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旌旗展(下)

但那太監仗着膽子問道:“敢問皇上,二阿哥……”話猶未完,已被康熙的目光壓住了。李德全說道:“還不去執行皇上口諭?還有,皇上不得閒,不用復旨了,自去敬事房領二十杖。下去吧。”那太監忙磕頭有聲,匆匆退下了。李德全還在御前太監的位置上,那麼魏珠將扮演什麼角色呢?康熙站起來吩咐擺駕太和殿,我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了現實問題——我不知該如何作處。

花木蘭從軍記是美好的傳說,至少在中國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女人于軍不利是佔上風的觀點。我知道前朝的梁紅玉,知道後世的“天妹”洪宣嬌,但是不記得在清初的旗女有參與出征這一回事,而且還扮演着這樣一種角色!然而康熙從我身邊經過後,我迅速下定決心,戰也是死,不戰也是死,那就戰!我疾步跟上御駕。康熙的儀衛森森,綿延幾百米。而我頂着若干斤重的頭飾,踩着硌腳心的高跟鞋,走在隊伍後面。雖然很辛苦,但能在胤禎出征前再見一面,也是意外之喜。

太和殿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僅站在太和殿前的廣場上,就有一種莫名的壓抑感!望着殿頂的斗拱和隼子,我的“小黿”即將從這裡踏上新的征程。那年我失去了我們第一個孩子,他帶我上太和殿頂,向我鄭重地表達他的愛。那是我這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時刻!我在大清王朝人生的全部就是胤禎,再也沒有比胤禎更重要的了!

隨着禮樂聲,康熙緩步升座。李德全引我站在康熙身邊。殿內如曠野,殿外旌旗招展,滿眼森森而立的刀槍劍戟。八旗將士各依本旗之顏色立於旗纛之下,如凝重之雷雨,橫掃千里;如海嘯之靜謐,勢不可擋。將士之前列是出征之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俱是戎服立於丹陛之下,無形的殺氣散發出來,在他們身邊聚集,壓迫着、凝結着!五色戰氣並不全是傳說!最前列是頂盔貫甲的胤禎,頭上正黃旗纛在風中冽冽作響。他彷彿出鞘之利刃,現出從未有過的光輝。我曾經以爲,在五臺山時他把鋒利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至。卻不知原來他收斂了多少銳利的光芒!然而眼前他,纔是真正的他,真正的威不可擋的大將軍王!昔年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孤身入渾邪王之中軍,一己之身,數名扈從的武賁,彈壓了四萬匈奴部衆和八千亂兵。天威過處,衆生俯首!

我的思緒又飄至不遠的將來!青海的羅卜藏丹津是否爲胤禎的氣度所折,而俯首聽命呢?後來的雍正青海平叛,是否更多的是爲胤禎鳴不平呢?他們之間,是否是男人之間的義氣,更勝過君與臣、統帥與部將、宗主國與部族長的差別呢?這都需要時間給我答案!殊不知,檢驗這些是我最不願見到,也最是漫長而痛苦的!

胤禎已就丹墀,面向康熙四拜,金甲在晨曦中熠熠生輝,而後由西陛入殿,金制的甲扣鏗鏘作響,再次康熙行跪拜禮。承製官宣制,以節、鉞授胤禎。胤禎再拜而受。康熙始終肅然地望着胤禎,目光包含着期待,卻又帶着無盡的落寞。“吟鞭東指”已成過往,“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良久,康熙只說了一句話:“大清的江山靠你了。”胤禎叩首,穩穩地站起,深深地望了我一眼,大步邁出太和殿。

甲士邁着整齊的步伐,向兩側分列。宮門依次打開,讓出一條通衢大道。胤禎飛身上馬,拔出佩劍,遙指西南,然後緩轡而出。之後隨出的是王、貝勒、貝子及公以下,再之後是八旗將士,打着旌旗步伐一致地走出太和門。

康熙也擺駕午門,我又跟着登上午門的城樓。城垣上下侍立的都是披甲武士,包括他的一等侍衛都身着戎服,護持在周圍,而我就被命令站在他的身側。俯瞰午門前,依品級排列着在京的王公及二品以上官員,均着蟒袍系玉帶。我在領銜的隊伍中看到了胤祉、胤禛和胤祺三位和碩親王。同爲親王,這三位是皇阿哥,尤其在沒有皇太子的微妙時刻,地位更加尊崇。

胤禎勒住所部親兵,至午門前方整隊,建旗幟,鳴金鼓,正行列,擎節鉞。眼前的景象更令我血脈賁張。太和殿前的隊列不過是前導,眼前出發的也不是大軍,更多的應該是中軍直屬,卻佈滿了午門前的廣場,城外的列兵處,三十萬大軍又該何等壯觀呢?康熙扶着城垛,低聲說道:“丫頭,記下來吧。這將是他一生最輝煌的時刻!足夠你們後半生回味的了。”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又把我的心情從雲端推入谷底。古代的男人一生最輝煌的時刻是封侯拜相,而君權時代的皇子,最成功最輝煌的時刻卻是登基大典。他的意思無疑於指胤禎與帝位無緣!

