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2)

終於,凌科長展開那幾張紙,對着那幾個漂亮的鋼筆楷書——入黨申請書,來回掃了幾眼,這纔開口說,“好,放我這吧。”聲音裡沒多少感彩。拉開抽屜,把申請書夾進一個本子裡,再關好抽屜。然後站起身,擡腕看了看手錶說,我出去辦點事,等會兒縣裡來送信息,你接待一下。語氣平穩,沒半點異常。

凌科長的背影在門口消失。寧羽怔怔地坐着,想了一會兒,就釋然了。一定是自己太當回事了,在人家凌科長看來很平常,下一步該咋辦人家自然有數。凌科長不是囉唆人,平時就很少廢話的。

凌運秋科長年輕時曾在部隊服役,復員到地方後在一家國營廠工作多年,早寧羽兩年調進局機關業務科,算局裡的“老人”了。據寧羽觀察,他做事認真,爲人低調,平時從不亂說話,和大夥兒閒聊時,他也只說些沒有傾向性的大路話。不好表態的事他就打哈哈,順大溜。所以在機關裡他幾乎沒有對立面,口碑特別好。組織上發生了什麼滴漏跑冒的事,也絕對追查不到他頭上。唐樹衛說他這是“道業”深。寧羽卻覺得他就是老實人,跟老實人共事心裡踏實。寧羽不喜歡複雜的人際關係,他更適應輕鬆的、無需設防的工作環境。

相對於機關的小嘀咕們,在寧羽看來唐樹衛還是直率的,與寧羽的實心眼子有合拍之處。但凌科長好像不太喜歡唐樹衛,有時寧羽從唐樹衛那兒聽來什麼敏感話題,凌科長就追問誰說的,一聽是唐樹衛,凌科長立刻把臉一沉說,“他這個人就是嘴敞!”唐樹衛好像也有點怯老凌,一般是瞅他不在辦公室的時候,纔過來找寧羽閒聊。

這天,唐樹衛把寧羽堵在辦公樓下一個僻靜的角落裡,神秘地問,嗨,才子,最近說誰壞話了吧。

寧羽一怔,我?說誰壞話?他堅決地搖搖頭。

唐樹衛兩眼眯成一條縫,一副不相信的表情。“想想,仔細想想。說凌科長沒上過專業學校,業務能力一般什麼的,說過沒有?”

寧羽用心想了想,點點頭。這話他應該說過,在哪兒說的,跟誰說的卻想不起來了。但大意是這樣,好像還不止對一個人說過。都是話跟話跟出來的,並沒有詆譭凌科長的意思。他一臉迷惘地問,這話怎麼了,不是事實嗎?

唐樹衛臉上浮現出果然如此的壞笑,用食指虛點着寧羽的頭,“你呀,真不知你是聰明呢,還是糊塗。這話哪能說!傳到凌科長耳裡還不得罪他?”

寧羽不服氣,“凌科長自己都說過的,他業務水平不如我。”

“他能說,你不能說……”望着寧羽一臉無辜的樣子,唐樹衛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這時有兩個同事走過來,唐樹衛就拉寧羽上了樓。

這事就像一陣風,很快吹了過去,沒給寧羽的腦海留下任何不良印記。一切照舊,他和凌科長依然默契地合作着,共同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工作任務,年終又得了個先進科室。轉眼又到了“七一”,又有一名科員被吸收爲預備黨員,兩名下屬單位職工確定爲積極分子。

寧羽一聽說自己還是沒能掛上號,兩眼就黯淡下來。他專門找凌科長打探究竟,同時又遞上一份思想彙報。凌科長和顏悅色地說,“別急,你還年輕,要經得住考驗。支部裡也不是我說了算,還有幾個委員呢。沒關係,先把工作做好,比什麼都能說明問題。”望着凌科長和善誠懇的雙眼,寧羽點點頭,心裡的不快也去了大半。

日子又開始了新的循環。這一年,寧羽負責實施的一個科研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獲得全市科技創新二等獎,受到市政府通報表彰,並得到幾百元獎金。寧羽的勁頭更大了,每天沒時沒點地“長”在辦公室裡,撰寫各種規劃、總結、會議材料、領導發言……老婆張梅一度懷疑寧羽外頭有狀況,找人打聽,還親自上單位來偵察了幾回,才放下心。這事兒成了機關裡一則笑談。

