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何氏

當然,也要好好計劃一下,先試試拉着蹋頓跑一圈,看看他的決心如何,已經佈下過一次陷阱了,這一次不做好完全的準備,蹋頓不會那麼容易上當的,畢竟蹋頓也是在遼西東胡赫赫有名的,不然也不會被推舉爲烏桓新單于。

公孫瓚這次準備朝遠了跑,朝着已經下雪的漠北跑,看看蹋頓是不是真的有追下去的勇氣,向南蹋頓可能會想到有陷阱,可是北面不是漢境,是大漠草原,是東胡人的地盤。

蹋頓此時前進的方向略微偏向南邊,就是怕漢軍轉向向南跑回長城內,如果能將這些漢軍逼向北邊,蹋頓相信在草原自己的主場上,一定能最終抓住這些可恨的漢人,他此時有一戰之心,也有存心消耗各部族這些精銳的隱秘心思。

更重要的是,在那隊漢軍中,在遼東大大有名的公孫瓚正在其中,如果能將他解決了,蹋頓所面臨的困局也自然就解除了。

所以,即使他明白自己此行可能會有危險,但是卻也毫不猶豫的親自帶隊,經過漢軍的幾次肆虐,草原上炎魔的風暴再次席捲。

此時各個部族都很惶恐,這是一個機會,真正的坐穩烏桓單于的機會,只要擁有一場勝利,蹋頓就可以帶着人馬壓服部族中那些不同的聲音。

部族如今不安穩,丘力居死的太快,權利交接根本就沒有做好,若不是蹋頓當時聯繫上了幽州刺史劉虞,他也不可能被推舉爲單于,哪怕是名義上的,如今烏桓各個部族爭鬥也很嚴重,蹋頓自己的勢力不算強大,他離開後,自己的部族很可能處於危險之中,說不定就被誰吞併了,但是這些跟擒下公孫瓚比起來,都是小事。

只要擒下公孫瓚,自己回師一擊,地盤就能安定下來。而消除了來自漢軍的致命威脅之後,蹋頓才能真正騰出手來整合烏桓部族,朝着自己大烏桓的理想大步前進。

因此,蹋頓在收到公孫瓚行蹤的消息之後,判斷出漢軍已經疲憊,恐怕不能再戰,他幾乎是立刻就下定了作戰的決心。

他的決定絕對不是因爲自己族人被屠殺的怒火做出,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結果,目標也非常的明確,那就是不惜代價的打下一次勝仗。

訓練好的信鴿在夜裡也是可以飛行的,這項古老的技藝,如今被漢人發揚光大,鴿子只能歸巢,不能準確的找到目標人物,但是金鷹可以,特別挑選出來的金鷹,經過培育,短短几個月時間,已經足堪一用了。

入夜之後,公孫瓚終於等到了那隻讓他心焦的訊息,偵騎判斷蹋頓的烏桓騎速度並不快,跟公孫瓚此時的行軍速度相差彷彿。

當然了,這個也可能是蹋頓故意放出的煙幕,來麻痹公孫瓚,具體如何判斷和選擇,則要看公孫瓚自己的決斷了。

現有的信息可以計算一下,在追擊的過程中,蹋頓是不可能全速前進的,在全速狀態下,這個世界的物種稍微強大一些,但是戰馬也只能跑上一個時辰就必須休息了,而用尋常的速度,戰馬則可以連續奔馳三四個時辰,然後休息餵養之後,可以再次奔跑三四個時辰,如此往復能跑上三天,然後就得修養一段時間。

這是日以繼夜的跑法,若是隻是白日裡跑,夜晚休息,那隻要草料足夠,跑上一個月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如今漢軍的馬兒都是挑選出來的上等馬,都是搶來的,如今基本上都是一人雙馬,重騎精銳則是一人三馬,因爲重騎需要攜帶的物資更重,雖然重騎的馬都是優中選優的高頭大馬。

重騎相對輕騎來說,身上攜帶的武器重量何止倍數,因爲戰馬也有護甲,總體上,和輕騎的皮甲相比,重騎的要五倍於輕騎,防護度、重量、衝擊力等各方面。

如今馬力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兩匹馬輪流用八成的速度奔馳,累了就換馬,這樣倒是可以提高一些速度,但是一天兩天還行,持續如此,戰馬的狀態會嚴重的下降,所以長時間的追逐戰,最好還是不要用太高速度。

蹋頓與公孫瓚的速度相差不大,畢竟蹋頓身後是烏桓部族,在戰馬上,本來就是超過漢軍的。

這也是草原部族的優勢所在,歷朝歷代,草原對中原的貿易之中,戰馬一直是重中之重,所以漢人也在隴西等地建立牧場,進行牧馬,只是各方面都比不上草原上的馬兒。

由於草原上是蹋頓的主場,可以更方便的獲得補給,所以蹋頓採用的是一種逼迫追擊的戰術,在某個方向上拉開一張網來輪番衝刺追趕,將公孫瓚朝着某個方面逼迫,讓公孫瓚斷絕糧草補給,無法停下來有效修整,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要麼回身拼死反撲,要麼最後被追到無反抗之力被殲滅。

