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埋伏

婉拒了安隆的請求,雖然對安隆看重,但是楊伊卻不會信任他,商人畢竟是商人,雖說有以信爲本的商人,但是這也只是少數。

軍國大事,現在還不是讓安隆參與的時機!

畢竟如今楊伊麾下勢力還沒有展示出鯨吞天下的氣象,安隆這投靠,也並不一定牢靠!

“安將軍久居巴蜀,就先配合沈將軍經略蜀地好了!”

楊伊給安隆派了這個任務之後,又看着沈落雁道:“沈將軍可派人配合安將軍經略蜀地,做下前期工作,等我軍騰出手來,再派軍攻略!”

安撫了安隆,又立刻把他支的遠遠的,楊伊帶着一隊人馬直接出了城。

安隆已經在她之前就已出城向南,並未帶一兵一卒,沈落雁也只是以漢中錦衣衛統領接應與他,甚至蜀中的錦衣衛人員都沒和他詳說,這分明是要安隆展示投誠的誠意,從無至有,發展出蜀中的錦衣衛情報人員!

這是要安隆自己的勢力投入了,他手下的人要是被他編入錦衣衛體系,雖然還是他統領,但是以後就不好說了!

不過,看安隆像是並沒有在意此點!

楊伊帶着一隊出城數十里之後,任憑這隊人馬一直向北而去,她卻是轉至向西!

“裴將軍、李將軍請起!”

楊伊這一路一直出了散關,到了隴西之地,竟然是到了金城,此時城中旌旗飄搖,玄黑色的隋字大旗插滿了城頭。

此時楊伊正在召見兩位將軍,裴仁基和李靖。

李靖當日出征隴西,只帶了千五之軍,加上臨時徵辟的新軍,也就三千之數,這些可都是新軍,訓練未久,基本都是沒經歷過沙場的新兵。

李靖本欲穩打穩紮的攻城略地,隴西各縣也都還沒扯旗造反,他這新軍一到,拿下幾個縣城還是無憂的。

他打算的不錯,按着方略實行的也算妥當,初始就拿下了五縣之地,他以此爲根基,招募訓練新軍,麾下已有五千之軍!

但是他也暫時沒有攻擊金城的打算,金城是郡城,如今郡中各世家已經結盟,抗拒大隋的統治了!

李靖是計劃練兵三月,再招募新軍至八千之數之後纔開始攻略金城。

這時,本來在漢中的裴仁基忽然率萬餘軍出現,在裴仁基的潛藏埋伏配合下,李靖以五千新軍只是略施小計,就引出金城的全部軍力,並一戰而下。

如今大軍封鎖之下,這消息還沒傳開。

“李將軍不愧是國之幹才,有勇有謀!”

楊伊聽了兩人的彙報,讚許道。

“末將有愧!”

李靖此時說着,“以末將的計謀,攻略金城不是短時間能拿下的,而金城豪傑出衆,要是真讓他們得了氣候,那時就難以收拾了!非得有三至五年不可!幸有裴將軍之助,這才一舉拿下,這一戰,殿下運籌帷幄之功當是第一,裴將軍配合及時是第二,末將之功不足掛齒!”

李靖如此謙虛的話,裴仁基此時卻道:“李將軍無需多言,這一戰,非得你當即拿下幾個縣城作爲立足點,逼得金城各豪門聯合,才能得逞,不然,我就是率軍而來,也沒有什麼用處!”

“兩位都不用謙虛了,這一戰,兩位功勞都暫且記下,等戰勝金狼軍之後,再統一封賞!”

對着裴仁基說道:“漢中之地裴將軍就不用回去了,改金城爲蘭州,裴將軍爲蘭州總管,統御原金城郡和天水郡,傳令,漢中令由虛行之接任,秦叔寶將軍卸任散關守將接任漢中將軍。”

……

楊伊分別晉升了幾位將軍之後,又說道:“漢中軍由秦將軍帶回五千,裴將軍挑出三千爲根基,訓練招募新軍至一萬,剩餘六千軍暫由李靖將軍統領作戰!”

“朔方郡如今由地方豪族佔領,伍雲召將軍正在延安郡東部和李閥作戰,突厥軍要攻來,必定是從朔方郡南下,很可能會對伍將軍之軍棄之不顧,直接突襲關中!”

