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81至85

81.近段時間麻將活動總結

今天是2016年7月13日。

回顧兩個多月來工作之餘、寫作之餘的麻將活動,一是活動次數多,估計有三十來次。二是輸的次數多,估計有二十四五次。三是輸的金額較大,應該是好幾千元。總的感受是:自己越來越蠢!

唯一的收穫是:悟透了些道理。“麻將桌上無好人”:你錢多人蠢,你最受歡迎;越蠢越受歡迎。

回顧兩個月來工作之餘、寫作之餘的麻將活動,一是活動次數多,估計有三十來次。二是輸的次數多,估計有二十四五次。三是輸的金額較大,應該是將近一萬元左右。總的感受是:自己越來越蠢。“麻將桌上無人情”:自古以來,麻將桌上無父子,你手氣越背,其他幾個人顯得越齊心,那叫打死一個算一個;“麻將桌上無邏輯",你下午可能輸得一踏糊塗,晚上可能左右逢源,純粹是一種叫手氣的東西在主宰你,也就是我們說的“賭”和“搏”。

想想,我一個如此文雅的人,爲什麼要去麻將桌上“賭”“搏”呢?架不住朋友們的招喚?我是不是屬於錢多人蠢?

悟透這些個道理以後,豁然開朗豁然開朗。

閒暇時間裡,小小娛樂,會調節好生活,但一定自我調節好,只能控制在"怡情"的範疇內。

有時間,坐下來抒寫大美情懷吧!

82.今天是個好日子

今天是2016年7月19日。收到三個特別好的消息:

侄兒子凱被錄取到中國地質大學珠寶與材料專業。除了學醫以外,凱的愛好就是服裝、珠寶設計,“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本着這個原則,我指導他填了地大的志願,凱高興極了,我鼓勵他學好這個專業,兼學服裝設計,與國際接軌,走向世界,我堅信這個孩子將來會很有出息!

侄兒子旋被錄取到湖南農業大學的環境與科學專業。近一段時間,我一直爲旋崽高考失利而心痛不已,但憑着我的老教師的經驗,憑着姨媽的堅毅的內心,專程給旋崽講了一上午的輔導課,面對高考失利的現實,制定了眼前規劃和長遠規劃,分析各種可能出現在高考錄取工作中的情況,填好了志願,讓旋崽又一頭扎進自己的奮鬥中:上午自學英語和日語,下午按我鼓勵的方向做五千字的文學創作。這個孩子的最大特點就是積極向上,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他就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了,他確信姨媽講的“高考錄取到哪個學校,只是拿到了人生路上衆多門的一張入門卷,關鍵看走的人怎麼走”,他自豪的回答勸他復讀的同學“我畢竟還是考上了一本,我爲什麼要復讀呢!”他非常坦然的接受了被湖南農大錄取的結果,“我四年後一定要考研究生”。我對這個孩子的堅毅和執着,真要給一百個點贊!

大侄女豆豆做了水務局五年勞務派遣人員之後,上個月報考了縣水業集團人力資源部長一職,面試表現出色,獲得高分;今天的綜合考覈得到全局領導、幹部的高度讚揚,考覈結果特別優秀。豆豆雖然沒有讀名牌大學,雖然沒有第一時間考上公務員,但她競競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熱心公益事業,樂於關心他人,生活和工作得很精彩,真爲豆豆高興!

今天一整天都開心!爲這個大家族裡優秀的孩子們!

我是這個大家庭裡的大姐,是主心骨。這是29年前媽媽叮囑的。我應該沒有辜負媽媽的重託!

媽媽,爸爸,你們滿意吧?

我會更加努力!

子旋所感:關於此事,我最後悔的是我自己鋒芒太利。從進入高中時,我就規劃好我自己要走的道路,以至於被父母知曉後跟大家說了個遍。倒不如張子凱一般,先對家裡人的意見聽之任之,再一鼓作氣拿到自己喜歡的。我深知從進高中的選擇起,親戚父母便百般干涉。我又是那麼地容易動搖,覺得不聽他們的想法就有虧於多年來的養育之情。我百般猶豫,百般難過,但最後也只能聽從他們的建議。那個時候說出那些話,實則也是在安慰他們。

漸漸地,我覺得聽從他們的安排、與他們講話讓我實在太難受。他們可以百般“曲解”我的意思。比如我從沒幻想過能去東京大學留學之類的,結果,從我媽口中傳出來全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之類的名校。我覺得她可能是想要激勵一下別人,又或是想炫耀一下兒子的偉大夢想。所以,有所圖是好,但即使暴露給最親近的人也會有“事未成,聲在外”的危險。他們也可能只是隨口一說,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難保日後尷尬的不是我自己。

