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回 各有妙計

節日快樂,讀書愉快

------

烈日炎炎,火紅的日頭高懸於天空之上,襄平城中,熱氣襲人。可遼東督護府中的一處密室裡,卻是格外的陰氣沉沉。

公孫度沉着臉,看着眼前的這幾個自己的心腹,傳閱着太尉劉明,同時也是幽州牧劉大人,給自己送來的那封命令書。

直待衆人已經傳閱完畢,公孫度才虎視着衆人,沉聲說道:“諸君,劉大人的那封命令書,你們都已看過。不知諸君有何觀想?”

衆人啞視半晌,纔有公孫度的行軍參贊卑於茨回覆道:“主公,劉大人這封命令,分明就是驅虎吞狼,借刀殺人之計,主公萬萬不可上當,行使不得。”

公孫度囔囔自語道:“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處自力……”

而此時,旁邊又站起一人,乃是公孫度的第一謀士慕容興。只見慕容興對公孫度拱手說道:“主公,雖然那劉大人對我們行此卑劣之策,可那劉大人身爲幽州之牧,又是太尉之職,正可管這收復之戰。如今他有朝廷的大義在手,我們不可不聽呀。而且現在我們寄身於劉大人的治下,唯有小心謹慎,纔可保得住主公的權勢。如若不然,必會受他以口實,對我們加以處分,征討。先前,我們能只是表面臣服於劉大人,乃是我們和劉大人之間,隔着一個和那劉大人素有冤仇的遼西公孫瓚,那劉大人的權勢對我們,鞭長莫及。可如今這劉大人,既然對我們能行使如此卑劣之策,那麼,如果我所料不差得話,只要我們不遵守劉大人的將令,那個劉大人必然會命令遼西公孫瓚前來剿滅我們,如那公孫瓚聽從劉大人的話,我們則和公孫瓚互耗實力,即使是我們能戰勝遼西公孫瓚,那劉大人也會借勢把我們這個疲戰之旅給滅了,最後只能是那劉大人得利。而若是公孫瓚也不聽從那劉大人的將令,那劉大人正好有了藉口,先滅公孫瓚,再來攻打我們,直至把幽州範圍內的,所有不服劉大人調派的勢力一掃而空。此計策可謂毒辣之極,主公還要三思呀。”

“左也不成,右也不成,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公孫度扶案自思。

“主公,要不我們聯合公孫域老爺和公孫瓚大人,就此反了吧。如此也好過給那劉明小兒算計。憑我們三郡的實力,未必就會輸給那劉明小兒,然後,我們再上表朝廷請罪。就說那劉明小兒逼反守疆的大臣,我們不得已而爲之。到時候,只要我們詞卑意厚,並用重金賄賂朝廷之中的權貴,諒朝廷在此多事之秋,也不會妄動刀兵,再起干戈,如此這般,主公畫地而治,豈不快哉。” 卑於茨揣摩着公孫度的心意獻策道。

公孫度不覺有些意動。

“主公萬萬不可!” 慕容興瞪了一眼卑於茨,怒斥道:“你怎麼可給主公獻此,亡家滅族之策。”說完,又轉首對公孫度說道:“主公,此策萬萬行不得。正因爲這時,乃是多事之秋,朝廷才萬萬容不得叛逆之事,那張舉,張純就是前車之鑑。何況我們剛來此地不過一載之多,實力還不如那張舉,張純雄厚,就算我們聯合了公孫瓚,那公孫瓚也是剛剛元氣大傷,兵不滿萬,騎不過千。以我們如此的兵馬,又如何可以和全天下相對抗?而且那劉明的兵馬也不是烏合之衆,那劉明更是平黃巾而名揚天下,久經沙場。肥如之戰,以幾千鐵騎,硬撼過萬的烏桓騎兵而取得勝利,又豈是我們可以力敵的?還請主公明鑑。”

公孫度左思右想之下,毫無辦法,不由得有點惱怒的說道:“難道我們就此束手待斃不成?”

那慕容興聞言,稍微笑了一下說道:“主公息怒。我們未必會是如此。現今那劉大人既然以將令,命令於我等,我們遵守就是。如此我們正好名正言順的招兵買馬,聚草屯糧。先前那劉大人的部下在幽州興修水利,設立水車,我們不也是如此辦理,學了不少的好法子,嚐到了不少的好處了嗎?只要我們有糧,還怕沒兵嘛?只要我們有兵有糧,我們就可以把疆土外擴,我們可以名義上遵守劉大人的將令,征討馬韓,收復那樂浪、帶方,可在暗中卻行那擴地之實,並且對那些不服王化之民,加以分化離間,征討那些死硬之族,而將那些親近我們的部族收爲羽翼,而對那些頗爲強大的部族,主公甚至可以與之結親,以收其心。待得我們羽翼以豐之時,我們進可以一圖中原,退可以畫地而治,做一個蠻疆的藩王,主公豈不是逍遙快活。”

公孫度聽了慕容興的話,開懷大笑。

密室之中的公孫度心腹人等,也都哈哈大笑起來。

而在這時的太行山,東靈峰下,緩步走來一人。有巡山的嘍羅,自以爲有肥羊上門,糾合了十幾個人等,呼拉一下,就把該人圍在了當中,爲首的頭目斷喝一聲:“呔!對面的小子聽着。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爺爺這裡,是你來的地方嗎?識相得,快把身上的錢財都交了出來,爺爺還可給你一個痛快。如若不然,把你千刀萬剮,當個菜人吃了,你也怨不得爺爺心狠。只怨你錯投了孃胎,來錯了地方!”

