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妖女!”
這是崇禎被噩夢驚醒之後,說出的第三句話,只是睡了兩三個時辰的時間,竟然就變天了,這是他臨睡前絕對沒能想到的。
他做了十七年的皇帝,整個京城不說全部掌握,但是也不會被殺到頭上才知道的。
大明朝的皇帝長壽的並不多,朱由檢當皇帝的年份並不算短,十幾年的皇帝,這個職業也算是資深經歷了,但是今日經歷的,卻是亙古未有。
在被噩夢驚醒的時候,崇禎就感覺不對勁了,這是一個資深職業的直覺,也是天色大亮給他的提示,雖然睡得晚,但是以往他可是起得早,貼身服侍的太監不敢不叫醒他的。
“王承恩呢?”
“皇爺息怒,王公公馬上就到了。”
看着稍微有些陌生的太監,是的,沒有宮女只有太監了,這是因爲宮女都被安排着安頓後宮去了,沒眼力勁的在這後宮中還有很多,如今需要她們安分一些。
政變!崇禎很明白如今的處境,看着眼前太監不軟不硬的態度,心中已然是怒極,但是扔就被他壓了下去,他想不出,如今這政變爲何會發生?
任何事情都是有預兆的,不是孤立的,而政變這種事也是如此;宮中守衛森嚴,如今也不是剛登基之時,內外交困,太子也沒有到培養勢力的年紀,按說,不應該會有政變的!
王承恩連滾帶爬到了朱由檢跟前,正要分說,此時崇禎就是一腳踹來,王承恩不閃不避,這是一個家奴的基本素養。
不過崇禎這一腳並沒有踢下去,而是僵住了,一股極其輕柔的風吹來,吹着崇禎,直接把他吹坐到在椅子上。
妖法?
崇禎還來不及猶疑,這時,一副戎裝的楊伊已經走了進來,看到崇禎,拱拱手爲禮,然後隨意的說道:“父皇,本宮夜夢玄女傳道,今特來收拾我大明江山社稷,有所得罪,父皇海涵。”
朱由檢對着這個陌生的女兒喊出了“妖女”二字作爲評語,按說聖天子百靈扶助,萬法不侵的,如今被楊伊輕易的揮揮手就給制住,這場面很令人震驚。
“母后,皇兄,還請照看父皇一二……”
這時,被幾名宮女挾持着,周皇后和太子朱慈烺都一同被“捉”來了,楊伊輕輕一揮手,該退下的就都退下了,王承恩奉命去佈置朝堂,還沒得將那些朝臣一網打盡呢。
“悔不該早日南遷……”
楊伊毫不避諱的就在崇禎面前發着號施令,來來往往的,最起碼是把皇宮給佔住了,崇禎看着楊伊就要去往朝堂,他不知道楊伊用了什麼手段,但是此時卻是嘆息一句。
這時,楊伊回頭冷笑着說道:“來不及了!”
“什麼來不及了?”看着楊伊停下腳步,崇禎微微一怔,他說話的聲音極小,就是旁邊的太子朱慈烺和周皇后都不見得能聽清楚。
“自然是南遷之事了!”楊伊看着崇禎,心中卻也是嘆息,讓帝王拋棄都城,這是極其難的,史上唯有唐玄宗一帝而已,崇禎卻是沒這個魄力的。
“怎會來不及?”朱由檢說着話,心下卻是一沉。
“居庸關已失!”
“怎麼可能……”朱由檢的聲音有些顫抖,“唐通有數千兵馬,居庸關上原本還有一些守軍;而且居庸險要,只要努力堅守,闖賊根本打不破的。”
看着崇禎還是有些幻想,楊伊直接就說道:“唐通、杜之秩已經開關降賊!居庸關失守的塘報一會應該就到了,而明天闖逆大軍就會兵臨京師城外,然後,京師就將陷落!”
“這,這,這……”朱由檢聞言,此時整個人都在發抖,“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不過他心裡面卻很清楚,楊伊並不是誆騙他的,這絕對是可能的!大同降了,宣府降了,居庸關還有什麼降不得的?
