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

朝會繼續進行。

負責主持朝會的太常卿商丘成,持芴上前,奏道:“啓奏陛下,前時,貳師將軍海西候臣李廣利遣使回京,報告了匈奴敵情,未知陛下是否准許,海西候使者入殿稟報!”

天子聽着,微微頷首道:“宣!”

“諾!”商丘成立刻恭身再拜,然後轉身道:“陛下許貳師將軍海西候臣李廣利使者入殿!”

在殿門口,早已經靜候多時的贊禮官,立刻揚聲:“陛下宣貳師將軍海西候臣李廣利使者入殿面聖!”

“天子有詔,宣貳師將軍海西候李廣利使者入覲……”

一個又一個被安置在未央宮的贊禮官,將命令層層傳遞。

就像接力賽一般,一棒接一棒,以確保所有在未央宮之中待詔之人,可以清楚無誤的得知從宣室殿之中傳出來的每一個命令。

很快,一個身着甲冑的大將,便趨步入殿,在殿中大臣的注目之下,來到了天子御座之前的五十步處,恭身頓首拜道:“居延都尉臣循恭問陛下聖安!”

又對左右公卿大臣稽首拜道:“恭問諸位明公安!”

所有文武大臣,紛紛起身,對其一拜。

就連天子也特意起身離座,以示尊重。

而張越等持械侍衛,則收起手裡的斧鉞,讓開一條道路,以方便入朝的大將,可以清楚的看到天子的容顏與神色。

“卿自居延歸,一路辛苦,還請坐下來說話……”天子輕聲笑道:“來人,爲將軍賜座……”

“臣謝陛下隆恩……”這位大將穿着厚厚的甲冑,躬身都有些困難,但他還是很恭敬的低頭拜道:“只是,軍務在身,請恕臣不敢坐!”

“也好……”天子也沒有堅持,他知道,邊塞將官們的作風。

漢家邊塞的大將和官員,無論文武,都是雷厲風行,不敢耽誤半分時間。

因爲,他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每拖延一刻,就可能造成慘重的損失!

特別是那些回京的大將,幾乎都是恨不得,將所有時間都用在刀刃上。

上次李廣利回京,除了去了一次新豐外,將其他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了與朝臣和宮廷的貴族溝通上。

據說,其回京述職,前後二十餘天,在家中歇息和與家人溝通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二十個時辰!以至於,其幼子見了他,居然認不得!

這讓天子聽說後,真是感慨萬千,以爲是真正的忠臣!

連李廣利都是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故而天子揮手道:“那便請將軍爲朕和羣臣,簡單的介紹一下,居延、西域以及幕北的敵情吧!”

“臣斗膽,請陛下許臣調用堪輿!”

“準了!”天子呵呵笑着。

“臣謝陛下!”將軍恭身再拜。

很快,一副巨大的被繪製在帛布上的地圖,就被數個內侍擡着來到大殿,懸掛到天子御階之下的兩個柱樑之間。

更有人擡來幾座連枝燈,以方便朝臣和天子,都能清楚看到堪輿。

而這位大將則恭身一拜,走到地圖前,開始爲天子和羣臣介紹起當前的敵我形勢。

這也是漢室傳統。

每年大朝會,第一個事情,就是向朝臣,特別是來自郡國地方的上計吏與兩千石們介紹當前的敵我形勢。

自然的,其實際介紹情況與現實會有些出入。

就像現在,這位將軍介紹的情況,在張越聽來,就有些問題。

倒不是這位將軍撒謊了。

而是他迴避了很多問題。

特別是在關鍵的敵我力量對比上,迴避了那些漢軍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主觀的強化了匈奴人的劣勢,誇大了漢軍擁有的優勢。

不管是在居延以北的浚稽山方向,還是西部的樓蘭、車師一帶。

在這將軍口中,漢軍真的是正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匈奴蠻子,已經是窮途末路,滅亡指日可待了。

朝堂和天下,只需要再堅持幾年,加大投入,前線漢軍必定可以再創造一個漠北決戰的大勝,將匈奴人徹底打落塵埃,甚至擒單于問罪於長安!

但在實際上,哪怕張越沒有上過前線,只是閱讀蘭臺的檔案,也能知道。

當前的漢匈形勢,其實非常微妙。

在樓蘭方向,因爲漢室扶持了一個新傀儡,趁機將自己的軍隊和官員,塞進了樓蘭。

從而迅速的擁有了在白龍堆方向的戰略主動權。

當然,這也可能和匈奴國內,正在發生的內部紛爭有關。

單于庭和日逐王先賢憚之間的矛盾,越鬧越大。

漸漸有付諸武力的跡象,故而,原本負責與漢室在車師方向對峙的匈奴僮僕都尉主力,開始了後撤和收縮。

車師和他的蒲類諸國親戚們,沒有了爸比的支持,自然不敢主動出擊,招惹漢室。

由是,漢軍在西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動空間。

輪臺屯田的秋收,甚至沒有遇到匈奴騎兵的大規模襲擾。

但,在浚稽山方向,特別是漢室在幕北的根據地,範夫人城一帶,漢軍就遇到了匈奴多個重兵集團的威脅。

很顯然,匈奴的單于庭,打算在內訌之前,先期解決,至少也要壓制漢軍在其背後的戰略空間。

攘內必先安外嘛!

