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回 始末

“胡說!”隨着一聲斷喝,羣臣之中,猛地站出一人,怒罵道:“禍國之言,也敢妖言惑衆!敢請我主力斬此奸僚,以示正聽!”

張鬆等人用目一看,就是一皺眉。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西閬中巴人,姓黃,名權,字公衡,現爲劉璋府下主薄。張鬆等人太瞭解這個黃權了。這個人爲官也不貪婪,只是太盡忠職守,終於本職工作了。說白了就是一個寧驢。張拙等人原本認爲,只要劉璋心思活動了,點頭答應了,這個人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可誰想到,就這樣,這個傢伙竟然還不滿意,還站出來指手畫腳。

張鬆一使眼色,孟達當即站出說道:“黃主薄,話可不能亂說。大人奉天子之召,乃是順天應命。難造你還要準備鼓動大人謀反不成?我看你這纔是妖言感衆!要坑害大人性命。須知,大人一旦抗旨,且不說天兵頃刻即至,只是那新任的刺史吳侯,就不是咱們可以當得了的。那吳侯先父,綽號:‘江東猛虎’,吳侯之兄,綽號:‘小霸王’。他父兄兩代,縱橫天下無敵,世皆知之,他們所練之兵,皆虎狼之士。今至吳侯已三代,江南人士多感其恩,可謂根基深厚。他若奉天命,舉兵伐逆,我蜀中何人可擋?況且,那漢中張魯,與大人有深仇,即使無事,還時時窺視咱們蜀中,若是有人來襲,焉能不趁機興兵?到那時我蜀中腹背受敵,大人何以處?恐那時,不僅大人要身首異處,還要落得個叛逆之名,連累了列祖列宗。”

劉璋一聽,深以爲然。

劉璋本人可是沒有打過大仗的。劉璋可沒信心同時與兩個敵人作戰,光是一個張魯,就夠他頭疼的了,這麼多年,不僅沒把張魯打下來,還被張魯給隱隱壓制了,實在是令劉璋對自己手中的兵力沒信心了。尤其是黃權這個人,平常就是非常的忠於職守。多有建言。而他那些建言。

無非就是在這個亂世,要強兵厲武。這就與性本溫和良善的劉璋天性相擰,再加上黃權這個人地外表又是一本正,什麼時候都是板着一張臉。跟誰都歉他錢似的。說起話來也是忠言逆耳,故此。向來就不得劉璋所喜。如今,這劉璋當然認爲張鬆。法正,孟達這些素有賢名的心腹所說的話,纔是想着他的金玉良言了。

劉璋當即斥責黃權說道:“休要多言,我劉氏子孫,乃皇親貴戚,豈可抗旨?”

“主上,當今天下人皆知,如今朝廷,先爲董卓所把持,後爲曹操所操控,當今天子之言,無非是權臣之語。如此亂命,主公何必理之?若應之,豈不中了權臣之意,害了劉氏之基業。何況,老主打下的這片大好基業,花費了多少心血,主上將之與人,九泉之下,何以見老主之面?”黃權再次懇切地陳詞道。

劉璋一愣。張鬆開口說迸:“大人,老主在世之時,也是奉天應命。如今您順應天命,與老主之意並不違。且,若不應,刀兵戰亂,頃刻即至,那時節,大人受苦,蜀中的百姓也同樣受苦,老主和大人多年的仁愛之名,也就毀於一旦了。而就算是沒有刀兵戰亂,待承平之時,大人還是要歸政於朝廷,而今大人不過是先走一步,爲天下人做表率爾,大人又有何可猶豫地?”

劉璋聽後也不再猶豫,當下命人把多嘴地黃權叉了出去。

不過,劉璋他老爹在世的時候,也不是全都留下了一幫白眼狼。黃權被叉了出去之後,立馬又有一人站了出來說道:“主上,即使聖命不可違,也是可以遣人陳辯得。那朝廷責怪於劉表,太尉大人不是還傳檄天下,邊請劉氏宗親爲其請命的嗎?劉太尉與大人世交,早年更多乘大人,以及老主恩惠,那劉表有事,劉太尉都爲其奔波,大人有事,那劉太尉更不可能袖手旁觀。而至於那孫權,張魯等人兵亂。更是小事爾,以土石塞其道路,他們就急不可至。爾後咱們求兵於幽州。大人與劉太尉世交,那劉太尉必然發兵救援。劉太尉之兵,天下雄兵,無人可擋。張魯,孫權與之相比,不過小兒矣,有太尉大人庇護,他們何以幹冒犯。還請主上三思。”

劉璋等人一看,此人乃是帳前從事王累。

連黃權都被叉出去了,張私等人更不把王累放在心上了。這要論舌辯之術,當今蜀中,又有何人能跟張鬆對話茬子。張鬆蔑視的看着王累說道:“王大人,爾有私心焉!那劉太尉,世之雄也,名聲顯赫,他若駕臨蜀中,蜀中即使無戰亂,那蜀中也照樣易主也!到那時,王大人與我等照樣可以爲官,可你將置大人於何處?”

