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完了,春意便漸漸盎然起來。
草色一天比一天的濃,昨天看着還只是淺淺的一點青,遙看時有近看卻無,可是隔一天起來再看,一夜春風之後,那綠意已經十分明顯了。
元宵節剛過,李家大院門上的燈籠都還沒有摘下來,附近各家在李莊讀書的孩子,就已經被他們的父兄們給押過來了。哪怕是再貧窮再簡單的生活,對於那些半大的孩子們來說,新年無疑都是最幸福的。
可幸福的時光也總是短暫的。
新年總會過去,生活總得繼續。
莊戶們得開始準備春耕,那些上學的孩子也得收起玩鬧的心繼續上學了。
李家的小學堂,過完年已經是大變樣。有了玉瀨公主,還有程薛柳幾位公子哥們的贊助,年前經過趕工,已經在李家大院東邊頭新起了一片院子。
雖然院子依然比較簡陋,山石和黃土壘的圍牆,木製的板牆和茅草蓋的屋頂,但畢竟寬敞了許多。
新學堂還有一個比較氣派的書院門樓,上面有藍溪書院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還是上次玉瀨帶着李治和武氏過來吃飯的時候,當着李逍面替他求來的字。
那字寫的還不錯,不過李逍也沒覺得哪裡特別了得,本來他還想要自己寫副字刻匾的,但玉瀨堅持,他也就賣她個人情,畢竟這位工部的員外郎當時很豪爽的還贊助了書院五十貫通寶,這個可是很實在的。
若是李逍知道那四個字是當今皇帝親題,他絕對會找長安最好的工匠做最好的匾。
但是此刻,李逍站在書院門樓下時,對頭上的御筆親題的四字根本沒有在意。
他現在看着大門前熱鬧的景象正發愁呢。
雖說新的書院比過去在李家大院裡時大的多了,有好幾間教室,甚至廚房、廁所、浴室、洗衣房、操場、雜物間等一應俱全,但當初弄的時候也是按照大約百來個學生的容量來建的。
但是現在,年一過,不但去年的學生一個不漏的全來了,而且還來了更多。
也許是李逍近來名聲大漲,又也許是李逍跟柳縣令關係不錯,或者是因爲長安的貴人們來過李家幾次,又興許是連玉瀨公主都在新學堂裡投了錢,這讓附近十里八鄉的百姓,都爭相想送孩子來這裡讀書。
不但有普通的農夫莊戶們,也有不少家境還可以的地主們。
普通農家是看到了難得的機會,本來他們供不起孩子讀書的開銷,但聽說李家學堂是免學費的,甚至在這讀書還有免費的飯吃,讀的好甚至有錢糧的獎賞,這無疑是個極好的機會,孩子送來讀了書,將來肯定就有出息。
而那些小地主們,倒不是沒路子送孩子讀書,但他們卻看中了李家的人脈,李家如今可是往來無白丁,出入將貴人,學堂甚至有薛程柳幾大貴族之家的支持,將來他們的孩子進來讀書,也就想着能搭上點關係。
種種原因,就導致了今年李家的藍溪書院一開學,在這個報名的日子裡,書院門前擠滿了人。
這場面真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了。
本來只是個簡單的開學報名,此時卻弄的跟個趕大集一樣。
“三郎,這麼多人都要送孩子來進學,我粗略算了下,起碼得有上千孩子,咱們根本收不下,太多了。”
剛晉升爲藍溪書院山長的楊夫子既是興奮,又是發愁的對李逍說道,這麼多人願意送孩子來他這讀書,他是十分高興的。可孩子太多,又讓人發愁了。
“是太多了,咱們本來只准備兩個班教三四十個孩子的,現在這麼多人,根本容不下。”李逍也是無奈的嘆氣道。
這年頭,能辦教育其實是非常有名望的事情,在魏晉南北朝甚至到隋唐此時,教育權其實都掌握在那些士族手裡的,朝廷官府的官學不論規模還是質量,甚至都遠不及地方的這些士族。
一般人誰有那個能力開學堂?就算有錢也不行,這得有名望有資本。
好在到如今,這種情況要稍好一些,特別是當造紙術和筆墨等製造技術的進步,以及天下統一的格局變化,讓官學大爲發展,民間私學也不如過去那些保守封閉。
但說到底,這依然是一個很燒錢的事情,同時一個學堂要得到認可,也得有一定的聲望才行。
李家的藍溪書院,去年纔算草創,今年纔算正式開張,但卻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可,一來想來讀書的主要以附近的普通農夫佃戶等鄉民爲主,以一些小地主爲輔,二來也是李家本就是地方名望,再又有如今跟長安貴人的親近,這纔有如今的場面。
