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

蘇澤激動的是,這厚厚的一疊書,是《四書五經大全》。

這份《四書五經大全》,是明成祖年間的大臣胡廣,奉了永樂帝的敕令編纂的一套科舉教材。

也就是說這套書就是科舉考試的考試大綱,科舉考試出題的範圍就在這麼一套書中。

不過這套書可不是薄薄的幾本,而是厚厚的一大疊,因爲這份大全除了包含了四書和五經之外,還包含了後世大儒爲了解釋書和經所寫的“傳”和“注”。

明代一朝都奉程朱理學爲正統,所以科舉考試也都用朱熹所做的傳和注。

所以這一套書其實包含了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以及朱熹爲四書所註疏的《朱子集註》,朱熹爲《尚書》《詩經》《易經》作的《朱子集傳》。

因爲朱熹沒有爲《春秋》和《禮記》作註疏,這兩本則用古註疏。

這一套《四書五經大全》足足有十二套,一共一百二十冊,不過蘇澤翻看了一下,衛學這套缺失了不少。

《四書》和《集註》都是全套的,但是五經卻只剩下了《易經》和《易經集傳》。

蘇澤回憶起自己的明史知識,缺失的部分可能並不是丟失了,而是這套書就只有易經這一經。

大明朝的科舉制度,和之前不同,並不要求通五經。

《四書》是必考的科目,所有考生都要學習,《五經》則是選修課程,考生只需要選考一門修的本經就可以了,而不是像宋代科舉那樣需要選修多門。

也就是說五經等於五門高考的選修科目,只需要選擇一門參加高考就行了。

既然是五門選一門,那自然有熱門和冷門科目的。

因爲朱熹爲《易經》、《尚書》和《詩經》都做了註疏,那就等於這三門考試有官方認可教輔書,所以修這三經的人是最多的。

而《禮記》和《春秋》這兩本經,本身就是五經當中字數最多的,背誦起來最是困難。

而且朱熹沒有給這兩本經做集傳,所以考生在學習的時候還要剔除掉古註疏中和程朱理學意識形態矛盾的部分,學習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少有讀書人選擇這兩經作爲本經。

很顯然長寧衛這套《四書五經大全》是之前的蒙學老師讓衛所購置的,可能這個蒙學老師自己就修的《易經》,所以沒有讓衛所購買其他的經和注。

不過這已經足夠驚喜了,這套《四書五經大全》是官版印刷的教材,也就是說只能由官方機構印刷出版,全套價格足足有上百兩銀子!

就算這套大全殘缺了一半,那也價值幾十兩銀子!這等於說蘇澤在長寧衛不吃不喝種十年田的收入!

從這套教科書的價格,就可以看出大明朝科舉的門檻之高,一些家境不錯的鄉紳子弟都很不能擁有這麼一套書,只能靠着自己抄錄學習。

長寧衛果然祖上闊過啊!

摸着官版印刷的紙張,這套書經過幾十年依然完好無損,由此可見歷代主人對它的愛護。

對於蘇澤來說,這簡直是賺翻了。

學習這些經書,是肝“科舉”技能的重要途徑,自己只要好好讀書,就能提升“科舉”的等級。

而自己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帶着五個小蘿蔔頭開蒙罷了。

長寧衛真是自己的福地啊!

九姑婆看着蘇澤,看到他愛惜的撫摸書的樣子,真正的確定了蘇澤是一名正經的讀書人。

九姑婆再次爲自己收留蘇澤感到慶幸,人才日益凋零的長寧衛,正需要蘇澤這樣的人才。

不過從這段時間接觸下來,九姑婆也知道蘇澤不是個普通人。

無論是幹農活,還是學習家廟的手藝,蘇澤的學習速度都遠遠超越長寧衛的普通人。

同樣是每天上早課,蘇澤已經對“安宅”、“遷墳”、“相船”的儀式倒背如流了,可是林彩娘到現在安宅的儀式還記得顛三倒四,祈禳的咒文都背不出來。

而林七叔也向自己說,蘇澤開荒的速度和他年輕時候不相上下,幹農活的利索程度也比得上他教導幾十年的兒子了。

就連林顯宗都說蘇澤在木匠上很有天賦,比他那些榆木腦袋的學徒強多了。

果然這就是有學問的人啊!學什麼東西都要比別人快!做的都要比別人好!

