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4至10

4.偷柴

之所以叫偷柴,是因爲我們家裡根本沒有煤,更沒有燃氣,沒有自留山,必須到別人家山裡去“借”。我大概從六七歲就開始了承擔七口之家燒柴的任務。

我跟對面張伯媽去她老親戚家偷過柴:手裡拿着“籤擔”,小鐮刀,貓着腰躥到山頂,選準大拇指粗的栗子樹、用力把它壓彎、用鐮刀“咔嚓”一下。銘心刻骨的是,有兩次把柴捆好準備回家的當口,山主,就是張伯媽的親戚,突然大吼一聲:“偷柴啦!哪裡跑!”大概從那個時候起,我懂得了什麼叫“尷尬”。

我跟媽媽住在山衝裡的同學去砍過柴。往返大約二十里地,等挑着兩筐柴晚上十點快到家的時候,迎面碰上來接我的媽媽,記得媽媽抱着我大哭,嘴裡不停的說着“我好崽我好崽”。那應該是我七歲多時的事情,從小媽媽對我的疼惜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我也跟隊裡的小夥伴一起偷過無數次柴,七八個人一起偷鄰村的柴。記得那時每個村都有一個“育林員”,就是守住柴草樹木不被偷。我們會選擇離山底遠、比較陡峭、比較危險,不容易被人抓到的地方動手砍柴。記得我們小夥伴中有一個年齡比我們大三歲的男孩子,他身體很廋弱、膽子很小,每次“育林員”來抓我們總會在山底大吼一聲“不準跑”,我們這些年紀小的射箭般跑過山坳了,只有那個大男孩呆在原地、尿溼褲子在那哭。

爸媽一直誇獎我的能幹。四十多年過去了,回想起來我確實從小受到了生活的磨鍊。我十二歲那年,家裡乾柴已囤積了一堂屋,寶貝弟弟出生,全隊的人都爲我媽生了四個女孩以後生了個男孩而奔走相告、而興高彩烈,於是擺了十九桌酒席。當然,辦酒席用的就是我積攢的乾柴呀!弟弟也四十一歲了,但關於老姐小小年紀就很能幹的故事,他很熟悉。

旋崽所感:尷尬之情,最易在借錢、說謊敗露之時發生。可比起無柴可燒而言,這份尷尬也讓人無暇顧及。這份膽量和勇氣,正是大姨在家庭事務方面的最大的支柱,並影響着弟弟妹妹的言行和心性。

5.被同學舉報

連續上文的偷柴,應該講當年方圓十里的柴山壩堤都已幾乎被我們削光。有時揹着箢箕不知往哪裡去。一個傍晚,我獨自來到鄰村一箇中型山塘邊,砍了一些毛毛草草以後,坐在塘邊發呆。對面出口處有一小水閘,兩根高高豎起的樅樹棍(水閘棍)顯得特別突出。

我攀着塘邊的樹枝溜到樅樹樁邊,沒有看周圍荒無人煙,沒有看滿塘山水煙波淼淼,更沒有看整個山野寂靜肅穆。我使出吃奶的勁,拼命的搖動那兩根樹樁,搖!搖!搖!只聽到“哐”的一聲,一大股水流如奔騰的野馬呼嘯而出......我抱着兩根木樁趴倒在壩堤上,聽到山水順流而下。我抱着兩根木樁爬上山頂,只見山下一羣人往山塘方向跑……

那年我11歲,在大隊學校讀初一。因爲我學習成績拔尖,老師推薦我加入共青團預備組織(等年齡一到就宣誓)。正在我開心陶醉的時候,校長找我談話:“有同學舉報你拔走生產隊山塘的樹樁,挖社會主義牆角。你不能入團。”

這應該是我人生受到的第一次打擊,我知道是哪個同學舉報的,每次碰到他我都非常不好意思,後來我們又同了一年的學,好在那位同學再沒揭我的傷疤。我默默承擔着這個“挖社會主義牆角”的“罪名”,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聽我說起過這件事。

掩卷遐思,僅僅是因爲年幼無知、懵懂無畏創了禍,算不上挖社會主義牆角,但想象當時身高不足1米4的我,要是被那股山水沖走了,結果就會是我們紅花坳山衝裡有個11歲的女孩子搖水閘棍淹死了,世上也就沒有這個坐在電腦前爬格子的人啦。

