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54.機長李勇

李勇自我介紹: 91年我榮幸進入楊老師的K73班,93年招飛體檢合格,94年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學習理論,95年去澳大利亞學習飛行,97年學成回國,進入南方航空公司,成爲一名職業飛行員。《一路歸來》——獨家記錄南航機組臨危受命,接滯留普吉島湖北同胞回國)

55.關於高91班陳龍淼同學的簡介:

陳龍淼,男,1979年出生在長沙縣春華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91年7月至1997年7月在長沙縣一中讀初中高中六年,初中班主任李佩霞老師,高中班主任楊曉明老師。該同學帶着農民兒子的質樸、緊毅、踏實出色的完成了中學六年的學習,學習主動性極強,孜孜以求、刻苦鑽研、腳踏實地,基礎牢固。眼下,剛過四十、精神帥氣、看上去還像個二十出頭的帥小夥已經是博士生導師了,在他所研究的領域成績卓著。

附關於k91班學生陳龍淼的報道 (作者:楊武)

還記得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閱兵式上,有一門處於世界領先的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155毫米車載炮,威武雄壯地通過天安門廣場,車載炮上“南京理工大學研製”的銘牌,顯示這是唯一一種標註大學名稱的國際一流重武器!陳龍淼就是這款已經列裝部隊的主戰裝備的副總設計師,我一直希望能夠面對面地和他聊一聊,在電話裡他很快就答應了我。

圖片

見面才知道,陳龍淼是我湖南老鄉,他1979年5月出生在湖南長沙縣的一個農村家,長着一張圓臉,理着板寸頭髮,笑起來眼睛會眯成一線,給人非常精幹,待人接物很熱情的感覺。走在校園裡,粗看一眼,以爲是研究生,其實他26歲博士畢業,37歲被破格評爲教授,除了他是155毫米車載火炮型號副總設計師,他還先後還作爲副總師開展並完成2型國防重點火炮武器裝備型號和2型外貿火炮武器裝備型號研製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基礎加強計劃、國防973課題等30多項國防科技項目。在常規兵器領域,他算是非常年輕優秀的專家了。他有什麼成功的秘籍?

帶着這個想法,我來到他的辦公室。這是一棟大約400平方米左右的兩層小樓,裡面有許多單獨的辦公室,這樣的小樓在周圍辦公高樓的包圍下,很不起眼,然而在這裡卻誕生了多個重大的武器裝備型號。

一個人的成長是有軌跡可循的。我聽說他初中高中時期都是學霸,於是很自然地就問他:“您上大學前就是學霸,是因爲家裡是農村的,希望通過讀書走出農村?”他笑着說:“我家父母雖都是農民,但非常注重營造子女學習的氛圍,家裡面讀書上進的氛圍,還是比較不錯的。我爸非常鼓勵我們讀書,我初中就去縣裡上重點中學,那個時候全縣的重點中學校裡面就只有兩個班的初中。第二點我爸比較樂觀上進,給了我們子女一種非常正面的教育和榜樣,我們從小就在各方面都很上進,讀書更是不甘落後,他常常教育我們人生要靠奮鬥和拼搏,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未來。”看來,家庭的良好氛圍和上進的積極心態,爲陳龍淼後來取得的學習成績打下了基礎。

圖片

另一個對他成長有幫助的是他的初中、高中班主任。他說:“我初中班主任有一套很好的教育方法。我們初中班宿舍都是那種大通鋪的宿舍,二十幾個人住在一個宿舍,我那時候個子很矮,乘車甚至都不要買票,寄宿生活對我的獨立生活能力有很大幫助,班主任對大家一視同仁,無論是家庭條件還是成績的好壞,她對學生沒有任何的歧視,這一點對於我們小時候的人生觀形成是一個好的氛圍,讓我們能夠平等的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幾乎沒有任何自卑或者傲慢。”初中老師爲陳龍淼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自信的與人相處之道打下了基礎,爲他比較快的適應各種社會環境提供了鍛鍊。

