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回 僧道鬥法

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劉明率幽州衆文武穩坐主席臺上,準備觀看首屆全運會的開幕。

此時,簡易的會場之內,那真是人山人海,即使是採取了售票制度,可慕名而來,那也足有二十來萬的觀衆。

受衆多觀衆熱烈氣氛的影響,劉明手下的衆位大臣心中全都萬分高興,萬分緊張。

這不光是爲了首次全運會的召開,或者是張魯與山海大師鬥法必將精彩萬分。更主要的是,只要張魯能順利地在鬥法之中勝出,那隨之而來的宗教管理法案,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廣下去。

而隨着張魯身份的確立,更可以不費一刀一兵的,和平接管漢中。爾後,那向來與主公明明較好的劉璋也必然會如同張魯一樣的歸順自家主公。到那時,出蜀中,伐荊州,那臥龍輔佐的孫權小兒,就算是再有天大的本領,那也難以迴轉天命了。等就剩了曹操一個勢力之後,那曹操面對龐大的包圍,除了俯首稱臣,也是再沒有任何的選擇了。故此,劉明的全都是即萬分的高興,又萬分的緊張。生怕張魯這個一代天師,言過其實,不能在鬥法之中,順利的勝過那個神通廣大的山海大師。

不過,有着這些複雜心情的人裡面可不包括劉明在內,劉明身爲策劃者,那自然是心有成竹,穩的很。早在內廷密談,劉明就已經和山海大師講好了條件。假打一場,顯露出佛學不足,從而使自己境內的普通百姓喪失對佛學的興趣。而與之對應的就是由劉明支持山海大師向外傳播佛教。如羅馬等地。

雖然佛教先天性的奈何不了一神教。只要一神教把佛教定爲歪理邪說,就可以把佛教徒送上火刑架。可問題是,一神教的主體基督教,也不過是在羅馬等地剛剛開始傳教。沒有強權支撐地一神教。那也是沒有什麼厲害的。而一神教的強盛,正是此時羅馬的地方統治者用來愚民的不得手段。這些原本剿滅一神教的各個領主,也是不得己而爲之。

然而,論及愚民,安撫百姓,維護統治者的手段,又有什麼宗教比得上佛教。當然了,傳教佈道。或是修蓋寺廟。這都是需要錢的。可只要有劉明地大力支持,提供金錢,人手,那絕對是可以輕易普及地。而佛學院只能容納四百名的僧人。而單單是此時,劉明境內的僧人就不知四百名了。這每年得向外輸送多少人手?這影響的範圍又得有多大啊。

故此,山海大師也就認可了劉明地提議。

隨着麇竺一通激昂的全民健身講演。首屆全運會也正是拉開了序幕。

麋行拼盡了最後地力氣。大聲喊道:“下面,首先進行的,就是山海大師和張魯系師之間地高壇講經辨法!”

劉明歲在主席臺上搖了搖頭。雖然麋竺的口才還算合格,喊得也算是聲嘶力蠍了。不過,這聲音還是太小了。如今的這個會場,這可是容乃二十來萬人的大會場。離着那麼遠,又沒有麥克風,估計就是前幾排的,恐怕也沒有幾個人能聽得清楚他在說些什麼。還是經驗少啊。這要是讓三弟張飛喊上那麼幾嗓子,應該還能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雖然麋竺喊得什麼,確實沒有幾個人能聽清楚。可這並不妨礙觀衆們領會麋竺的意圖。隨着震耳的銅鑼響起,觀衆們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也就轉向了那裡。

只見會場的一角,早就佈置好兩座道場。乃是一座佛壇,一座道壇。

只見那佛壇以黃帳經文圈做一圈,四周,幢幡飄舞,凝空道道彩霞搖:寶蓋飛輝,映日翩翩紅電徹。又有那,世尊金象貌臻臻,羅漢玉容威烈烈。更有那,瓶插仙花,爐焚檀降。時新果品砌擺朱盤,奇樣糖酥堆滿彩案。而那佛帳四周更有四百高僧羅列誦唸真經,佛音聲聲,那真是千分的莊嚴。萬般的氣派。

此外,佛幔之中,更有一座佛壇,高九丈九尺。直上直下,沒有任何的梯子,扶手。聳立中央。

所有的人看到之後,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這個山海大師好大的排場啊。

萬幸,佛壇旁邊的那座道壇,倒也是毫不遜色。青紗幔帳,上書黃庭經文,圍起了道場。前後左右,四方四象,遍插二十八宿的星旗,三百六十五位的道童,手持星帆,演羅天變化,罡步踏鬥,法象萬千。