一天,在上報一組生產數據時,凌科長讓寧羽把數字改動一下,調高兩個百分點。寧羽說那就不準確了。凌科長說得保證每年適度增加,不然年底總結不好寫。寧羽說那不是弄虛作假嗎。凌科長說這數字本來就不是十分準確,每年都有估的成分,你要有看法直接和方局長說吧。寧羽想了想,覺得這麼估下去數字會越來越不準確,後果會越來越嚴重,有必要請示一下,就去找方局長說了。方局長是分管業務科的副局長,他當時正準備去市裡開會,弄清了寧羽的意思以後,他皺起了眉頭,不耐煩地說,就按凌科長的意思辦吧!當年寧羽入黨的問題又擱了淺。而入了黨的小李已率先提了副科——那時組織問題是提幹的重要參考指標。凌科長在和寧羽談話的時候暗示說,今後做任何事情都要顧全大局。寧羽不知這“顧全大局”是否指改統計數字的事,知道凌科長不會明白告訴他,也就不問。心中卻有了塊壘,多少天不舒服。凌科長安慰他說,入黨這件事,考驗個三年五載都正常,別灰心就行。

果然被凌科長不幸言中。寧羽的入黨問題一拖又是好幾年。不過責任大多在他自己身上,怪不得別人。不知怎麼回事,一貫低調的寧羽有一陣子變得怪話連天。用唐樹衛的話說,他的言論過於自由了。自由到什麼程度?聽聽吧——“再不讓我入黨,我入國民黨去。”“入黨?早不想了。入不入的無所謂。”“幹部四化標準有啥?我看哪一化我都符合。”

這些話都是寧羽在各種場合,甚至是在一些會議上賭氣說的。一度在機關裡廣爲流傳,成爲才子寧羽爲衆人創作的經典段子。凌科長聽了這些事,不多說什麼,只是跟着大夥兒笑笑,偶爾小聲嘟囔一句,不成熟,太不成熟……

寧羽終於成爲預備黨員那年,距離他第一次交申請書正好十個年頭。爲示慶賀,唐樹衛拉他去一家小飯店吃火鍋,喝啤酒。兩人酒量都不大,兩瓶啤酒下肚,都已是紅頭漲臉。他們開始稱兄道弟,無話不談。唐樹衛說,“老弟,你這事多年不順,可知彎彎繞在哪?”寧羽問,在哪?

“在凌科長那兒——你年輕,有文化,他怕你上去頂了他!”

寧羽兩眼瞪得大大的,眼白已佈滿了紅絲。他搖了搖頭。“不會吧,他對我挺好的,這幾年先進都讓給我了。”

唐樹衛撲哧一笑,“先進算啥,提拔幹部又沒有這一條。再說,他那也不是讓,你就是比他幹得多。你還看不出來,這兩年黨員不黨員都不重要了,只要領導想提你,白皮,照樣上去。”這倒是。寧羽想起同學趙均,趙均就是先提了副科,後入的黨。

“我有可靠依據。”唐樹衛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神秘地盯着寧羽說,“你入黨的事就是老凌從中作梗!這方面,你差得太遠……”

寧羽不說話。一雙筷子來回攪動着火鍋。天已經黑透了,窗玻璃被熱氣和煙霧燻蒸着,漸漸模糊起來,給寧羽的側影罩上了一團暮色……

4

電話鈴聲響起來的時候,寧羽正忙得昏頭暈腦,感覺腦神經已經被扯了個四分五裂。這些天他一直處於這種狀態下。進入角色寧羽才發現,人事科這一攤子是百廢待興,工資調整,人事檔案整理……都必須立刻着手進行。兩個年輕科員小趙和小王,被他支使得團團轉還是忙不過來,只好臨時從下屬單位抽了人來幫忙。業務科那邊仍和從前一樣,事無鉅細都來請示寧羽,弄得寧羽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沒有一刻清閒。奇怪的是這樣的忙累反讓他情緒高漲,鬥志昂揚,精力空前地充沛。因爲他心裡明白,正如唐樹衛幫他分析的,這苦這累,可能正是“天降大任”的前奏呢。

寧羽兩眼盯着面前的文件,伸手摸過電話聽筒。一個陌生的聲音。經過對方一再提示寧羽才聽出來,是從前的老鄰居鄭叔。幾年前鄭叔家搬到了城東小區,和寧羽一家就很少來往了,記得鄭叔人不錯,就是婆婆媽媽的有點黏糊。鄭叔說也沒大事,他想把自己一親戚介紹給張菊,跟張梅說過,張梅答應問問張菊,卻一直沒有回話。他急了,想從寧羽這兒側面打聽打聽。他說他那親戚除了個頭矮點,別的條件沒挑兒。寧羽一聽是張菊的事就有幾分反感,他強壓着心裡的不耐煩問,“多矮?”鄭叔吞吞吐吐地說,“一米六五總有的……”寧羽立刻說,“鄭叔,就這一條恐怕就麻煩。張菊那丫頭相貌上太挑剔,你別抱太大希望。”

