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三日

雖說是意料之外,但與準備充足的明娜率領的亞文內拉部隊匯合,大大地提高了搜索救援的成功率。

能夠被選中並且派往東海岸的年輕一輩全都是極爲出色的人才,這些年輕人不單身強力壯懂得並且善於使用一些兵器,在其餘的例如判斷局勢和野外、生存層面上也都擁有遠超同齡人的掌握程度。

思維敏捷,行動力出衆,體力和耐力皆十分出色,加上能吃苦的性格,這些人幾乎是一位指揮官所能想到的最好士兵,或者一位旅者所能想到的最好隊友。

他們的優秀程度不亞於康斯坦丁所率領的那些精銳帝國騎士,而以事論事,在當下的環境當中,表現得甚至要比帝國騎士們更好。

這不僅僅涉及到經驗和專長的範圍,還與他們攜帶的裝備有很大關係。

康斯坦丁的那一行重裝帝國騎士,是特質化過的。人馬以及他們所攜帶的裝備,皆是將重點放在了攻擊力和防禦力上面,爲了將重裝騎兵的衝鋒威能發揮到最大限度而特化的存在。

這是有完整後勤體系的帕德羅西帝國正規軍的常見風格,每個部分各司其職,這樣才能夠將戰鬥的效能發揮到極致。

同爲重騎兵,帕德羅西的重騎兵和亞文內拉以及自稱騎士之國的西瓦利耶,都完全不是一個同等的概念。

西海岸人的騎士爲榮譽和金子而戰。

他們的所謂重騎兵實際上更像是一個個獨立的騎士帶着他們的軍士,臨時湊到了一塊兒只是人數看起來比較多。

而帕德羅西人依照從古拉曼帝國時代傳承下來的經驗,騎士雖說亦擁有爵位,但他們更注重的是服從性和統一性,所以這更像是一個軍銜。

各自分開訓練,到戰時再臨時湊合到一塊兒。和統一地訓練,有條不紊步伐整齊配合完善。

騎士單對單乃至小規模的戰鬥,雙方興許能有個五五開的勝率,但在大軍團對衝當中,紀律嚴明的帕德羅西騎士永遠會贏。

這是東西海岸重裝騎兵的根本區別,也是帝國和王國之間的國力差距。

——然而這種特異化,將後勤全權交予其它部隊而將重點放在了戰鬥上的職業軍隊,一旦遭遇後勤補給危機,所遭受到的損失會比起相對雜牌一些的亞文內拉人更爲嚴重。

雖說有着這樣那樣的差別,世界各地常年訓練的戰鬥職業者們,平均負重極限卻也仍舊相差不大。

從拉曼古典時代到流行鎖子甲的近代,連同武器和防具還有隨身物品算起,重步兵的全套裝備加起來都在三十千克上下。

除了少數猶如康斯坦丁或者我們的賢者先生這樣的孤例以外,大部分成年男性能夠接受的長時期自如行動的重量都在這個範疇之內。

而在這樣同等的體能和負重條件下,帕德羅西的騎士們將所有的負重,都用於攜帶武器和鎧甲。

這令他們在遭遇後勤危機和寒潮的時候變得無比脆弱。

相比之下,與傭兵更爲類似,不專精於攻擊和防禦而是合理地搭配自己的負重。在武器和物資上面達到平衡點保證能夠自給自足的,明娜所率領的這一批傳統西海岸人,則恰巧因爲專業化、職業特化的程度不如帝國騎士,反倒是在單兵個人的生存能力上更爲出衆。

金髮的女爵士在出發之時多半是沒有想得那麼多的,她只是無意識地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考慮天氣因素和行爲目的所需而擇選了合適的物資裝備。

習慣成自然,熟能生巧,這些細節上的水到渠成,正是辨別一個人是否像他或者她所聲稱的那般對於這件事情擁有十足經驗的手段。

但讓我們話歸原處。

明娜旗下一共三十七人,平均年齡24歲,最小的只有19歲,這些人當中有幾個人是下級貴族出身,但更多的還是山民和獵民家的兒子,擅長使用長弓、能騎馬,也懂得如何在山林之間奔襲。