之前,我也和媽媽的同學聊過一次。那是在上海生活的一家人,她總是保護着自己的小家庭,就連女兒去美國做交換的這個事情也從沒跟其他人說過。

我不是不懂父母對於孩子取得的成績以及成長感到欣喜的感情,但不能口無遮攔地去誇讚。這種用力過猛的方式,一是落下口舌,遭人記恨;二是給子女帶來心理負擔。

所以,我現在也學會了有所說,有所不說。都是成年人了,也該學會自己做好決定併爲之負責了。我們要避免家長心切反而幫倒忙,到時候,批評他們時還會反問:“我這不是好心嗎?”再好的心,幫倒忙,也是糊塗心。

抱歉,此時此刻,我心情沒有大姨那麼好,顯得不合拍。

83.鄰居倆口子

鄰居104棟的韋總和丈夫餘總兩口子都是很好的人。

韋總原來是大學的老師,與第一任丈夫離婚後下海經商。做電機生意,經營很好,賺了不少錢。她孝心很重,一直把80多歲的爸爸媽媽安排在自己身邊,細心照顧,特別是患有老年癡呆症的媽媽悉心愛護,幫媽媽添置遊戲機、電子琴、乒乓球檯,盡其可能幫助深度癡呆的媽媽,十分虔誠的挽留着辛勞了一輩子的老媽媽;她熱心公益,牽頭組織保護鳥的活動;她關心鄰里,經常組織鄰里姐妹、同事週末到農莊、到大自然瀏覽,組織大家到家裡做麪包、包餃子。她愛家人、愛朋友、愛丈夫,活潑開朗,熱力四射!

韋總丈夫餘總則是個修養很好的人。他雖然其貌不揚,遠看上去像個鄉下老頭,但你若瞭解他,你會發現他很多過人之處。他雖年過六十,但仍十分孝敬他的岳父岳母,幫他們推拿按摩,幫他們磨咖啡;他愛好廣泛,尤其熱愛攝影,不怕路途遙遠,不怕長時間蹲點守候,不怕忍飢挨餓,抓拍到一幅又一幅絕妙的鳥片;他精於茶道,只要家裡有朋友來,他會一臉微笑煮着茶、耐心給你解說着各種茶的特點。

最近,這倆口子送了我六十來幅鳥照片,我準備把這些精美照片擴寫出來,佈置在別墅的走廊裡,炫耀炫耀鄰居的優秀作品呢!

84.我們家的小六

我們家的小六是弟弟的大女兒楊子澳。子澳今年11歲了。這是個五官清秀、非常漂亮的崽。

她愛學習。各科成績平衡發展,從小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作文寫得超級棒,多次在競賽中獲獎。回到老家,去菜地仔細觀察,把朝天椒“筆直的使勁兒朝天向上長”的特色描寫得生動形象,寫春天的嫩芽兒“像躺在媽媽臂彎裡的嬰兒般柔嫩和溫馨”。

她愛運動。她身材苗條,身體柔韌,極富協調性。愛爬山,從四五歲開始,看見山就往上爬;愛跳橡皮筋,愛踢毽子,全校的運動會上她能拿獎;會打羽毛球,游泳遊得特漂亮。

她愛好廣泛、發展全面。她畫的畫在小學二年級就在全國小學生競賽中獲金獎;她的鋼琴學習是從四歲多開始的,而今已過八級;她會講故事、會中英文化演講,主持人訓練也是三歲多就開始了。

聽到孩子這麼多特長,一般人都會認爲她一定很辛苦,恰恰相反,我們的小六一直是特別輕鬆、特別快樂、特別開心,小小年紀的小六、美麗活潑的小六,身上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兒!

而偏偏她又那麼懂事、那麼善解人意!

家裡爲了孩子的上學,特意在市中心買了房子,小六主動拿出自己零花錢的一半;媽媽生第二胎,她開心的支持,試探她喜歡弟弟還是妹妹,她怕爸爸媽媽有壓力,一直鼓勵說“希望媽媽生個妹妹”;妹妹出生後,她表態,“妹妹的教育由我負責”!

應該是老天獎勵我們家族,給了我們這麼優秀的女兒!

子旋所感:至今,我完全相信大姨的教書育人的理論:好孩子是捧出來的。我們家族的孩子們聽到的總是正面鼓勵!子澳一定會很優秀

85.關於生男孩生女孩

關於生男孩生女孩,我們的父輩是非常講究的,簡單的說:一個家庭不管生幾個孩子,必須得有一個男孩。

我的媽媽爲了生個男孩,一共生了八個孩子:四個女孩,都健康的活下來了;四個男孩,只有第八胎、就是現在的老五幸運的活下來,並且茁壯成長起來。

所以到了我們這一代,弟弟家裡有一個男孩成了一種責任。

弟妹是獨生女,當時按政策可以生育第二胎。在備孕期間,親家娘使盡渾身解數:中藥、西藥、偏方,藥療、食療,弟妹懷孕五個多月的時候,親朋好友建議她去做B超,言外之意是去鑑定一下性別。弟妹徵求我的意見。

爲什麼要鑑定?

