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子產的正義

第43章 子產的正義

子產雖還未得知有關於李然的其他事,可關於新的魯君乃是叔孫豹與李然暗中扶立的這件事,雖然並不肯定,但也已有耳聞。

而如今參加了平丘之會後,子產自然更加確信了這一點。要不然,叔向這種力挺公室復興之人又豈能與李然走到一起去?

李然運籌帷幄,重創季氏,在子產看來也不僅僅是因爲職責所在,更不是爲了所謂“君子之交”,而是因爲魯侯。

如此一來,那麼李然對付季氏的目的,也就變得不那麼單純了。

因爲明面上而言,魯侯乃是季氏的傀儡。可李然如果打擊了季氏之後,魯侯豈不是便成爲了他的傀儡?或者說,成爲叔孫豹的傀儡?

換一種說法,李然對付季氏的目的,會不會只是想讓魯國的君權另外換一個人掌控,而非讓君權迴歸國君之手呢?

子產想知道,就是這李然究竟是不是如此做的打算的。

因爲子產也是一名政客,而他從小又經歷了太多的政治磨難。也看到了太多爲了權力而不擇手段之人。即便這些人一開始看起來,似乎並不是那樣的“小人”。

而那些諸如季孫宿,韓起之流,身爲諸侯國實際的首卿,又無一例外,皆是以自己宗族之利益爲最終考量。而幾乎從不爲國家整體的利益着想。

宗族之利益,與國家利益,此二者雖數百年來都是互爲統一的概念。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有一個強大的卿族來輔佐。

無論是齊桓公的“參其國”,還是晉文公的“三軍六卿”,無一例外皆是如此。

但對於現在而言,顯然二者之間的對立面更多了一些。

現如今,所有諸侯國都面臨着這樣的困局:一個強大的卿大夫家族,於國而言並未產生重要的推進作用,反倒是使得各個公室權威每況愈下,以至於民心顛倒,時局不穩。

齊國的陳氏,晉國的六卿,魯國的三桓,鄭國的七穆。就連衛國的孫氏,宋國的向氏和華氏,無一例外,皆是如此。

而子產,他雖也是鄭國七穆中的一員,但他的理想卻並不在此。

在他執政期間,行丘賦,作田洫,行學入政,擇能而使,打擊豪強,種種爲政措施,皆是爲了鄭國之整體利益。

所以他是一個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一個遠大志向的人,但同時又是一個與周邊的衆人顯得格格不入的存在。

這樣的人,絕不可能與季孫宿,韓起這樣的人爲伍,自然也不可能與“一個想要掌控魯國君權,讓魯侯成爲傀儡”的人爲伍。

之前這個人便是季孫宿,那李然呢?他究竟是什麼樣的貨色?是敵是友,未可知矣。

子產用帶着一絲質疑目光看着李然,雖然此人已得了叔向的首肯,但子產畢竟不是叔向,他比起叔向,更是多了一份警覺。

“一年前,周太子晉遣人將在下送出洛邑前,曾與在下言道,‘王道不興,民皆爲苦’。在下受太子恩遇,對其囑託,須臾不敢忘懷。”

“若說襄助魯侯全然因君子之交,職責所在,莫不如說在下襄助魯侯乃是因爲在下心向所致。”

“所以大夫不必擔心在下日後亦會成爲季孫宿那樣的人,在下一來沒有這個本事,二來也對此毫無興致。人生在世,樂得自在,權柄加身,何其鎖乎?”

李然若無其事的說着,臉上波瀾不驚,顯得十分沉穩。

曾經,有那麼一刻,他也想過成爲季孫宿那樣的人,權傾朝野,呼風喚雨。

可當他回想起自己在下柳河集會上說的那番話,他又立刻是將這個想法給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在他尚未找到一個理想的制度之前,權力對他而言不過是一種枷鎖,一種束縛他自由探索的禁錮。

對,就是自由。

他來到這個世界,並非他自己能決定的。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讓自己置身沉重的枷鎖之中。既然活着,那便要睜開眼睛看看吧。

“人生在世…樂得自在…”

子產喃喃自語,一番玩味咀嚼後這才擡頭看向李然。

“呵呵,此言說得倒也輕巧。可想要視利益爲糞土,卻又何其困難。而人生在世,諸多逆境,非典章可以言盡。生老病死,耕商憂患,各有各的不自在。故而,這‘自在’一說,恐怕只是虛妄。”

“不過.”