連同攜帶備用物資的馬匹,一共是三十八人五十匹馬。他們配備了單手劍和盾牌以及長弓,除此之外就只有保暖用的衣物,並不裝備防具。

輕裝上陣加上素質過人,在合流並且判斷出前進的方向後極短的時間內他們就向着東側的巴奧森林深入了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賢者先生和洛安少女也終於得以將兩匹不服管教的劣馬給替換下來。儘管從獲得它們算起一共才相處不到一週的光陰,但這兩匹蠢笨又不服從指揮的劣等馬也已經足以讓人心情惡劣。

司考提不過一屆小鎮物資貧瘠,即便有錢在這種情況下也買不到更好的馬匹。所幸明娜的出發地帕爾尼拉並非如此,沒有商隊馬車的拖延也不曾繞道,攜帶充足補給的這支隊伍行進速度飛快並且人馬都保留了良好的體能。

把好的馬鞍和部分隨身裝備搬過來以後,餘下的那些揹負物資放在了那兩匹劣馬的身上。它們那蠢笨的腦子沒有辦法理解並按照人的意願朝着某個方向前進,但被繮繩牽着走的時候還是沒有問題的。

總而言之,這支盡數由異邦人組成的隊伍就這樣在東海岸南方的大雪之中奮力地往前。

儘管他們人數翻了很多倍,和森林的佔地面積相比起來卻仍舊不值一提。

大雪掩蓋了所有的蹤跡,甚至就連可能成爲避難所的地方都會變成白茫茫一片,難以找尋。越是遠離道路他們面臨的困難就越多,下腳的地方需要再三考量,因爲看似平整的雪白地面之下可能是一個陷坑。

更別提因爲氣溫回升造成的雪水融化,打了鐵馬掌的馬蹄踩在軟爛的雪泥上不停地打滑,衆人只得小心翼翼,因爲一旦馬匹因爲打滑而受驚很可能就會就這樣摔倒把腿給摔折了。

明娜在這方面上就還是稍嫌經驗不足了,她到底是永春之地出身的,對於寒冷和雪地只知道盡可能地保暖和攜帶更多的物資。若是能夠擁有更多的知識的話,她就會給出行的戰馬都配備上替換的尖釘馬掌,用來在進入森林凍土地帶之時增加抓地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金髮的女爵士一開始也只是打算沿着古道南下找尋,並未打算深入荒野。她會因爲擔憂自己的友人而有這個心親自下來找尋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若換成是其他人,多半會想着“大概也沒什麼”或者用“他們自己會度過去”的說法來說服自己,然後繼續無所事事吧。

一系列的巧合之下,明娜成爲了亨利和米拉的救星,而當洛安少女問及這件事情的時候,她只是笑了笑說是女人的第六感,覺得不出發來尋找的話自己心頭悶得慌。

“你們沒遇到什麼情況當然是最好,但如果有遇到什麼情況,我有能做的事情卻沒做,我想我會一輩子都恨我自己的。”她溫柔地笑着,而米拉在感覺到心頭一暖的時候,卻也因爲同樣身在帕德羅西的穆娜等人沒有出現而有些失落。

不過那位草原人的公主殿下畢竟揹負着一整個民族的宿命,她有自己的責任,很多事情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

時間輾轉流逝,儘管蹤跡無從追尋而這片森林又廣袤無垠,他們,卻知曉自己應當前往的方向。

因爲隊伍當中,有亨利在。

米拉望着前方自己老師的背影,他正在指揮三名亞文內拉的年輕人作爲斥候朝着前方几個可疑的方向前進。這件事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次,而根據他們回來的報告作爲基準,亨利就會決定隊伍的前進方向。

這份報告,是關於氣溫的。

部隊成員全是亞文內拉人,在這種情況下有了顯著的好處。亨利可以放開手腳告訴他們即將面臨的是什麼東西,而不必擔心人們會因此自亂陣腳士氣下滑。

在帕德羅西帝國皇都秘術占星協會,魔法導師卡米洛昨日與賢者的交流,對魔法這種東西知之甚少的衆人,獲得了魔力強大的個體會影響氣候這一重點知識。

這就讓後面亨利的解說變得方便了許多。

卡米洛等人一行原先作爲追擊他們以爲是魔獸的高魔力對象標準的,也正是這無所不在的魔力波動。

然而一行人當中並沒有高位並且持有偵測工具的魔法師,因而他們的判斷方法就只能依靠物理。

亨利的方法是個笨辦法,立下一個評定基準,之後在隊伍前方以三名斥候呈扇形擴散狀探索麪前區域,然後甄選出氣溫較低的方向一步步前行。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行起來卻相當困難,因爲氣溫這種東西並不是前進個兩三公里就能夠有天差地別的,除非他們真的十分接近魔女的所在,否則就只能通過一些細微的變化來判斷前進的大致方向。