不明白草原上騎兵戰的人,是不會知道,這纔是真正的狼羣戰術,將敵人追疲追死,纔是狼羣戰術的精髓。

公孫瓚在充分計算了蹋頓的追擊速度之後,很快就明白了蹋頓能採用的戰術,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公孫瓚決定,跟蹋頓賭了,看看最後到底是誰被追疲追死。

讓公孫瓚下定決心的關鍵原因在於時間,現在已經是深秋,再過半個月,塞北草原上就可能普降大雪,而在更北的地方,應該已經開始降雪了,一旦公孫瓚穿過大漠,在漠北草原上,蹋頓就會陷入跟公孫瓚一樣沒有補給的境地,到時候,部隊數量多反而是一種累贅了。

即使公孫瓚有了這樣的決斷,但是爲了以防萬一,公孫瓚還需要留出另一個後手,以便在情況危急的時候,能夠成爲最後的稻草,不管是救命的稻草,或者是壓垮對手的那根稻草。

而這也是楊伊的意思,已經讓張郃帶領人馬和充足的物資去往準備埋伏的地點了,因爲幽州此時那些準備動亂的世家,已經準備發動了。

讓張郃帶領良善世家子先一步向北而行,此時草原上的動亂,也將隔絕消息傳遞,可能不穩的部分漢軍都進行了交換,到了草原上,他們也只能爲國而戰,也是爲自己而戰。

總比陷入到那些士族豪強掀動的動亂中要好很多,張郃是知道的,此時他已經選擇好了,這位在歷史上留下許多傳說的名將,自然明白自己該怎麼選擇。

他比審配等人看的更清楚,要知道原本的歷史上,審配等人可是基本都是隨袁紹一同覆滅,而他則活到最後了,在數十年後戰死沙場,對於一名武將來說,這也是最好的歸宿了。

他依靠的不但是自己的家族勢力,本人的能力和智慧也是很出衆的,他的家世在冀州不過是二流,如今更被黃巾逼迫,只能遷徙向北。

因爲察舉制的原因,察舉制每個郡國上升途徑也就那麼多,本地的士族豪強肯定不歡迎外來的過江龍,更何況張氏也算不上過江龍。

……

“殿下,這些士族背後的人查出來了。”

以如今長公主府的勢力,雖然到達北境不到一年,但是各方面也應該看到長公主府的能力和勢強。

單憑這些士族本身,不可能有毅然叛亂的決心,尤其在部分士族明確表示反對之後,這可不比原本的史實中,黃巾被困居一處,幾乎上所有冀、幽、青、並四州甚至徐、荊二州都有不軌之心。

如今,因爲長公主府鎮守北境,特別是冀北的各個郡國,已經被長公主府控制了,幽、冀、並三州士族豪強何敢再叛亂?

這背後定然有人支持,這段時間就一直出動諜報人員進行摸排,最終是查到了四世三公的袁氏頭上,以及和袁氏相互勾結的大將軍何進。

楊伊倒是不奇怪,如今雙方也是有着不可調和矛盾的,當初在洛邑可是好好的得罪了何進和他背後的何後,和何後相互勾結的大長秋趙忠被楊伊掌斃,斷了何氏在宮中的一大臂助。

替何進掌握豫州何氏勢力的王允被楊伊公然羞辱,不久后王允甚至被刺客刺死,何進勢力大爲受損。

何進此人,是很有本事的,甚至若不是遭逢大爭之世,成爲一代權臣也不是不可能的,若是把握的好,甚至成就王莽那般的功業也不是不可能。

何進走的路也和王莽很相似,此時他的民聲各方面還都是很好的,因爲和掌握話語權的士族交好,替他吹捧的人也很多。

這點可以在史實中清晰的看出:

中平元年三月,河南尹何進擔任大將軍,其作爲東漢帝國軍事首腦的地位一直穩若磐石,一直持續到中平五年。

七月,繼任的河南尹徐灌入獄被誅,罪名史書未載,推測與黃巾軍相關。

此後河南尹是李燮,兩年後,李燮卒於任上,繼任者爲種某,種某之後就爲何進之表何苗,這是何事家族第二位兩千石大吏,而且這兩千石還是河南尹。

河南尹,自秦統一後開始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爲三十六郡,在洛邑置三川郡,漢初,曾一度定都洛邑,漢初,改秦三川郡爲河南郡,並沿秦制置河南、雒陽二縣,屬河南郡,郡治雒陽,武帝時,置天下十三州,河南屬於司隸,建武十五年改河南郡爲河南尹,兼置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秩爲二千石,後來改爲比二千石,屬官有從事、假佐等,又率領有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所組成的武卒,司隸校尉因此而得名,司隸校尉一直都是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察官。

這已經相當於把握京城內外了,中平四年二月,在司隸河南尹滎陽縣爆發了一次黃巾軍叛亂,中牟縣令落皓及主薄潘業戰死,時任河南尹的何苗便率軍討伐黃巾軍,朝廷派出侍御史桓典奉使任督軍。