而最可怕的,則是朝廷拿不出足夠的銀兩來募兵和犒賞將士來守京城了;大明朝的軍制早就名存實亡了,二百多年下來,衛所兵的土地都不知去了哪兒?軍戶上層成了地主,下層成了佃戶,也都不可能負擔兵役了。
所以在如今,朝廷就得花錢打仗了,沒有錢,就沒有兵……哪怕北京城內還有許許多多的青壯,但是也不會爲朝廷所用!
楊伊此時毫不客氣的繼續給朱由檢傷口上撒鹽,“父皇,居庸關會不會降,一會就會知道了;這居庸關一丟,闖逆就該包圍京城了,這京城能不能守,你都做了十幾年的皇帝了,肯定比本宮清楚的。”
“朕還有遼東鐵騎!”朱由檢也只是被打擊了一下,立刻就恢復過來,並且色厲內荏的說道,“只要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一到,京師就能安然無恙了,到時候,你這妖……”
楊伊哼了一聲,直接打斷了朱由檢的話:“父皇還指望着吳三桂呢?本宮可是知道,父皇在前些日召見吳襄時,遼東那邊可是怎麼說的?需餉百萬!父皇要是能拿出一百萬,吳三桂的三萬大軍早就該到了。
父皇是十日前都已經下旨棄守寧遠了吧?這召吳三桂率部入衛的旨意也早就該到了吧!總不能比逆賊的兵還要慢吧?
父皇既然沒有錢,也就別指望遼東那些人會來和闖逆拼命!就算他自己不要錢,他下面的那些家丁也得拿錢!”
說起來真是有點難以置信,現在大明朝的京城明明危如巢卵,城內卻沒有像樣的守軍,外面的援兵一時也是到不了的,而李自成的大軍則是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
在這種時候,誰都知道不好了,崇禎作爲皇帝居然還不急?這還不如大慫呢;大慫當年汴京也是抵抗了好久的,雖然最後還是一個靖康恥。
楊伊冷笑幾聲之後,出了殿,指派人嚴加看管,這種時候,崇禎已經沒多大用了。
滅國之戰都要臨頭了,這時候還有什麼禮法,還是武力至上,而現在,楊伊已經控制了宮中兩千餘太監和宮女,另外還有外宮的一千餘侍衛和東廠數百番子。
這點人看似不多,但是也並沒有佔據楊伊多少的心力,這個數字就是再擴大十倍,對楊伊也稱不上什麼負擔。
“駱指揮使,皇爺召見。”
錦衣衛指揮使,這是下一個目標,早朝開始了已經,但是被王承恩拖着,此時一個個朝臣被召見,他們不知道面臨的是什麼。
駱養性也不知道,但是憑藉職業的嗅覺感覺到了不對勁,不過此時面對着朝堂上王承恩的冷眼,卻也硬着頭皮被帶了進去。
……
被召見,領進了殿,站了好長時間的錦衣衛指揮使此時有些難受。
皇帝的寶座就放在氣派非凡的皇極門門樓內,門樓前後後三重臺階,重重臺階兩邊均有漢白玉欄杆環繞,望之威嚴氣派。
皇帝的御座兩側和後方侍立的是司禮監內官,朝臣則在皇帝御座的正前方,靠皇帝最近的則是幾位內閣大學士,另外還有一位頂盔貫甲的大漢將軍立在皇帝右前方的廊柱下。更遠一些,纔是文武百官,分列兩班,人數非常多。
由於明朝的開國太祖朱元璋是個工作狂,又喜歡獨攬大權,還怕被臣子矇蔽,所以就想盡可能的多見一些臣子,多聽取一些報告,因而明朝的早朝常朝的規模也是空前的——由於人多,所以大殿中呆不下,纔在皇極門御門聽政,皇帝和少數重臣可以在門樓下面呆着,也就是說,其餘的臣子都得在外面候着,如果遇上一個不愛上早朝的懶皇帝大家都會好過一點,要遇上崇禎這樣恨不能一天上兩回朝的皇帝,那滿朝文武一個個就習慣了!
早朝的時間很早,卯時一到就得開始,也就是凌晨五點開始,通常會持續到中午才結束!這就是六七個小時了!
