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最大的贏家

能傳世的學說都必然是有可取之處,但那個“可取”的地方要看能不能吸引到當代的統治者,要是統治者不喜歡的話,就是學說本身再好也難以得到青睞。

目前的南方文化人,他們實際上並不缺乏傳承。他們與北方文化人稍有不同的是,北方文化人還是以師徒形式的一個集體而存在,可南方的文化人卻是以家族形式作爲一個集體。

簡單一點的說就是,北方搞的是學閥形式,南方搞得是家學形式,北方傳授知識不看血緣關係,南方的知識傳承卻是非血親不可。

學閥與家學的起點就是在五胡亂華,會出現這樣的變革只是跟環境有關。

胡虜統治中原時期,掌握知識的世家紛紛南逃,他們一直堅持的“家學”就是從上古先秦時代留下的習慣,和“傳男不傳女”的那一套觀念很相似。

被胡虜統治的北方文化人,他們的生存環境可沒有南方那麼安逸甚至是舒心,時時刻刻都有可能被幹掉的前提下,再來是子嗣未必能有多優秀,爲了不使自己的一腦子學問斷絕,選擇一個或多個優質的非血親徒弟成了必然趨勢。

恰恰就是五胡亂華時期讓諸夏學問的傳承出現變革,卻是讓北方學說發展得更加宏大,倒是讓南方保持上古先秦時期習慣的衆文化人消沉了下去,甚至是南方學說越來越變得小家子氣,難有北方學說立足點上的視野開闊。其實這個也是必然的事情,知識就是要在不斷的交流和討論中才能得到進步,更多的交流和討論必然會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北方文化人有學孟子、賈子……更多學派的人,現如今的南方文化人其實是更爲全面。要知道“衣冠南渡”的時候,太多太多的世家逃亡了南方,是真的帶了相當多的典籍去了長江以南,別說是戰國時期的儒家八派了,更多的也能拿得出來。

劉彥對賈子之學產生興趣,作爲東晉時期第一才子的羅含就講賈誼的學說,很快就與李茂進入到爭奪光芒的時刻。

古時候的文化人背書是一種必然會做的事情,專精學什麼就會將那本書背的滾瓜爛熟,羅含和李茂就進入到“復讀機”的時刻,兩人不斷摘出賈誼作品中的一句,看似激烈的交鋒卻連自己的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劉彥對賈誼學說不止是在加強中央集團,還有建設國家富足再來講究禮儀這一點。

那個觀點是在《論積貯疏》之中明確闡述。

根據《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建立之初,社會經濟一片凋敝。那時的米價極其昂貴,饑饉遍地,人與人相食,物資匱乏,連天子出行都弄不到四匹同色的馬駕車,將相只能乘牛車。

漢高祖劉邦採取了一系列予民休養生息和“重農抑商”的政策,到漢文帝時,社會經濟逐漸恢復,但商賈、地主侵奪農民,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廣大農民因破產而紛紛流入城市,成爲工商業的傭工或無業的遊民,官僚、商賈的淫侈之風也日益增長,這些都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糧食的積貯,很不利於西漢封建政權的鞏固,同時北方匈奴的威脅也越來越嚴重,面對這種日益嚴重的內憂外患的實際情況,賈誼就向文帝上了這份奏疏,建議重視農業生產,以增加積貯。

漢國現在的狀況除了北方沒有太大威脅之外,與漢初的情況其實是差不多,商賈、地主沒有大量持有土地,可土地是在國家控制之下,外部威脅一再降低貴族也開始有了奢靡之風,國家是極度的缺乏糧食儲備。

“大漢已經在荊楚之地大建,僅夢澤之地便開墾四萬頃。”羅含是南方文化人嘛,對南方的事情肯定是知曉一些,有心的話親自去走一走也能得出一個概論:“含親眼所見,若大建成就,將不下於一百五十萬頃產糧之田。”

所謂的“荊”之地大概就是後世的湖南和湖北,那裡不但有長江延伸而出的衆多水系,更有洞庭湖延伸出來的許多河流,再來是那邊在上古時期沼澤遍地,曾經的沼澤災害消失,出現的就是極度肥沃的土地。