6.油渣

時代發展到今天,飲食中很少有人吃油渣了。但我家有個習慣,油渣看得比較重;煎豬油的時候,會有意把油渣留在油裡。爲的是紀念那個沒有飯吃、更沒有肉吃的年代。

我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加上我們姐弟五個,共七口人。生活過得很艱苦:能保證有三餐飯吃都很難,更談不上買肉改善伙食了。吃得最多的是酸菜湯、剁辣椒。一年到頭,會有兩三次煎豬油,煎豬油的活動在當時算我們家重大活動,一般是由爸爸媽媽一起操作。油渣撈上來後,媽媽在油渣上撒上一點點鹽,允許我們光吃,熱熱的、脆脆的、香香的,又解饞又飽肚,那應該是我們最初的幸福;或者媽媽把幾粒豆豉、少許剁辣椒往油渣上一放,置飯上一蒸,竈裡柴火發出噼啪聲,鍋裡米湯的香氣交織着油渣的香氣升騰升騰,一股沁人心脾的馨香傳遍屋裡的每一個角落,那種感覺就是屋裡熱氣騰騰、屋裡香氣撲鼻、屋裡生機勃勃!

這應該是關於油渣的盛典。

還有尾聲。有少許的油渣會留在油裡隨油凍結,日後它會出現在菜裡、漂浮在湯上,當我們發現這珍貴的傢伙時,會馬上挾給爸爸媽媽,但爸爸媽媽通常是退到我們碗裡。漂在湯裡的零星油渣,軟軟的、滑滑的、膩膩的。

油渣的樣子、油渣的味道、油渣的感覺連同爸爸媽媽的微笑、弟弟妹妹的歡聲一同長在我記憶的最深處。

至今,我會每年煎一兩次豬油。我會有意留幾片油渣在油裡。

旋崽所感:過往的油渣的香與味至今存留在大姨的腦海中。我雖沒能親口嘗過外祖母的油渣之味,倒也在母親的手藝中窺見幾分神似。那份鹹香先踏進味蕾,又繼而綻放出油脂醇厚的韻味的感覺讓人讚不絕口。只是我從未嘗過那隨油凝結的,又藏匿於湯汁的油渣。但這就像抓鬮一般讓人期待每頓飯中這份驚喜。

唉,我的長輩,你們的童年雖多有清苦,但也有情和趣味。

7.照顧爺爺

爺爺生病躺牀上應該有將近三年,爺爺逝世的那年我7歲多。算起來我是五歲開始照顧爺爺的。

我的叔叔嬸嬸在外工作。

我的姑姑都嫁很遠。

我的爸爸在大隊當幹部。

我的媽媽體質弱、孩子多。

我是長孫。照顧臥牀的爺爺理應由我負責。

記憶中,個子矮矮的我,每天早晨端着臉盆缸子牙刷牙粉、扶起爺爺,讓他洗臉漱口;白天接尿壺;傍晚把盆子端到牀上幫爺爺洗腳,用手指頭幫爺爺摳腳底。

“爺爺的腳好多粉囉”。當我這樣告訴姑姑時,姑姑拍着我的頭說,“妹崽,你長大了會得好報的”。

爺爺在我們那一帶是以“摳門”而著名的。但是爺爺會經常拿出食品給我;我上一年級的學費一塊一毛錢是爺爺出的、是他賣桐油的錢。

我的人生記憶應該從那時就比較深刻了:我覺得自己特有用,爸爸媽媽姑姑嬸嬸都誇我,爺爺特依靠我,爺爺臨終時,一直呼喚着我的名字“明伢子、明伢子、明伢子”。

從小到大,我吃了很多苦,但是一直很順。是爺爺一直在天國護佑着我?

旋崽所感:都說比起兒女,更疼孫兒女;比起父母,更親祖父母。兒孫之間的關係,除純粹的血緣關係,還有一份純真孩子的認同之感,而不是父母所帶來的義務感。即使是鄰里皆知的摳門的爺爺,他也希望孝敬的孩子在求學之路上少些困難。

說來慚愧,我並沒有照顧長輩的經驗。我的爺爺雖然一直患有腿疾,但也只在父母的轉述中想象着那般發作時的疼痛。每次見他走得慢些,我便上去問是否疼痛。他也怕我擔心,硬是挺着身子走。我則在一邊輕輕握住他的手,隨其擺動。當然,老人家也是相當節儉的,可是每每我抽空去看望他們,他們卻總是拿錢給我,數目也不少。誰又不是對外人不是有所保留,而對親人寬宏的呢?