他接着說:“我的高中班主任,她的一個教育理念,就是讓所有的學生大膽的走上講臺去當老師,就是讓學生來鍛鍊和展示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把女生訓練成男生的理科思維,讓男生和女生之間良性競爭。還有就是她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所以我們沒有感覺到高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衝擊或者是壓力,一路考下去,就很輕鬆的上了,感覺那時候也很有自信。”陳龍淼很幸運,高中又遇到了懂教育的好老師了。

他的幸運跟着他來到了大學後。我知道他本科畢業設計開始就跟着他的導師錢林方教授,以後他碩博連讀,留校工作,都是跟着他的導師。他充滿深情地說:“我覺得錢老師對我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做人有原則。作爲導師,我覺得他爲人的品質,非常的難能可貴。他有好多的原則,一個就是課題組的科研經費的使用,都是由會計按照規定嚴格把關管理,課題組的績效分配,他自己也從來不直接參與分配,都是讓我們幾個骨幹拿方案。另一個是他對學術的嚴謹態度。一年365天,除了過春節幾天和出差在外,他幾乎天天都在辦公室搞科研,每天晚上大概10:30左右才從辦公室離開,他的辦公室沒有熄燈,我們都不會離開。他理論知識非常紮實,科研項目中涉及到的所有理論公式都是他自己親力親爲推導,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錢老師2004年就開始帶着我們做軍品外貿的型號,帶着我們經常去工廠出差,他對我們這些學生的成長非常用心,無論是學業指導,還是工作上鼓勵我們勇挑重擔,勇於創新,都是我非常感激和值得學習的地方。”

有這樣的優秀導師指導,他每一步都走得紮實,他繼續說:“從他身上我主要學到兩點,第一個就是底線思維,哪些是你科研的底線,哪些是做科研的原則,哪些是這麼多年來一直堅守的,我都從他身上學習。第二點就是科研工作中特別重視理論先行,只有堅實的理論創新,才能改變我們兵器行業這種‘畫加打’比較傳統的做法,而不是憑經驗,先畫個圖,然後加工出來打一下,效果不行再畫個圖再打一下。”對於他的導師,他一口氣說了很多,那種敬佩和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受湖湘文化的影響,近代以來湖南人有着明顯的家國情懷,常常是放眼天下,胸懷抱負。陳龍淼自然受此薰陶,按照他當時高中的成績,他原本是可以保送湖南的好大學,但是他堅決放棄保送,要自己報考省外的高校,他的夢想在遠方。他考入了我們學校的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

由於大多數學生對專業並不熟悉,上大學的一段時間裡,常常會有一些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產生失望的情緒。在外人看起來,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太普通,既不是熱門,又似乎太枯燥。我笑着說:“當時您上這個專業後,尤其是瞭解到這個專業是學槍炮,有沒有點失落的感覺?”

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說起這個問題,他依然記憶清晰,他笑着說:“實際上那時候我對專業沒有一個概念。我也不知道哪個專業怎麼樣。那時候家裡面也不會輔導我什麼專業好之類的,我一開始報的是管理類專業,大家說管理熱門就奔着熱門去了,然後就錄到機械專業來了。你說是不是有失落,我不會有失落,因爲你叫我學什麼東西,我都能夠學好。”他讀了4年的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其實我們學校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與火炮專業有着密切的淵源。有一次,學院組織學生開展勤工助學,到火炮專業教室除草。陳龍淼在火炮教室看到那些充滿力量與美學的火炮武器,那一刻他與火炮真正結緣了。

但是1997年時,實際上我們學校整個兵器專業已經萎縮的很厲害了。他學的是民用專業的機械設計與製造,那時他們學院正兒八經的學火炮專業的只有一個班11個人。

他接着說:“後來教研室的老師給了我很多的引導,我覺得南理工這樣的學校,火炮專業是它的優勢和它最強的專業之一,隨着跟教研室老師的一些溝通和交往,我對火炮專業認識越來越深。因爲火炮它是一個特殊的熱力機械。我在想如果我能把這種特殊的機械學好,那我做通用機械肯定很輕鬆。而且我們學校火炮類的專業學科在全國排名第一,我學的是個最強的專業!”陳龍淼語氣中明顯多了一些自豪的感覺,樂觀自信的感覺又讓他渾身充滿了力量。到了大四的時候,他被保送研究生,就轉向了火炮,跟着教研室一起做課題,甚至他的本科畢業設計做的都是火炮方面的課題。