另外一個“楚”之地指的是現代的安徽、江西、浙江局部,比起“荊”之地的話,“楚”之地的開發程度在現如今是高處不少,畢竟淮南在西漢就一直在開發,而屬於揚州的部分是在東晉小朝廷的建設之下得到高速開發。

李茂有做過功課,自然是知道當局正在大力開發產糧區。他不敢去抨擊國朝將絕大多數土地掌握起來的舉動,沒有親自去看過之前也不會去反駁羅含所說的產糧田畝數量,要說的卻是有了產出之後,怎麼支應全國。

“彼地十石,百里去其六,過之不得。”李茂說的是運糧過程中出現的損耗,也就是運糧的路途越遠,途中損耗掉的就更多,問羅含:“如何爲之?”

羅含明顯發現了陷阱,他們在談的是怎麼讓國家變得儲量豐富,要是牽扯到轉運,那就等於是扯到了“工”和“商”。而賈誼的觀點是壓制工商的。

孫綽也在場,見羅含沉吟,站起來對劉彥行了一禮,又對衆人行禮,說道:“萬物皆需轉運,此乃恆久之理。賈子所不喜者,便是過份剝削勞動者,合理即可。”

“善!”李茂鼓了一掌,說道:“國朝修建康通往關中之道,乃是爲此。”

建康到關中的國道是有經過“荊”之地,還特別在多個長江樞紐位置拐了那麼一下下,那些地方基本是有水系渡口,能夠使轉運變得更加便利。

羅含卻是愣了愣,不止是他,多數人是奇怪地看向李茂。他們會愣神和意外,無非就是李茂主學賈誼學說,可賈誼其實是主張各地建設自己的“小農體系”,反對物資流通的。

“茂學賈子,也看《呂氏春秋》。”李茂對衆人怪異的目光表現出困惑,說道:“學,乃以致用,大道也?”

“卿之門,有《呂氏春秋》?”劉彥是不顧君王的優雅,瞪大了眼睛,甚至是急不可耐:“可帶來長安了?”

《呂氏春秋》當然就是呂不韋連同門客編撰的那一部名著,後世是歸類到黃老道家名著,可裡面的牽扯到的學問非常多,有道家、墨家、儒家、法家、農家、兵家的一些著作。

劉彥可不是對誰都稱呼一個“卿”字,可見他是真的對《呂氏春秋》無比的垂涎。

“迴天子。”李茂儘管掩飾得很好,卻是難以將振奮或者說興奮掩蓋下去:“未帶來。”沒等劉彥失望或有什麼表現,他立刻又說:“小民可遣弟子,半月之內可拿來獻予天子。”

諸夏曆朝歷代的典籍太多了,典籍雖多卻很難出現可以傳世的鉅著,相當多的鉅著還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列入禁學。

劉彥所知道的是呂不韋死後,始皇帝禁了與呂不韋能扯得上關係的一些文章,相傳《呂氏春秋》也是被毀掉。

“非全篇,僅有略略殘篇。”李茂這個卻是必須說清楚的:“乃小民先祖偶然所得,非是門中之物。”

劉彥重視《呂氏春秋》不止是好奇,是《呂氏春秋》真的就是一部宏偉的鉅著,要不然呂不韋也不敢拿《呂氏春秋》和始皇帝叫板,還在文化上全面獲勝,只是輸給了權力。

傳說中,《呂氏春秋》裡面的文章五花八門,幾乎是寫什麼的都有,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興廢治亂、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論及,許多文章還有重複。

因爲實在是太多太雜又有重複,呂不韋又挑選幾位文章高手對這些文章進行篩選、歸類、刪定,綜合在一起成書,取名叫《呂氏春秋》。

呂不韋對此書十分看重,他自己認爲這部號稱《呂氏春秋》的書是傑作,誇口說該書是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的奇書。例如在相當全書總序的《序意篇》中就這樣寫道:“凡十二紀者,所以紀治亂存亡也,所以知壽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驗之地、中審之人,若此,則是非可不可無所遁矣。”

就是那麼一本內容五花八門的書,涉及到當時幾乎能稱得上“顯學”的所有知識,其價值對於後世無可估量,要是李茂真的有《呂氏春秋》,哪怕只是一些殘篇,對於當代來說也絕對是意義非凡。

“好,好,好!”劉彥見李茂願意獻上,連誇了三個“好”,後面卻是沉吟了一下,重新開口就說:“寡人願以千金酬謝。”

李茂卻是情不自禁臉皺成了一團,沒等他鬱悶完,劉彥後面又說話了。

“寡人喜愛經義,缺演講博士一人,卿可願任之?”

