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端午節

綠影招搖的霍山王府後宅,長平郡主倒在自己的雕花刻蝶的拔步牀上,聽到自己的母親伍側妃要進來,開始哭天喊地:“我不活了,這一次我堅決不活了。”伍側妃在房外聽着暗笑,明知道女兒是撒嬌無賴,可聽到她這樣的哭聲,伍側妃還是要心疼。這大概就是做母親的心吧。

等到進來,伍側妃是真的心疼了。長平郡主就這一會兒,已經哭花了妝,淚水糊在臉上,髮髻也亂了三分,正手拍着一牀蝶戲百花的綾被哭個不停:“不給我找回來,我一定不活。”

伍側妃打起一腔柔情,在女兒身邊剛坐下來,聽長平郡主聲音更大:“烏龍騅,可憐的烏龍騅……。”

“父親,妹妹這一次,是真的傷了心。”項林引着霍山王往這裡來,項連山在後面跟着。走近聽到裡面痛哭:“死得好慘,沒人報仇的烏龍騅,”霍山王冷哼一聲,轉身就走。項林在後面不敢喊,對項連山使個眼色,自己追了上去。

院子裡繼續是長平郡主的哭喊聲:“我要給烏龍騅報仇,把那個鄉下丫頭的大黑馬宰了!”項連山摸摸頭,郡主這話說的,跑到安平王府宰一匹馬,談何容易?

等到進來,和以前次次郡主吵鬧一樣,在牀上打着滾兒的哭,旁邊坐着的伍側妃是全然無奈。一個人有些地方精明瞭,必然有一處是不精明的,伍側妃就糊塗在兒女身上了。項連山正想着,伍側妃生氣地面龐轉過來:“你來,”項連山已經猜到七、八分,哈着腰過來問:“夫人您有什麼吩咐?”

伍側妃關心太過,這中間和安平王府又夾着“烏龍騅事件”,她毫不猶豫地擡擡手:“什麼大黑馬大紅馬的,就沒有比這馬好的?”長平郡主又“哇”地一聲:“還有一匹是紅馬。”

項連山忍笑道:“暫時想找一匹比它好的,不容易找。王爺沒了烏龍騅,急切裡想找一匹好馬,這就尋不出來。”伍側妃也聽進去了,出神道:“是啊,人中才俊也好,馬中神駿也好,哪能說找出來一個就是一個。”伍側妃的心思又偏到清源王身上去了,真是一個好女婿,當然要留給自己的女兒長平最好。

這房中,還有一個項連山也是極其奸滑,他看出來伍側妃的心意,把今天賽馬的話又回一遍:“……。清源王不肯答應,奴才也無能爲力。”伍側妃滿意地點點頭,把自己的心思再對項連山說一遍:“這是個謹慎的孩子,所以我的長平給了他,我最放心。”

在伍側妃心裡,清源王樣樣都好。今天的這事情更說明清源王,是一個不會由着長平性子鬧的人。多好,由着長平的人,長平不要日久天長,就會看這個丈夫不起。伍側妃不涉到女兒身上,就是樣樣精明。

再哄了一會兒長平,伍側妃安慰她:“母親給你出氣去。”伍側妃走出來,對着項連山頭疼:“長平這性子,可怎麼好?”項連山唯陪個笑臉諾諾。回到房中坐下來正爲女兒犯愁,項林進來嘻笑:“母親,您現在要哄的是父親纔對。妹妹提起來父親的烏龍騅,父親說氣得頭疼。”伍側妃沒好氣,拂袖對兒子:“我也頭疼,哪個來勸我。”

項林想了一想,對項連山道:“你對郡主說,去了,王府裡守得嚴緊呢,那馬就沒動着。妹妹沒了轍,也就不鬧。”項連山再陪笑:“是,是,我就這樣說。”眼睛瞟着伍側妃。伍側妃沒好氣,罵兒子道:“安平王府是龍潭虎穴嗎?還是咱們王府裡沒有人!戲文上寫的盜御馬,盜虎符。咱們府裡竟然沒有這樣的人?”說着聲調更不好,伍側妃索性對着兒子黑了臉:“你大哥,是世子,了不起的很吶!一會兒收個賢人,一會兒招的又自誇是能士,我看全不中用。你呢?無用的東西!你會的就是寫個好小曲兒,逗着那些浪蹄子笑你最在行!咄,你妹妹受了氣,快去找能人來,把安平王府的黑馬紅馬宰了去!”

