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試驗

“殿下可是還等人?”汲黯被劉德請到內殿之中,發現那裡擺着三張案几,頗爲好奇的問道。

“嗯!”劉德點點頭道:“還有一位與汲卿一般的才俊要來,卿且先等等吧……”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樣子,汲黯就看到一位穿着青衣的年輕人,在兩個宦官的引領下走了進來。

“殿下在我之前還另行招募了人才?”汲黯心想。

就聽到那個年輕拜道:“臣湯問殿下安!”

劉德卻是呵呵的笑了起來:“卿快快請起……”然後就親切的扶起了那人,拉着那人的手,走到汲黯旁邊,介紹道:“汲卿,請容我向卿介紹,這是張湯,我之肱骨,現在爲我管理着許多事務!”

“張卿,這位是汲黯,現在屈爲我之幕僚……”劉德一臉的和善笑容,拉着兩人的手,熱情的道:“兩位卿家以後要多多親近!”

張湯跟汲黯兩人臉上表面也露出了些笑容,相互點頭致意。

可私底下,張湯的心裡卻是另外的想法:“我好像聞到了守舊的庸才味道!”

汲黯剛開始見到張湯時,心裡也稍微有些不舒服,等聽了對方的大名,立即就想起了,這些天在長安城裡聽到過的一個名字,曾經在幼年之時,就懂的開設刑堂,以律法審判偷肉的老鼠的那個人不就是張湯嗎?

心裡也立刻就對張湯沒什麼好感了。

“哼,沾滿鮮血的屠夫!”汲黯這樣想着,但礙着劉德的面子,卻還只能虛與委蛇。

劉德拉着兩人,將這兩人分別安排坐下之後,就吩咐侍女上酒肉,然後他微笑着走回自己的主位。

只是那笑容中多少有些怪異。

實在是劉德知道,這張湯跟汲黯兩人就像兩頭年輕的雄獅,一旦見面,必然會產生矛盾。

這是根本無法避免的事情。

因爲張湯是法家,法家主張的是大政府,簡而言之,就是法家的終極理想是政府要能干預一切,甚至連百姓的吃喝拉撒婚葬嫁娶,政府要是能插手的話,最好也插手。

因而,對於法家來說,法律只是他們推行的政策的手段,假如法律妨礙了他們推行自己的政策,那就——變法。

但汲黯是學黃老的,黃老學說主張小政府,推崇清靜無爲,與民休息,黃老派們一直都認爲,只要百姓不違反政府制定的法律,那麼就算他們把地球炸了,政府也不應該干涉。

這兩者之間的政治理念,簡直猶如風馬牛不相及,這兩個人要是能看對方順眼,那纔怪了!

不過,也還好兩人分別是法家跟黃老派出身,也就是政治理念上有所分歧,沒太大仇恨,要是換了墨家跟儒家或者儒家跟法家出身的坐在一起,那劉德覺得,他們不打起來,就已經是胸襟寬廣了……

“兩位愛卿,來來來,舉杯共飲此酒!”劉德舉起酒杯,帶着一些惡作劇成功的笑容,道。

“敬殿下!”兩人轉過頭來,舉起酒杯道。

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張湯道:“殿下,您令臣所督辦的事情,如今已經差不多有眉目,再過最多半月,殿下就能看到成果!”

劉德聽了點點頭,他知道張湯說的是造紙的事情。

想想也是自然,有熟練的工匠,還有他提供的成熟的工藝流程,那白紙若還弄不出來,那就只能說明張湯是個廢物!