楊伊介紹着說道,關中各郡縣防備鬆懈,畢竟戰火還沒燒到這裡,而且關中富庶,金狼軍雖然是應李閥之求而來,但是肯定也抱着搶劫的心思。

如今楊伊得了“楊公寶庫”,任誰都知道這天下她最富了,金狼軍要是突襲,肯定是關中,直奔大興!

如此既能達到李閥的請求目的,也能搶上一批。

任憑伍雲召再怎麼精明,要是得知大興被圍,他肯定就要率軍回援,那本來就很危險的防線也肯定維持不住了!

“李靖將軍率軍北上,和伍雲召將軍配合,先滅李閥之軍,然後再回援大興!”

不顧衆人的勸解,楊伊下令道,大興城如今可沒有多少軍了,潼關、武關如今都有危險,楊伊派出支援,伍雲召又是被幾次支援!

金狼軍一來,肯定是至少要上萬的!兩萬三萬也有可能。

這般軍力,大興城獨自面對,勢必是極爲危險的。

要是穩妥點,楊伊讓李靖帶軍先守大興,那麼這一戰多半無憂,金狼軍攻城不下,勢必要返回。

如此之下,各方損失都不多,這卻不是楊伊想要的。

要是佈下陷阱,伍雲召佯裝回援,等着李閥追擊之時,李靖伏軍全出,那麼李閥之軍恐怕要損傷大半。

然後李靖伍雲召再合軍向南,和楊伊裡應外合,就是全滅來犯的金狼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這一切都是要在楊伊能守住大興城的前提之下,不然的話,楊伊說不得就得跑路了,諸般謀劃皆成空不說,還要害得大興城被肆掠,成爲千古罪人!

可這謀劃要是成功,李閥元氣大傷,東突厥王庭也要損失不小,可換得關中至少三年的安寧!

這三年就可以攻城略地,幷州涼州益州荊州說不得都能拿下,到時這天下局勢就會明朗!

這般好處,楊伊怎麼不能全力以赴,冒險一搏。

江都的楊廣也不會等着楊伊不經略江南的,李閥還有一位“千古一帝”李世民呢!

熟胡門閥又同枝連氣,說不定洛陽的獨孤閥就和李閥聯合了,到時李閥東進,這天下說不得他們還得有份!

第六十章 加快進度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二章 天香第二章 和親第一百一十一章 琴瑟和鳴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三十八章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二章 天香第七十章 奧黑第三章 溫青(1)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四十二章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二十五章 開幕(2)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五章 賊王大會(5)第一百一十章 各有奇才第五十章 滅門第十一章 山賊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五十七章 上庸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三十七章 破軍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百三十章 落幕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十章 年會開幕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二十九章 神龍道法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二十二章 胡車兒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六十章 玩家第十二章 慘案第九章 人階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五章 裴元紹進退失措第四十二章 殲滅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四十六章 後路第十九章 流民第一百二十三章 局勢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二十三章 大隋科舉第二十五章 兩敗俱傷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一百三十二章 算計(4)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十三章 練氣士第十章 血衣樓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三十六章 驚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機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二十三章 訪賢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六十四章 寒戰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一百六十五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三)第五十四章 依韻第十五章 驚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十章 血衣樓第十四章 士族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二)
第六十章 加快進度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二章 天香第二章 和親第一百一十一章 琴瑟和鳴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三十八章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二章 天香第七十章 奧黑第三章 溫青(1)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四十二章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二十五章 開幕(2)第九十三章 漢水血未休(九)第五章 賊王大會(5)第一百一十章 各有奇才第五十章 滅門第十一章 山賊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五十七章 上庸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三十七章 破軍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百三十章 落幕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十章 年會開幕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二十九章 神龍道法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二十二章 胡車兒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六十章 玩家第十二章 慘案第九章 人階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五章 裴元紹進退失措第四十二章 殲滅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四十六章 後路第十九章 流民第一百二十三章 局勢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二十三章 大隋科舉第二十五章 兩敗俱傷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一百三十二章 算計(4)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十三章 練氣士第十章 血衣樓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三十六章 驚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機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二十三章 訪賢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六十四章 寒戰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一百六十五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三)第五十四章 依韻第十五章 驚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十章 血衣樓第十四章 士族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