鄭叔失望地沉默了兩秒鐘,說那就算了。似乎覺得就這麼把電話掛了顯得薄氣,鄭叔順口又寒暄了幾句,問起他的工作。寧羽一邊應付着,一邊皺着眉把話筒支得離耳朵老遠,就等對方一有停頓就藉機掛掉。這時他聽見鄭叔說,“對了,還有兩個小道消息順便告訴你。咱市新來的姜副市長你知道吧,和你們現在的杜局長是大學同學。你們單位有個叫凌運秋的,是姜副市長的親戚……”

寧羽立刻把聽筒貼到耳朵上,問,“什麼?凌運秋?他是姜副市長的親戚?什麼親戚?”鄭叔說,“親戚是肯定的,還是相當近的親戚呢。但具體是什麼親戚,我記不清了。這麼吧,我再打聽一下告訴你。”

放下電話,寧羽一動不動地坐着,發起怔來。姜副市長和杜局長是同學,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早有人議論。但凌運秋和姜副市長有親戚關係,還是頭回聽說。假如凌運秋真有這層關係,那凌志的工作還成問題嗎?也沒必要求到他寧羽頭上。但鄭叔是個實在人,沒影的事絕對不會亂說。那麼凌運秋爲什麼這麼做呢?是姜副市長太正派太清廉,不願初來乍到就爲一己私利落人話柄?還是凌運秋見他寧羽要時來運轉了,有意耍花招,想試探一下,甚至是考驗一下自己呢?

他想起那天和凌運秋面對面的情景。那哪裡是交談,簡直是一場交鋒。當然不是劍拔弩張的那種。他一直把握在以禮相待的度上,甚至過於客氣了點,只是這客氣是源於疏遠而不是誠意。當時他只強調一點,我當不了家,但我會盡力。老凌呢,句句都是求人的軟話,卻說得委婉得體,不卑不亢,讓寧羽雖有虛榮滿足的得意,卻少了點佔上風的痛快。臨走老凌說有些事凌志還要當面請教,“這個星期之內,你侄兒來找你。”寧羽明白,他的意思是派凌志來履行第二個步驟——請客送禮。寧羽答應不好不答應也不好,就哼哼哈哈含糊過去了。到時候再說,他反正是以不變應萬變。事後回想起來,他對自己綿裡藏針的態度很滿意。

凡事換個角度看就可能大相徑庭。無論凌運秋求上門來的用意何在,僅就他與姜副市長的關係,就是一個重要的不容忽視的信息,很可能成爲他寧羽今後仕途的關鍵。寧羽對自己的處境看得很清楚,在這個小城他沒有任何後臺,人脈資源也很有限。這次班子的調整對他來說純粹是巧合。如果不是對他頗有好感的杜局長調了來,他的機會幾乎等於零。就是現在,天上掉下來的這隻餡餅,能不能砸在他的頭上還不一定。說實話,這陣子風光之餘,他反有前途漫漫、如履薄冰的感覺。總而言之,他必須儘快採取行動,想辦法與凌運秋修好,以彌補那天“綿裡藏針”的失誤。而且要藉機鞏固這層關係,爲我所用。

接連有幾個科員進來請示一些雜務,寧羽草草處理了一下,就把門反鎖了,仰靠在椅子裡閉眼專心冥想。他想起凌運秋那天留下的話,“這個星期之內你侄兒來找你”,必須在凌志上門之前有所行動,否則可能就被動了。突然,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有了主意。大致掂量了一下,認爲是可行的。怕自己反悔似的,他立刻抓起電話,撥通了局工會主席的手機。這幾天杜局長率幾位副職下基層調研,機關裡只留了工會主席一個黨委成員,暫時負責機關工作,並明確由寧羽協助。工會主席正在市總開會,趕緊從會場上出來接寧羽的電話。問寧老弟有何吩咐?語氣裡有些酸溜溜的味道,好像在說你現在是局長紅人,誰敢怠慢你呀!

寧羽顧不上多想,先客氣一番。說剛纔找主席彙報工作呢,沒敲開門,才知道你開會去了。只好電話裡請示了——最近老幹部局要來檢查,想補個這方面的活動,請幾個即將退休的幹部座談座談,聚一聚。晚上你有空沒有……話沒說完,工會主席立刻說你安排就是,我就不參加了,我這兒走不開。寧羽說既然主席同意,那我就安排了,等定下飯店再通知你,有空你就過來。接着電話打到辦公室,請他們安排飯店。還要了辦公室那輛領導淘汰下來的桑塔納。等辦公室訂好了飯店,寧羽便開始通知凌運秋等人……

一切安排停當,寧羽長長出了一口氣。牆上的石英鐘顯示,還有不到兩個小時,他就將投入一場表演,或一場戰鬥。眼前又浮現出凌運秋那張諱莫如深的長臉。他突然有幾分緊張,跟着又隱隱有幾分後悔,這種事真不是他的強項。但他立刻勸導自己,不能再隨心所欲、感情用事了。自己是個成熟的男人,對於確定要做的事情,要有知難而上的勇氣。他想起唐樹衛常說的話,你必須改變自己!