往常這個頭目喊完,那些被打劫的路人,不是昏死過去,癱坐了一堆,就是哀嚎痛哭,祈求饒命。而今天這個被打劫的對象,卻是怪了事了。只見那人聞這小頭目所言,不驚不怒,也無懼色,反而面露微笑的說道:“你家大王的名號是什麼?”

那個頭目這下可納樂悶了。嗬,這天下之大,還真是無奇不有。這行路的,竟然不怕打劫的,還問我們大王的名號。真逗呀,難道他還想和我們這當賊的攀些交情不成?想到這裡,這個頭目把眼一瞪,對着路人喝道:“你少在這裡囉哩吧唆的攀交情,我們不吃你這一套。有錢拿來,沒錢,爺爺這就送你上路。”

話音剛落,只見那路人動如脫兔,閃電之間,就把那十幾個匪徒打翻在地,動彈不得。只剩下那個頭目,在那裡發呆。這時,那個路人這才又問這個頭目道:“這回你可以說說你家大王是誰了吧?”

這個頭目,目瞪口呆,結結巴巴的說道:“我——我——我家大王是——是——是褚飛燕。”

那個路人笑着拍拍這個頭目的頭顱,輕聲對着頭目說道:“那還不快去給我回報一下。告訴你家大王,就說有昔日的故人來訪。”

那個頭目如奉綸音,轉身就跑,其速無比。倒把那個路人嚇了一跳,心說:好傢伙,這個傢伙怎麼跑得那麼快。不過,那個路人也不敢怠慢,急忙忙得尾隨其後,向山寨走去。

山寨的大廳之中,褚飛燕正在和衆位兄弟,杯盤交錯,飲酒作樂。

其中一個頭目對着褚飛燕說道:“大哥,我們現在嘯聚一方,可比那時候跟着大賢良師,拼死拼活強多了。”

另一個頭目也奉程道:“就是,就是。我們現在的有酒有肉,是何等的逍遙快活。”

那穩坐中間的褚飛燕聽的是哈哈大笑。

突然間,一個小頭目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大聲說道:“大王不好了,前山有個人闖了進來,他自稱是大王的故人,前來拜訪。”

褚飛燕一捋鬍鬚,捉摸了一下說道:“可能是我們原先在天公將軍帳下的兄弟,知道了我們在這裡發財,特來投靠。肯定是你們這些不視英雄的傢伙,得罪了我家的兄弟,待我去看看,是那位兄弟來了,這可千萬怠慢不得。”

說着,褚飛燕就要起身去接,可正在這時,廳外傳來了一聲:“不用了,我自己進來了。”隨着話落,那個路人邁步走進了廳來。

廳內的衆頭目看清了來人,除了少數的幾個新近頭目外,那些跟隨褚飛燕多時的老人,都慌忙起身行禮道:“少主安好。”

那褚飛燕也驚得站起身形,插手施禮道:“少主安好。自天公將軍不幸以來,弟兄們日夜以少主安危爲念。今見少住無恙。吾等實是心喜。”

那少主聞言點了點頭,說道:“爾等還記得天公將軍,也算是有的幾分忠義。可爾等嘯聚山林,劫殺路人,又把天公將軍的教導置於何處?”

廳內衆人,盡皆汗顏,無語以對。連那褚飛燕也不知該是如何的作答。

這是旁邊站起了一名原是太平道老人的頭領,對着那少主言道:“少主風塵僕僕的趕來此地,不知有何見教?”

那少主看一眼這名頭領問道:“你是何人?”

那名頭領大聲說道:“我本是張牛角將軍帳下的將領劉石,將軍後因流矢所傷,不治身亡,將軍帶我仁厚,將軍的教誨我時刻不敢忘記。”

少主點了點頭,含笑說道:“張牛角乃是我父最爲得意的弟子,他平常的教誨,肯定是教導你們這個世道是如何的不公,我們的窮苦百姓是如何的受苦了?”