填在裡面捱罵的項林伸伸舌頭:“母親,您這不是挑事兒嗎?”兒子的這副懦弱相,更讓伍側妃氣上添氣:“死一匹馬又能如何?”項林見母親真動了氣,不敢亂說話,想了想勸了一句:“母親不必動怒,父親死了烏龍騅,不也沒有說什麼。”

門簾子一動,霍山王走進來,正好聽到兒子的這句“好聽話”,霍山王面色一沉,項林自知失言,木訥地趕快道:“父親來了。”伍側妃對着兒子的無用,又是恨又是氣。鳳凰偏生出一對雞,這是霍山王府裡背後的評論。

長平郡主是個女孩子,刁蠻些也罷了,以後只要許個好親就行,不會在自己家裡刁蠻上一輩子;而項林小王爺,說不聰明填些詩詞也在行,當然其中“玉肌和香膚”是免不了;說他聰明吧,世子忌憚的,其實只是他的母親伍側妃。

霍山王正生氣,他對於趙赦本來就有不滿。死了自己的愛馬,女兒今天又損了面子。自己生了一會兒氣的霍山王還是要過來,不想一進門,就聽到兒子這一句:“父親死了愛馬,也不能把安平王府怎麼樣?”

就林小王爺這一句話,霍山王鬥氣的心都出來了!老子也宰了趙赦的馬,看看他安平王府又能把自己怎麼樣!

坐下來,霍山王是沉着臉不說話。伍側妃最瞭解他心意,見霍山王動了氣,怕他遷怒到項林身上,忙對着兒子使個眼色,再親手倒了茶送給霍山王。

項林得了母親示意,見父親榻着眼皮子只看他手中的綠釉白地紅花的茶碗,躡手躡腳地悄悄往外面退去。

“站着,”霍山王喊住他,還是沒擡眼睛:“你也不小了,整日外面去,認識的都是些什麼人?”項連山垂手作不聞不見狀,林小王爺盡日悠閒,相交的都是些夫人家。果然項林見問,低頭回了半天,當然不敢回夫人們,也回不出來一個正經人。

霍山王擡起有厲色的眸子,聲音裡也帶了怒氣:“世子還是好的,還知道招攬賢人,你們兄弟幾個,哪怕認識幾個雞鳴狗盜之徒給我看看取樂也行。”

“是是是,”項林躬身連聲應是。伍側妃見誇世子,這是拿兄弟幾個在比拼。她此時不便爲兒子遮蓋幾句,也垂着眼睛恭順的樣子聽着。

霍山王還沒有說完,他緩緩怒氣,自己也知道這怒氣是全由趙赦身上而起。女兒的小小顏面又值多少?由趙赦,霍山王又對項林道:“安平王在京裡呢,我雖然不怕他,你也不必事事做得那麼明顯。再讓我聽到看到你和什麼夫人在一起,我把你腿打斷!”伍側妃不以爲意地撇撇嘴,那些狐媚子們,又不是安平王一個人的,也不是隻跟安平王一個人。有幾個嘴上喊得響,象是安平王不在,她們全守着,其實背地裡有心窺視,伍側妃不信她們沒有別人。

總算等霍山王訓完,項林趕快退出來。在外面不走,候着項連山不一會兒出來,項林要對着項連山請教:“你說父親的意思,是讓宰那匹馬,還是不讓宰那匹馬?”項連山暗笑,王爺的心思當然是想宰,不過王爺能明說嗎?能讓人在背後指責王爺爲着一匹馬就鬥氣?這不是全無度量。

見小王爺問,項連山故作思索:“這個,奴才愚頓。”項林茫然不知所措的嗯了一聲,再對項連山道:“宰一匹馬倒是不難,安平王府裡以前夫人們去過,說那馬棚就在西牆根子不遠處,找幾個江湖上會高來高去的人跳進去,放把火也行,射幾排箭就走也行。就是父親的意思,我弄不明白?”

項連山還沒有說話,項林又尋上了他:“哎,你年青的時候是江湖上混過的,你也會翻牆入宅吧?”項連山苦笑:“小王爺您三思,這事兒可不小。”項林拿他打哈哈:“你有主意,快快說來。”

對着這逼人話的小王爺,項連山自知避無可避。見前面一叢竹葉幽靜,拉着項林到竹子後面私語:“小王爺您想,異姓王就這麼幾個,安平王就會打幾場仗,將軍都會幹的事情他幹出花兒來封了王,王爺心裡能舒服?就是靈丘王心裡也不會舒服,何況是王爺?”項林點頭:“這個我明白。”項連山再壞笑道:“所以安平王府裡要有什麼,王爺當然是喜歡的。但是這事兒呀,咱們不能去。讓人知道了,要給王爺臉上抹黑。”項林到這裡就聽不明白了:“又要給父親妹妹出氣,又不能去?這可爲難死人了。”

項連山偷笑過,對項林行個禮:“小王爺您慢慢想,奴才要辦事去了。”走開十幾步,身後項林舉手頓足“嗐”了一聲,急急道:“你回來!”項連山心知不好,不對他說實話吧,小王爺一定要聽;對他說實話吧,這事情懸在自己頭上不遠。轉身回來,果然項林想明白了對項連山道:“這樣,你帶幾個人去安平王府馬棚那裡,不拘內外放把火,父親也喜歡了,妹妹也消了氣。”項連山心裡一鬆,心想這事兒簡單的很。行了禮道:“是,奴才找足了人,就去辦。”

又走上十幾步,身後又是一聲:“回來。”項連山不疑有它再回來,見項林頗肖似伍側妃的面龐昂首望天,多了一絲深沉:“連山,你既然能去,何不宰了那馬,不!宰了安平王的座騎最好!”