何苗平定滎陽黃巾軍之後,劉宏派遣使者至成皋縣勞軍,拜何苗爲車騎將軍,封濟陽侯,又更進一步。

自此,何進和何苗佔據了漢軍職中的第一和第三位,漢帝國的軍職前三位從高到低依次爲: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中平五年,全國叛亂此起彼伏,平叛成功的只有何苗、孫堅、陸康、王敏、羊續這幾例,而對全國惡劣的形勢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此時劉宏也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設置了“西園軍”,並把驃騎將軍給了董重。

董重,靈帝劉宏生母董太后的侄子,“西園軍”的創建及董重擔任驃騎將軍分化了何進的兵權,而此時,劉宏對何進大爲警惕,不斷分化之下,何進權勢大衰,何進的幕僚袁紹都成了西園軍的中軍校尉,甚至於何進都要聽命於上軍校尉蹇碩。

以至於後來,幷州刺史丁原派張楊率軍進京,拜見的是蹇碩,而不是何進。

何進不甘心大權旁落,於是想了個辦法,就是以閱兵爲由,徵調外地軍隊進京。

劉宏也不含糊,十月,在平樂觀的閱兵儀式上,一大一小的閱兵臺,劉宏據大的,何進據小的,不過在閱兵結束後,劉宏看董重不堪用,再次將外地軍隊全部交給了何進,此時,他也拿出何進雖然攬權,但是眼界有限,不足爲患。

由於在閱兵儀式時完全沒有蹇碩什麼事,蹇碩也看出了危機所在,知道此時恐怕他將要失勢了,他也不想認慫,於是和中常侍們一起向劉宏建議:派何進率軍去討伐涼州叛軍,劉宏順勢批准。

何進此時怎麼可能同意離開雒陽?知道這是蹇碩的“調虎離山”之計,於是何進提出讓袁紹先去徐州、兗州徵兵,等袁紹回來,自己再率軍出征,這就是何進的“緩兵之計”。

劉宏也看出端倪,不理會何進,十一月,派出左將軍皇甫嵩及前將軍董卓率軍前往陳倉討伐涼州叛軍,次年二月,涼州叛軍敗退,後面也沒有何進什麼事了。

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劉宏駕崩於南宮嘉德殿,遺詔交託給蹇碩,並沒有讓何進爲什麼顧命大臣,這是爲何呢,因爲想要維持大漢王朝的統治,絲毫不給何進篡位的機會和名義。

此時,就有人傳言說:劉宏生前不喜歡長子劉辨,而喜歡劉協,所以希望立劉協爲太子,只是因爲何氏家族在朝廷內的實力太過強大,故久拖不決。

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認定劉宏的遺詔內容是:讓蹇碩擁立劉協登基。

實際上,劉宏只是將劉協囑託給蹇碩,僅此而已,王莽前車之鑑,劉宏又不傻,對何進又拉又打,幾番試探,已經看出何進本事有限,最多成爲權臣,不可能成爲王莽,讓何進扶一把劉辯,等着劉辯長大,何氏也就會衰落了,不足爲慮,漢王朝的統治基本都是這樣接續的。

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八十一章 吾皇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五十二章 前路未斷第十二章 破城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十章 血衣樓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七章 上將潘鳳第八十二章 黃漢升潛伏蘆葦蕩 孔文舉泛舟遼東第七十九章 從零開始第四十一章 青龍會(6)第五十八章 追擊第二十七章 計量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六十六章 俘虜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十章 回憶(2)第一百四十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二)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二十三章 秘境(8)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四十章 慘案第九章 詩與劍第四十四章 俘虜(2)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四章 名與器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一百九十一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二)第八章第六十一章 結盟(3)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第七章 公主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十六章 啓蒙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八十八章 襄水畔戰雲密佈第八十三章 封侯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三章 秘境(8)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九章 回憶(1)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一)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七章 英雄第一百二十章 至寶第二章 大膽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十一章 夜話江湖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四十八章 逃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降第五十三章 退卻第三十五章 說龍(2)第五十二章 降而免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
四十九章 初戰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八十一章 吾皇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五十二章 前路未斷第十二章 破城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十章 血衣樓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七章 上將潘鳳第八十二章 黃漢升潛伏蘆葦蕩 孔文舉泛舟遼東第七十九章 從零開始第四十一章 青龍會(6)第五十八章 追擊第二十七章 計量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四十八章 先進技術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六十六章 俘虜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十章 回憶(2)第一百四十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二)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二十三章 秘境(8)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四十章 慘案第九章 詩與劍第四十四章 俘虜(2)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四章 名與器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一百九十一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二)第八章第六十一章 結盟(3)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第七章 公主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十六章 啓蒙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八十八章 襄水畔戰雲密佈第八十三章 封侯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三章 秘境(8)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九章 回憶(1)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一)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七章 英雄第一百二十章 至寶第二章 大膽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十一章 夜話江湖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四十八章 逃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八章 不戰而降第五十三章 退卻第三十五章 說龍(2)第五十二章 降而免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