劉石大聲答道:“是,將軍平時就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

旁邊好像也有幾個似是原先張牛角的手下,此時也熱血激昂的說道:“將軍教導,我們時刻不敢忘記。”

少主仰天大笑,高聲呼道:“父親,牛角大哥,你們在天有靈,能知道還有這麼多的弟兄,記得你們的教導,也應該含笑九泉了。”說畢,那少主對着在場的衆人說道:“如此說來,我要是重舉義旗,再聚兄弟,爲了推翻這個無道的王朝而戰鬥。你們都是會支持我的了?”

劉石當時就大聲說道:“俺原追隨少主。”

“住口,這裡那輪得到你來作主?”褚飛燕拍案喝道。

“哦。褚頭領如此說來,那是不願意再舉義旗了?”那少主向褚飛燕問道。

褚飛燕支吾的說道:“少主。非是飛燕不願遵循天公將軍他老人家的遺志。實乃是如今的天時,實在是不利於我等,各地高舉義旗的兄弟,都是紛紛地被剿滅了,而我們這些僥倖活下來的兄弟,佔據了這裡,山高水遠,官兵不至,世人不知。剛過了幾天安穩的日子。不在害怕官軍的追殺。能有口飽飯吃,能有條活路走。實在想就此隱遁下去了。如果少主願舉義旗,我們可以資助少主部分的金銀財物。可如果是少主想拉我們兄弟同舉義旗,那我們就恕難從命了。少主您還是另請高賢吧。”

少主看着褚飛燕低聲說道:“那麼說,你是一定要違背天公將軍和牛角大哥的意願,寧願做個山賊,也不願再爲我太平道出力了?”

褚飛燕咬着牙說道:“是!”褚飛燕說完,暗中就開始戒備起了這個少主。少主的利害,褚飛燕身爲原太平道的一員大將,那是深知的。可褚飛燕自思這是自己的地盤,手下又有無數的兄弟士卒聽後命令,那少主只是孤身一人,怎麼的,那少主也不會孤身犯險吧。

可褚飛燕剛說完了一個是字,就在隱約之中,聽得那個少主說道:“即然是這樣,那又留你何用?”只見那少主手一揮,褚飛燕連忙躲閃,可是卻覺得四肢不聽指揮,忙又大聲呼救,可又聲音嘶啞,氣息不暢。

周圍的衆人,都看着這,十分詭異的一幕。所有的人在剛纔少主說完‘留你何用’的時候,全都來不及動作,就看見少主的手一揮,而那飛燕大頭領的咽喉之上,就立馬冒出了一線血跡,整個人就這樣的,緩緩的堆乎了下去。衆人全都不明所以,驚愕莫名,只有一些眼尖的,好像看到一縷銀光飛回了少主的袖內。

此時,少主大聲喝道:“褚飛燕背離我太平道的教義,不遵我天公將軍的法令,現已伏誅!今後你們就歸我張燕所率,如有異心者,這就是爾等的下場!”

廳上的衆人,只覺得張燕的煞氣逼人,無有不敢應者。而那些原本張牛角的手下,這一回到都是真心的高興,自己終於又可以實行將軍的遺願了。

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262回 遷都第441回 阻擊戰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回 初見流民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505回 喜第96回 出走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246 虛實之間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30回 釜山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278回 高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11回 瘋狂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355回 開眼界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30回 勤快第50回 重整旗鼓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449回 笑閻羅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454回 拼命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85回 議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160回 紅眼第87回 初戰異族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45回 屠殺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246 虛實之間第142回 絕技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408回 花海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21回 化工第463回 天馬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14回 趁勢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304回 竊笑第160回 紅眼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50回 重整旗鼓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460回 妙想第96回 出走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79回 猛漢典韋第110回 歸屬第247回 對撞第199回 七大寇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256回 謠言第544回 偷襲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386回 奇襲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48回 險勝第52回 劉明當官第358回 咽喉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317回 機會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510回 毒蛇第49回 損失慘重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317回 機會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517回 僧道鬥法
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23回 以儆效尤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262回 遷都第441回 阻擊戰第434回 可殺不可辱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回 初見流民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505回 喜第96回 出走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246 虛實之間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30回 釜山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278回 高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11回 瘋狂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355回 開眼界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230回 勤快第50回 重整旗鼓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449回 笑閻羅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454回 拼命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85回 議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160回 紅眼第87回 初戰異族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45回 屠殺第451回 最後的瘋狂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246 虛實之間第142回 絕技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408回 花海第496回 讓諸葛亮震驚的蔡瑁第521回 化工第463回 天馬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414回 趁勢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106回 摻沙子政策第304回 竊笑第160回 紅眼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50回 重整旗鼓第628回 魯肅說周瑜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460回 妙想第96回 出走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208回 陰毒之策第79回 猛漢典韋第110回 歸屬第247回 對撞第199回 七大寇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256回 謠言第544回 偷襲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386回 奇襲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第498回 觀虎鬥的劉明第48回 險勝第52回 劉明當官第358回 咽喉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317回 機會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510回 毒蛇第49回 損失慘重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317回 機會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517回 僧道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