話到此處,子產話鋒一轉,神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

“不過子明既志不在權柄,那可想過日後將何去何從?”

“魯國雖小,卻也是個是非之地,季氏遭此重創,必不會善罷甘休。就算叔孫豹庇護於你,恐怕也免不了這肘腋之患。”

畢竟此次出手對付季氏的主謀乃是李然。季氏遭此重創,皆拜李然所賜。既如此,季氏又豈能輕饒了他?

“大夫大可不必替在下擔憂。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在下既已如此行事,那便早已預料了一切,又何懼他季氏尋仇?”

誰都明白,他與季氏一族如今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既然如此,那他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不過子產聞聲卻是面露欣慰之色,似乎李然的回答正合他的心意。

“子明胸懷大志,膽略見識俱是一流,無論身在何處,日後前途都將不可限量吶。”

“若是子明願意,僑倒是可以在鄭國爲子明謀一安生之處,不知子明意下如何?”

得知了李然在魯國所爲的真正目的後,子產對眼前的李然頓是生出惜才之心。世上才華橫溢之人不少,可是像李然這樣兼具善念與謀略之輩,卻是不多的。

此次對付季氏的成效就在他面前擺着,季氏的下場也已可以翹足而待。而李然以白首的身份就完成了這樣的佈局,饒是他子產也不得不爲之欽佩。

鄭國而今,也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啊!

“咦,子產大夫這是在邀請子明哥哥去咱們鄭國嗎?”

“好耶!樂兒也正有此想法呢!”

正當二人說話之際,祭樂與祭先又從院子外走進,恰好便聽到了子產後面的話,當即手舞足蹈,高興不已。

而祭氏宗主祭先仍舊是恭敬肅立一旁,臉上泛着一絲若隱若現的憂色,對此並未發表意見。

聽聞兩人皆是邀請自己前去鄭國,饒是李然也不由麪皮一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然在魯國還有些事未得盡處,只怕要辜負了大夫的一番好意了…”

話音落下,他又向祭樂投去甚是抱歉的目光。

此次他雖然重創了季氏,可季氏在魯國畢竟是樹大根深的宗族。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魯侯想要真正的掌權,想要真正的壓制住季氏,目前形勢而言,還欠了那麼一口勁。

所以他還要返回魯國,還要把後續的事接着做完。

聞聲,子產微微一笑,倒也並未覺得失望,反而是祭樂,只見其小嘴一嘟,顯得有些失落。

“既是如此,那便待子明在魯國事畢之後再議不遲。”

子產起身,朝着李然拱手而揖,這是大禮,李然自是也要起身回禮。

離開祭氏別院後,祭樂陪着李然返回館驛,一路上祭樂一直有些悶悶不樂,始終不與李然說話。

原來,此次她在晉國遇到自己的父親後,那自是要跟自己父親返回鄭國的了。自然也就不能再與李然一道去魯國了。

她原本想着子產大夫與父親能夠將李然帶回鄭國,可誰知李然竟明言拒絕了他們,如此一來,她回了鄭國,而李然在魯國,再見之日,孰可預料?

“放心吧,待我處理完魯國的事,我便去鄭國瞧你去。”

“我離開洛邑,本就打算是要周遊一番的。自是不會長期待在一個地方,這世界之大,我可還想要好好看看吶。”

這話與當初他拒絕羊舌肸招攬時說的話差不多一樣,只不過羊舌肸乃是個明事理的人,而祭樂的思考方式顯然與羊舌肸不一樣,她可不在乎什麼“事理”。她只覺得李然不去鄭國,那便是…

“哼!我纔不信你的鬼話!”

小腦袋一偏,小嘴一嘟,看得出祭樂的臉上甚爲不滿。

李然無奈攤手道:

“這怎麼就成鬼話了…我說的可都是真的。你想,魯侯如今剛剛即位便是發生這樣的大事,魯國國內能夠安生太平?叔孫大夫雖在,可畢竟也是三桓之一。夾在魯侯與季氏之間,多有不便,我若不回去幫忙,如何能對得起前太子的知遇之恩呀?”