孟達也在一旁說道:“王大人,以你之言,且不說那劉太尉,山高水遠,隔着一個張魯,能不能及時地援助咱們大人。且壽那,朝廷將罪與劉表,那太尉大人也不過是爲其分辯,請命,而不敢抗命不尊,就可見一斑。若是咱們大人直接抗旨,這根本就沒有什麼辯白地餘地,那就是抗命、謀逆之大不敬。那劉太尉向來標榜自己忠君,想來會不會爲大人還要幫襯咱們大人,那可就兩說了。”

果不其然,劉璋當即就怒斥王累道:“爾私心害主,滾了出去!”隨即有人過來,也把王累給又出去了。

劉璋當即把諸葛亮再次請了進來,表示了自己願意遵照聖命的意願。同時把印信,戶藉等物全都交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接過來,那也是沒有絲毫客氣,當即授意張鬆、法正等人持兵符接管了成都地全部兵馬,並召集各鎮將領回成都。並交待劉璋,等蜀中的一切交接清楚了,就送劉彈入京,陪王伴而當晚,詩葛亮在張鬆等人地口中知道了當天的變故後。又連夜拜訪了,黃權,王累等人。

那黃權、王累等人在諸葛亮懇切地言詞下,以及如今木已成舟和對劉璋的極度失望下,也接受了諸葛亮地招安。

幾日後,毫不知情的各鎮將領回到成都之後,諸葛亮當即與劉臻進行了正式的交接儀式,各鎮將領雖然愕然。可這是劉表的意願。而且又在諸葛亮的兵馬控制之中,也沒有什麼人進行反對。

隨後,諸葛亮又命人把劉磬等人部隊領了進來。正式全面接管蜀中。凡蜀中將領,諸葛亮更是無論大小。逐一面談,選可靠之人。協助自己共同治理蜀中。以至於在諸葛亮周密的部署中,竟無一個蜀中將領可以拼死一擊。全都心悅誠服的被諸葛亮說降了。

十數日間,詩葛亮竟憑着三寸不爛之舌,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蜀中全境。而諸葛亮在平定了蜀中之後,嚐到了甜頭,一面派人回江東向孫權極功,並讓孫權加派一些人手來統和蜀中。另一面就讓張鬆、張任和劉磬、馬良等人坐鎮蜀中,自己再次深入漢中。

對於漢中,諸葛亮可比對蜀中更有把握。那張鬆等人與張魯先前乃是同僚,當然知道張魯手下地頭號心腹楊松,乃是一個貪婪無比地小人。這小人可比君子好對付的多了,只要給他足夠多的利益,那就絕對能讓他爲自己辦事。說不降張魯,弄出幾個內應,那總是不成問題的。

諸葛亮爲此多帶金珠財寶,興致昂昂地就來到了漢中。

而到了漢中,更令諸葛亮驚喜地是,張魯竟然被劉明召走了。留守漢中的就是楊拙這個小人,以及張魯地弟弟。再等諸葛亮和楊松一搭上線。更令諸葛亮驚喜了。這楊松正愁張魯準備歸順劉明,怕自己貪污受賄的習慣會被劉明那裡雙歸呢。

諸葛亮也就不夫時機地誇大了劉明那裡廉政地利害,以及土地國有的危害論。楊松當時就對劉明咬牙切齒了。不讓我們貪污,你自己到全都摟走了。這就是典型的小人心態,氣人有。

隨後,諸葛亮再次描繪孫權的溫和待人,以及如何重傷有功之臣,更把帶來的禮單呈上。楊松當時就被諸葛亮給侃暈了。沒辦法,誰讓楊松這個義理非常低的傢伙遇上了諸葛亮這麼一個智慧非常高,籠絡非常高的高手了呢。叛變也就成了楊松的必然之路。

而楊松的叛變,這可不得了了。楊松本人如今是留守漢中的大員不說,楊松的兄弟楊柏更是張魯手下大將,握有重兵,而楊松的族親,楊任,楊昂,更是坐鎮一方的高級將領。

楊松這一叛變,當即就把留守在漢中的張衛給架空。張衛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楊松一路開關放行領進來的劉磬兵馬給殺了。

那蜀中的部隊,原本就與漢中張魯的部隊不相上下,就算有所不如,也就是稍遜幾分,在諸葛亮的指揮下,以及劉磬帶領的南沙四郡的兵馬的協助下,有着楊松等人的配合,諸葛亮輕而易舉的奪得了漢中。