而道場中央,也同樣高聳一座道壇,同樣九丈九尺的高矮,同樣直上直下,沒有任何的梯子,扶手。

端是觀看這番氣派,雖有的觀衆就覺得沒白來,值回票價。開了眼界了。可是,衆人卻不明白,兩個道場,立那麼高的臺子是幹什麼用的。

正在衆人不解這是何意的時候。只見佛幔所圍之內,猛地竄起一人,頭頂八面寶相冠,身披金黃的袈裟,凌空而起,緊貼着佛壇,飄飄然,越升越高。一直越過了佛壇頂部,這才緩緩的落只見那紅日之下,八面寶相冠映出道道的佛光,籠罩那人頭頂,金黃色的袈裟之上,更鑲嵌珠寶,光片無數,映照出霞光萬道,異彩千條。當時有部分百姓就情不自禁的跪了下去。這絕對活佛在世,佛光普照啊。

所謂:行家看門道,力巴看熱鬧。遠處的百姓看不明白,以爲這個山海大師的神通太大了。

可作爲幽州武術總教官的天刀王越,由於超然的身份,得以塵在劉明旁邊近距離觀看,再加上王越本人的功夫實在是高,眼裡實在是好。這王越倒也看得明白。可王越越是看得明白,也就越是佩服。王越也就情不自禁的喊了一聲好。

而王越的這一聲,卻驚動了劉明。劉明繭然是此次鬥法的總策劃。可那山海大師乃是被劉明用計降伏的。雖然與其合作,可卻也是口服心不服。這高壇鬥法,這也是那個山海大師暗地裡出的難題,好以此顯露自己地本事。好爭取更大的自由和得益。故此,劉明也是不明白那個山海大師是怎麼上去的。不過,劉明乃是堅定的無神論都,卻不相信這是什麼神通。而王越的叫好,更是引發劉明的興趣。

劉明向王越問道:“王大宗師,您看出什麼來了?這好在何處?”

王越興奮的說道:“主公。這個山海大師的武學造詣實在精深。九丈九尺高地高壇,他竟然只用腳尖輕輕地點擊高壇的縫隙,就可以借力而上。他這輕功絕對已經達到了踏虛至境。不僅遠在我之上。就是尊夫人的輕功。那也是遠遠的不及。若以輕功而論,此人絕對天下第一,無人可出奇左右。啊--”

還沒等王越說完,王越就閃着舌頭了。那山海大師剛剛穩坐佛壇之上。另一側地道場之上。

就平地飛起一人。如果說山海大師還是借力而上的話,此人絕對是飛。而且還是一飛沖天,快速絕倫。直到此人越過道壇兩丈掛零。這才飄飄然地降下。這才讓衆人看了一個清楚。只見此人九樑道冠,陰陽道袍,馭風而下,好似天外飛仙。

尤其是此人落在道壇之上,香菸渺渺,籠罩其身,那真是仙氣飄飄。只此一亮相,那風度、氣派,那也絕對不必那個山海大師有絲毫的遜色。當下,又有一部分地百姓跪了下去,對着張魯叩首不止。

而此時的王越也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如果說剛纔山海大師的舉動,王越還能看出點什麼門道來着,現在王越已經什麼都看不出來。平地一越,九丈九尺,這絕對是聞所未聞的奇事,就算是再高明的輕功,那也不可能達到這個高度,這絕對已經超出人體的極限範圍之外了。

看着王越驚愕的模樣,劉明心中得意:嘿嘿,宗師怎麼的?照樣不懂了吧。咱功夫不足,技術補齊。有大熊在底下玩炮彈飛人。九丈九算什麼?十二丈的城牆,他都能把典韋給仍上去。

而此時,高坐佛壇之上的山海大師暗運佛功獅子吼,高呼佛號道:“阿彌陀佛!”

其聲如黃鐘大呂,聲震四野,連綿不絕。當場二十萬人的雜聲,硬生生的被山海大師的一聲佛號給壓了下去。

而就在這彌天蓋地的巨大佛號聲中,一聲:“無量天尊!”如龍吟,似虎嘯,纏綿不絕,生生地在這彌天的佛號聲中,支撐出了一片天地。兩種聲音,如戰陣爭鋒,交織在了一起。

劉明暗罵:好你個賊和尚,真是賊心不死啊。竟然還來這一手。幸虧這張魯的道行也不低,要不然的話,我不就白布置了嗎?