能夠做到這一點,能夠從這些細節當中判斷出來的,自然而然,只有亨利一人。

身強力壯的亞文內拉斥候們輪班出行,而根據他們的彙報結果賢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規劃前進方向。

就這樣,在匯流之後的第三日,確保了前進的方向之後的衆人彎折扭曲,最後在巴奧森林的東南面又前進了一個小時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們選擇的確實是,正確的方向。

與短短三日路程身後豔陽高照雪水已經開始融化的場景不同。

這裡的地面皆是冰潔,樹木枯萎發黑,遭受飛來橫禍凍得硬邦邦動物一路上接二連三。

然而這卻仍舊沒能回答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是的,魔女他們是找到了,可是他們不應該是一隻營救隊伍,目的是救出康斯坦丁他們一行人嗎?

人們減緩了速度,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之中長弓能否正常被拉開都是一個問題。許多長弓手在馬上哆嗦着,人馬口鼻之間呼出的氣息全部變成了大團大團的白氣,呼吸當中含有的水分甚至很快地就在鼻尖和嘴脣上結成了霜。

風雪在呼嘯,而米拉回想起了亨利在三天前出發之時爲他們說明時,所說的那句話。

“我們沒辦法直接追蹤他們,因爲風雪會掩蓋足跡,所以我們只能追蹤魔女。”

“但結果是相同的。”

“因爲。”賢者一字一句地說道。

“魔女和我們”

“在追尋着同樣的東西。”

————

————

“看,那個,那是被丟棄的盔甲吧。”

“哦哦,我們果然走了正確的方向!”

兩個亞文內拉的年輕人開口這樣說着,但所有人還沒能鬆上一口氣爲能夠找到自己救援的對象而高興,突如其來地,在白雪皚皚之中,在呼嘯的風霜之中,在寒冷的冰潔大地上,那些被凍死的樹木和動物之間。

響起了。

一聲龍吼。

“往。”

“回。”

“跑!!”