不過……

對於這位使者的明顯帶有誤導性的介紹,無論是天子還是九卿仰或者張越這樣的內臣,都沒有任何質疑和不滿的神色。

全程都是微笑着聽着這位將軍介紹。

在事實上,這位將軍回京報告,並不是真的來報告敵情的。

他是來告訴天下人——戰爭前景是美好的,未來是光明的。

爲的就是堅定國內的戰鬥意志,爭取更多支持和團結。

不然,他要說出實情,難保某些傻瓜又會開始動搖。

只是,可能是因爲每年都是這麼個套路的緣故,朝臣們都有免疫了。

所以,大家聽着,也都是有些心不在焉。

只有少數幾個新丁,表現的比較興奮。

但是,但這位來自居延將軍,將情況報告完畢。

所有的公卿大臣,卻統一的表現出了欣喜之色。

天子更是讚道:“詩有《無衣》之歌,而書有先王之誓,朕雖居長安,然朕心與邊塞將士一體也,將軍迴轉居延,請務必告知邊塞將士:朕在長安,候公等大捷!”

羣臣也立刻緊隨其後,道:“邊塞將士,勞苦功高,吾等在長安,爲公等禱之,滅亡匈奴之日,將士凱旋之時,天下必同慶之!”

來自居延的將軍聽了,再三頓首,謝道:“末將謹代邊塞軍民,謝陛下及諸位明公!”

說着就脫帽而拜。

這個時候,守少府卿公孫遺抓住有利時機,出列拜道:“臣守少府遺,昧死以奏陛下:賴陛下洪福,社稷之靈,少府有司,恭陛下之命,駑力奮發,終有所成!”

“今,少府之匠,已可月作白紙三十萬張!”

“此陛下文成武德,功蓋三王之業也!”

“臣昧死,請陛下許臣獻白紙於御前,以惠陛下日用,以啓天下士大夫!”

羣臣聽着,都是立刻就嗡嗡嗡的議論起來。

三個月前,侍中紙曾風靡長安貴戚之家。

在京列侯兩千石,多數都曾被天子賜過那麼三五張所謂的侍中紙。

很多人也都用過,體驗非常好!

侍中紙光滑細膩,紋理清楚,書寫性能非常優異。

一張七尺長,兩成寬的紙張,就能承載過去需要十斤以上的竹簡才能記錄的文字。

而其重量,甚至只相當於竹簡的萬分之一,都不可能不到!

簡直是誇張!

少府這麼快就能量產了?

而且是一個月產量三十萬張?

很多人,特別是博士們,一下子就興奮難耐。

用過侍中紙的人,都不會再願意去用竹簡了。

就連天子聽着,也是大喜,道:“辛苦愛卿了!”

白紙的量產,對他而言,意義重大。

這種全新的文字書寫載體,將徹底改變舊有的書寫方式。

更重要的是,還將給他的內庫創收啊!

一張標誌的紙張,賣個一百錢,不貴吧?

三十萬張就是三千萬錢!

一年就是三萬萬以上的收入!

當然,這種斂財方法,可能也就賺個三五年吧,很快天下人都會相繼學會造紙技術,紙張價格也會迅速跌落下來。

但不要緊……

紙張的普及,將會大大加強劉氏君王的統治地位。

想想看,孔子、周公時代,都沒有的東西,卻在漢家出現。

這說明什麼?

說明劉氏是新王啊!

必定要帶領天下,走向新世界,迎來太平盛世!

公孫遺聽到天子的誇讚,心裡面和吃了蜜糖一樣,美滋滋的。

他恭身再拜,道:“啓奏陛下,除此之外,臣還經張侍中提點,以印綬之制,雕於木牘之上,雕刻了一套《孝經》以墨刷之,日可印數百套,大大節省了時間,且所印之書,字跡清晰,斷句合理,今敬獻陛下,爲陛下御極臨朝四十七載而賀!”

說着,公孫遺就拍拍手,立刻就有少府官吏,擡着一個案幾,來到殿中。

案几上,擺滿了一冊冊用線釘裝起來的小冊子。

白紙與雕版印刷術,提前數百年,同時出現。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一十一節 全民大練兵(1)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六百八十八節 喝熱水運動(1)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六百零四節 爭取民心 (補更2/3)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六百五十四節 協商(3)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一十一節 全民大練兵(1)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六百八十八節 喝熱水運動(1)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兩百八十節 論兵西域(1)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六百零四節 爭取民心 (補更2/3)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六百五十四節 協商(3)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