剎那間,李茂全身的毛細孔都舒張開來,每一個細胞都在顫慄,既是興奮又是激動,身軀控制不住開始抖動。而他顯然還是開心得太早了一些,後面還有更大的驚喜。

“寡人的兒女年歲不一,開蒙者有之,亦有未開蒙者……”劉彥又在沉吟,顯然是在進行某種很重要的思考,他的話和舉動讓現場的所有人呼吸都開始沉重:“觀卿博學,所知甚多,任博士後,可教習之。”

李茂的身軀突然僵了一下,嘴巴大大地張開,眼睛瞪得老大,有那麼一會之後才彎腰重重地行禮,坐下後卻是像麪條一樣軟在自己的位置上大口大口地喘息。

所有人都被劉彥的舉動震驚到了,隨即有人看出劉彥的舉動是爲什麼而釋然,更多卻是久久沒能回過神來。

商鞅有立木之舉,燕昭王有千金買馬骨,有爲了建立信用,也會有付出大代價吸引來真正的大能,任何的舉動都不會是憑白沒有原因。

劉彥對李茂的感官其實挺不錯,又見識到了李茂的“多學”,再來就是能獲得《呂氏春秋》的殘篇,既是在豎立榜樣,又能吸引更多人拿出藏書,老實說是一件非常得便宜的買賣。

說李茂多學,是劉彥看到李茂能夠因時而變,一個學習賈誼之學的人還不會對“工商”產生排斥之感,於當代可以說是很特殊的一種現象。

國家要的不止是認死理的臣工,還需要能夠順應時代潮流的臣工,大多數的文化人在認死理方面很有成就,可能夠變通的文化人就真的不多,導致的是文化越來越僵化,很多時候明知道根本不適合當代了還不進行改善,只是影響到個人也沒有什麼,問題是當官之後就是純粹的禍害了。

有了李茂作爲一個開頭,接下來各個文化人開始展露出自己“多學”的一面,少不了還會言及自己有什麼藏書要獻給劉彥,那就是榜樣該起到的作用。

由於是受到“榜樣”的指引纔跟風,劉彥只對一些看着真正有才學的人,才學還得是認爲有用,會發出任命博士的邀請,卻沒再提起教習王室子女的事,令他們失望的同時也卯足了勁更想表現自己。

劉彥是到了傍晚才離去。他這一走原本就不是一夥的人立刻就散夥,卻是沒有離開,選擇留在酒肆繼續歡樂。

“恭喜李兄了!”張甘自己也被徵爲博士,可也就是博士而已。他根本就無法掩飾自己的羨慕:“兄爲天子講師,可爲天子答疑解惑,必然光大門楣了。”

演講博士還真的就是講師,一般就是講一些經義之類,很多時候還有機會參與國策制定,要是能讓統治者有疑惑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自己,那就是最成功的演講博士了。

李茂卻問:“王子慎的開蒙之師,何人也?”

張甘又怎麼會知道呢?

新長安已經在建設,劉彥的登基稱帝時間越來越逼近,再來是他已經暗示劉慎會成爲太子,到時候東宮肯定是要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作爲老師肯定是要作爲班底主導之一,等待太子登基就成爲帝師,光是帝師的稱號就足夠文化人拼死爭奪的。