第三十一節:合格的老師第一百二十節:北上之路(三)第一百二十一節:北上之路(四)第一百一十六節:小國風雲(二)第一百三十九節:勤王之心第四十七節:前進第二十八節:艾卡斯塔的風(二)第一百二十九節:差距第四十五節:搏殺近況通告:致我忠實的朋友第二節:永春之地的乞討者(二)前言第八十一節:坐享其成的人第四十八節:裂隙第二十五節:小村往事(一)第十九節:線索第四十三節:嫋嫋青煙(一)第九十七節:談判第四十三節:嫋嫋青煙(一)第一百四十九節:凍結的時間(一)第四十二節:宛如初見第一百四十七節:遙遠的歌聲(六)第一百一十七節:王的覺悟第一百三十八節:故人故事第二十二節:原因第三十一節:林蔭暗夜第一百七十一節:龍與蛇(五)第十三節:在雪融之前(一)第七節:雨第二十九節:艾卡斯塔的風(三)第八十五節:阿布塞拉第二十七節:小村往事(三)第五十三節:刀與劍第一百四十節:殊途同歸第一百二十九節:廢廟第二十八節:騎士與少女第一百一十二節:霧與山雨(一)第九十節:夕陽、雪與濃湯第二十二節:信賴(一)第十九節:南部小村第一百二十五節:血腥味與火藥味(四)第一百三十三節:狼與牧羊犬(四)第一百四十三節:遙遠的歌聲(二)第一百二十一節:不可折的刀第一百零八節:萬里晴空第十六節:小小探險家(三)第三節:長路漫漫(三)第六十節:情報交易第一百四十二節:短暫同行第六十節:兩人的棋局(一)第二十九節:死鬥關於這本書以及網絡小說的一些事情第一百三十節:不睦第六十節:情報交易第二十二節:渾水第十一節:逃亡者們(二)第四十九節:聖白的哀歌第三十四節:專家第九十三節:熱第十六節:城堡的主人(四)第四十二節:變化第一百三十八節:故人故事第一百一十七節:討好第五十七節:山邊水邊第一百六十一節:炎陽與蟬鳴(二)第二十四節:異類閱前必讀有點好玩第六十八節:別緻的食材第一百零六節:所站的位置第四十六節:被遺忘的城市 2第六十三節:臨時盟友 2第五十六節:能做的事第一百七十節:龍與蛇(四)第四十四節:巴格納託的亡靈第十二節:門羅的魔術師(四)第一百三十六節:內拉森林戰役(一)第七十九節:抉擇第六十節:情報交易第一百一十七節:金光璀璨第三十五節:相遇第十二節:探索第一百零八節:萬里晴空第十五節:攤牌第五節:長路漫漫(五)第八十三節:蘿絲瑪麗瑣事(二)第五十六節:艱難的道路(一)第四十六節:被遺忘的城市 2第六十三節:臨時盟友 2第二十節:不安寧的夜(一)第七十四節:不進則退第四十九節:秘密第十五節:小小探險家(二)第二十六節:在暴雨中(四)第九十二節:春末第一百零二節:在阿布塞拉(五)第二十五節:在暴雨中(三)致我在其他網站的讀者老爺們第六十七節:宴會第九十七節:幻夢
第三十一節:合格的老師第一百二十節:北上之路(三)第一百二十一節:北上之路(四)第一百一十六節:小國風雲(二)第一百三十九節:勤王之心第四十七節:前進第二十八節:艾卡斯塔的風(二)第一百二十九節:差距第四十五節:搏殺近況通告:致我忠實的朋友第二節:永春之地的乞討者(二)前言第八十一節:坐享其成的人第四十八節:裂隙第二十五節:小村往事(一)第十九節:線索第四十三節:嫋嫋青煙(一)第九十七節:談判第四十三節:嫋嫋青煙(一)第一百四十九節:凍結的時間(一)第四十二節:宛如初見第一百四十七節:遙遠的歌聲(六)第一百一十七節:王的覺悟第一百三十八節:故人故事第二十二節:原因第三十一節:林蔭暗夜第一百七十一節:龍與蛇(五)第十三節:在雪融之前(一)第七節:雨第二十九節:艾卡斯塔的風(三)第八十五節:阿布塞拉第二十七節:小村往事(三)第五十三節:刀與劍第一百四十節:殊途同歸第一百二十九節:廢廟第二十八節:騎士與少女第一百一十二節:霧與山雨(一)第九十節:夕陽、雪與濃湯第二十二節:信賴(一)第十九節:南部小村第一百二十五節:血腥味與火藥味(四)第一百三十三節:狼與牧羊犬(四)第一百四十三節:遙遠的歌聲(二)第一百二十一節:不可折的刀第一百零八節:萬里晴空第十六節:小小探險家(三)第三節:長路漫漫(三)第六十節:情報交易第一百四十二節:短暫同行第六十節:兩人的棋局(一)第二十九節:死鬥關於這本書以及網絡小說的一些事情第一百三十節:不睦第六十節:情報交易第二十二節:渾水第十一節:逃亡者們(二)第四十九節:聖白的哀歌第三十四節:專家第九十三節:熱第十六節:城堡的主人(四)第四十二節:變化第一百三十八節:故人故事第一百一十七節:討好第五十七節:山邊水邊第一百六十一節:炎陽與蟬鳴(二)第二十四節:異類閱前必讀有點好玩第六十八節:別緻的食材第一百零六節:所站的位置第四十六節:被遺忘的城市 2第六十三節:臨時盟友 2第五十六節:能做的事第一百七十節:龍與蛇(四)第四十四節:巴格納託的亡靈第十二節:門羅的魔術師(四)第一百三十六節:內拉森林戰役(一)第七十九節:抉擇第六十節:情報交易第一百一十七節:金光璀璨第三十五節:相遇第十二節:探索第一百零八節:萬里晴空第十五節:攤牌第五節:長路漫漫(五)第八十三節:蘿絲瑪麗瑣事(二)第五十六節:艱難的道路(一)第四十六節:被遺忘的城市 2第六十三節:臨時盟友 2第二十節:不安寧的夜(一)第七十四節:不進則退第四十九節:秘密第十五節:小小探險家(二)第二十六節:在暴雨中(四)第九十二節:春末第一百零二節:在阿布塞拉(五)第二十五節:在暴雨中(三)致我在其他網站的讀者老爺們第六十七節:宴會第九十七節:幻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