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bookmark

陪着楊烈玩了一齣戲之後,楊烈的部將們紛紛被封了“大將軍”、“大丞相”之類的職位,但是除了少數幾個人高興之外,大部分部將臉色都不好。

楊烈冊封王后和王太子,接着又宣佈,皇帝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他這個鎮南王也要有三十六妃,要求部下幫着他蒐集民女三十六人來充實後宮。

到了這一步,就算是楊烈最忠心的下屬,也已經明白大勢已去了。

而一旦楊烈被鎮壓,那自己這些被封了“大將軍”“大丞相”的人,自然成了清算名單上的首要目標。

在楊烈登上王位,在“王宮”中喝得酩酊大醉的時候,楊烈麾下的部將們悄悄集結在了一起。

就在熊況在播州山區打的如火如荼,又消滅了五支自帶乾糧來投靠楊烈的叛軍後。

熊況接到了從播州城內傳來的消息,楊烈在山中稱王的當夜,就被自己手下部將砍了腦袋。

不僅僅是楊烈被砍了腦袋,楊烈一家也都被砍了腦袋,這些圓滾滾的腦袋被齊刷刷的送到了播州城內,跟隨楊烈造反的部將們,紛紛赤裸上身揹負荊棘,向播州知州請求投降。

這下子可把熊況氣得夠嗆,我還沒出全力呢,怎麼你就先投降了?

明明說好了圍點打援,怎麼現在這個點都投降了?

你楊烈這個點都投降了,還有誰過來支援啊?

熊況氣得半死,但是軍務上的事情也不敢耽誤,播州知州張壽臣手上沒有軍隊,也擔心是楊烈搞的詐降,所以這個接收投降的工作也只能熊況來做。

熊況直接帶兵殺到了楊烈老巢,確定對方是真的被部下砍了,只好帶着軍隊去播州城外接受投降。

等到戰後一總結,這一次熊況從南中奔襲到播州,最後在播州殲敵總共不到兩千人,這人數還不如他在南中剿匪的成果多!

東南的軍事體系森嚴,打仗也由不得熊況挑肥揀瘦,他只好按照作戰手冊接受了楊烈部將的投降,設立降軍營地安置俘虜,等待旅部的軍法官抵達再處理這些投降的人。

貴州的叛亂平定速度如此之快,就連剛剛被委任爲西南撫卹大使的汪道昆也整不會了。

你說西南叛亂沒有叛亂,那肯定是叛亂了。

楊烈起兵後的半個月內,整個四川、雲南、貴州、乃至於廣西一部分地區,一共爆發了類似於楊烈性質的土司叛亂五百三十七起,幾乎可以說是州州有叛亂,縣縣有叛軍。

但是伱說叛亂規模很大?

其中規模最大的播州楊烈叛軍,連州城都沒攻打下來,有的叛軍甚至被縣令帶着人就平定了。

就離譜。

汪道昆從沒有打過如此富裕的仗,手下拿着戚繼光的第六旅,入蜀的林德陽第三旅,湖廣待命的第二旅,東南將淮北戰線以外所有的軍隊都投入到了西南。

可是結果竟然是這樣?

汪道昆熟練的按照廣西經驗,開始在四川、雲南和貴州推行改土歸流,委任流官設置官僚體系,取消土司封號拆散搬遷叛亂的部族。

林德陽的心情比前兩個人還要鬱悶。

因爲林德陽帶領的是整個旅,速度自然不如熊況快,等他進入貴州的時候,就聽說叛亂已經被平的消息。

上次入蜀打仗沒有吃到熱乎的,好歹還吃了一些涼菜。

這一次來貴州打仗,熊況這個獨立團乾脆連口湯都不留給旅部?

這可是把林德陽氣得半死,他立刻讓熊況前往旅部述職!

等到熊況踏入旅部的時候,立刻感受到了周圍不友好的目光。

他連忙低下頭,快步走進了林德陽的帳篷。

“旅長,嘻嘻嘻。”

熊況知道林德陽來者不妙,只好先開始嬉皮笑臉,試圖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林德陽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冷哼一聲說道:“別來這一套,嚴肅點!大都督府軍令。”熊況立刻立正,林德陽拿出軍令說道:

“大都督府軍令,命令第三旅獨立團留在雲貴剿匪。”

林德陽說完,熊況擡起頭問道:“沒了?”

“沒了。”

“旅長,大都督就讓我留在雲貴剿匪,就沒了?”

“不是都說的很清楚嗎?剿匪兩個字聽不懂?”

熊況連忙又問道:“怎麼只有我們獨立團留在雲貴剿匪,旅長您呢?”

林德陽露出笑容說道:“我們旅部自然是要返回漢中。”

熊況立刻問道:“大都督要對陝西用兵了?!”

林德陽立刻露出更燦爛的笑容:“猜猜誰不能去陝西?”

熊況幾乎要哭出來,林德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別嚎了,南京那邊已經準備籌備第七旅了,框架就是你的獨立團,軍令司的人馬上就會來宣讀你的旅長任命了。”

“都要做旅長的人了,以後穩重點,別一有仗打就和狗見到包子一樣。”

旅長?

熊況有些難以置信,作爲東南軍方的第二梯隊,在第一梯隊還年富力強的時候,熊況能夠做到旅長,那就意味着他成爲了第二梯隊的第一人。

軍隊是最講究按資排輩的,而這種按資排輩並不都是壞事。

按資排輩,並不是說年齡和資歷到了就一定能夠升遷,而是軍隊基本都是一個梯隊一個梯隊的升遷。

比如林家姐弟和林德陽俞諮皋這些,算是蘇澤的老班底,是第一梯隊。

如今東南軍方高層,就是第一梯隊的將領佔據了。

到了熊況這種第二梯隊的,在第一梯隊將領退下來之前,他永遠都不可能做到比旅長更高的位置上,也就是不可能升成林德陽的上級。

這一次熊況升任旅長,班底就是自己的獨立團,剩餘的士兵和軍官肯定都是新兵。

這種方式雖然看起來僵化,畢竟在軍隊是最注重論資排輩的,也讓老資歷的人不會寒心。

熊況能成爲第二梯隊的第一人,就意味着等日後第一梯隊的人退役,那他就有機會成爲陸軍大臣。

林德陽拍拍熊況的肩膀說道:

“我們東南沒有所謂狡兔死走狗烹的說法,大都督也不是要壓你的晉升,讓你留在西南,是要讓你發揮更大的作用,剿匪只是第一步而已。”

“是!旅長!”

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97章 再破題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31章 當家難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74章 夜航船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57章 拼命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034章 精製第623章 教亂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009章 寒菜粥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37章 水戰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09章 廣築城?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25章 分產令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40章 緝私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64章 駕崩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617章 打老虎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
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97章 再破題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231章 當家難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674章 夜航船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657章 拼命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034章 精製第623章 教亂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009章 寒菜粥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37章 水戰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09章 廣築城?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525章 分產令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40章 緝私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464章 駕崩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617章 打老虎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