這一位小王爺,到底是伍側妃和霍山王的兒子,他是生長在優渥的環境過於受保護,而少於歷練。此時心思轉上來,項林目光如炬:“你既然能進去,何不真的宰了讓妹妹難過的那匹馬。安平王的座騎就算了。父親的烏龍騅剛死,安平王的座騎再有事,就是別人不懷疑到我們,也有一些與父親不對的人,要往我們身上引。”項連山心想,你說的可真對。

項林負手在竹林下,因爲象母親,也是清秀的一少年,他此時和平時的溫吞水不同,是犀利地道:“有什麼好主意,去放火能燒了那馬,又能讓人以爲安平王府自己走水。”項連山嘿嘿笑,他這個奴才能得人歡心,就是心裡主意從來早早就打定。霍山王一說話,項連山就明白不少。

“有話你就說,”項林從懷裡取出一把金瓜子:“賞你。”項連山接了這把金瓜子,悄聲道:“找幾個會高來高去的人,弄些江湖上放火的門道。小王爺您想想,安平王府這匹馬,在賽馬會上得了頭籌,打這馬主意的人還能少。就是查起來,也以爲是哪一位大俠豪客下的手,偷不成馬爲脫身,就放了一把火。就是事後查起來,也與咱們不相干。”

項林目光炯炯,對着項連山定定地看着,難怪父親和母親都喜歡這奴才。今天小王爺本人,也發現項連山確定能幹。

被這樣看得心裡有些發毛的項連山以爲項林心裡沒底氣,又進言道:“剛纔王爺說起雞鳴狗盜之徒,其實在王爺的心裡,應該也有這個意思。”項林一想果然是的,父親要心中不想,怎麼會帶出來這話。他嘆一口氣,對於父親的心思,我倒不如這奴才清楚。

“你去找人吧,要去的時候告訴我,要我爲你打掩護的,只管說來。”項林說過,轉身去了。項連山也轉身,自去辦事了。

端午節轉眼就到,皇上出城去附近的大營裡犒勞,幾位皇子和王爺們都跟了去。真姐兒因此沒有看成賽龍舟,在家裡陪着趙老大人和老夫人過節。

家裡擺了戲臺,來了一撥子又一撥子的人,親戚也有,官員們也有。真姐兒伴着老夫人陪客,座中上年紀的婦人居多,年青些的媳婦們,在老夫人面前又不敢高聲不敢多話,就有姑娘們,對着真姐兒不無怯怯。

有些悶的真姐兒就偶爾往窗外看看綠色,和夾在中間的紅花。

注意到的老夫人和藹地道:“不就是幾個船,沒什麼好看,街上人多,也怕擠了你。”真姐兒小小臉紅一下,急忙分辨道:“不是的,姨媽,我是想着天過了午時,表哥幾時回來?”房中輕輕的幾聲笑,老夫人更是呵呵道:“他晚呢,咱們不等他。”真姐兒抿着嘴兒笑,再粉飾一下:“今天的小戲子好,表哥要是早回來,可以請他也看看。”

就這樣掩飾過去,當然真姐兒心裡,也有些想着趙赦回來。因爲第二天初六,是事先說好的,真姐兒去拜外祖母。

雲家是早幾天又來問過,定下來這日子接孫姑娘。一大早,雲老夫人先起來,看着家人們灑掃庭院。姑娘們嘻嘻哈哈結伴而來:“祖母真早。”雲老夫人喜歡的道:“你們都在這裡陪我吃早飯,再就在這裡等真姐兒來,姐妹們好伴在一起。”

吃過早飯,這些姑娘們哪裡是坐得住的。見家人們一一來回雲老夫人中午備的什麼菜,好給孫姑娘用。張姑娘頗不耐煩,悄聲道:“咱們去看石榴花吧,平時要做活,好不容易可以玩一天,就在這裡象木頭坐着不成?我媽昨天買的石榴甜,我帶了兩個來與你們分吃。”

最年長的沉芳也是這樣想,用手中團扇遮住笑容,也低聲道:“我們也只能玩這兩天,過了今天,也各自有活,咱們玩一會兒,再回來看真姐兒來沒來如何?”

