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

就在蘇澤忙着在長寧衛開田的時候,京師,裕王府中。

年輕的裕王開經筵,以徐階爲首的清流迅速在裕王身邊形成了一個新的集團,對抗以內閣首輔嚴嵩爲首腦的嚴黨。

徐階作爲太子太保,被裕王奉之爲師,徐階也將尊師重道,親近清流的裕王看做未來的希望,竭盡全力教導他。

不過徐階是內閣次輔,是文官序列中第二號的人物,除了裕王府正式經筵的時候,他也是不能自由出入裕王府。

相比之下,裕王對於高拱這位日講官更加的器重。

比起已經在宦海沉浮了幾十年的徐階,嘉靖二十四年才中進士的高拱,脾氣更加的火爆。

如今高拱的職位是翰林編修,左春坊左庶子,裕王府經筵官,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可以日常出入裕王府,比起徐階這位名義上的太子太保,高拱和裕王更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不過如今裕王的處境也十分的尷尬,原本嘉靖所立的太子是朱載壡,但是這位皇太子在嘉靖二十八年突然去世後,至今皇帝都沒有重新立太子。

裕王和弟弟景王都被嘉靖留在了京師,朝廷大臣都認爲更親近儒學,又更年長的裕王應該被立爲太子。

但是嘉靖皇帝似乎更加屬意幼子景王。

如今名義上是東宮署官的詹事府空置,詹事府下屬的左春坊爲裕王署官,右春坊爲景王署官,二王並立的態勢讓羣臣更加不安,裕王因此也寢食難安。

也是高拱不斷遊走於裕王府和朝廷之間,一邊寬慰裕王一邊鼓勵裕王振作,如今嘉靖皇帝的態度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今日更充實了裕王府的署官隊伍,清流上下紛紛鬆了一口氣,如今朝堂上這位忠孝帝君是指望不上了,只希望未來的皇帝能是個聽得進臣子話的明君就好了。

今日是裕王府開經筵的日子,徐階才能入裕王府講課,等到徐階講完了之後,裕王憋了半天這才問道:

“徐師父,前幾日兵部要清查罪官子弟,爲何您要上書反對?”

兵部尚書聶豹所提出的軍中弊端,認爲如今各地軍中大量軍官都是因罪充軍的罪人子弟,對朝廷有所怨懟,所以在和倭寇作戰中不肯用心,請求朝廷派出巡軍御史,革去這些罪人子孫的軍職。

這件事傳到了朝堂上,再次引起了劇烈的風暴。

按理說聶豹屬於嚴嵩一黨,也是清流口中的奸黨,但是這一次他的進奏倒是名正言順,所言的也是軍中的實弊。

可是以徐階爲首的朝中清流,卻不斷抨擊聶豹的進奏,反對清查罪官子孫爲官的事情。

徐階的態度讓裕王非常的疑惑,這位徐師父向來秉持聖人教誨,教導自己清流並非同黨,不行黨同伐異的事情。

這聶豹雖然是奸黨一員,但是進奏的是兵部的軍務,也是他的職責之內,所言的也是軍中實弊,爲什麼清流就這樣反對。

如果只是因爲聶豹的身份而反對,那清流和嚴黨又有什麼區別呢?

今日經筵,裕王終於忍不住當面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徐階嘆氣一聲說道:“聶尚書所言,雖然是軍中積弊,但是如今倭寇犯東南,正是用兵之時,派出巡軍御史,怕是要亂了軍心啊!”

脾氣急躁的高拱立刻說道:“次輔所言差矣!積弊就是積弊,怎麼能因爲朝廷要用兵,就不清理呢?那不就中了聶尚書所言的養寇自重了嗎?”

反對聶豹的進奏,清流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

高拱這類年輕的激進派,倒是認爲聶豹的進奏也是有道理的,這些軍中的積弊也應該立刻清除。

而徐階這些身居高位的清流,卻強烈反對聶豹的建議,認爲不應該派出御史巡軍。

爲此清流內部也有人不斷抨擊徐階,認爲他也只是沽名釣譽,和嚴嵩一樣以青詞媚上而得勢,應該開除出清流的行列。

徐階嘆息一聲,如今朝中物議紛紛,清流嫌棄自己不夠清,嚴黨又覺得自己不夠濁,夾在中間真是大戶人家的媳婦,兩頭受氣。

和高拱一樣的年輕清流很多,徐階只能耐心的解釋道:

“殿下,敢問這巡軍御史清查罪官子弟,要如何入手?”