樓下傳來一陣尖利的剎車聲。寧羽判斷,那輛車很可能在急轉彎。今晚,他和凌運秋之間的那個彎,轉得過來嗎?

5

離下班還有一個小時的樣子,各科室開始串門、閒聊。局長在市裡參加人代會,機關裡的空氣頓時多了幾分自由。業務科這一撥兒就聚了五六個人,話題已經走到了“文革”時期。揪右派,武鬥,互相揭發……因爲時間空間的關係,那一樁樁荒唐可怕的事兒,在此時此地全變成了輕鬆的笑談。

凌科長的話依舊不多,但情緒一點點被調動起來,顯然已進入了話題所涉的情境裡。七嘴八舌的間歇,聽見他插話說,“文革”那會的事兒,沒法子說了!整天鬥來鬥去的……”臉上掠過幾絲切實的隱痛,不過只一瞬就流雲似的消散了。他不願讓它停留,也就沒人知道那隱痛到底是什麼。凌科長說話從來都是適可而止,寧缺毋濫。永遠不會一瀉千里,無法收拾。

寧羽坐在一個角落裡,默默觀察着凌科長。科裡只有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每天的相處都在互相觀察。但從前寧羽對凌科長的觀察,都帶着欣賞的成分,是仰視的。現在更多的是探究,更客觀、平等。他發現,凌科長的穩妥是骨子裡的。處理一切事情,他都有一種成竹在胸的熟稔,永遠進退有據。就像小時候他腦海裡的“王文清”,給人特別踏實可信賴的感覺。這感覺已深深印在了寧羽心裡,是很難輕易消除的。唐樹衛的提醒也好,離間也罷,都沒有那麼大的力量。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寧羽覺得自己心中有數。“王文清”的高大形象早已開始萎縮,是因爲他洞見了凌科長“穩妥”中的虛弱成分。套用幾句公文用語,可以說凌科長工作不大膽,觀念陳舊,缺少開拓創新精神。爲此,兩人在工作中時有不和諧音出現。雖然寧羽已習慣了退讓,卻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如果自己是業務科科長,肯定比老凌出色。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入黨那年的年底,因班子換屆,多年沒研究提幹問題的局機關,破天荒來了回“普提”。寧羽和幾個同時進機關的科員全提了副科,凌科長的副科也水漲船高,轉了正。多年來機關裡都是論資排輩,寧羽感覺自己再有能力,也只能是隻籠中鳥,是蹦躂不多遠的。

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47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1)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28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4)第53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2)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54章 短篇小說 前三門四號樓(艾克拜爾·米吉提)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15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5)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26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2)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53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2)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43章 技巧 頑強生長的短篇小說(三)(劉慶邦)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53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2)第24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5)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61章 微·小說 小三(三石)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50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2)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61章 微·小說 小三(三石)第44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1)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
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18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1)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59章 微·小說 贗品(姜鐵軍)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34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6)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30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2)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5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4)第45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2)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47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1)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28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4)第53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2)第48章 短篇小說 真相是一隻鳥(範小青)(2)第2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1)第54章 短篇小說 前三門四號樓(艾克拜爾·米吉提)第32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4)第15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5)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26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2)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53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2)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39章 爭鳴 青瓷(馬拉)(5)第25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1)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37章 爭鳴 青瓷(馬拉)(3)第19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8)(2)第16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6)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27章 中篇小說 催眠(馬曉麗)(3)第49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1)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43章 技巧 頑強生長的短篇小說(三)(劉慶邦)第29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1)第57章 微·小說 下館子(相裕亭)第40章 爭鳴 青瓷(馬拉)(6)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33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5)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58章 微·小說 御醫(喊雷)第31章 中篇小說 血盆經(宋小詞)(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38章 爭鳴 青瓷(馬拉)(4)第53章 短篇小說 自助餐(高建剛)(2)第24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5)第22章 中篇小說 成熟季(沙玉蓉)(3)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3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2)第55章 短篇小說 別問我是誰(王慶才)(1)第4章 中篇小說 零房租(魯敏)(3)第60章 微·小說 兩隻玉鐲(胡玲)第13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3)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61章 微·小說 小三(三石)第41章 評論:在感性與理智之間(丁亞平)第42章 評論:不可名狀的依戀(李一鳴 張俊平)第50章 短篇小說 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艾偉)(2)第14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4)第10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4)第9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3)第6章 創作談:留在故事裡的人(魯敏)第17章 中篇小說 第三種人(曉風)(7)第46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3)第61章 微·小說 小三(三石)第44章 短篇小說 鐵凝短篇二題(鐵凝)(1)第8章 中篇小說 好爲人師(崔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