聽到李然提及太子野,祭樂的臉色這才微微好轉了些。只聽她嘟噥個嘴,頗有怨氣的言道:

“那…你可不許騙人!魯國事畢,你就要到鄭國看我。”

李然當即點頭道:

“自然,騙人的便是小狗。”

說着,李然習慣性的伸出了右手小指。

祭樂一臉懵懂的看着他道:

“這是做甚?”

而李然這才反應過來,當即解釋道:

“哦哦…這…這是我在古書上看到的前朝習俗。說是兩個人只要相互約定便要相互拉鉤,這樣的話約定就會一百年不變。”

聽到這話,祭樂當即也伸出了右手,兩人來了一回史上的第一次拉鉤約定。

當然,是不是第一次,也只是可能吧。

……

之後,李然便孤身返回了魯國,臨行前他又再度拜訪了羊舌肸,確定了目前韓起對於季孫宿的態度後,這纔是放心離去。

不過他還沒回到曲阜,便聽說季氏派人已經歸還了莒,邾兩國城邑。而子服椒則被派去晉國遊說。

待他抵達曲阜,已是數旬之後。

在這段時間裡,季氏又前前後後往晉國派送使節十餘批,爲了營救季孫宿,季氏可謂是不遺餘力,然而卻皆是無功而返。再加上魯國朝堂之上的風向變化,季氏族內一時也是人心惶惶。

而這一切,皆是李然所爲。季孫意如在得聞李然已然返回曲阜後,頓時殺意再起。

“這廝可終於回來了!”

“這一次,便是晉侯親至,我季孫意如也要他死無葬身之地!”

滿臉怨恨之色的季孫意如望着北方的天空咬牙切齒。

他在晉國的眼線早已將消息傳了回來,季孫意如雖對其中的細節尚不能完全理清,但就算靠猜也能猜個八九。

這一切的一切,定然是與李然脫不了干係的。

若說之前他想殺李然乃是因爲私人恩怨。那麼這一次,“家仇族怨”集於一身,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再阻止得了他了。