裕王立刻說道:“兵部自然有因罪充軍的文書底冊,對照清查自然就可以了。”

徐階搖頭說道:“我大明朝立國這麼久了,因罪充軍之人不計其數,怎麼可能都有記錄。而且罪官子弟充軍後立功爲官的不知凡幾,就連兵部也搞不清這些軍官的淵源,要如何對照底冊清退犯官子孫?”

裕王愣了一下,他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徐階又說道:“就算是有底冊記錄,如今天下有多少軍職?每一個都要去兵部翻底冊,追溯祖輩爲何充軍嗎?那兵部能忙得過來嗎?御史能忙得過來嗎?”

高拱聽明白了徐階的意思,立刻說道:“那就這些人自證!”

徐階再次嘆息一聲說道:“肅卿,有罪者怎麼會自證有罪,清白者又要如何自證清白啊?”

這下子高拱也沉默了,徐階繼續說道:“殿下,若真的如聶尚書所言,朝廷派出御史巡軍,那這些軍官進退都操之於御史手中,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下子裕王沉默了,如今朝廷中的御史不少都依附嚴黨,如果真的派御史下去,那這件事就會變成一次大勒索,祖輩有過錯的軍官,肯定要竭盡全力賄賂御史保住官職,甚至祖輩清白的軍官,也可能會被御史勒索。

也難怪徐階如此激烈的反對,在這個用兵之際卻派御史去勒索軍官,這必然會導致更大的動亂。

裕王立刻說道:“要不是徐師父指點,本王也差點被這奸黨矇蔽!本王這就要上書父皇,切莫在此時派御史巡軍!”

徐階連忙說道:“萬萬不可!”

裕王疑惑的看着徐階,只聽到徐階說道:

“這事情,殿下是勸不動陛下的,此時上書只是徒增陛下厭惡,上書反對自有臣等爲之,殿下可不要涉險啊!”

ωwш•tt kan•C○

裕王還是一臉的懵懂,這下子就連年輕衝動的高拱都看不下去了。

這位裕王往好處說是能兼聽則明,聽取周圍人的意見。

說的不好聽就是沒主見,也缺乏政治敏銳度。

和嘉靖這樣一位玩弄權術的高手相比,裕王實在是太缺乏天賦了。

高拱經過徐階的提醒,明白了聶豹的險惡用心,也明白了爲何嘉靖要支持聶豹了。

高拱立刻直白的說道:“殿下,東南軍費消耗糜巨,奸黨此舉是爲了堵上軍費的缺口,再借機撈上一筆。”

這下子裕王終於明白了,清理罪官子孫不是目的,撈錢纔是最終目的。

而自己的父皇爲了撈錢,也定然會支持嚴黨。

一想到如此,裕王滿臉的黯然,也對於討論國事沒了興致。

幾天後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初九,朝廷終於對罪官子弟擔任軍職的事情討論出了結果。

經過徐階爲首的清流反對後,兵部也做出讓步。

兵部議定,凡軍職犯罪典刑或監故充軍者,系洪武、永樂間已經承襲的,俱照舊不動;凡洪熙以後犯罪者,始予查革。

嘉靖皇帝許其奏,派御史巡軍,查革各軍罪臣子弟充任軍職者。

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158章 冤案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010章 趕海第667章 政治仗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75章 治本經第609章 做空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86章 大買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31章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665章 海參崴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94章 爹的事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45章 李時珍第529章 電磁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63章 吃絕戶第628章 大赦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322章 震驚!第022章 畝產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033章 曬鹽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
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158章 冤案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010章 趕海第667章 政治仗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75章 治本經第609章 做空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86章 大買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31章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665章 海參崴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94章 爹的事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45章 李時珍第529章 電磁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63章 吃絕戶第628章 大赦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322章 震驚!第022章 畝產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033章 曬鹽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