如今他已經是博士生導師了,人們常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他把自己在老師那裡學到的理念和日常的學習當中所受的教育,用於培養自己的學生。他說:“我對所有的學生不問出身,我只關心他的愛好和興趣。首先要求我的學生對科研團隊的氛圍進行熟悉和了解,知道我們團隊能做哪些事情、做什麼事情。然後我再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和能力大小,來有針對地進行指導。有的學生邏輯思維非常好,有的學生抽象思維很好,有的學生機械製圖學得很好,我會根據每個學生的天分,有重點的加以引導。”

陳龍淼已經成爲了火炮武器設計領域的中青年中堅力量。我問他:“您覺得做一個型號的總師啊,容易的是什麼?難的是什麼?”

他笑着說:“做型號的總師。我沒有體會到它有多容易,我覺得難的地方就是總師要對總體技術方案一錘定音,我們開了多次會,最後需要確定一個總體方案,總體方案決定了今後型號的成和敗,這個決策是比較難的。第二個比較難一點的,就是協調各方拋棄本位主義,把總體的設計理念堅決貫徹和實施下去。從總師單位學校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把全國最好的資源調動起來,以我們的設計理念去貫徹去實施。”

比如155毫米車載炮的總設計師是陳龍淼的導師錢教授,他解釋說:“許多時候擔任型號總師,需要有堅實的理論分析,同時也要有創新,並把其應用到型號當中,才能夠取得成功。典型的例子就在155毫米車載火炮,2009年實際上就立項了,總設計師單位也不是我們學校。2009年到2014年之間,火炮的密集度一直打不好。到2014年的時候,這個型號才重新立項給我們學校,由我們這個團隊來接手。錢老師帶領研製團隊,只花了一年時間,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主要是理論上先弄明白了,重新做了一個總體方案,問題一下子都解決了。”

他從2001年開始從事火炮技術與研究已經二十年了,尤其是負責型號項目後,他許多時間奔波在包頭、太原、齊齊哈爾、成都、西安等地的研究所、企業、試驗場、部隊,一次預研項目實驗的失敗,讓他重新審視從事這份工作的責任與使命。由於實驗前考慮不周全,實驗過程中,發射試驗裝置突然解體,掩體被打出了巨大的凹陷,裝置的碎片飛濺到500米開外的地方。那次失敗,讓陳龍淼第一次真切體會到,研製武器裝備,要擔負的責任和壓力。他更體會到武器裝備不是簡單的一種設想或是一張圖紙,而是裝備部隊今後幾十年內要實際使用的,責任與使命重於泰山。

長期外出科研試驗,他必然難以顧家,爲了儘可能多地陪伴妻兒,他規定自己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都要送兒子上學,從起牀到校門口的這段時間,是他寶貴的親子時間。他很自豪地說:“我愛人是在讀書的時候就認識了,她後來保送南師大讀外語研究生。她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沒有她的支持我的工作開展不會那麼順利,特別是從2008年以來,我出差太多,一年基本上有100多天在外面。她自己在教學上也很努力,上課很有激情,學生對她的評價非常高。”我能看到他說起妻子時,眼睛裡有一種明顯的感激與光芒。

陳龍淼在軍工科研一線,親身體會和了解國家軍工裝備的發展。我向他提了一個宏大的問題:“您在裝備科研的一線,我們國家目前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如何,您有沒有感覺到壓力?”