“那闢陽逆賊的產業,如今查抄的怎麼樣?”劉德問出了他如今最關心的話題。

闢陽侯審平繼在發現自己被禁軍包圍的時候,就果斷自殺了,也省卻了劉德跟他便宜老爹的一些功夫。

只是他這一死,他留下的產業和各種賬目,就苦了劉德了。

事實證明,抄家也是個技術活。

要一點點的將一個龐大的徹侯家族的產業徹底的清算、查抄和徵繳完畢,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三兩個月,根本完成不了。

“啓稟殿下,現在臣已經基本將審賊在長安的店鋪跟宅院都查封了起來了,正在帶着屬下們,清點和統計,再過兩日,臣應當就可清點完畢,然後再來報與殿下……”張湯答道:“只是,審賊在關東的產業卻是不好動了……”

“無妨,不用管它!”劉德擺擺手。

狡兔三窟的道理誰都懂,這審平繼也不白癡。

根據現在掌握和了解到的情況來看。

早在很久之前,審平繼就將他的幾個兒子,分別送去了吳楚趙等國,各置產業。

這一點,現在更是成了審平繼狼子野心的證據。

但是,這樣一來,想要徹底的毀滅闢陽侯家族就有難度了。

吳楚兩國自不用說,早就跟漢家朝廷離心離德了,假如真派使者去跟吳楚索要審平繼的後代,對方一句查無此人,便宜老爹跟劉德都要乾瞪眼。

而趙國、淮南國、衡山國這些諸侯呢,卻也是屬於目前在爭取的對象,也不可能爲了一兩隻漏網的小蝦米去刺激這些諸侯。

因而,此事暫時只能是不了了之。

“卿這兩人爭取先清點出值錢的金器與銅器,送到我這裡來,我有大用!”劉德吩咐道。

金器融化之後,是要作爲金餅的,馬上就要舉行的考舉,不準備個兩千金的預算,劉德估摸着是不行的。

至於銅器,統統都會被送去鑄幣作坊,作爲五銖錢的原料。

wωω¤TTkan¤¢o

“諾!”張湯點點頭:“臣回去後會立即抓緊此事!”

劉德轉過頭,對汲黯道:“汲卿,這兩日就勞煩卿隨張卿一道去整理、記錄、收繳審逆的產業,卿可願意?”

劉德這麼快的就要將汲黯跟張湯兩日湊到一起,當然不可能是他的惡趣味在作祟。

而是他需要這兩人能夠配合起來,熟悉起來,多少有些默契。

這樣,在即將到來的考舉考試中,他就有人可用了。

最重要的是,孤陽不長,孤陰不生,劉德還是希望這兩個不同學派的年輕人能夠好好相處,相互成長,這也算是他的一個小小的試驗吧?

看看一個法家的人跟一個黃老學派的人日夜相處之後,會否產生化學反應。

“諾!”汲黯卻沒想這麼多,點點頭應命。

………

這章我感覺沒寫好,先傳吧,我現在實在咳的難受,基本是三分鐘必咳一次,媽蛋,我每次感冒都是這樣~~不知讀者老爺們可有什麼偏方專門對付感冒後必咳嗽這個頑疾的?

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402節 法統(2)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261節 居庸關第1098節 分蛋糕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1497節 委派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642節 廟算(4)第1507節 遊說(2)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175節 神器!第1394節 談判(1)第191節 造假第959節 猛將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757節 抵達(1)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9節 懲處第786節 洗腦(2)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1505節 接班(3)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1604節 說服(1)第651節 誘導(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345節 兄弟們(1)第323節 疑慮第383節 詔諭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快去搶紅包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473節 衆智(1)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55節 封賞(2)第324節 佈置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990節 交易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75節 神器!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475節 見聞(1)第28節 竇嬰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55節 收買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112節 屈射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277節 戰前(1)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019節 好奴才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433節 忽悠(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314節 震動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121節 影響(1)
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402節 法統(2)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1261節 居庸關第1098節 分蛋糕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1497節 委派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642節 廟算(4)第1507節 遊說(2)第1255節 軍功制度(2)第175節 神器!第1394節 談判(1)第191節 造假第959節 猛將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757節 抵達(1)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9節 懲處第786節 洗腦(2)第1421節 仰望星空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1505節 接班(3)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1604節 說服(1)第651節 誘導(1)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345節 兄弟們(1)第323節 疑慮第383節 詔諭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快去搶紅包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1473節 衆智(1)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55節 封賞(2)第324節 佈置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990節 交易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75節 神器!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475節 見聞(1)第28節 竇嬰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155節 收買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112節 屈射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277節 戰前(1)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019節 好奴才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433節 忽悠(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314節 震動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1121節 影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