而且上朝的官員也不是住在宮裡的,得從北京內城各處趕到皇宮,寅時怎麼都該起了……也就是凌晨三點起牀,五點上班,還沒有雙休日。
每天凌晨三點起,五點上朝,一站一上午,站完還得辦公事,而且皇帝還是個喜怒無常的主兒,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給錦衣衛抓去了,整天提心吊膽的……幹這樣的工作可真不容易!
而今日,大家則更是惶恐,因爲宮門此時緊閉,皇帝正在一個個單獨召見,是的一個個來。
其實,大家都知道大明朝的日子不好過了,但是真的到了什麼境地,其實也沒人說得清,總都以爲還能混一段時間,也就得過且過了。
也都知道現在的問題是在哪裡,其實就是沒錢唄!和普通人家都一樣,有錢啥都好,沒錢啥都不好了;現在大明沒錢了,國庫空空,內庫也同樣空空。
一個月前,吳襄代表遼東向崇禎皇帝開價百萬兩的時候,崇禎回答他說:“國庫止有七萬金,搜一切金銀什物,補湊二三十萬耳。”
現在又過了一個月,爲了佈置戰守還花費不少,如果不是發動百官和百姓捐納軍餉,大明朝也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話說回來,明朝在京的官員們大多都不富裕;後來李自成進京拷掠,得了幾千萬兩,其中從官員那裡刮來的不過是十分之一,也就是幾百萬。
雖然這數字看着不少,但是在京官員多少人啊?那麼多人才刮出幾百萬,平均一下又能有多少?
而且總說的三敬陋規,其實在明朝也沒有成爲慣例,即便有地方官上貢,也只是給同他們有密切關係的京官用錢,不會搞到大家都有的。
當然了,京城內有錢人還是有的,勳貴和一部分大太監是有錢的!
勳貴不是一代人顯貴,而是世世代代顯貴,日積月累攢出家業也正常;另外,勳貴出任的官職通常是武官,可以管都司衛所京營的,早年可以侵吞土地,後期可以剋扣軍餉吃空額,如果在東南沿海任職還可以做海商,也就容易來錢了。
而大太監有皇家和藩王可以“吃”,皇莊皇店也都是太監們在管,早年還有礦監和織造局可以撈,現在則有監軍的機會從軍餉中撈錢,所以大太監們多少都有點身家。
至於內帑……在萬曆年間倒是頗爲豐盈,但是到了天啓、崇禎年間就開始不斷往外發錢鋪貼軍費,現在早就空空如也了。
楊伊接手第一步也是得搞錢,賞罰是得分明的,並不能只罰不賞,賞則需要錢,這錢從何來?
太監不用說了,誰有錢誰沒錢大家都一清二楚的,昨天夜裡該揭露的就都揭露完畢了,現在那些東廠番子正在按圖索驥呢!
而朝臣和勳貴,就不能用這麼酷烈的手段了,實際上楊伊也沒有空一個個去分辨,直接下派任務,從哪裡都可以,一人交上五百萬兩,不然就換人。
當然後果就是這般後果了,駱養性此時看着堂堂大學士慘嚎的模樣,心中是什麼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臣遵旨!”
他嘗試了一下,發現自己承受不了,加上有堂堂首輔給他的榜樣,自然也就知道該選擇什麼了。
當然,首先要做的是把錦衣衛士召進宮來,讓楊伊安排妥當之後,再分派出去。
楊伊並不着急,一直等着一隊隊錦衣衛去接受了九門防衛之後,纔開始下一步的工作。
現在也不用太過緊張了,上萬人在京城中撒開之後,並不多,但是間接控制了十萬人之後,整個京城已經是鐵桶一般了。
糧草、軍械充足,內憂一個個在被減除,隨處響起的哭嚎聲算不上什麼事,宵禁,抽丁等手段一個個實行,整個京城只是一天的時間,就轉入了封建時代難得一見的全動員狀態。
所有糧店全部被徵收,妄圖阻擋的,也只是多了幾聲哭嚎罷了,手段是很酷烈的,隨着楊伊的調派,整個京城的狀態變換,李自成還不知道自己要面臨什麼。
就像是當年也先妄圖欺詐奪取大明京都,但是在於謙的率領下,整個京城上下一心,也先也只有退逃之路。
當時的大明朝,大將盡喪,可是比着今日的狀況還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