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

畢竟,認真說來,此時文鴦也根本沒有違反軍紀好不好!

他也的確是親自引軍悍然殺入了漢軍陣中!

只不過,他沒有去鑿那面在月色中,也甚是顯眼的關字大旗,足足有萬人護衛的漢軍最大堅陣,而是去鑿了旁邊那個立着李字旗,只有千多人的小軍陣而已。

沒錯,魏軍先鋒將官文鴦在整個戰場最焦灼的時候,利用了可能是魏軍最好一次戰機,費勁心力組織了最強一次突擊,卻是帶領着陳騫給他的所有援騎,還有他自己的本部強騎,也就是此時鄖縣魏軍中,所有的騎兵,一共六千許的騎兵,狠狠的鑿入了關彝麾下上庸郡都尉李慕的軍陣中。

此戰的戰果豐獲,李慕本人是第一時間殉國,數百羌民組成的漢軍當場戰死,並造成了剩餘數百漢軍潰散和漢軍臨近部分戰場局勢的崩潰。

當然,魏軍也不是毫無損失,從漢軍大陣前掠過之後,漢軍的弓弩竟然對魏軍造成了半數的傷害,魏軍的戰騎經此一戰,已然損失了一半,這當然出乎了文鴦的預料,也稍微出乎關彝的預料。

關彝本來預計,魏軍突破前方後,可能會損失上兩千許,但是如今多了一千,而此時前方弓弩手已經再次張弓搭箭了,再來一次,依照魏騎如今的規模,恐怕要全軍盡沒在此了,已然不足爲慮了!

如此戰果,難怪關彝會因爲友軍的崩潰失聲大笑了,也難怪蔣斌會下令全軍不顧一切朝着魏軍襲殺,擴大戰場,更難怪關彝和他此時麾下戰將孟犇、張牧之等將領陷入到了一種怪異的失聲狀態。

關彝笑完之後,眼見着蔣斌部開始朝着魏軍中軍襲殺,卻也不準備再度等着靜候時機了,準備命令全軍,先合圍此時正欲要從散軍中脫離的文鴦所部。

騎軍是左右一場戰役的關鍵,而魏軍騎軍如今既然落到了此處,那麼盡力在此留下一員,接下來就好打了許多!

就比如蔣斌所部,爲何之前要歇息,佔了魏軍營寨之後不動,就是爲了防止魏軍的戰騎來襲,不過魏軍沒了戰騎,蔣斌立刻就敢全軍盡出,殺向魏軍。

且說,自從文鴦那次完美的衝鋒以後,陳騫便徹底陷入到了暴怒與混亂之中。

而漢軍蔣斌部的進攻則更加讓他這種情緒失控起來——因爲漢軍關彝部的旗幟依然在下游飄揚,然後關彝部的兵馬若是全力來攻,而己方文鴦部前軍若是依然不能解決這支部隊,陳騫就必須面對一個兩難的抉擇,到底要分多少兵去阻攔關彝,又該用多少兵來阻截蔣斌?

坦誠來說,情緒崩潰之餘,陳騫依然敏感的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今日真要陷入苦戰了!

至於剛纔見勢不妙,已然派出探馬向司馬機部求援,而司馬機能否及時回援,根本不是能否解決這眼下漢軍大隊的問題了,而是能否保全自家軍隊的問題!

到時候就是司馬機及時回援,能逼退漢軍,也就不錯了!

不過,出乎陳騫意料,在分出兵馬去阻截蔣斌部漢軍以後,關彝部此時並未朝中軍這裡攻來。

當然,他此時不知關彝部後軍和中軍已然在合圍絞殺文鴦所率的騎軍,李慕雖然戰死,不過所部羌民卻是悍勇,雖然被衝散,卻也奮力和魏騎搏殺。

李慕所部的漢軍潰退,不過被督戰隊逼回,隨後督戰隊也奮力殺來,倒是遲滯住了文鴦所率的魏騎,隨後,漢軍大部就圍了上來。

騎軍固然是強大,一部一千餘人的騎軍,就可以衝殺五倍甚至十倍於己的步軍,但是騎軍若是衝不起來,面對着三五倍於己的步軍,也不會有多少生存的希望。

於是乎,漢水之畔,關彝部的漢軍開始利用河上現成的浮橋大面積拉開戰線,擴大戰場範圍,以此來展示出自己的數量優勢,而魏軍騎兵開始往來不斷,用自己的韌性與騎兵的機動性勉力支撐,只是漢軍合圍之勢已然形成,迂迴的漢軍各部,從漢水之上,踏着冰層,或者踏着浮橋繞着到了魏騎背後,這種情況下,文鴦想要再組織之前那種大規模衝鋒無異於癡人說夢。

蔣斌所部的漢軍,老弱居多,雖然士氣高昂,但是數量上也不佔據優勢,自然也被陳騫指派來的魏軍擋下了。

雙方似乎要進入到了某種煎熬的拉鋸戰中,不過這讓陳騫稍微放鬆了一點點,因爲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拼耐力和韌性的戰事,最終結果往往還是魏軍能勝。

當然,也不能說勝,而是面對着這種消耗戰,漢軍多是撤軍了事。

漢國之勢比着魏國還是差的多,這種消耗戰,漢國支撐不下去的,對於魏國來說,慘勝也是勝,甚至小敗也算是勝。

但是對於漢國來說,慘勝卻算是敗了!