大家一起同意,對雲老夫人道:“我們外面走走,看真姐兒或許就來了。”雲老夫人和氣地道:“你們都是坐不住的,去吧,不要走遠了,真姐兒來了,我就讓人喊你們去。”

姑娘們走出來,在雲家小小的院子裡找了一處粗可合抱的槐樹下坐着,讓人取刀來,張姑娘親手分了兩個紅嘴兒咧開的大石榴,也算有心,有一片石榴珠子如紅瑪瑙的,張姑娘讓人收起來:“給真姐兒留的。”

陸姑娘看不上這作派,道:“王府裡還缺這一片石榴?”張姑娘人有些憨,理直氣壯地道:“王府有的不是我的,這一片,是我能想到她,是我的心意。”大家一起說是,分吃了汁水香甜的石榴,在樹下面說笑。

悠風徐來,五月天氣如錦多花,正是遊玩的好時候。年紀最小的三房裡巧文姑娘,在這暖洋洋的薰風中坐不住了,起身來裝着走動幾下,對着姐妹們商議道:“真姐兒也不知幾時纔來?要是她下午來,咱們不是從早上等她到晚上?”

年紀長的沉芳又要笑:“母親早上對我說,今天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陪真姐兒。你不在這裡候着,又去哪裡?”陸姑娘也心中一動,她許親給一個京外的小官員,有些規矩平時也愛用心去打聽,陸姑娘道:“老祖母應該讓人去問問,或許還就是下午來。”

一句話提醒了大家,笑着來見雲老夫人,雲老夫人聽過嗔怪她們:“昨天去看過賽龍舟,今天家裡呆一天又如何。沉芳,你年紀最大,應該學着操持些家務,再帶着妹妹們一起學纔是。”被點到名的沉芳笑:“祖母,我見天兒幫着母親呢,昨天和今天,不是過節。”

巧文站到雲老夫人身前去問:“祖母,讓個人去問問,真姐兒幾時兒來,想來端午是過中午,她應該不會下午來。”雲老夫人一聽更要笑,看着眼前花枝招展的孫女們和親戚們,笑呵呵道:“我是想拘着你們不出去,你們吶,一個一個都大了,再不能往街上一跑就去半天。真姐兒她呀,是下午纔來。”

“那她上午做什麼,我們還給她留了一片好石榴。”張姑娘也急了,這石榴雖然蓋着,也不想下午再見人。雲老夫人更是開心:“看着你們姐妹們親香,祖母要想起來自己在家裡的時候。姐妹們也是這樣着,你敬我愛的……”

上年紀的人有些嘴碎,沉芳聽到真姐兒下午來,好奇心也被勾起。因家裡平時不講究,在雲老夫人這句話中間插上了話:“祖母上午去接吧,我們想她呢。”雲老夫人這才說出來:“昨天晚上讓人去問過今天幾時接,說真姐兒今天要進宮,下午纔來。你們淘氣貪玩去吧,就是別出家門。”

姐妹們失望出來,陸姑娘看不上張姑娘的一小片石榴,就道:“還留個什麼勁兒,她在宮裡吃過好東西出來,說不定看到還要笑話你。”張姑娘沮喪着,被陸姑娘這話說得要來火,嘟嘴道:“又不給你留着的。”陸姑娘只能笑笑,打定主意要看這一片石榴,能得真姐兒多少喜歡。

既然下午纔來,姐妹們老實不客氣地出了門,中午回來用午飯,再就算着真姐兒幾時纔來。夏日午後人多疲倦,大家先是在沉芳房中,欲眠時,才聽得一聲:“孫姑娘到了。”急急往老夫人房中趕,見家人們看熱鬧似的地圍在外面,一個一個伸頭嘖舌:“那是什麼衣服,走起路來一閃一閃,”

“那頭上首飾,我的媽呀,孫姑娘倒不脖子疼。”

陸姑娘聽到這些話,手扶一扶自己頭上的兩根銀簪子,有不樂意之色扯一扯張姑娘的衣襟,低聲道:“貧富相交,咱們退後些吧。”不過是雲家的親戚,又不是這房中富貴人物的正經親戚。張姑娘也猶豫了,但是想看真姐兒穿什麼戴什麼,再說剛纔就是匆忙而來,一片子石榴還在袖中。這是她的一片心意。就道:“別人都去了,咱們不去多沒意思。”扯着陸姑娘隨在後面進來。

進來無人不笑,雲老夫人當然打扮一新,身邊坐着真姐兒。下面兩側坐着雲家三兄弟,是惹人發笑的根源。

雲大穿着一件寬大又新的褐色袍子,頭上戴着一個大瓦楞帽子。雲二是一件團花綢袍子,頭上也是瓦楞帽子,雲三也如此,三個人坐在那裡汗水直往下流,就是真姐兒也注意到了,對着雲老夫人低語幾句。

雲老夫人今天童心大作,對真姐兒道:“別理他們,舅舅舅母們是爲招待你,才這樣鄭重。”真姐兒身穿一件淺碧色綃紗衣服,衣上碧色似飛到房中。她坐着含笑,身子不顯呆板也不是頹坐着,見姐妹們進來,轉過臉兒神態安詳地起身行了一禮。

房中說了不過六、七句,大家一起對真姐兒使眼色,讓她說出來玩。真姐兒只能裝看不見,她還有事情。

姐妹們來得晚,沒有聽到真姐兒來時,陪着來的趙如回的話。別人都知道,因此只想和真姐兒多坐一會兒。姐妹們只能乾瞪眼,在這裡候着,總不能這一下午,真姐兒就在這裡坐着吧。