不是男孩就打掉?

我們姐弟五個,允許我們弟弟可以擁有第二胎,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幸運!

弟弟和弟媳聽從了大姐我的意見。生下了第二個女兒,我們健康聰慧的小七:子蘊

弟弟非常忐忑,弟妹非常自責。我說:許多世界名人,生一個或兩個女兒,他們生活得特別幸福,他們就是消滅傳統思想的典範。對於我們大家庭來說,弟弟弟媳有沒有壓力,就看看我們大家的實際行動吧!

小七快一歲半了,我們整個家族老老少少視若掌上明珠。弟妹感慨的說:“小七落在我們這樣的大家族裡,真是何其幸運”!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真應該摒棄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所謂“男尊女卑”的觀念應該隨着社會發展的車輪前行而灰飛煙滅。

人類沒有女性,怎麼存在?

人類沒有女性,怎麼發展?

人類沒有偉大的女性,教育怎麼進行?

人類沒有偉大的女性,世界怎麼進化!

子旋所感:關於孩子的性別問題,老實說,男孩子確實能佔到更多的“便宜”,但相應地也會承擔更重的社會責任。所以,我從來不覺得,生男生女會有很大的差別。但我們也深深地明白這其中的歧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完全消除。而且,這種歧視不光是存在於生孩子的時期,就算到子女彌留之際也會存在。想象一下,一個女孩子從小不被父母待見,上了大學的她以爲能夠輕鬆和開放一些時,卻被導師告知不招女生;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去找一份工作,但也因爲性別遭到了招聘方的歧視;直到結婚時,她還是隻能聽從父母的安排。雖然這樣的事情在現在來說已經逐漸變少,但個別現象仍然存在。

導致性別歧視的原因有很多。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長期以來的性別審美和社會角色的禁錮。社會認爲女性綜合素質方面不如男性,這種落後主要會體現在抗壓能力和身體素質方面。此外,懷孕作爲女性重要的環節,受到太多不穩定因素影響。因此,同一情景下選擇人生環節較爲“簡單”的男性是更符合邏輯的。同時,社會對於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分配的問題,我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不多再次做贅述。而性別審美,主要是指的在角色分配後,對於不同性別的人的一種期許。“女性柔美,男性陽剛”這便是最經典的審美方向。偶有異變的也只會在像穆桂英、武則天等驍勇善戰或者善於權勢的人身上。所以,我們會對說話細聲細氣的男生感到反感,又或是健身過度的女性感到汗顏。

首先,我們要接受和正確認識性別上的差異。但同時,我覺得,在目前我們並不急於通過改變這種性別審美,來改變歧視的現狀。畢竟,我們的社會教育等方面的發達程度還不能提供足夠的文化基礎供人選擇。我們應該是要用包容的眼光去對待性別上的差異。等到將來,我們的性別審美也會發生若干變化。

第三部87我是誰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 1至2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71至73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二部63、64第三部87我是誰第一部11至20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3-4第三部96迪哥第二部81至85第一部57.我與妹妹楊燦第二部70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二部142至143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 1至2第一部 4至10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12至15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三部38至42第一部22至30第一部53第三部96迪哥第一部57.我與妹妹楊燦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77至80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56第一部 4至10第二部56第三部13至18第二部128至132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第三部1至6第三部33至37第二部38第二部35至37第二部70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一部50至52第二部102至109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77至80第二部9至11第一部53第二部128至132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三部7至12第二部3-4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47至48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77至80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三部101我的驕傲我的小家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57至59第三部38至42第一部11至20第二部5-6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一部11至20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70第二部27第二部3-4第二部70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二部 1至2第三部13至18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二部71至73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一部 4至10第二部5-6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77至80第二部63、64第二部28第一部46至47第二部90至94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16至18第一部46至47第二部56第二部16至18
第三部87我是誰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 1至2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71至73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二部63、64第三部87我是誰第一部11至20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3-4第三部96迪哥第二部81至85第一部57.我與妹妹楊燦第二部70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二部142至143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 1至2第一部 4至10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12至15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三部38至42第一部22至30第一部53第三部96迪哥第一部57.我與妹妹楊燦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77至80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56第一部 4至10第二部56第三部13至18第二部128至132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第三部1至6第三部33至37第二部38第二部35至37第二部70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一部50至52第二部102至109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77至80第二部9至11第一部53第二部128至132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三部7至12第二部3-4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47至48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77至80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三部101我的驕傲我的小家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57至59第三部38至42第一部11至20第二部5-6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一部11至20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70第二部27第二部3-4第二部70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二部 1至2第三部13至18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二部71至73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一部 4至10第二部5-6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77至80第二部63、64第二部28第一部46至47第二部90至94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16至18第一部46至47第二部56第二部16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