但僅僅是差不多一刻鐘後,望着關彝部忽然而起,滾滾涌來的攻勢,陳騫卻徹底陷入到了慌亂之中,他這纔想起了自己遺忘了什麼。

文鴦部衝殺入那支漢軍側翼之後,竟然就消失不見了,雖然漢軍上前數步,像是擋住了文鴦歸途一般。

但是陳騫並不以爲意,文鴦也是六千多的戰騎,如此多的戰騎,就是衝殺關彝督率的大軍本部也夠了,怎麼會衝殺那一小部漢軍就失利了?

可是不知爲何,如今文鴦就是大迂迴,此時也該顯出身影了,他和文鴦也未曾深交,雙發不算信任,所以探知不得文鴦的狀態,也不能探知文鴦親率所部的狀態!

不過,此時他卻有很不好預感!

因爲不知道爲什麼,隨着這最後兩萬早在預料之中的漢軍攻來,整個戰場上,漢軍的數量像是已然和己方持平,甚至稍微有了一些優勢,而漢軍的士氣,居然一直都是保持在一種振奮狀態?

此時司馬炎從鄖縣城中遣人來詢問戰報事宜。

“必然是漢軍主帥親至前線所至!”此時陳騫想了一會,給了一個解釋:“可照此回稟都督,不必擔憂,漢軍主帥,吾數次交鋒,已然明瞭其能,其人並無指揮之能,這種士氣一鼓之後便會沒了。”

信使自去城中回稟司馬炎,司馬炎倒是沒說什麼,司馬氏的幾條忠犬中,陳騫之能數第一,他與賈充、石苞、裴秀都是司馬昭司馬炎父子的重要心腹,但陳騫的智計是四人中最出色的,他的結論,司馬炎自然信服。

但又一刻鐘後,不知道算是幾鼓了,漢軍這股莫名其妙的士氣依舊未泄,非只如此,隨着一面黃色的的龍旗在漢軍蔣斌部升起,此時蔣斌部已然全軍盡出,蔣斌更是親自帶着一支精銳部隊,涌向此時擋着他所部的那個魏軍最堅固的大陣中以後,整個戰場徹底陷入了狂躁狀態。

無數漢軍幾乎是不顧陣型,從各處蜂擁而上,而此時各處阻擋的魏軍一時間居然再也按不住局面了。

而就在那面龍旗立定之後,此時關彝部也開始沸騰起來,漢軍一直未曾動作的騎軍此時忽然躍出,比不上之前的魏軍精騎,但是這一支騎兵,衝擊開來,也是足以讓步軍爲之膽寒的。

在陳騫近乎於驚恐的姿態下,他最害怕的事情忽然就一個個的發生了。

“是漢主駕臨!”

“傳信城中,讓都督立刻轉移!”

“晚了……”

陳騫喃喃自語着,他回憶起了自前日開始,漢軍的種種不妥之處,已然在此時洞悉了漢軍的戰略,但是此時就是知曉了,卻也無能爲力了!

“將浮橋和這營地燒掉!”就在陳騫陷入到某種慌亂之中的時候,楊伊已然打起來了其後,來到了陣中,上馬之後,卻在第一時間扭頭對跟來的兵將吩咐。

“將身後這營地和浮橋全燒掉,然後傳旨,告訴全軍上下,今朕將和他們,還有這些魏軍困在了一起,狹路相逢勇者勝!”

身邊的將官也只是怔了片刻就領命而去,一旁蔣斌領命召集前鋒,開始全力朝着魏軍衝殺。

“那是什麼?”此時,鄖縣城中的將臺上,司馬炎也覺得局勢好像有些不對勁了,只是剛纔陳騫還在安慰他,此時,已然接近黎明,影影綽綽的,司馬炎的目力看的不清楚。

不過還是看到了漢軍中,有所動作,司馬炎看着扭頭看向了身邊的裴秀,然後一臉的詫異,問着:“那是什麼?”

“赤龍纛旓!”

“赤什麼纛?”

司馬炎聞言稍顯混亂,像是沒聽清楚一樣,然後再追問了一句。

“赤龍纛旓……”此時裴秀的語氣有些激動,用着莫名的語氣說着:“稍有常識之人都知道,此纛在處,必然是御駕所在!”

“這不就是說漢主在這裡?”此時司馬炎依舊是那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可她如何能在此處?她是飛來的嗎?不是,你們不是說,漢國牝雞司晨,上下不寧,這不能是那關彝借了那漢主的這面赤龍纛旓嗎?”