廳上新鮮果子無數,櫻桃桔子大石榴。這是作客,真姐兒並不怎麼用,怕髒衣服,再就當着人也用不好,小口小口拘謹地吃,不如不吃。

閒話到半個時辰,真姐兒起身告辭:“外祖母愛惜賜飯,原應該領。只是走時姨媽交待,家裡還有客人在,要早早回去幫着姨媽待客。”

姐妹們一起傻了眼,張姑娘手在袖子裡緊緊捏着她的一片子石榴,陸姑娘拿眼睛瞍她,你的石榴呢,讓你不要留偏不信,你倒是拿出來給她呀。

雲老夫人雖然惋惜:“家裡爲你備的好吃的,還有你來住的房子,你也沒功夫去看。”但是也喜歡,剛喜歡上來。雲大的媳婦大娘子聽過也喜歡,她是做媳婦的,當然知道婆家肯讓媳婦幫忙待客是好事。再一者“王府”這兩個字,總是能震人。

大娘子欠身對雲老夫人滿面堆笑:“以後再接外甥女兒,她有客,倒不好留她。”二娘子得真姐兒之力,給自己的孃家哥哥辦成了事,也是怕真姐兒回去晚了要得罪,也是怕雲老夫人捨不得要強留,也欠身子道:“剛纔聽真姐兒說過不能久坐,已經讓人把吃的收拾好,給外甥女兒帶回去慢慢吃。”三娘子見妯娌兩個都說話,也趕快添上一句:“很是。”

這欠身子的姿勢,看得三房裡自己的女兒一愣一愣,幾時家裡人說話,也要這麼客氣。

雲老夫人當然不強留,她年老經事的人,更明白夫家的重要性。當下拉着真姐兒的手送她到門外,大家一起跟出來,這纔看到門外不是馬車,而是一乘大轎,因進宮回來,就這麼一直擡了來。

旁邊至少七、八個護衛,還有小轎坐了丫頭們。望着轎子在圍隨下遠去,雲老夫人歡喜的要落淚,扶着媳婦們的手進來在叨叨:“下一次再來,就要住幾天。”在她身後,雲家三官人摘下頭上帽子,舒一口長氣:“可熱死我了。”

這樣子,引來女兒和侄女兒們一片笑聲。陸姑娘走在最後進來,終於沒有忍住問了張姑娘一句:“你剛纔怎麼不上前,把你的心意給真姐兒。”張姑娘漲紅了臉,在袖子裡把石榴捏得汁水流出,想着大家夥兒一片真心候着她,真姐兒來到,沒有和姐妹們有半句私房話兒,就此,揚長而去。

張姑娘莫明的惱羞成怒,低低地道:“以後她再來,誰還巴巴兒的跑來接她。”陸姑娘留意着她,聽到這話冷笑:“她再來,你還是跑得快的。”再想想自己,被母親趕着來接她,也是跑得不慢。陸姑娘也無端惱怒起來,回去母親一定要問,就告訴她,離得八丈遠,一個字沒說。

王府裡還真有客,這才端午第二天,當然有客。昨天趙赦不在家,今天趙老夫人說補過節。真姐兒也是相當的忙,上午進宮,午後出來去拜外祖母。拜過急急回來,威遠侯府和姬大人府上,共十幾個姐妹,都在這裡候着真姐兒。

聽到一句“姑娘回來了”,威遠侯家愛做詩的秀春姑娘第一個迎出來,攜着真姐兒的手道:“望穿秋水,你總算回來了。”真姐兒在這裡,又是一片嘻嘻哈哈。因見趙老夫人不在,問問服侍的人,回道:“王爺宮中回來,去歇着了。老大人和威遠侯、姬大人在下棋消夏,老夫人說累,也去歇中覺了。”

姬家的四表姑娘學着趙老夫人的說話道:“姨媽說,我老天拔地的,要睡了。你們要候真姐兒,讓人催她快些回來吧。”再對真姐兒抱怨:“你呀你,總算回來了,宮中出來時,我對你說快着些兒,你說好,全不算數。”真姐兒歉意:“並沒有耽擱時候。”

雲家的姐妹們有失望之色,真姐兒已經看在眼中;這些表姐妹們眼看着又要抱怨,真姐兒有些沾沾自喜,看看我,還是挺有人緣兒的不是。

大家抱怨着簇擁着真姐兒:“快去換衣服,我們等着騎你的馬。”黑馬在清源王的賽馬會上拔得頭籌,秀春邊走邊學長平郡主:“她那臉色,比墨汁還要黑。”四表姑娘接上話:“是墨汁不如她臉黑,中午宮裡用宴,偏是她和我坐在一起,我一句也不理她,獨她臉皮厚,還約我去騎馬,我說不去,她才知道羞。”