“敬酒”與“恭送”之後,忽聽下面高喝道:“奏樂!”本以爲是古代出徵之樂,卻聽得一千甲士齊聲唱道:

“旗正飄飄

馬正蕭蕭

凱旋歸來就在今朝

男兒征戰去

女兒縫徵袍

一身轉戰三千里

贏得千古萬世豪

旗正飄飄

馬正蕭蕭

徵人遠去就在今朝

莫爲離別苦

當爲英雄笑

長戈直指向匈奴

鐵騎如風意氣高”

我的眼睛溼潤了。自胤禎出征的日子定來,我每天整理物品,便哼着這首歌,是壯行色還是別意濃,我也說不出來。如果胤禎在府裡,他總是坐在小梨花木的圓桌邊,靜靜地聽着,也出神地望着我。有時候,我被他看得受不了就提出抗議,可話到一半卻已淚流滿面了。他總是把我抱到膝上,輕輕地拍着我的背,低低地說着他的情話。後來,他也會唱了。他曾經唱給我聽,問我唱得對不對,好不好?我伏在他的肩頭,淚水打溼了他的戰袍。我沒有想到,他教會了他的親軍。他是想激勵士氣吧?纏綿的離別之意,不如化作建功立業的動力!

可是我的胤禎啊,“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都化作風波亭上的“莫須有”。“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正是嶽武穆必須死去的理由!“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卻“壯士未酬身死”。這位天縱之才的離去,由披甲的武士從長安城直排列到墓前神道,一路目送。霍去病死後之榮,爲人臣武將之極,是因爲他在最輝煌的時候倒下了。他還沒來得及引起漢武帝的猜忌,也沒來及陷入“巫蠱之亂”。而我的胤禎,功高震主,又是呼聲最高的儲君人選,是將軍不能畢功,是人臣不能盡才,是皇子不能得遂心願……,不知不覺,我的淚滴滑過面頰。旌旗飄舞,我的胤禎已經漸行漸遠了。

眼前忽地一暗,我擡頭見是康熙,忙扯下帕子拭去淚痕。康熙說道:“朕的一句話,就多想了?你也不再是那個單純的小姑娘了。”我勉強笑道:“臣媳已爲□人母,再像當年那樣胡鬧,皇上容得下,額娘早就教導了。”康熙說道:“九年了!滄海桑田。”滄海桑田應該是四年之後,只是鹿死誰手罷了。康熙說道:“更衣後來見朕。”他還想幹什麼?胤禎還沒有走出北京城呢?現在沒必要啊!

我納悶地換過衣服,又到乾清宮見康熙。卻不見康熙,只見李德全。李德全捧着一個描金的盤子,上面託着一顆東珠,說道:“皇上口諭……”又拉了個長音。我便跪下來,聽着李德全繼續說道:“皇上口諭,十四阿哥遠征西北,十四福晉佟佳氏府中操勞,特賞東珠一枚。”我呆了呆,東珠是有定製的,從沒聽說過能賞東珠的。我穿戴成那樣站在午門城樓上,就夠雍正大人和八賢王看的了,還用得着再賞東賞西,加深他們的印象嗎?何況我得了一顆東珠,不能戴不能玩不能賣,只着當神貢着,難不成早晚三柱香嗎?如果丟了、壞了,就是抄家滅門的藉口。我悶悶地謝了恩,領受了這顆燙手的山芋。

