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

李春芳的倒臺和他的前任一樣的迅速。

但是在李春芳倒臺以後,明廷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李春芳倒臺之後,誰還能出任這個中書丞相?

這下子,那些上書要求李春芳倒臺的國子監監生們傻眼了,言官御史們也傻眼了,密謀倒李的督撫和朝廷大員傻眼了,皇太后李氏都傻眼了。

整個大明朝廷,竟然找不出一個威望上可以成爲中書丞相的人了?

還真沒有。

這一點就很很尷尬了。

如今整個明廷中樞,嘉靖朝廷留下來的名臣,幾乎都已經在政治鬥爭中出局了。

而嘉靖朝的這些名臣,從嚴嵩到徐階,從徐階到高拱張居正,這一個個都是頂級的手腕和能力,就算是大家都看不上眼的李春芳,好歹也還能算個湊數的。

李春芳往後呢?

由於這些嘉靖名臣太過於閃亮,幾乎壓制了其他官員的光芒,在李春芳之後,甚至整個明廷都找不到一個能讓所有人都聽過的大臣。

李太后連忙召集羣臣,商議在李春芳下臺之後,誰能執掌大明的國政。

李太后坐在垂簾後,用手死死絞着手帕。

她此時無比後悔,爲什麼要聽信了父兄的讒言,罷免了李春芳。

李太后並非是什麼名門望族出生,見識能力也極爲有限,她想要也沒有呂后武則天那樣的野心。

朝廷大臣上的奏章,她都沒有辦法讀懂,不要說什麼干涉政事了。

能力不夠好吧。

呂后是什麼人,和漢高祖劉邦一起創業的,而呂家本身就是大漢開國元勳。

武則天的家族其實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唐高宗可是手把手帶她了很多年,她也是逐步學習治理國家的。

李太后的丈夫隆慶皇帝,自己皇帝都沒有做明白,就駕鶴西去了,李太后要怎麼去處理明廷這麼一個爛攤子。

而小皇帝這個歲數,就更不要說了。

上皇已經病重,能不能熬過今年都不好說。

至於太監?

那也要看看誰有沒有本事做權閹啊?

如今兵權和政權都在外朝官員手裡,太監就連皇宮都守不住,皇權衰落成這個樣子,馮保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看到外朝大臣都點頭哈腰的,怎麼可能出現彈壓羣臣的權閹啊。

外戚?那就更不要想了。

李家父子還揹負着毒殺上皇的惡名,做做生意也就罷了,他們也沒有能力參與朝政。

但是政治上,開弓就沒有回頭箭。

李春芳已經被罷免了,那不可能再讓他出來了,換人是必須的了,但是到底換誰?

李太后召集中書省和六部大臣,以及六科都察院的言官御史,再加上在京的勳貴,以及李氏父子和陳太后的弟弟這幾個外戚,一同商議繼任者的人選。

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參與了倒李的活動。

清流言官是發起者,李氏父子是鼓動者,但是他們此時也在爭論不休,推不出一個有能力來執政的人選。

一部分人說要從天津請張居正回來,這自然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官員的反對。

張居正作風強勢,如果他回來執政,那肯定要清算當年背叛他的人,在場很多人都參與過倒張。

還有人說要請高拱回來,但是也遭到了不少人反對。

高拱也是獨斷專行的,而且這麼多宰相都是被言官搞下臺的,那麼張居正和高拱回來,都一定會清洗言官,這些清流是堅決反對的。

高拱和張居正不回來,李春芳執政的時候中書省也沒有副相,六部尚書根本沒有威望,清流就不要說了,他們的品級低微,根本不可能執政。

現在的選擇,就剩下地方上的督撫重臣了。

清遠伯李煒小心翼翼的說道:

“太后,臣推薦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

這句話一說,整個朝堂都炸了!

一個文官立刻跳出來說道:

“胡鬧!李總督是武官,我朝哪有武官執政的道理!”

這一次文官們出奇的一致,他們立刻團結起來,推薦河南總督陳以勤出任中書丞相。

李太后在垂簾後看着父親,以她對父親的瞭解,父親也不知道是收了李成樑多少的好處,才跳出來給他說話。

也難怪文官們激烈反對,李太后的政治智慧也看清楚了,李成樑是武將出身,如果由他擔任中書丞相,等於打破了文官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文貴武輕的制度傳統。

誰知道這一次李煒頗爲強硬的說道:

“李大人是朝廷任命的新軍大臣,位比六部大臣,也是文臣的序列,爲何說李大人是武人?”

一名文官跳出來說道:“李成樑不是科舉官,更不是翰林官,如何能擔任中書丞相?”

李煒冷笑一聲說道:“爲何不能?朝廷哪一條規矩說,只有翰林官能擔任中書丞相?我國朝初年的丞相,都參加過科舉?都是翰林嗎?”

李煒這話自然是狡辯了,大明初年的丞相都是隨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勳老臣,元朝老早就不科舉了。

但是這句話也很有殺傷力,中書丞相制度本身就是張居正搞出來的,實際上才搞出來沒幾年,根本談不上什麼舊制。

而且在這個朝堂中,還有很多武將勳貴,如果直接喊出文貴武賤,恐怕這些勳貴就要拔刀了。

隨着局勢進一步的震盪,手裡攥着槍桿子,已經成爲所有人的共識。

而如今大明最硬的槍桿子是誰,那自然是毋庸置疑了。

一些還準備激烈反對的文臣,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衆人突然意識到,當時炮轟李春芳下臺的文章,正是刊登在《山東新報》上的文章,也正是李成樑麾下文人山蒿先的文章。

再聯想到李煒在朝廷上的突然發難,那推動李春芳下臺的幕後黑手是李成樑,這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朝臣們出了冷汗,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名官員踉踉蹌蹌的走進朝堂。

“太后!諸位大人!新軍大臣,山東總督李成樑帶領兩鎮新軍,已經從山東啓程,要面見太后商議軍機要務!

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021章 開蒙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444章 陽謀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634章 爭陝西第525章 分產令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09章 做空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617章 打老虎第004章 龍王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032章 精鹽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001章 穿越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94章 爹的事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79章 雨將軍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057章 邀請第211章 沖繩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618章 捨不得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007章 軍籍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139章 良配第243章 水淹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0章 貪上史書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09章 廣築城?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28章 初陣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628章 大赦第431章 蒸汽機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
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021章 開蒙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444章 陽謀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634章 爭陝西第525章 分產令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09章 做空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617章 打老虎第004章 龍王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032章 精鹽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001章 穿越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94章 爹的事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79章 雨將軍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057章 邀請第211章 沖繩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618章 捨不得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007章 軍籍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139章 良配第243章 水淹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90章 貪上史書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09章 廣築城?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28章 初陣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628章 大赦第431章 蒸汽機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