第543章 不世之功第760章 人有區域之分第372章 這是“藥丸”(上)第494章 主戰場的轉折點第48章 誰都不蠢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1019章 舉世攻漢(十)第143章 飽暖思淫慾第833章 希臘第一大城?第957章 消耗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894章 漢化補丁呢第823章 在波斯第965章 一慫到底第61章 安敢戲耍第761章 駐軍日常第836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276章 此類人等皆可殺第650章 真要消停點了第499章 遷都是習慣第767章 各有心思第93章 所謂豪強(下)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808章 要不要把長城拆了?第420章 又不是過家家第1100章 十年第354章 建國在即第950章 真正的沙與血第634章 以利趨之第70章 欺人太甚第899章 南方人吃你家大米了?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406章 應對之策第608章 當世第一美男子第155章 慕容鮮卑的國策第836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454章 自絕於天下諸胡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817章 大漢的倭島第745章 進擊中的阿三第113章 時光荏苒第610章 滅燕之戰(二)第904章 長安初印象第1001章 朕需要美人第647章 以後都能這樣來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882章 天子萬歲!!!第1054章 手太長第173章 姑娘?可惜了!第417章 投降或屠城第601章 寡人需要至少一億人第701章 這是要搞事情啊!第7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852章 來,站着捅第90章 可勁折騰第32章 男兒當殺人第580章 君王私宴第245章 事關漢部生死存亡第120章 各自的選擇第997章 方法是人想的第1088章 諸君,飲勝!第462章 局外人眼中的不同第923章 閒愁萬種第681章 真特麼有錢第383章 仁至義盡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第1041章 令雙方都難受的爛仗第511章 小朝廷之亡(四)第602章 治理一個國家的難度第341章 不會拖太久第648章 還有點玩不轉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1000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1章 單腿走路第560章 這算衆志成城嗎?第1056章 皇帝與儲君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101章 就食令第506章 暗潮洶涌第271章 決戰時刻(中)第69章 可知窮寇莫追?第339章 大勢已去第107章 勿謂言之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第337章 撤不撤?第489章 當斷不斷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1076章 謝謝配合第1051章 漢學第115章 造船世家第949章 當然是先下手爲強第637章 行政區該怎麼搞?第501章 糟心事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118章 制度規章第204章 第四支部隊
第543章 不世之功第760章 人有區域之分第372章 這是“藥丸”(上)第494章 主戰場的轉折點第48章 誰都不蠢第565章 追悔莫及第1019章 舉世攻漢(十)第143章 飽暖思淫慾第833章 希臘第一大城?第957章 消耗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894章 漢化補丁呢第823章 在波斯第965章 一慫到底第61章 安敢戲耍第761章 駐軍日常第836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276章 此類人等皆可殺第650章 真要消停點了第499章 遷都是習慣第767章 各有心思第93章 所謂豪強(下)第377章 漢軍兇猛第808章 要不要把長城拆了?第420章 又不是過家家第1100章 十年第354章 建國在即第950章 真正的沙與血第634章 以利趨之第70章 欺人太甚第899章 南方人吃你家大米了?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406章 應對之策第608章 當世第一美男子第155章 慕容鮮卑的國策第836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454章 自絕於天下諸胡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723章 爲萬世奠基第824章 真夠瘋狂第817章 大漢的倭島第745章 進擊中的阿三第113章 時光荏苒第610章 滅燕之戰(二)第904章 長安初印象第1001章 朕需要美人第647章 以後都能這樣來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882章 天子萬歲!!!第1054章 手太長第173章 姑娘?可惜了!第417章 投降或屠城第601章 寡人需要至少一億人第701章 這是要搞事情啊!第7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852章 來,站着捅第90章 可勁折騰第32章 男兒當殺人第580章 君王私宴第245章 事關漢部生死存亡第120章 各自的選擇第997章 方法是人想的第1088章 諸君,飲勝!第462章 局外人眼中的不同第923章 閒愁萬種第681章 真特麼有錢第383章 仁至義盡第669章 沒想象的那麼弱小第1041章 令雙方都難受的爛仗第511章 小朝廷之亡(四)第602章 治理一個國家的難度第341章 不會拖太久第648章 還有點玩不轉第1058章 漢家特色第1000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1章 單腿走路第560章 這算衆志成城嗎?第1056章 皇帝與儲君第826章 別笑,嚴肅點!第101章 就食令第506章 暗潮洶涌第271章 決戰時刻(中)第69章 可知窮寇莫追?第339章 大勢已去第107章 勿謂言之第759章 醜惡卻真實第337章 撤不撤?第489章 當斷不斷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1076章 謝謝配合第1051章 漢學第115章 造船世家第949章 當然是先下手爲強第637章 行政區該怎麼搞?第501章 糟心事第148章 只是一個開端第118章 制度規章第204章 第四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