不論哪個年代的人,不論哪個階層的人,其實都是渴望知識的。
只不過,在過去,知識其實被少數階層壟斷,魏晉以來,南北動盪,戰爭頻繁,知識學術更是如此,造就了五姓七家這樣的關東士族豪門,也造就了王謝蕭陳等江南華族。
大唐立國已到第三代皇帝,幾十年的恢復生產,天下安定,社會不再動盪,尤其是在隋朝時設立的科舉制度越來越被重視的情況下,讀書已經成爲天下有識之士的共識,哪怕是販夫走卒,也一樣渴望讀書。
藍田是畿縣,藍溪雖說是在山裡,但處於出關的要道,這裡向來經濟好,民風強,百姓的見識也強。
有機會讀書,誰不抓住,尤其是去年李家學堂收的那幾十個孩子,小半年時間,就已經學的很不錯的情況下,更是讓許多人相信這個新辦的藍溪書院的前景。
“書院沒那麼多教室,也沒那麼多書桌,更沒那麼多先生。”身爲山長,楊夫子想多收些書生,但也知道辦學很費錢,更別說現在書院其實就他一個正經先生,他想教也教不過來。
“教室不夠,書桌不夠,倒可以擠一擠,兩個孩子一張書桌,五六十個孩子甚至七八十個孩子一個班都可以。倒是先生不足,這是關鍵。我們總不能收了人家的孩子進來,卻誤人子弟的。”李逍道。
這時候教書的方式比較自由,甚至一個班多數沒幾個孩子,許多學堂私塾甚至根本沒有什麼分年級分班的說法,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在一個教室裡讀書,先生則根本孩子的年紀以及讀書進度分別教授,這跟後世的那種普遍大班級制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同。
李逍倒覺得用大班制也行,可關鍵還是得有先生。
“一個班就算教一百個,可我們也只能教上兩個班啊。”楊老夫子道。雖然他對於一個班一百學生,覺得根本不靠譜。
每個帶孩子的人都想送孩子進學。
“要不這樣,我們先弄個招生考試,由我和夫子對孩子們來個面試挑選。七歲以下的,我們讓他們明年再來,今年先不收。十歲以上且沒有半點基礎的,也不再收。”
“十歲以下,七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從中挑選出一些資質較好的出來。我們本來有四十個學生,那麼我們從外面挑四十個有些基礎的孩子進來,讓他們跟着我們這四十個學生一起讀,算是同一年級,到時混編兩個班。然後再另挑八十個孩子,算是一年級的學生,也分兩個班,他們沒基礎,那就從頭教,夫子以爲如何?”
“再招一百二十個學生?”
夫子有些猶豫,現在正式先生就他一個,李逍和趙大夫等偶爾來客串一下,原來那四十個孩子才勉強教的過來,如今一下子再招一百二,要分成兩個年級,四個班,那可就更難教了。
“我會請程薛幾家幫忙再請兩三個先生過來教書的。”
聽這麼說,楊大眼咬咬牙,“那也行,兩個年級四個班,一百六十個學生,一班四十個孩子怕是不好教,起碼得有四個先生,一個先生主抓一個班,要不管不過來。”
“我讓程公子幫忙再找四個先生來,一人管一個班,夫子你則管全書院。我平時若有空,也可以來講講課。”
“這樣好,這樣好。真要是再有四個先生,那一百六十個孩子能教的過來,就是一下子招這麼多學生,如果還是免費,只怕開銷太大啊。”
“開銷花費的事情你不用擔心,現在薛程幾家還有公主捐的錢還不少,以後我會再想法子的。”
一番緊急商量之後,李逍招來大彪,讓他在書院門口向大家宣佈決定。
大彪那殺豬的大嗓門一吼,底下立即喧鬧起來了。
聽說今年只招一百二十個學生,還要求七歲以上十歲以下時,許多人都有點急了。
而那些滿足條件的家長,則是急匆匆的要帶着孩子擠過來。
“大家靜一靜,不要擠不要急,一個個的排好隊,到這邊來登記面試。誰不按規矩排隊的,取消資格。”
大彪一嗓子下去,人羣又安靜了不少。
“我看還得加上個條件,因報名學生太多,今年招生只限藍溪本地鄉親子弟。”大彪扭頭跟李逍建議。
李逍想了想,報名的人確實太多,也只能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