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節 上谷之戰(3)

沮陽,是一個很特殊的城市。。

自燕昭王以來,這個城市就採取了大小城相套的設計。

小城依附在大城之外,是平時的生活和經濟貿易的地方,而大城則背依深谷,城高牆厚,易守難攻!

其城市的堅固程度,遠超人們的想象。

在兩千年後,即使此地已經廢棄了將近兩千年,但考古學家們,依然能從沮陽的遺址,找到許多殘留的牆垣,有些牆垣甚至長達數百米,最高處接近四米!

要知道,沮陽可是從北魏後就廢棄了的!

此後歷經了風風雨雨和王朝興衰,滄海桑田。

但到了新世紀,路過沮陽遺址的人們,卻依然能夠看到那些散落在荒野裡,橫亙在山陵之間的牆垣。

時不時會有當地的小孩子從瓦礫堆和山陵的草叢裡,找到一些戰國和秦漢時期的文物。

其堅固如斯,令人讚歎!

而在此時,沮陽的戰略地位,與後世鼎鼎大名的居庸關是相同的。

都是鎮鎖幽燕,爲燕趙屏障!

站在沮陽的大城城頭,拿着從灌何哪裡借來的千里鏡,棘武‘舔’着嘴‘脣’,數着出現在千里鏡中的匈奴大纛。

“右谷蠡王本部……”

“蘭氏萬騎、須卜氏萬騎……”

“哦,還有四五個小部族……”

棘武一邊說着,一邊嘖嘖稱奇:“真是好大的陣仗啊……”

若在以前,這樣龐大的一支匈奴騎兵,足以突破長城任何一個地點,甚至深入漢室腹地數百里,燒殺搶掠。

但現在,僅靠一個上谷郡的力量,就已經能與之平分秋‘色’。

這真是不得不讓人唏噓。

但,這還算不得什麼。

如今的匈奴人,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在這個上谷郡沮陽城的身後,漢室已經集結了一支超過十萬人的‘混’合兵團!

車騎將軍義縱所率的細柳營主力和南北兩軍的輕騎部隊,距離沮陽已經不過兩天的路程了。

而趙國動員的龐大郡兵部隊,也已經進入了上谷郡境內。

趙國人可不好惹!

而他們的數字高達五萬。

再算上上谷郡本身的郡兵和已經出塞的飛狐軍主力,未來五天內,整個上谷地區,漢軍會集結起一支超過十萬的軍團!

如此龐大的軍團,已經足以改寫戰爭的一切了。

更別提,還有兩個‘胸’甲助戰。

想到這裡,棘武就笑的更開心了,此戰過後,他也就可以完成自己父祖輩的夢想,摘掉煮棗候這個二‘逼’封號。

“等匈奴人發起攻擊後,象徵‘性’的抵抗一下,就讓小城守軍撤入大城中來吧……”棘武眯着眼睛吩咐下去:“讓人給匈奴人多留點瓷器和搪瓷……”

在棘武眼裡,這些匈奴人真是太蠢了!

或者說,利‘欲’薰心的太過分了!

他們從造陽一路南下,搶掠和搜索所有被漢軍放棄的村莊和城市,刮地三尺,連百姓們藏在地窖裡的醃菜和醬菜都挖了出來……

至於那些大罐小罐一類的日用品,更是被他們全部帶走。

搞得現在匈奴人屁股後面,就有一個專‘門’用來運輸和保護這些所謂戰利品的集羣。

或許在七年前,匈奴人確實可以這麼玩。

但現在……

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所以,在發現了這些匈奴人的貪婪後,棘武和灌何也就將計就計,丟給了他們大量的陶瓷製品和各種笨重的青銅器……

本以爲,這個計策大概也就只能‘迷’‘惑’一些小貴族。

但哪成想,匈奴人的貪婪還真是貪到了家了。

就像神話故事裡的巴蛇一樣,是東西就拿,別說是漢軍主動放棄的那些陶瓷和青銅器了。

就是那些百姓撤離時來不及帶走,或者乾脆就不想要的東西,匈奴人也掘地三尺,將之挖出來。

他們就像蝗蟲一般,所過之處,寸草不留。

而發展到現在,匈奴的後隊,本該是殿後和爲其守望的騎兵,現在幾乎都轉職成爲輜重兵了。

而這樣的結果,在現在的戰場上,毋庸置疑是致命的!

