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印花稅

bookmark

東南,蘇州府。

“知府大人。”

何心隱揉了揉眼睛,從書桌上堆滿的卷宗上抽出神來,看着門外書吏。

“知府大人,阿方索大人到了。”

何心隱這纔想起來自己約了人,他連忙站起來,卻一陣子暈眩。

書吏連忙過來扶住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塊黑砂糖塞進何心隱嘴裡說道:

“知府大人,李神醫上次就說您是脾虛氣虧,以後千萬不能熬夜了,若是您真的出了什麼事,大都督肯定要怪罪我等的。”

何心隱揮揮手說道:“大都督從來都是就事論事,我自己身體不好,又怎麼會遷怒你等呢。”

“和阿方索大人說一會兒,請他在會客堂等等。”

等到嘴裡的黑糖消化了一些,何心隱的虛弱感終於消失了。

他慢慢的站起來,何心隱這才起身向會客堂走去。

阿方索如今已經留在東南,本來蘇澤給他在市舶司留了一個市舶司顧問的職位,但是阿方索耐不住性子,還是辭去了公職繼續做起船長,開始跑上了沿海貿易。

聽說阿方索的艦隊抵達太倉港,何心隱就派人請他過來。

阿方索在大都督府見過何心隱,他知道眼前這個中年人,掌握了蘇州府這個繁華富庶的水上城市。

蘇州府的人口,經濟都遠超威尼斯,而何心隱的權力更是要比威尼斯總督還要大。

阿方索船長有些拘謹的坐在椅子上。

他聽說何心隱不僅僅是一位手腕高超的執政者,還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學者。

阿方索船長上過航海學校,對於大學者總是心懷敬意的。

何心隱也接觸過很多西洋人了,他知道這些蠻夷並不通禮數,但是何心隱自己就是一個反對宗法禮法的人。

他開門見山的說道:“聽說你們西方很早就出現了船運保險這種東西了?”

阿方索船長回憶了一下,點頭說道:“最早的保險出現在威尼斯,威尼斯商人們會在出海的時候投保,早在兩百年前就有專門從事保險的銀行家了。”

何心隱有些驚訝,果然這些西方人也不是完全落後,他們在航運上的發展確實要比大明這兩百年強多了。

何心隱收起輕視的心思,繼續問道:

“威尼斯的保險是如何運作的?”

阿方索船長說道:“其實和咱們東南的保險差不多,一開始也是湊齊十艘船一起出航,每一艘船出十分之一貨物作爲保費,一旦有船隻遭遇損失,就可以獲得賠付。”

“後來每一次湊船出海太麻煩了,就有單獨出售給船東的保單出現。”

“出航之前,商人會和出售保險的銀行家,在教士的見證下籤訂契約,承諾一旦遇到危險,船主或者船主的家屬就能獲得賠償。”

“後來銀行家們發現了其中的利潤,熱那亞出現了第一家保險公司,現在整個地中海航行的船隻,幾乎都會購買保險。”

何心隱聽到很認真,他聽完了之後問道:

“你們的官府,不,你們的國王和領主,是如何監管保險的?”

“監管?”

阿方索船長搖頭說道:“這些都是私人的商業行爲,沒有監管,國王和領主又不從中徵稅,爲什麼要管這些事情。”