又是一片笑聲,真姐兒精神抖擻換過騎馬的衣服,帶着姐妹們到馬棚裡去。

馬棚再幹淨也多有氣味,任是哪一家多是放在貼牆根兒偏僻些的地方。趙赦在京中的王府不如封地大,一大片馬棚裡只得上百匹馬。沒有走到地方,馬僮先過來陪笑攔住:“姑娘們要騎馬,請先問過王爺。”

秀春推一把真姐兒,在她背後悄聲嘀咕:“姑媽、表哥皆在睡覺,此時你最大,誆出馬來我們請你。”大家抿住笑,一起示意真姐兒不管坑蒙拐騙,把馬牽出來爲好。真姐兒取出銀子賞馬僮:“賞你,表哥誇你騎術好,你騎出來在旁邊看着,應該無妨。”馬僮不敢要,只是笑嘻嘻:“請姑娘問過王爺。”

四表姑娘發脾氣:“快牽來,不聽話不要你了。”馬僮再笑着對四表姑娘行個禮:“表姑娘請去回。”四表姑娘悻悻,低聲道:“這奴才一年一年,從來榆木腦子不開竅。”馬僮更好笑,四表姑娘淘氣,也是一年一年沒有變。

哄也不行,嚇也不行,真姐兒眼珠子一轉,今天誆出馬來,就是自己的能耐,她又對馬僮道:“你去回表哥,我在這裡等着。”身後一個聲音插進來,是傲慢十足的道:“算了吧表姐,你以爲打發走他,就可以牽馬了。告訴你,這裡看着無人,其實還有別人沒出來。”

大家回身,身後一個晃腦袋的小孩子,是威遠侯家的顯哥兒。

“顯哥兒,我們不帶你,你怎麼來了,快一邊兒玩去?”四表姑娘雖然和顯哥兒不是一家的,第一個攆人的就是她。顯哥兒叉着腰鼻子朝天:“沒有我,你們能牽出馬來?哼!”秀春好笑:“你牽,你去牽啊,牽不出來,以後別說嘴!”

馬僮笑眯眯看着,顯哥兒兩手一揮:“你們讓開。”大家嘻笑着讓出一條路來,顯哥兒大搖大擺走上前,又是重重一聲哼,然後袖子裡取出一個東西擺在手上,哈哈笑着對馬僮道:“快給我牽馬來,不然我放鞭炮了啊。”

顯哥兒手上,是一支手指粗的鞭炮。馬僮大驚失色間,顯哥兒再摸袖子:“我還有,我多着呢,今天誰不趁我心意,我就拿鞭炮炸他。”

姑娘們笑倒一片,馬僮上來攔阻。顯哥兒年紀雖小,扎個馬步,對着馬僮“嘿”一聲,舉起小拳頭道:“來,陪小爺玩一玩。”再轉過頭對着真姐兒她們擠眼睛,看看我來了,就可以牽馬了吧。嘴裡再嚷着:“不給牽,我放了啊,我真的放鞭了啊。”

馬最怕受莫明驚嚇,一嚇就會驚馬。馬僮當然要來搶,兩個人爭起來。

這裡正在亂,趙吉步子輕快地走來,微笑着輕聲傳了趙赦的話:“王爺在閣子上歇着,問誰在這裡喧譁。”

顯哥兒正和馬僮爭手上的鞭炮,聽到這句話,他第一個老實了,回身手一指真姐兒:“是你,是你喧譁的。”大家忍住笑,秀春聲音是放低了,還要笑罵顯哥兒:“你鬧的,你去見赦表哥。”趙吉還在等着,真姐兒在這樣時候,當然是站出來:“是我。”再往高處閣子上看看,高處有風,睡着涼快。因是高處有風,有點兒動靜就能傳過去。

來到閣子外面,趙祥守門,也帶笑:“王爺說別處玩吧,不要擾他。”四表姑娘心裡不舒服,嘀咕道:“給我們馬,就不擾他。”

這一句雖輕,裡面趙赦不知道是什麼耳朵,可能是大家都屏氣凝神的緣故,趙赦偏偏聽到了一句回話,雖然話聽不清楚,但是話裡不忿是聽到了。趙赦閉目緩緩問道:“誰在外面吵?”他一字一句慢慢傳出來,四表姑娘就此噤聲。

真姐兒低頭好笑,看起來怕趙赦的人,不只自己一個。這從此以後,就多了好些伴兒。

趙吉進去看過,又出來擺手悄聲:“王爺睡了,姑娘們請別處玩吧。”

大家躡手躡腳走開,顯哥兒沒得意成不趁心,還拿着那個鞭炮對着看:“等我放一支,讓表哥好好睡。”錦春忍笑拉他走:“小心捱揍。”顯哥兒被拉着走,眼睛對着手上的鞭炮看,突然一跳多高,象炸了鍋嚷嚷道:“我的炮芯子呢?幾時把小爺的炮芯子拔了去。”