不過,既然敵人這麼笨,那麼,棘武當然不會好心的提醒他們。

只會趁他病,要他命!

………

傍晚時分,義縱帶着大軍,在上谷郡的一個縣城旁邊安營紮寨。

“將軍,上谷郡郡守棘公已經在三個時辰前如約放棄小城!”一個校尉過來稟報着。

義縱聽了,輕輕握住拳頭,有些‘激’動。

整個上谷郡的郡名,都來源沮陽城背靠的那個深谷。

所謂上谷——谷上之城也!

背依山谷的沮陽城,在先天上就很適合作爲要塞,所以,自燕昭王建成以來,其主城就一直是軍事用途。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上谷的人口漸漸增多,商賈往來開始頻繁。

於是,大約在戰國晚期的時候,沮陽城外就多了一個與這相連的小城。

小城很簡單,最初只是拿了個籬笆就圍起來的一個聚集地。

但後來發展的越來越快,如今,沮陽小城的規模也類似於一般的縣城了,除了沒有護城河外,這幾乎就是一個標準的漢家要塞。

現在,棘武放棄沮陽小城,可能在匈奴人看來,自己佔了天大的便宜。

但是……

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其實他們佔領的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

在他們面前,高達三丈的堅固城牆,依然會是他們難以逾越的天險。

除非匈奴人從少府搞來一罐禁忌之物,不然,只要守軍糧食和飲水充足,他們完全可以堅持半年!

“現在就等着郭懋來個截斷造陽了!”義縱在心裡說道。

如今在上谷戰場上,匈奴人無疑已經落入了漢家的天羅地網之中。

只要郭懋率領的騎兵,能夠按時的切斷造陽長城一線,那麼,馬邑之戰的翻版就會上演。

當然,上谷與馬邑不同,包圍圈裡的匈奴人,其實還是有機會逃出去的——假如他們運氣夠好的話!

所以,其實上谷之敵,已經不在義縱的重點思考範圍內了——漢家集結起如此龐大的軍團,還吃不掉三萬多匈奴人的話,那就太廢了些。

對現在的義縱來說,怎麼以最小代價獲得勝利,然後迅速北上,繼續吃掉漁陽之敵,纔是他要考慮的。

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864節 回扣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307節 嬰兒潮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1157節 合縱(3)第12節 忽悠第1069節 反撲(1)第1487節 加強法家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281節 迷霧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233節 威權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189節 明主(2)第1408節 裁決(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227節 明道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654節 梟雄第184節 蠢貨第347節 兄弟們(3)第987節 動員(2)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359節 微服(2)第880節 設計(1)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880節 設計(1)第1349節 決戰(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64節 試驗第569節 人心(1)第1424節 使團(1)第425節 冬小麥(2)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44節 財源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442節 魔爪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509節 禍事第7節 推恩(下)第877節 安排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069節 反撲(1)第878節 世仇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123節 蒼鷹第652節 誘導(2)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91節 舊恩第643節 木偶第191節 造假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419節 鹿鳴宴(2)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943節 微行第1020節 秦直道!第1198節 程序(1)第643節 木偶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641節 廟算(3)第274節 新思維(3)第1593節 統治(3)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864節 回扣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161節 征途(1)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1413節 相親(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392節 忐忑
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864節 回扣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1180節 講道理(1)第1307節 嬰兒潮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1157節 合縱(3)第12節 忽悠第1069節 反撲(1)第1487節 加強法家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281節 迷霧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233節 威權第894節 改造石家(3)第1189節 明主(2)第1408節 裁決(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227節 明道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654節 梟雄第184節 蠢貨第347節 兄弟們(3)第987節 動員(2)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359節 微服(2)第880節 設計(1)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880節 設計(1)第1349節 決戰(1)第1458節 掀桌子(4)第64節 試驗第569節 人心(1)第1424節 使團(1)第425節 冬小麥(2)第379節 關門,放司馬第44節 財源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442節 魔爪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509節 禍事第7節 推恩(下)第877節 安排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069節 反撲(1)第878節 世仇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123節 蒼鷹第652節 誘導(2)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91節 舊恩第643節 木偶第191節 造假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419節 鹿鳴宴(2)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1363節 三個世界(2)第943節 微行第1020節 秦直道!第1198節 程序(1)第643節 木偶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641節 廟算(3)第274節 新思維(3)第1593節 統治(3)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864節 回扣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161節 征途(1)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1413節 相親(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392節 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