8.面對爸媽吵架

有句古話叫“貧困夫妻百事憂”。我十歲以前,看到爸爸媽媽經常吵架。

我的爸爸媽媽感情是很深的。爸爸很英俊很漂亮,大媽媽十歲,媽媽很美麗很靈性;爸爸寫得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打得一手好算盤,還很會講話,他在幾百人的大會上作報告、會場上鴉雀無聲,媽媽17歲做了當年湘繡廠的廠長,她的刺繡水平是當地最高的,帶出一批又一批徒弟。因爲年齡的問題,因爲爸爸的家境問題,爸爸媽媽結婚遇到來自外公、舅舅們的很大阻力,他們結婚在當時轟動了一方。

感情很深不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太多困難:沒有柴燒、沒有水喝(挑水來回一里路)、有時還沒有米下鍋;十幾年中媽媽生了八個孩子,三個夭折;孩子多、孩子小,媽媽體質又弱;每到傍晚,爸爸沒有收工,豬叫聲、孩子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常常讓我那精緻秀氣的媽急得哭。爸爸回家不及時、爸爸不但不急還樂呵呵的,更加刺激我那煩躁的媽媽,吵架,便成了家常便飯。

有一次,爸爸媽媽爲借米吵了起來,一向在媽媽面前大度忍讓的爸爸沒控制住自己,在媽面前大發雷霆、舉起手要打媽媽,只見我媽“撲通”一聲、一頭栽倒在地上、休克了。那年我6歲,我看見媽媽倒下去了,我看見媽媽嘴脣像一張白紙,我看到媽媽不動了,我以爲天塌下來了!我以爲媽媽死了!我大哭一聲,從禾場上一直滾到2米多高的窾下,全家上下被嚇住了,媽媽也醒過來了。

從記事起,如果要問我最怕什麼,我會不加思索的回答:怕爸爸媽媽吵架!

我能體諒爸爸媽媽在困難的歲月裡的碰撞;我也感恩爸爸媽媽克服重重困難把我們拉扯大、還讓我們一個個上中學上大學!但我沒有忘記叮囑弟弟妹妹:父母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當弱小的心靈受到來自父母苦難情感重壓時,那是怎樣一種無助啊!

旋崽所感:很久之前,我也對父母吵架相當牴觸,總是害怕他們做出過激的事情來。我也會經常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但久而久之,我發現他們吵架很大原因起源於他們的性格問題,媽媽強勢而喜歡翻舊賬;爸爸隱忍而喜歡冷暴力。這使我逐漸意識到這是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的火山。火山爆發時,我就回房。無論是媽媽哭訴自己命苦,還是爸爸的一言不發都不能在我心中泛起一絲波瀾。一來我見過、聽過,二來我不認爲我有發言權去說誰對誰錯。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只有義務保證他們不做出過激的行爲,而不能插手他們的爭論。

孩子是容忍爸媽性格的差異的。但爸媽要顧及、關心孩子稚嫩的內心。

9.扯秧插田

我應該是六七歲就開始跟爸爸媽媽下田扯秧插田了。小時候我個子比較矮,長得橫墩,手比較有力,所以扯秧比較裡手:七八歲,我一個人能供爸爸媽媽兩個人插田用;後來長大點,大妹能跟着下田了,我一個人扯秧能供他們幾個用。可笑的事:炎熱天的早晨,睡眼惺鬆的下到田裡,拼命的扯秧,頭頂“雞屎蚊子”霧狀般繞着,我一邊扯秧一邊撓頭,一個早晨下來,整個頭就成了“粉東瓜”。回家吃早飯,一路上爸爸媽媽笑話着我、表揚着我......

插田一般是我和媽媽一起。我們隊上有兩丘大田,有將近十畝,媽媽比較弱小文秀,插田速度不快;我也速度不快,經常是別人都整整齊齊一排插過去了,把我或媽媽關在中間。說也奇怪,剛剛插下去的秧淺淺的、嫩綠嫩綠的,應該不構成什麼壓力,但是關在中間那種“關籠子”的感覺讓人很窒息。這種時候,媽媽在我後面接一截,那種被拯救的溫暖!四十幾年後還有餘溫啦!

那些年和爸爸媽媽一起插田扯秧,還有最爲開心的事:生產隊打“神福”,整個隊的人在一起殺豬、吃飯、吃熱肉、吃豬血,還有副食品法餅。每次這樣的活動,媽媽都會喝一點點白酒、然後紅着的臉醉倒在塘壩上,一個人輕輕的笑輕輕的講話。

想起這些事,已離我們而去二十七年的媽媽又鮮活起來了。

媽,崽想你!