第215章 三不朽第239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733章 當素王真的很忙第610章 田乞好尷尬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586章 情愫懵懂第626章 發乎情,止乎禮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36章 叔向發怒了第175章 徐吾犯之妹第571章 身份特殊的死士第120章 蹊蹺的迎親(求首訂!謝謝)第525章 第626 627章 舞武同源第493章 陽虎獻俘第742章 宮兒月會是嫌疑人?第502章 似醒非醒第66章 臨陣換人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險,求小得第505章 趙鞅是關鍵第749章 李然所佈下的最後一局第23章 做人留一線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個問題第730章 蒯聵起爭心第572章 少男少女的誓言第650章 舊的傳統與新的道路第395章 洛邑百工譁變第47章 真相大白第290章 賴國直接投了第262章 第305 306章 犯顏直諫的申無宇第713章 鐵丘之戰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302章 滅蔡第34章 政治家的素養第351章 第413 414章 鄧析的是非之辯第214章 李然的無奈第483章 錯認“佳人第287章 順勢與逆勢第424章 魯侯稠的苦難第436章 末世的拯救之法第106章 打草驚蛇第508章 趙氏之謀第252章 孫武與褚蕩殺到第345章 第403 404章 口蜜腹劍的費無忌第438章 韓不信救難第698章 萇弘的決心第134章 晉侯的心事第338章 孫武的虛張聲勢第457章 陽虎的心計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323章 伍奢拼死救楚王第161章 再諫王子圍第229章 楚有三危第501章 九死一生第421章 第498 499章 《道德經》傳世第42章 初識子產第277章 絕不可能是巧合第217章 舒鳩之戰第245章 第281 282章 向戌的請求第84章 齊國使者田穰苴第524章 第624 625章 孔子也是懂老子的第751章 越王勾踐另有打算第94章 古靈精怪小嬌妻第54章 代子產問話第708章 好一個“借屍還魂”第646章 趙氏的危與機第151章 文勝質則史?第510章 衛夫人南子的魅功第84章 齊國使者田穰苴第72章 千金散盡第654章 隔岸觀火?那就火勢再大點第310章 楚國的巔峰第478章 陽虎的野望第6章 季家的孫子第482章 越女宮兒月第64章 不好的直覺第534章 第641 642章 拿下郈邑!隳三都的開第546章 第660 661章 季氏真正的威脅第536章 第645 646章 夾谷之會第675章 荀躒的態度第657章 趙鞅開始動手了第638章 陽虎的第二春第693章 暗行衆說荀躒第172章 片刻的溫馨第649章 鴻鵠之志第27章 宴無好宴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22章 真假難辨第100章 愛挑事的公孫黑第197章 慶功宴君臣賦詩第575章 最後的瘋狂第559章 齊登季氏之臺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638章 陽虎的第二春第106章 打草驚蛇第662章 當局者迷第322章 楚軍的潰敗第697章 單旗的壞心思第383章 暗行衆——鞏簡第427章 範鞅的詭辯第707章 範獻子的臨終遺計
第215章 三不朽第239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733章 當素王真的很忙第610章 田乞好尷尬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586章 情愫懵懂第626章 發乎情,止乎禮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36章 叔向發怒了第175章 徐吾犯之妹第571章 身份特殊的死士第120章 蹊蹺的迎親(求首訂!謝謝)第525章 第626 627章 舞武同源第493章 陽虎獻俘第742章 宮兒月會是嫌疑人?第502章 似醒非醒第66章 臨陣換人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險,求小得第505章 趙鞅是關鍵第749章 李然所佈下的最後一局第23章 做人留一線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個問題第730章 蒯聵起爭心第572章 少男少女的誓言第650章 舊的傳統與新的道路第395章 洛邑百工譁變第47章 真相大白第290章 賴國直接投了第262章 第305 306章 犯顏直諫的申無宇第713章 鐵丘之戰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302章 滅蔡第34章 政治家的素養第351章 第413 414章 鄧析的是非之辯第214章 李然的無奈第483章 錯認“佳人第287章 順勢與逆勢第424章 魯侯稠的苦難第436章 末世的拯救之法第106章 打草驚蛇第508章 趙氏之謀第252章 孫武與褚蕩殺到第345章 第403 404章 口蜜腹劍的費無忌第438章 韓不信救難第698章 萇弘的決心第134章 晉侯的心事第338章 孫武的虛張聲勢第457章 陽虎的心計第256章 第297 298章 鍾離之戰在即第323章 伍奢拼死救楚王第161章 再諫王子圍第229章 楚有三危第501章 九死一生第421章 第498 499章 《道德經》傳世第42章 初識子產第277章 絕不可能是巧合第217章 舒鳩之戰第245章 第281 282章 向戌的請求第84章 齊國使者田穰苴第524章 第624 625章 孔子也是懂老子的第751章 越王勾踐另有打算第94章 古靈精怪小嬌妻第54章 代子產問話第708章 好一個“借屍還魂”第646章 趙氏的危與機第151章 文勝質則史?第510章 衛夫人南子的魅功第84章 齊國使者田穰苴第72章 千金散盡第654章 隔岸觀火?那就火勢再大點第310章 楚國的巔峰第478章 陽虎的野望第6章 季家的孫子第482章 越女宮兒月第64章 不好的直覺第534章 第641 642章 拿下郈邑!隳三都的開第546章 第660 661章 季氏真正的威脅第536章 第645 646章 夾谷之會第675章 荀躒的態度第657章 趙鞅開始動手了第638章 陽虎的第二春第693章 暗行衆說荀躒第172章 片刻的溫馨第649章 鴻鵠之志第27章 宴無好宴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22章 真假難辨第100章 愛挑事的公孫黑第197章 慶功宴君臣賦詩第575章 最後的瘋狂第559章 齊登季氏之臺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638章 陽虎的第二春第106章 打草驚蛇第662章 當局者迷第322章 楚軍的潰敗第697章 單旗的壞心思第383章 暗行衆——鞏簡第427章 範鞅的詭辯第707章 範獻子的臨終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