼然也是各個不重樣,喜歡打仗的、喜歡折磨人的、喜歡中草藥的、喜歡畫畫的、喜歡嗑藥的充分證明了老朱家的後代多樣性。

嗯,要是歷史線不改變,後面還有蛐蛐皇帝、叫門天子、修仙真君、木匠皇帝一系列豪傑等着呢。

朱元璋這時候對朱梓吩咐道:“老八,你先去東宮找你大哥說說話。”

“是,父皇。”

潭王朱梓在朱元璋身邊也不太自在,父皇給他帶來的壓力很足,所以此時巴不得早些離開。

看着這個氣質有些猥鄙的兒子離開後,朱元璋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而對朱雄英問道:“這次去大天界寺可有收穫?” 朱雄英誠實答道:“與道衍交談了一番,迫其出謀劃策。”

“你做的不錯,帝王之術,以勢壓人雖不是最佳選擇,但卻必須要學會用勢,而後纔是借勢,乃至造勢。”

朱元璋的話語沒半點廢話,句句都是經驗之談,也就是眼前是朱雄英,對於旁人,他肯定是不會說的。

“至於道衍這妖僧。”朱元璋起身告誡道,“此人雖有智謀,可難駕馭的程度,恐怕比青田先生劉伯溫還要更勝一籌,用則用矣,但決不能全信,更不能依賴,反而要將其駕馭在你能掌控的範圍之內這也是對你馭人的考驗,當年曹操和袁紹官渡決戰之時,麾下同樣都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爲何曹操能勝而勢力更大的袁紹卻敗亡了?說穿了不過是‘不善馭人’四個字罷了。”

見朱雄英似乎對此有所領悟,老朱繼續言傳身教。

“馭人不僅僅是駕馭臣下,令其乖乖聽話,也不僅僅是維持派系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能夠把這些人整合到一起來共謀大事。當年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便曾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便是這個道理.光是讓臣下懼怕不敢孩視於你,是很簡單的事情,只需要殺人立威,以恐懼便可震懾羣臣,但如果讓其從心底裡對你心悅臣服,能夠認真效命,這纔是馭人之術的困難之處。”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朱雄英想了想問道:“那如何能令某些方面超過自己的人對自己心悅誠服呢?”

朱元璋呵呵一笑,只道:“謀士不過是出主意的,武將不過是打仗的,這世上何時少了這兩種人?無非是水平高下罷了,可真正能夠統領他們的,所需要的卻絕非是在某一項上擅長,而是着眼全局,居中調度,如此而已。你要眼下要處理的事情,也是‘用勢,借勢,造勢’這六個字,不過具體怎麼做,大孫伱得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用勢,這不難理解,朱元璋給的這塊令牌,用的就是皇權的大勢。

那借勢是什麼意思?自己除了藉助皇權,在這件事情上還能借助誰的勢?不過既然點了,那就一定不是無的放矢,自己還得思慮周全些。

至於造勢,這一點朱雄英反倒有些心得.將莫愁湖畔的改造,當成是一個房地產商業項目就行了,擴大宣傳,樹立典型,拉一派打一派讓敵對勢力從內部分化瓦解,這些辦法在現代世界普通人都耳濡目染了。

朱雄英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再敘話一番後,也回到了東宮。

然而還沒進自己的院子,便聽到了不遠處朱標身邊宦官那清晰的聲音,以及看見了一衆埋頭跟鵪鶉一樣的宮人。

“八弟來了也不回來嗎?”

“太子殿下說了,他在釣魚。”

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75章 鬼市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78章 下下籤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92章 父與子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75章 鬼市第175章 鬼市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
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75章 鬼市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78章 下下籤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92章 父與子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75章 鬼市第175章 鬼市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