何心隱也明白,這是東西方在觀念上的巨大區別。

葡萄牙,意大利這種鬆散的城邦國家,國王和領主就是收稅的,對於領地的具體事務很少管理,很多糾紛都要通過教會或者地方士紳來調解和處理。

而在中華大地這個長期大一統的國家,百姓則習慣什麼事情都尋求官府的幫助。

就比如這次袁文才跑路的案子,如果是在威尼斯發生這樣的事情,除了上法庭狀告之外,受損失的船主也只能認下苦果。

而東南的商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則會找到到官府衙門,請求官府給他們做主。

何心隱並不覺得東西方的區別有什麼高低之分,只能說這是因爲政府權力的區別,造成的義務區別。

wωw ★ttk an ★C〇

或者說如今西方這一套東西,在這片大陸上也曾經出現過。

比如漢初黃老治國思想下,呂后到文景時代的輕徭薄賦政策,也是這種無爲而治的思想。

可是無爲而治,並不代表就能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

文景時期雖然國家得到休養生息,但是也讓豪強大族開始擴張。

這也很容易理解,在更缺乏管制的社會中,自然是強大的個體會積累更多的優勢,劣勢的個體則會被欺壓。

大官府自然也不全是好處。

無限權力的大官府,自然也要承擔無限的義務。

可是要享受權力容易,想要承擔義務難。

權力和義務對等,這也是何心隱在立法的時候秉持的基本原則。

看來西方的經驗不管用了,金融和保險的問題,何心隱沒有任何參考的經驗。

大都督提出的保險準備金的問題,確實是財政上解決保險暴雷問題的方案。

可是需要一個監管保險行業的部門,就需要更多的人員和更多的經費。

如何制約這些官吏的權力,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而何心隱想到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員和經費到底應該誰來承擔?

普通百姓和保險八竿子打不到關係,官府收上來的賦稅卻要供養這些部門的人員。

而且凡是涉及到保險這種和錢有關的行業,必然是非常專業和複雜的,這對於官吏的要求也是極高的。

也許別人不會考慮這個問題,但是何心隱更關心的還是權力和義務的問題。

普通百姓上交的賦稅,全要給這些玩保險的人擦屁股?

何心隱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阿方索突然說道:

“何大人,我這次來也有一件事想要請求您。”

何心隱擡起頭,阿方索說道:

“我們這些做沿海生意的船主,經常要僱傭船員,不過蘇州府的紅契太少了,能不能請官府多印一點?”

紅契,就是官府蓋章的格式契約。

原本紅契是用在大明土地買賣中的,民間土地買賣過戶後,需要從官府求一份蓋上章的契約,存放在購買者家中和官府的架閣庫中,作爲日後徵稅的憑證。本來紅契只用於土地交易中,但是隨着東南商業活動的增加,更多的商人在其他交易中也開始使用這種紅契。

原因自然也很簡單,有官府蓋章的契約,等於有了官方的認證,日後去打官司的時候,也要比民間契約更有效一些。

何心隱爲了方便蘇州的商業交易,在僱傭、買賣、借貸這一些常見的經濟活動中,也印刷了加蓋了官府蓋章的紅契,這種算是官方認證的制式合同。

而隨着蘇州府的商業活動愈發的繁榮,紅契自然有些不夠用了。

阿方索船長抱怨道:“碼頭的紅契不夠用,地下黑市的紅契卻要加錢買。”

何心隱擡起頭問道:“你是說,有人將官府免費發放的紅契拿到地下黑市販賣?”

阿方索船長點頭說道:“是啊,一份紅契都要一百文銀子,比一份報紙價格還貴。那些大宗貨物的買賣紅契甚至要一兩銀子!”

何心隱露出寒意,這不用說了,自然是和紅契有關的官吏勾結,故意減少免費紅契的發放,將原本應該免費的紅契拿到黑市上販賣。

“阿方索先生,這件事我已經知道了,感謝你的來訪。”