劉明以爲是平分秋色,可山海大師卻已經從中知道這個張真人的內力遠遜於自己。只是奇怪這個張真人如此淺薄的內力,他到底是怎麼上來的?不過,山海大師念及和劉明的約定,也不敢過分囂張,還是止住了佛號。

而張魯此時已經差點支撐不住了,他這天龍吟,可是極爲消耗功力的。

可不管怎麼樣,最少除了極個別通曉此道的高手宗師之外,包括王越,典韋、張飛這種級數的高手在內,他們還是分不清這種音煞較量,到底是誰高誰低的。而那些宗師級的高手,也不會無聊的到處嚷嚷。

以至於普通的百姓,那真是徹底的被山海大師和張魯的這番比鬥給震攝住了。這麼大的聲音,這絕對是神通啊。

此時還能保持端坐的,已經不多了,大多數的都虞誠的跪在了地上。此舉,也是大大出乎舉辦者劉明的意料之外。而劉明手下的郭嘉、賈詡等人更是暗暗得皺起了眉頭,如此誇張的比鬥,勢必極大擡高山海大師和張魯的聲望。這不管是誰勝誰敗,這也必將造成極大的影響。這種信仰之力,可該如何引導?

而此時,山海大師和張魯的講經也正式開始。不過,此二人的比鬥也隨之無味起來。這講經辨論,如果只是幾十人、幾百人的小型集會,自然可以選擇一個良好的場地,以妙言立論,讓所有的人全都聽個明白,聽個過癮。

可如今,二十萬人的會場,兩個道場之外,更有佛經道詞之聲,周圍的觀衆怎麼可能聽個明白,看個清楚。不過,這種無味也並不根長。隨着山海大師和張魯進入了狀況。麋竺也隨即宣佈了全運奈的正式開始,精彩萬分的武術表演,競技,以及新穎的足球,籃球比賽,還是極大滿足了觀衆們的需求。全都大呼過癮不止。而穿梭於觀衆席之間的零食叫賣,更是大大的發了一筆。

直到日暮時分,初次立項的全運會這才落下帷幕,並給各個比賽的獲勝者,頒發了獎牌和獎金。而這首次頒發的榮譽更是由劉明親手頒發的。從而極大的刺激了所有觀看者的熱情。

全運會落幕的時刻,山海大師高呼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道法微妙,老衲自愧不如。而我佛門神通廣大,咱們當在明日一決勝負。”隨即施一禮,跳下高臺。

而張魯也稽首道:“無量天尊,大師乘讓了。”也隨即跳了下去。

當然了,山海大師是憑真本事跳下去的。而張魯這邊則是早就拉好網等着接了。

次日,爲了在兩位大師比試神通的時候,不影響到周圍的觀衆。鬥法的比試地點改在了密雲湖的中央。而密雲湖的兩岸,除了山海大師和張魯的兩個小小營賬之外。更是早就以棕繩和簡易的臺駕搭好了看臺。

早早的,各個持票觀衆,已經站到了看臺上等着兩位大師的比試了。據說,山海大師的龍虎護體,乃是金剛法象,而那張魯的五雷正法,更是其祖張陵天師的嫡傳,這都是難得一見得大神通。早已經在上一場論法當中被山海大師和張魯所折服的百姓,可沒有一個想錯過的。就連一代宗師的王越在看過山海大師和張魯的表現後,也是急不可耐的想要觀看一下這位大人的神通比試。

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311回 瘋狂第27回 華佗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458回 卑鄙第205回 海戰第192回 錢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344回 看戲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73回 大志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46 虛實之間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61回 玄德弟第267回 天行健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386回 奇襲第149回 叫屈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43回 紅十字會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428回 孫吳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136回 小強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460回 妙想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527回 老實人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154回 燒荒第70回 禮節(上)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291回 西行第130回 廢立之策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23回 馬鐙,蘇雙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553回 賭約第448回 戰潼關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206回 五十六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448回 戰潼關第463回 天馬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328回 禰衡到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513回 公理第180回 涵養高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89回 軍紀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399回 把柄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
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311回 瘋狂第27回 華佗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458回 卑鄙第205回 海戰第192回 錢第266回 天意滅曹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344回 看戲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573回 大志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46 虛實之間第436回 聯姻還是拒絕第61回 玄德弟第267回 天行健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539回 張飛巧言壓龐統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386回 奇襲第149回 叫屈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43回 紅十字會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428回 孫吳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272回 官渡之戰上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136回 小強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460回 妙想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527回 老實人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154回 燒荒第70回 禮節(上)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421回 箕州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第291回 西行第130回 廢立之策第582回 劉明微笑安天下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23回 馬鐙,蘇雙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553回 賭約第448回 戰潼關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327回 憤青是怎樣產生的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497回 不愧是偉人的諸葛亮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206回 五十六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448回 戰潼關第463回 天馬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574回 巧惑司馬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328回 禰衡到第1回 無奈到三國第566回 魏文長夜救馬孟起第513回 公理第180回 涵養高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89回 軍紀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399回 把柄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