這裡到馬棚,是極空曠的一條路,馬僮幹了這件事情,當然支着耳朵聽,聽到顯哥兒暴跳,馬僮捂着嘴笑。這叫上有惡作劇,下有對應法不是。

顯哥兒還沒有跳完,趙吉大步走來,躬身行了一禮:“王爺請表少爺。”顯哥兒手捂着屁股往後面蹦了好幾步,嘴裡怪叫道:“我不去,讓他好好睡吧。”說過,拔腿就跑。

姑娘們也不騎馬,看着顯哥兒笑個不停。趙吉沒幾步就追上顯哥兒,把他拉了進去。秀春先鬆了一口氣:“總算我們清靜了。”大家一起去清靜,不再爲騎不成馬而遺憾。

自此一下午不見顯哥兒,姑娘們安安靜靜的鬥了一會兒花,吃了東西,又說了笑話。

威遠侯和趙老大人下棋中間,也來看看姑娘們玩耍不要拌嘴,因久不見顯哥兒,問一問人,回說:“和王爺在書房裡看書。”姑娘們竊笑,威遠侯滿意地點頭道:“好,讓他看書去吧。”真是難得安靜一會兒。

到晚上家宴時,趙赦出來,顯哥兒才垂着腦袋出來。四表姑娘和真姐兒擠着眼睛笑,讓秀春問他:“捱了幾下?”

顯哥兒瞪眼:“一下子沒挨。”秀春奇怪道:“那你垂個頭扮什麼苦相?”顯哥兒恨恨:“我就知道幫你們沒有好下場,我沒有捱打,可是在書房裡抄了半天的書。看我的手,這會子還痠痛呢。”把手腕子一伸:“給我揉揉。”

四表姑娘掩口笑:“該,讓你天天淘氣。”秀春把顯哥兒白胖的手打回去:“我不是你的丫頭,憑什麼給你揉。”顯哥兒嘟囔道:“以後再也不幫你們,一羣沒良心的丫頭片子。”

顯哥兒很受傷,不時摸着自己手上沒有炮芯了的鞭炮。再對着依就說話的姐姐們不悅,這一下午,居然一個來找自己,來幫着求情的人都沒有。

以後再也不幫她們!