“或許如此吧?”見司馬炎慌亂之餘還追問不及,裴秀卻是嘆了一口氣,然後說着:“以漢主的品性,臨行前給關彝賜了此旗也說不定……”

語氣中卻有莫名之意,顯然這話說出,他自己也不信,關彝又不是篡位之人,不是曹氏也不是司馬氏,怎麼可能不顧禮儀?

“你見過漢主吧?”此時司馬炎像是想起了什麼,忽然盯住旁邊一人,問着:“也該認得她什麼樣?”

“是~”此人卻有些顫顫巍巍的,此時說着:“漢主一脈,因鄧將軍故,死降各有,宗室被一攬而去,算來算去,也就只這一位了,應是當初黃常侍一力推動,北嫁被劫的伊公主,因攜寶璽,被大將軍維立爲攝政,後爲漢主!”

“這吾都知曉,你認不認識這位漢主?”裴秀此時忽然出言打斷對方。

這人聞言,只能嘆了口氣應聲說着:“吾曾爲漢室上下講學,卻也所識。”

“倒是人才。”司馬炎聞言,不屑的說了一句,說着說着忽然變色,喝道:“你且去望一望,看看到底是不是漢主,再來回報!”

雖然瞧不起這種人,但是卻還得用,就像是那文鴦,依照他的性情,這等人砍了最好,不過爲了大業計,卻只能按着性情,讓此等人繼續活着。

這人,也就是漢光祿大夫譙周了,當初被鄧艾一同俘虜去了襄陽,司馬炎南伐之時,就把此人召在身邊,問一些蜀地訊息,卻也不甚尊重,此時譙周聞言,也是目瞪口呆,但眼瞅着司馬炎黑了臉,怕被砍死,還真不敢不去。

饒是他,身爲漢兩千石的九卿,又是蜀地士族的代言人,天下聞名的儒學大家,卻也毫無說理之處。

於是乎,其人徹底無奈,只能在其餘人的幸災樂禍的矚目下近乎哭喪着臉下了城頭上的將臺,城下有人備了馬,他也有弟子給他牽着馬,譙周然後翻身上馬,一步一回頭的向着戰場最激烈的那股戰團而去。

而當他回頭看看之時,卻又迎上了司馬炎凌厲的眼神,便只能咬起牙關,奮力打馬向前。

沒辦法,誰讓他當初讚許投降呢,並給諸葛瞻下絆子,暗中資助鄧艾,終於迎了王師,想着蜀地至此也將和平,一紙詔書,南北蜀軍都將放下武器。

卻沒想到,姜維逼退鍾會,悍然南歸,並立攝政王於舊都綿竹,號令四方勤王,於是蜀地勤王師並起,鄧艾命奮威將軍田章和心腹師纂率兵拒之。

一戰兩將皆被斬,鄧艾得信,立即放棄錦官城,只以心腹兵馬裹挾漢帝劉禪並漢帝一脈宗室,及黃皓、譙周等,星夜東歸。

以漢帝及諸宗室威逼,殺之一二,使漢右將軍閻宇不能追擊,邁羣山而至襄城,譙周當時就後悔了,一路上也幸虧有他的弟子服侍着,沒能餓死在路上,到了襄城之後,被送往洛邑。

司馬昭也不看重他,劉禪卻多怨他,逼得他幾乎就要自殺之時,卻被司馬炎召走了。

受過這麼多苦,譙周也不願錯過機會,此時也只想活着了,便成了司馬炎的幕僚,當然司馬炎也不是看重他,只是他是蜀地的一名標杆,殺也不會殺他的,只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幕僚罷了,還不如那文氏兄弟,一個侯爵位都沒混上。

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1)第四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三十章 殺賊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十二章 暗夜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十五章 驚言第二十章 囚禁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四十五章 逃第七十二章 大戰又起(二)第三章 諸天萬界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二十二章 胡車兒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三十三章 鐵膽神侯第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五章 冶兒第六十六章 再遇畢玄第十九章 秘境(4)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十二章 破城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二十章 偷書第五十七章 江湖事江湖了(六)第五十五章 發佈會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零七章 AI足球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四十八章 唐門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六章 開戰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四十九章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二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八十八章 襄水畔戰雲密佈第三章 袁氏女第七十九章 笑傲江湖(3)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線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十五章 閉關第十八章 下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四十六章 追殺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十六章 張飛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十三章 疏忽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三十七章 搬家路途
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1)第四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三十章 殺賊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十二章 暗夜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十五章 驚言第二十章 囚禁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四十五章 逃第七十二章 大戰又起(二)第三章 諸天萬界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二十二章 胡車兒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三十三章 鐵膽神侯第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五章 冶兒第六十六章 再遇畢玄第十九章 秘境(4)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十二章 破城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二十一章 寶藏(1)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二十章 偷書第五十七章 江湖事江湖了(六)第五十五章 發佈會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零七章 AI足球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四十八章 唐門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六章 開戰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四十九章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二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八十八章 襄水畔戰雲密佈第三章 袁氏女第七十九章 笑傲江湖(3)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一百零八章 VR院線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十五章 閉關第十八章 下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四十六章 追殺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十六章 張飛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十三章 疏忽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三十七章 搬家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