康熙五十七年,隨着胤禎的出征,而在欣喜與憂鬱的矛盾之中走過去了。正月初九是胤禎也是弘暐的生日。興許是爲了排解胤禎不在家的苦悶,弘暐四歲的大日子,我預備的無比豐富。蘭姑姑給弘暐做了虎頭帽、虎頭鞋,又是繡着飛虎的大紅披風,把弘暐打扮得威風凜凜。弘暐氣昂昂進宮給德妃行禮,因胤禎出征西北,稱大將軍王,弘暐的身價也貴重了許多。更何況弘暐自己也有個貝勒的爵位,說起來像笑話,可那是孝康章皇后的遺命,誰也不敢馬虎,都稱他貝勒爺,他一個小孩孩也挺知道得意!這日子康熙也破例召見了他,更把他樂得小腳丫不着地了。看着他晃頭晃腦在院子裡地轉悠,我的心又充實起來,卻不料這一年,與生日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一百零九章 山雨來(上)第一百零五章 風雲起(下)第九十一章 變中變(下)第七十二章 撓羊賽(上)第二十一章 路迢迢第六十一章 銜蘆鴻第九十七章 海東青(上)第一百零七章 風滿樓(中)第四十九章 家之期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七十三章 中宵舞(上)第八十六章 破樓蘭(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崑山玉(上)第五十一章 太和殿第七十三章 中宵舞(中)第九十三章 二回合(下)第一百零五章 風雲起(下)第一百章 將軍王(中)第九十一章 變中變(上)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中)第六十八章 杜鵑血(上)第九十八章 情天老(上)第十六章 剪花裙第六十九章 異鄉客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崑山玉(上)第三十章 凱蒂禍第七十三章 中宵舞(中)第九章 寧壽宮第七十九章 休獨倚(上)第六十二章 乘馬歸第九十六章 君須憐(下)第六十八章 杜鵑血(中)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上)第十二章 八部衆第四十三章 聲聲慢第八十九章 欲擎蒼(上)第五十章 夜半約第五十三章 是龍材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刀(中)第一百零九章 山雨來(上)第四十八章 從徊翔第八十九章 欲擎蒼(下)第八十三章 風不止(上)第八十七章 合巹禮(上)第二十七章 上彩樓第四十七章 大事件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九十八章 情天老(上)第九十六章 君須憐(中)第一百零一章 旌旗展(下)第五十二章 龍爲愁第九十章 小單于(上)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九十九章 日悠悠(下)第六十三章 夜未眠(上)第十三章 空手道第九十章 小單于(中)第十二章 八部衆第九十三章 二回合(下)第八十五章 芙蓉泣(上)第十八章 昭陽意第一百零六章 波瀾急(上)第六十六章 射虎川(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番外之胤禩(上)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八十章 強梟起(下)第六十四章 有無間第二章 宮牆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景陵變(上)第十四章 鑄金鞭第九十七章 海東青(中)第九十九章 日悠悠(下)第七十章 花想容(上)第五十五章 戲臺下第七十章 花想容(下)第三十九章 東市險第九十章 小單于(下)第八十二章 驛馬來(下)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下)第四十四章 蟒式舞第七十二章 撓羊賽(上)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刀(中)第九章 寧壽宮第四十二章 心慌慌第三十章 凱蒂禍第一百零六章 波瀾急(下)第七十八章 水流雲(上)第九十五章 重華虞(下)第四十八章 從徊翔第一百零六章 波瀾急(下)第二十五章 選嚮導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上)第六十三章 夜未眠(上)第五十三章 是龍材第三章 女誡論第八十四章 燕欲歸(中)第一百零八章 山陵崩(下)第一百零七章 風滿樓(下)
第一百零九章 山雨來(上)第一百零五章 風雲起(下)第九十一章 變中變(下)第七十二章 撓羊賽(上)第二十一章 路迢迢第六十一章 銜蘆鴻第九十七章 海東青(上)第一百零七章 風滿樓(中)第四十九章 家之期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七十三章 中宵舞(上)第八十六章 破樓蘭(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崑山玉(上)第五十一章 太和殿第七十三章 中宵舞(中)第九十三章 二回合(下)第一百零五章 風雲起(下)第一百章 將軍王(中)第九十一章 變中變(上)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中)第六十八章 杜鵑血(上)第九十八章 情天老(上)第十六章 剪花裙第六十九章 異鄉客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崑山玉(上)第三十章 凱蒂禍第七十三章 中宵舞(中)第九章 寧壽宮第七十九章 休獨倚(上)第六十二章 乘馬歸第九十六章 君須憐(下)第六十八章 杜鵑血(中)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上)第十二章 八部衆第四十三章 聲聲慢第八十九章 欲擎蒼(上)第五十章 夜半約第五十三章 是龍材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刀(中)第一百零九章 山雨來(上)第四十八章 從徊翔第八十九章 欲擎蒼(下)第八十三章 風不止(上)第八十七章 合巹禮(上)第二十七章 上彩樓第四十七章 大事件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九十八章 情天老(上)第九十六章 君須憐(中)第一百零一章 旌旗展(下)第五十二章 龍爲愁第九十章 小單于(上)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九十九章 日悠悠(下)第六十三章 夜未眠(上)第十三章 空手道第九十章 小單于(中)第十二章 八部衆第九十三章 二回合(下)第八十五章 芙蓉泣(上)第十八章 昭陽意第一百零六章 波瀾急(上)第六十六章 射虎川(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番外之胤禩(上)第四十六章 銅鼓鳴第八十章 強梟起(下)第六十四章 有無間第二章 宮牆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景陵變(上)第十四章 鑄金鞭第九十七章 海東青(中)第九十九章 日悠悠(下)第七十章 花想容(上)第五十五章 戲臺下第七十章 花想容(下)第三十九章 東市險第九十章 小單于(下)第八十二章 驛馬來(下)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下)第四十四章 蟒式舞第七十二章 撓羊賽(上)第一百一十章 第一刀(中)第九章 寧壽宮第四十二章 心慌慌第三十章 凱蒂禍第一百零六章 波瀾急(下)第七十八章 水流雲(上)第九十五章 重華虞(下)第四十八章 從徊翔第一百零六章 波瀾急(下)第二十五章 選嚮導第八十一章 紅拂行(上)第六十三章 夜未眠(上)第五十三章 是龍材第三章 女誡論第八十四章 燕欲歸(中)第一百零八章 山陵崩(下)第一百零七章 風滿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