九姑婆也涌起了一股失落感,蘇澤這樣人絕非池中之物,早晚都要離開長寧衛的。

這年頭一個身體康健,幹活麻利的成年男人,本身就是搶手的。

更不要說蘇澤還是個讀書人了。

九姑婆涌起了其他的心思,要是將蘇澤說上一門親事,那就不就能將他留在長寧衛了?

就算是幾日後蘇澤發達了,那他也是長寧衛的姑爺,也肯定不會放任長寧衛不管的。

九姑婆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長寧衛的女眷不少,可是能配得上蘇澤的倒是不多。

九姑婆腦中閃過了一個倩影,不過她很快就搖頭,只可惜她這幾年不可能完婚,等到幾年後怕是蘇澤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九姑婆再次嘆息一聲,感慨上任百戶戰死的太突然,真是苦了那孩子啊。

將學堂打掃乾淨,課桌擺放整齊後,蘇澤將小蘿蔔頭們放了回去,讓他們明天正式開始上課。

九姑婆也帶着林彩娘回去做晚飯了,蘇澤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了衛學,這才從一個角落裡掏出一個檔案袋來。

拆開檔案袋,這裡面就是自己穿越前七叔公給自己的長寧衛族譜。

這份族譜是長寧衛後人在民國時期重新修訂的,蘇澤將封面糊上了,長寧衛的家老阿公也看不出來這是他們珍貴的族譜。

前段時間天天種田,天黑了家廟的香燭都在正堂供奉三師太娘娘,蘇澤也不敢在正堂讀長寧衛族譜。

斷斷續續研究了幾天,歷史學依然還是可憐的“Lv4,5/400”。

如今在衛學裡,蘇澤可以大膽的研究這本族譜了。

他輕輕翻開族譜,越過長寧衛先祖的那部分記錄,直接翻到了七世祖的這部分。

翻過七世祖海上刺龍返航的記錄,蘇澤看到了這樣一條記錄。

“五月十七,欽差御史焉巡諸衛,縣書吏徐士盛訐告七祖,御史暫革七祖百戶軍職。衛所出孝敬銀子五百兩,七祖乃復原職,衛漸疲敝。”

蘇澤摸了摸下巴,這段記錄的意思就是長寧衛的百戶被御史抓到了短處,敲詐了五百兩銀子,才讓百戶官復原職。

這件事對於原本已經很窮困的長寧衛來說,更是進一步衰落的開始。

可是到底是什麼被敲詐銀子呢?難道是百戶是女人的身份被發現了?

不可能,如果這樣絕對不可能只敲詐五百兩銀子了事,以蘇澤對於大明朝中後期御史的節操認知,以女兒身冒領軍職,這樣的大案子追逐名聲的御史絕對不會放過,一定會做成轟動全國的大案。

既然七世祖女兒身的秘密沒有事發,那到底長寧衛遭遇了什麼禍事呢?

第004章 龍王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675章 宣傳戰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51章 發鈔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40章 緝私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036章 售鹽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160章 掀桌子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071章 破題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44章 陽謀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51章 發鈔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23章 教亂第009章 寒菜粥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95章 陽謀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25章 三本書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007章 軍籍第416章 政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243章 水淹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06章 紅陽教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88章 印花稅第609章 做空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65章 海參崴
第004章 龍王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675章 宣傳戰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51章 發鈔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240章 緝私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036章 售鹽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160章 掀桌子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071章 破題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44章 陽謀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51章 發鈔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23章 教亂第009章 寒菜粥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495章 陽謀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25章 三本書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007章 軍籍第416章 政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243章 水淹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06章 紅陽教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88章 印花稅第609章 做空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65章 海參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