旋崽所感:插田這份工作我從未經歷過,只是從書上看過或是媽媽講過。夏日時節,須把秧苗插的均勻合適,以便秧苗生長。其技術要求可想而知,而大姨從小便訓練出驚人的速度,是真的不簡單。而外婆沉醉於塘壩上的記憶總是那樣地令人感慨,因爲就連我的父母也很少提到外婆是怎樣的一個人。那份慈愛,那份溫柔,我也多麼渴望能夠體會一番。

10.接觸《家》

第一次接觸巴金先生的《家》應該是在我十二歲的時候。我和爸爸、大妹、二妹在家搞“雙搶”,主要負責割禾。我們常常分任務、搞比賽,誰先完成任務誰上田坎休息。記得有一次隊上的那位經常挨批的地主偷偷借給我一本書,就是《家》,我不懂他借書給我的本意,他或許是看我是學生、喜歡書,或許是討好我、因爲我爸爸是大隊幹部,但確實是他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名著。

十二歲的女孩子第一次從書中看到“愛情”的字樣,第一次讀到覺民、覺慧他們爲了愛情、與封建思想的代表作鬥爭後的幸福情感,甚至還讀到女人生孩子的細節。我被書中的優美文字、精彩情節、細膩感情深深吸引,但當時又講不出到底是什麼因素讓我對作品那麼着迷。只記得自己拼盡全力割完自己任務之內的稻子,坐在田坎上如飢似渴的讀幾分鐘書,如此反覆,我在那年夏天還看完了《春》。

今天來回憶這段經歷,還爲了紀念人生第一次有了性的概念:鈺生孩子的章節讓我終生難忘,我明白了女人與男人的不同,明白了女人的不易和偉大。

那年我十二歲。

旋崽所感:《家》是大姨的愛情觀和人生觀的啓蒙之書的話,對於我而言,《簡·愛》似乎也扮演到相似的角色。雖然我無法再這本書中激起相同性別之間的共鳴,但也確實漸漸領悟到了有關愛的道理。很久之前我讀完《簡·愛》,我很疑惑女主角爲何會選擇一個試探真情而年老身殘的紳士,而不選擇那位表兄。後來我慢慢地意識到那位表兄只是認爲她適合作爲一位傳教士的妻子而選擇她。於表兄,她是被抉擇;於羅切斯特,她是兩廂情願。記得今年上野千鶴子在今年的東大開學典禮上說到的:“女孩子從小時就被給予‘可愛’的希望。所謂‘可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價值?被愛,被挑選,或是被保護?這些所謂的價值也不過是對別人造成不了任何威脅的保證而已。”那麼,她對於自己愛人的抉擇和忠貞也實際上是證明了其“可愛”的一種表現。她的可愛是對於自己內心的忠誠。

第一部22至30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87至88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三部21至26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33至37第一部30至40第二部102至109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二部5-6第二部57至59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一部48至49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5-6第二部28第二部24第一部40至45第二部63、64第二部16至18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三部7至12第二部16至18第三部1至6第一部53第三部7至12第一部11至20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110至124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3-4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110至124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142至143第二部38第二部20第二部70第二部63、64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110至124第一部40至45第二部35至37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二部81至85第一部 4至10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5-6第二部128至132第二部16至18第三部38至42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二部128至132第二部35至37第二部102至109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67至69第一部50至52第二部81至85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13至15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二部87至88第三部101我的驕傲我的小家第二部 86第二部38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24第二部38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67至69第一部48至49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87至88第三部38至42第二部90至94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43至46第三部87我是誰第三部96迪哥第三部7至12第二部128至132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二部102至109第一部50至52
第一部22至30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87至88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三部21至26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33至37第一部30至40第二部102至109第三部48至51小區偶遇第二部5-6第二部57至59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一部48至49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5-6第二部28第二部24第一部40至45第二部63、64第二部16至18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三部43至47一樁小事第三部7至12第二部16至18第三部1至6第一部53第三部7至12第一部11至20第二部43至46第二部110至124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3-4第一部小結: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31至34第二部110至124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142至143第二部38第二部20第二部70第二部63、64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110至124第一部40至45第二部35至37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52至59記住安達糖第一部59.我與弟弟楊柱第二部81至85第一部 4至10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二部5-6第二部128至132第二部16至18第三部38至42第三部76至83"知天命"之感悟第二部128至132第二部35至37第二部102至109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67至69第一部50至52第二部81至85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二部13至15第三部65至70可愛的孩子第二部87至88第三部101我的驕傲我的小家第二部 86第二部38第三部97與君一席話第二部24第二部38第三部87我是誰第二部142至143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三部27至32第二部67至69第一部48至49第二部47至48第二部87至88第三部38至42第二部90至94第二部60至62第二部43至46第三部87我是誰第三部96迪哥第三部7至12第二部128至132第一部56.我與妹妹楊格第一部 54.機長李勇第三部99老三家的作品第二部102至109第一部50至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