他略一思考,很認真地說:“我們的軍工裝備科研,還有需要大幅去提高的地方,首先,從兵器領域來看,相比航空航天、海洋領域,它的地位影響下降的很多。第二個就是說從裝備的本身發展來說,我們國家陸軍的裝備,就是南理工的優勢學科---常規兵器科研---這個方向發展來說,應該說已經是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我們並不弱。如果說是有擔憂的話,就是對常規武器的未來,要求它適應技術發展的變革,就是信息賦能,智能賦能,讓自己不要被這個時代拋棄。大家認爲原始的火炮就是‘一根管子兩條腿’,全是機械的東西。我們已經遠遠拋棄了這個傳統的架構,已經把控制、信息、計算機、材料、人工智能等學科兼容起來,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機械。從人才培養角度,我們也是希望其它學科的學生加入我們的團隊,因爲現在技術的發展太快了。第三個,隨着火箭炮技術的發展,對火炮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有人說火炮無用了。那麼怎麼樣去煥發火炮的生命,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我們整個搞火炮科研人員的壓力和挑戰。全國最厲害的火炮專業傳承到我們這一代,我們不能把這個專業、這個學科給丟了,這是一種責任。”他看着我說話時的眼神很專注,我能感受到他對事業發展的強烈的責任心。

“那您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規劃?”我緊跟着問道。他接過話頭,繼續說:“應該說就是有幾個努力方向吧。首先一個更宏觀的角度,我們要在火炮技術前沿研究領域,形成全國創新和引領的一個陣地。到了我們這一代不能把全國火炮行業的牽引作用給丟了。第二個就是從火炮的理論上去做創新,從交叉理論、交叉學科去做點探索,如果不能給火炮賦予它的變革性生命的話,那麼火炮的作用將大大弱化。

……

陳龍淼曾經是專業裡一流的學生,他現在逐漸成爲火炮領域內一流的學者,正爲建設行業中一流的學科帶領一流的團隊貢獻力量。《論語·爲政》中有“四十而不惑”,陳龍淼的人生與事業正走向成熟,他思想清晰,妥善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與日俱增,我的這個湖南小個子同鄉,乾的可都是大事啊,他任重道遠,一定會取得更多的成績!

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 86第二部95至101第三部21至26第二部90至94第一部11至20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一部11至20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31至34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一部11至20第二部70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三部100我們家老四老五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134至141第二部5-6第二部5-6第二部20第一部53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三部38至42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87至88第二部70第一部57.我與妹妹楊燦第二部39至42第二部60至62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71至73第二部12至15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20第二部31至34第三部95幸福時光裡的小故事第二部3-4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二部110至124第二部60至62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56第三部1至6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三部38至42第三部96迪哥第二部13至15第三部7至12第二部5-6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38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第二部57至59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三部21至26第二部102至109第二部67至69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二部70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63、64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二部71至73第三部60至64胸針的故事第二部57至59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二部53至55第二部47至48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二部16至18第三部101我的驕傲我的小家第二部90至94第二部35至37第三部60至64胸針的故事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67至69第二部20第三部60至64胸針的故事第二部 1至2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12至15第二部134至141第二部12至15第二部81至85第二部47至48第三部1至6第三部87我是誰
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 86第二部95至101第三部21至26第二部90至94第一部11至20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一部11至20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31至34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一部11至20第二部70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三部100我們家老四老五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134至141第二部5-6第二部5-6第二部20第一部53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三部38至42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87至88第二部70第一部57.我與妹妹楊燦第二部39至42第二部60至62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71至73第二部12至15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二部20第二部31至34第三部95幸福時光裡的小故事第二部3-4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二部110至124第二部60至62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56第三部1至6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三部38至42第三部96迪哥第二部13至15第三部7至12第二部5-6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38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第二部57至59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三部21至26第二部102至109第二部67至69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二部70謹以此書獻給建黨百週年紀念日(總結)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63、64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二部71至73第三部60至64胸針的故事第二部57至59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二部53至55第二部47至48第三部71至75我們的約定第二部16至18第三部101我的驕傲我的小家第二部90至94第二部35至37第三部60至64胸針的故事第一部58.我與準妹第二部67至69第二部20第三部60至64胸針的故事第二部 1至2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12至15第二部134至141第二部12至15第二部81至85第二部47至48第三部1至6第三部87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