月兒彎彎是上弦月,一輪清光照在水榭上,有風有荷又有清香,水邊紅花在黑暗中也可以見到怒放。今天的這一個節補得,是除了顯哥兒以外,人人歡聲笑語中……

------題外話------

感謝投月票的親,感謝支持的親們。一週一更,是怕解禁。八月初動的手術,本來想請三個月,到十一月的。

仔仔的心臟手術,傷筋動骨至少一百天才能好,不至少恢復慢的人,半年以上的也有。

命重要,養好了以後努力更,各位親請備好月票,仔仔恢復更新時,加油要月票。

此文還長,仔仔先養病了。

秋天多變,各位及時添衣防感冒。

第二百零六章,離不開父母的小小毛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個慫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表哥三天不打,要折房子第九十七章,狂傲的趙王爺第一百六十六章,清理第一百六十章,沒有張三還有李四第五十三章,王爺一腳勝似千言【 】第一百七十六章,新封趙小毛第一百四十五章,真姐兒去捉表哥的短兒第二百零五章,回西北第八十九章,賞花第一百九十一章,王爺的心事第三十六章,如今的真姐兒第七十三章,責備第一百三十一章,不乖的一對人第一百零三章,王爺也是疼愛的第四十九章,越想越歪的人第七十五章,長平又輸一回(小修)第七十五章,長平又輸一回(小修)第二十二章,爲人自視不要太高第一百五十章,親事先去了一件第一百七十三章,要和母親一樣的人第九十八章,有些事情如此簡單第五十四章,王爺心思如電不容人瞞第一百七十七章,心愛的東西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九十三章,給一巴掌好還是疼愛好第八十二章,別人的日子自自己不懂第一百一十六章,世家裡的事情第一百三十八章,雷來了第二十九章,誤會解開第一百五十四章,清白的安平王第一百一十八章,真姐兒的仁心第四十四章,爲來爲去爲王爺第一百零六章,表哥好糊弄不?第八十五章,宮中驚變第一百四十四章,緩上一緩待轉機第二百零六章,離不開父母的小小毛第一百章,又要鬥嘴一回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九十四章,敲打第一百九十二章,關切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一百四十章,努力中的安平王第五十一章,又來一位自作聰明的第一百二十五章,循循的安平王第二百零八章,世子妃柔莊的名聲第二百零四章,世子成親第三十二章,真姐兒管事第一百八十七章,世風日下,小毛當家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一百一十八章,真姐兒的仁心第七十章,示威第六十四章,出行第八章,碰的石頭和釘子第一百一十一章,大婚第九十二章,吹了的親事第二十五章,呂湘波再一次的引逗第一百六十章,沒有張三還有李四第一百一十九章,嶄露頭角的真姐兒第一百一十章,被慢待的王爺不情願第二百零二章,“沒有能耐”的世子第一百零九章,真心應該是可以期待的第二百一十五章,私奔是一個風氣第一百五十二章,腹黑的安平王夫妻第七十六章,端午節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王位繼承人第三十一章,青蠅第一百九十一章,王爺的心事第二十四章,呂湘波的引逗第四十九章,越想越歪的人第一百一十五章,腦補過度後,日子還是要過第五十五章,王爺吃癟第六十八章,做客第三十七章,這樣是好還是不好?第二百一十三章,一對有情人第三章,多個火盆也有人看第一百六十九章,佐哥兒讓梨第一百一十九章,嶄露頭角的真姐兒第五章,真姐兒騎馬第六章,王爺的主張第一百四十六章,聰明的左將軍第一百三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八十四章, 親情第四十四章,爲來爲去爲王爺第四十章,出來吃飯第二百章,未婚夫妻的避嫌第八十四章,漸成情癡第一百三十五章,趙赦的難關第一百八十六章,皇帝賠罪第七十二章,趙赦進宮去告狀第一百零四章,伍側妃變成同盟第二百零四章,世子成親第二十一章,不長眼睛的人第十六章,甚得寵愛的真姐兒第一百一十三章,說話沒譜的人第二百一十一章,回京第五十七章,浮屠不是亂造的第二十一章,不長眼睛的人第五十章,爲親事說話
第二百零六章,離不開父母的小小毛第一百七十八章,兩個慫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表哥三天不打,要折房子第九十七章,狂傲的趙王爺第一百六十六章,清理第一百六十章,沒有張三還有李四第五十三章,王爺一腳勝似千言【 】第一百七十六章,新封趙小毛第一百四十五章,真姐兒去捉表哥的短兒第二百零五章,回西北第八十九章,賞花第一百九十一章,王爺的心事第三十六章,如今的真姐兒第七十三章,責備第一百三十一章,不乖的一對人第一百零三章,王爺也是疼愛的第四十九章,越想越歪的人第七十五章,長平又輸一回(小修)第七十五章,長平又輸一回(小修)第二十二章,爲人自視不要太高第一百五十章,親事先去了一件第一百七十三章,要和母親一樣的人第九十八章,有些事情如此簡單第五十四章,王爺心思如電不容人瞞第一百七十七章,心愛的東西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九十三章,給一巴掌好還是疼愛好第八十二章,別人的日子自自己不懂第一百一十六章,世家裡的事情第一百三十八章,雷來了第二十九章,誤會解開第一百五十四章,清白的安平王第一百一十八章,真姐兒的仁心第四十四章,爲來爲去爲王爺第一百零六章,表哥好糊弄不?第八十五章,宮中驚變第一百四十四章,緩上一緩待轉機第二百零六章,離不開父母的小小毛第一百章,又要鬥嘴一回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九十四章,敲打第一百九十二章,關切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平王府和西平侯府第一百四十章,努力中的安平王第五十一章,又來一位自作聰明的第一百二十五章,循循的安平王第二百零八章,世子妃柔莊的名聲第二百零四章,世子成親第三十二章,真姐兒管事第一百八十七章,世風日下,小毛當家第一百六十八章,能掰的王爺第一百一十八章,真姐兒的仁心第七十章,示威第六十四章,出行第八章,碰的石頭和釘子第一百一十一章,大婚第九十二章,吹了的親事第二十五章,呂湘波再一次的引逗第一百六十章,沒有張三還有李四第一百一十九章,嶄露頭角的真姐兒第一百一十章,被慢待的王爺不情願第二百零二章,“沒有能耐”的世子第一百零九章,真心應該是可以期待的第二百一十五章,私奔是一個風氣第一百五十二章,腹黑的安平王夫妻第七十六章,端午節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王位繼承人第三十一章,青蠅第一百九十一章,王爺的心事第二十四章,呂湘波的引逗第四十九章,越想越歪的人第一百一十五章,腦補過度後,日子還是要過第五十五章,王爺吃癟第六十八章,做客第三十七章,這樣是好還是不好?第二百一十三章,一對有情人第三章,多個火盆也有人看第一百六十九章,佐哥兒讓梨第一百一十九章,嶄露頭角的真姐兒第五章,真姐兒騎馬第六章,王爺的主張第一百四十六章,聰明的左將軍第一百三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八十四章, 親情第四十四章,爲來爲去爲王爺第四十章,出來吃飯第二百章,未婚夫妻的避嫌第八十四章,漸成情癡第一百三十五章,趙赦的難關第一百八十六章,皇帝賠罪第七十二章,趙赦進宮去告狀第一百零四章,伍側妃變成同盟第二百零四章,世子成親第二十一章,不長眼睛的人第十六章,甚得寵愛的真姐兒第一百一十三章,說話沒譜的人第二百一十一章,回京第五十七章,浮屠不是亂造的第二十一章,不長眼睛的人第五十章,爲親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