隨後,諸葛亮派張任,劉磬,分別駐守祁山和陳倉要道。許進不許出,嚴密封鎖了益州全境的消息流傳。開始了大規模的整軍行動。

而其後不久,馬超就非常不幸的奉命接收漢中來了。

開始的時候,諸葛亮還很驚異,以爲是哪裡的消息泄漏了。可在等馬超出示兵符,言明張魯已經成了護國天師,自己乃是奉命前來接受漢中的時候。諸葛亮就笑了。

諸葛亮沒有出面,而是命楊柏招待馬超入關。等馬超大軍入關之後,美酒美食,大量的勞軍。馬超一時也沒想到別的,畢竟張魯本人還在幽州呢。可是吃過之後,連馬超在內,所有軍兵可就全都成了俘虜了。蒙汗藥雖然是一個比較俗的東西,可確實是非常管用的。

拿下了馬超。諸葛亮就已經意識到,這消息已經不可能再長時間的保密了。馬超來到漢中之後,不可能不向劉明彙報的。就算自己能模仿其通信的筆跡,以假文書混淆一段時間,可馬超只帶了一萬人來,這肯定是先頭部隊,後面絕對還有後續的人馬,到那時,若沒有馬超的接待,事情還得敗露。而且,劉明即已受降了張魯,那漢中他就不可能放棄,而漢中如今落在自己的手上,那也是不可丟棄的。巴蜀乃是一個羣山環繞,以守難攻之地。擁有漢中,才能利用山勢,阻擋劉明的進犯。若是把漢中拱手讓與劉明,那蜀中也就把腹地露給了他。而且後荊州等人,也無險阻可拒劉明。那主公孫權的大業可就難以實現了。而若是不讓漢中,與劉明一戰,勢不可免。

如此,與其讓劉明掌握主動,大規模的進攻,不如自己主動出擊,把戰場建立在劉明的領土上,即使不成功,也可以看看劉明的兵馬實力到底如何。並給他破壞一番,滅一下劉明不敗的銳氣,劣得今後與劉明作戰時,自己的這些士兵老是畏手畏腳的。而共後退守祁山。諒那劉明即是由百萬雄兵,他也施展不開。奈何不得自己。

諸葛亮當即決定主動進攻劉明的天水。不過,這一回諸葛亮可沒妄想能夠在劉明那裡說得內應。畢竟劉明不象劉璋,張魯這樣的無能,乃是一個有爲的君主,劉明手下的正人君子,高人賢士,必不會爲自己的言語所說動,反倒容易打草驚蛇。而劉明那裡的廉政傳聞,也讓諸葛亮沒信心能找到什麼貪財的小人。

只不過,諸葛亮還是不準備和劉明軍馬硬碰得。雖然諸葛亮對自己的治兵之道很有信心。可畢竟諸葛亮如今手上的兵馬都是一些剛剛收服的烏合之衆,用來和劉明的軍馬硬拼,那就是找死。

故此,諸葛亮命部隊喬裝馬超的人馬,混入了天水,奪取了天水。這纔有了天水失守的消息傳到了劉明哪裡。

劉明不知道這些變故,對此當然大吃一驚。可還沒等劉明調集軍馬,又一封加急戰報傳來,天水被百姓給奪回來了。

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86回 奇襲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464回 麻雀戰第314回 官本位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275回 陣第150回 分歧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251回 人嚇人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117回 野望第82回 名繮利鎖第137回 激戰第49回 損失慘重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5回 馳援幽州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304回 竊笑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503回 變,變,變第428回 孫吳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97回 完婚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147回 談笑間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463回 天馬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467回 追擊第113回 腐敗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458回 卑鄙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438回 行賄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311回 瘋狂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218回 應對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52回 劉明當官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520回 根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285回 議第330回 屠龍手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33回 歲在甲子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262回 遷都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328回 禰衡到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505回 喜第261回 兩不虧第508回 信仰第206回 五十六第47回 危局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
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386回 奇襲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464回 麻雀戰第314回 官本位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275回 陣第150回 分歧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576回 諸葛亮做媒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251回 人嚇人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268 劉備哪裡跑第117回 野望第82回 名繮利鎖第137回 激戰第49回 損失慘重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57回 火燒老龍溝第45回 馳援幽州第332回 進攻的時機第304回 竊笑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503回 變,變,變第428回 孫吳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97回 完婚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36回 闖聯營(中)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147回 談笑間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463回 天馬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467回 追擊第113回 腐敗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458回 卑鄙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438回 行賄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396回 喝酒誤事第311回 瘋狂第387回 閃動的火把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218回 應對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608回 霹靂神威震天下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52回 劉明當官第227回 一文錢憋倒英雄漢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507回 山海東來第520回 根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285回 議第330回 屠龍手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239回 四處開花第33回 歲在甲子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262回 遷都第568回 火燒劍閣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328回 禰衡到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505回 喜第261回 兩不虧第508回 信仰第206回 五十六第47回 危局第509回 劉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