何心隱突然想到了什麼,匆忙開始送客。

三日之後,蘇州府開始了打擊倒賣官府紅契的行動,一些負責印刷發放紅契的吏員和印刷坊勾結,故意減少免費發放的紅契,將紅契送到黑市販賣。

但是另外一道法令,則讓那些商人們高興不起來了。

蘇州府已經奏報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已經批准,在蘇州府試行印花稅。

以後官府的紅契不再是免費發放了,而是要根據合同的金額,收取印花稅。

而和借貸、保險有關的行業,則要收取更高比例的印花稅。

除此之外,在蘇州府還會建立一個名爲金融司的新部門,專門負責管理保險和借貸業務。

以後所有經營保險、借貸業務的商戶和個人,都必須要在金融司登記,並且質押凍結一定比例的準備金。

除此之外,金融司還會定期和隨機檢查這些經營保險的商戶和個人,確保他們的資金沒有被轉移,保證他們賠償支付的能力。

與此同時,高息攬儲,高利貸,這些行爲也會被打擊。

除了金融廳之外,在蘇州府還會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名爲經濟判院。

這個部門的職能就是處理和經濟、合同有關的糾紛,全部交給這個經濟判院來處理。

而之前收取的印花稅,則會用於金融廳和經濟判院的人員開支和部門經費。

而印花稅的徵收,也暫時交給金融廳來做。

在推出這個政策之後,整個蘇州府官員都爲之一驚。

特別是太倉知縣林顯揚連夜趕到知府衙門。

何心隱知道林顯揚是蘇澤的同族兄弟,林顯揚是從南平戶科書吏步入官場的,基層經驗非常豐富。

後來又在南京國子監的官員進修班中結業,算是跟隨蘇澤的元老了。

將林顯揚安排在太倉這個蘇南首縣擔任知縣,也足以可見蘇澤對他的重視。

這段時間林顯揚做事踏實,他對於蘇州府的政策都不折不扣的執行,也從來不亂折騰,太倉縣更加的繁榮。

林顯揚上門,何心隱還是接待了他。

林顯揚上門就說道:“知府大人,能不能不要在蘇州試點印花稅啊?”

林顯揚緊接着明白自己失言,連忙說道:“若是試行印花稅,那商人就會到別的地方去交易了!”

何心隱卻不以爲意的說道:“林知縣你多慮了,要我說以後太倉縣的交易會更多,外地商人會專門來太倉做生意。”

林顯揚不信的說道:“怎麼可能!”

何心隱說道:“林知縣你且先回去,金融廳還在籌建中,印花稅暫時還要你們太倉縣的戶科先徵着,你快回去準備吧。”

林顯揚雖然不信,但是也不敢得罪何心隱這位知府大人,他只好返回太倉。

出乎林顯揚意料,兩天以後,果然涌入太倉的商人大增。

一些松江府的商人,都會專門到太倉來簽訂合同,乖乖繳納印花稅。

整個太倉縣的戶科忙得不行,林顯揚又調集了大量懂得算學的書吏去幫忙,這纔將這波商人應付過去。

林顯揚連忙再次感到蘇州府,這一次他是向何心隱求援的,再這麼下去整個太倉縣的官吏都要忙死了!

“知府大人啊,這金融廳什麼時候能建起來,屬下撐不住了啊!”

林顯揚對着何心隱說道。

何心隱露出笑容說道:“怎麼,你不是不願意在蘇州試行印花稅的嗎?怎麼現在又抱怨太忙了?”

雖然印花稅的錢不會給太倉縣用,但是如今在南直隸各縣,這筆稅賦收入也會算在太倉縣的考成當中。

雖然經過大都督府的改革,稅賦徵收並不像以前那麼決定官員的命運前途。

但是南直隸、浙江、福建的知縣們都較着勁,希望能夠在這項考成中冒尖。

林顯揚連忙露出笑容,陳讚道:“還是知府大人神機妙算,只是屬下愚鈍,爲什麼收了印花稅,反而商人還願意來蘇州籤合同,還老老實實的交稅。”

何心隱說道:

“這個還不簡單,商人爲什麼要紅契,甚至不惜在地下黑市買紅契?”

“因爲紅契是有官府信用擔保的,有了紅契的契約,日後上了公堂作爲證據也更有效。”

“商人不是傻,而是花錢買了一份保障。”

“這就和買保險的船東一樣,印花稅對商人們來說,這不過是多花錢買一份保險。”

林顯揚還是疑惑的說道:“可爲什麼要專門來蘇州府交啊?”

何心隱說道:

“因爲法制。”

“如今有關商業的法律,我們蘇州府最健全,日後還要成立專門處理經濟糾紛的經濟判院,商人們自然願意來這裡交稅了。”

一想到何心隱埋頭在蘇州府修訂法律,原來有這樣的深意,林顯揚更是心悅誠服。

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435章 髒東西第172章 榜一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64章 駕崩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657章 拼命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416章 政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211章 沖繩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258章 藥,種子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75章 宣傳戰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667章 政治仗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334章 鑽膛炮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623章 教亂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28章 初陣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33章 活該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31章 當家難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053章 虎狐犬第83章 練銃兵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17章 衛學第211章 沖繩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185章 去月港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
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435章 髒東西第172章 榜一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64章 駕崩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657章 拼命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416章 政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211章 沖繩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258章 藥,種子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675章 宣傳戰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667章 政治仗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334章 鑽膛炮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623章 教亂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028章 初陣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33章 活該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31章 當家難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053章 虎狐犬第83章 練銃兵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蒼蠅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17章 衛學第211章 沖繩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185章 去月港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