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聽國學課
昨晚我和先生一起聽了一堂國學課。關於《黃帝內經》的解說,關於健康養生知識的傳道。
吸取營養。天地之間,唯有五穀雜糧爲最優。
排除毒素。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與傳統習慣作鬥爭,不抽菸、不酗酒,不嚼檳榔、不吃臘製品,少吃淹制泡菜。
保護血管。調節重口味;力求飲食清淡。
加強運動。不能讓自己“坐以待斃”。
這是一個半小時課後留在我腦海中深刻的記憶。
在日常生活中,道理很容易懂,關鍵是踐行中很難做到。
我們應該時刻告誡自己:人的一生,不求長生不老,但要珍惜父母帶給我們的生命,讓生命的精華爲天地、爲人類創造儘可能多的財富!
先生今天決定:下午再去聽一堂國學課。
40.純樸的關係
今晚在表弟家吃晚飯。表弟表弟媳跟我們年齡相彷。我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我們都認識的一個女性朋友打電話要表弟去接;表弟正在炒菜,回答着“好好好”。
飯菜搞熟了,我們大家開始吃飯。只見表弟把做飯的行頭一放,騎着摩托車出去接人去了。
一會兒功夫,朋友接回來了,我們客客氣氣打了招呼以後,這位女性朋友直接坐上來吃飯。
一切都那麼自然;一切都那麼和諧;大家都那麼開心。
表弟媳婦怕我們不理解,很自然的說,她在一家超市打工,丈夫在外打工,婆家沒人在家裡,孃家沒有親人了,從小寄養在姑媽家,受盡了苦、很可憐。我們像親姐妹一樣。
其實我們很早以前就瞭解他們的友誼。
親眼所見,真的感嘆這種純樸的關係。
回家路上,我跟先生開玩笑:我們這些知識分子能做到這樣嗎?年輕的夫妻們能這樣平靜的處理好朋友間這種關係嗎?
人世間,簡單,是一齊良方;簡單,是一種妙招;簡單,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子旋所感:男女之間的接觸存在純友誼關係嗎?我倒不希望找到答案,因爲本身給出這個問題的人就處在這種疑慮之中。而相信男女之間有純友誼的人是絕對不會反問:“我們這樣的關係會讓大家有所猜想嗎?”當然這是基於一定的道德基礎的。其實對於已婚人士和婚外異性人士的接觸時,做到的禮數和舉動到達什麼程度,這是一個需要夫妻雙方協商的準則。倘若一個人****慣了,言語輕佻,而另一個人保守嫉妒,這樣大家都不會搬上臺面來說,遲早會分道揚鑣。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我有見過有些情侶交往時,女方向男方提出絕對不能和任何女生講話的要求。男方每次要和其他女生交流溝通時,都只能讓旁邊的男性朋友代爲傳達。對於這種聽起來就很荒謬的情況,我的建議只有分手。
看來,我還是個參不透成人之間、男女朋友與男女戀人的關係呵!
41.來自山西的禮物
最近三年,每年的冬天,都會有一個信息通知我去恆幫物流園內的貨站領取貨物。
那是我三十年前的二中的學生張震從山西太原給我寄來的禮物:三大箱蕎麥麪、蕎麥粉、小米。
這些食物都是血糖高的人吃了不增血糖的。
三年前,張震聽說我血糖高,先是將小米寄給同學、然後由同學再送到我家裡。去年他回家,跟我的交談中發現我能正確對待自己的血糖高,沒有什麼心理壓力,就乾脆直接寄到我手裡了。
張震是85年我在縣二中教的學生,他大學畢業後留在太原工作了,在太原的縣銀行當行長,在那裡結婚生子,工作二十幾年了。
這個男孩子的特點首先是厚道。對老師對同學、對家人都特別實誠,每年他昔日的高中同學都會結伴去他工作的太原做客,不管去多少人,他都會熱情接待、周到服務,用最好的食物款待朋友們。
他也特別的孝順。他的母親重病近十年,最後的五年完全是植物人狀態,他請假自己回家服侍母親、請專人照顧母親,幾年如一日,沒有一句怨言。看到他北方南方奔波,連他的老父親都勸他放棄對已成植物人母親的挽留,他克服重重困難,硬是留母親在這世上多呆了幾年。
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隻做不說。對老師、對同學、對家人都一樣,默默無聞的把每件事做好了,也沒有聽他說起。每次給我寄來雜糧,都是我取回來以後給他道謝,他才呵呵的笑着說:“這不是什麼大事,這是我做學生應該做的”。
寫過這些,我覺得還永遠不夠,遠沒有把他的樸實、他的堅毅、他的認真、他的執著表述清楚。
我想,等我的這些作品成書的時候,一定想辦法把他的照片附上,讓朋友們看看他的180的個子,看看他真誠的笑容,看看他厚實的胸膛,看看他堂堂男兒的氣質。
子旋所感:這個同學也是我媽媽的同學,真是大山一樣深層、厚重的叔叔!
42.婆婆的關心
近幾年我們養成了一種習慣,週六上午去公公婆婆家,我掌勺搞頓大餐犒勞全家老小。
今天吃完中餐,趁着外面有太陽,我抱着小棉被在車上午睡。溫暖的陽光照在咱潔白的寬敞的越野車上,我馬上要進入夢鄉。
只聽見“啪啪啪”輕輕幾聲響,婆婆喊到“曉姑娘、打開點窗子睡!”
雖然是在矇矓中被婆婆敲醒,但我仍然被婆婆的關愛和重視所感動。
快三十年的婆媳了,也成母女了。每次回家,她都會把她跟公公間的矛盾、秘密、笑話細細的說給我聽。
婆婆這個昔日好強的、從不服輸的婦女隊長勞動模範真的老了,我們要好好關心她、孝敬她!
子旋所感:首先點贊大姨與婆婆關係。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我是沒有發言權的。縱使掰得清楚道理,也是應了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我還是覺得是夫妻雙方和老人這三方的共同責任。最要緊的是,老人學會放手,靜觀其變以及不去打擾新家庭的生活。過多地干涉子輩的生活,只會在無意間地露出偏袒的意味,加劇這一矛盾。畢竟,距離是產生美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