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尾聲

看着腳下那一面面被拋落地面的敵人的戰旗,楚思南心中感慨良多,在恍惚間,一隻微涼潤滑的下手伸過來,輕輕的拉住了他。微微轉過頭,他才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吉爾尼洛娃已經緊緊的靠過來,幾乎是依偎在了他的身上。

“在想什麼?”吉爾尼洛娃的嘴角帶着一絲淡淡的淺笑,輕聲問道。

搖了搖頭,楚思南沒有說話。是啊,此時他在想什麼?這一點恐怕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很想回憶一下自己這幾年來的經歷,可是這一時間,他竟然不知道從哪裡開頭。

“看,最後這一段是我親自安排的,”沒有得到丈夫回答的吉爾尼洛娃似乎也並不介意,她拉着楚思南的手,指着正在緩緩靠近列寧墓的最後一些表演性方陣說道,“不過這個主意卻不是我出的,而是政治局、統帥部的同志們全體要求的。”

順着吉爾尼洛娃手指的方向,楚思南朝那些由各個加盟共和國代表們組成的表演方陣望去,只是看了一眼,他便感覺自己的內心被深深的觸動了,同樣也是在這一眼中,他找到了自己回憶的起點。

只見在那正緩緩行進過來的方陣中,最前面一個是有着伊凡大鐘樓模型的雕像,雕像最頂端是一面鑲嵌了四個字母的鐮刀、錘子標像。“CCCP”,這四個燙金的字母,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分外耀眼。

緊跟在這個象徵性方陣後面地,則是一系列帶有背景畫面的寫實性雕塑。站在楚思南的位置,可以輕而易舉的將那些雕塑以及背景看的一清二楚。

在第一組雕像中,最醒目的位置,是一個手握鋼槍,正在向前衝鋒的蘇軍士兵,而在士兵身後的佈景上,是一片密密的叢林以及幾個正在端着步槍向前方射擊的女兵。那個蘇軍士兵地面部,雕塑的非常清晰,只要稍稍一看,就能分別出這個士兵正是當年地楚思南。毫無疑問。這一組雕塑所闡明的,正是當年楚思南初臨蘇聯時。帶領着吉爾尼洛娃那個女兵連向後方撤退時地情景。

在第二各方陣所擁立的雕像中,最顯眼位置上。是一個身穿軍大衣的蘇軍將領,只見這名將領右臂虛擡,食中二指間夾着一根香菸,那姿態風度真是說不出的瀟灑。而在將領雕塑背後的佈景上,則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在那雪花飄綴的畫幕中,還有無數士兵正在奮勇向前。毫無疑問。這一組雕像所反映地,正是楚思南在北線指揮卡累利阿地狹戰役時的情景。

之後的第三組雕像,似乎是內容最豐富。在雕像中,楚思南站在一堆篝火的旁邊,正揮舞着手臂,面帶笑容的說着些什麼。而在他的周圍,則圍坐着幾個衣衫襤褸地紅軍戰士。雕塑後方的佈景上繁星點點,朦朧的夜幕中。還有大量地德軍軍旗在飄揚。這一組雕像,反映的恰恰是楚思南在列寧格勒外圍地區指揮作戰時的情景,那時候,蘇軍的幾個方面軍陷入了德軍的重重圍困,正是楚思南的冷靜沉着、機智指揮,才最終促成了那一場北線戰役的最後勝利。

再之後的雕像組,有楚思南在獄中同斯大林作鬥爭時的情景,有他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指揮戰鬥時的情景,有他前往東部戰線視察時的情景等等等等,這系列的雕塑方陣,正是恰如其分的將楚思南的功績一一表現了出來。

老實說,這種純粹以宣揚、歌頌領袖功績爲主題的雕塑,絕對脫離不開拍馬屁的嫌疑,但是對於楚思南來說,這些東西卻是最能夠勾起他回憶的物事。因此,在看着那些雕塑緩緩行過自己眼前的時候,楚思南感覺自己仿若是重新回到了當初,回到了那硝煙四起、槍炮隆隆的戰場。一幅幅殘酷但是卻充滿了美好的畫面,一一在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張張曾經熟悉,但是如今卻早已遠去的面孔,如同影片一般,重新在他的眼前晃動……

“攜百侶重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當一切回憶的片段,最終收尾與現實的時候,楚思南的心中忽然第一次有了偉人的感慨,而緊隨着這種感慨出現的,便是一種隱隱的失落 ̄ ̄人生莫過如此。

“自由的共和國組成的堅不可摧的聯盟

偉大的蘇聯永久團結

萬歲,人民的意志!

萬歲統一偉大的蘇聯!

光榮屬於我們自由的國家

人民的友愛是可靠的堡壘……”

當雄壯的國歌聲再一次在紅場的上空飄揚起來的時候,楚思南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擡起頭來,眺望着遠方的天際,在那裡,一朵潔白祥和的雲朵,正緩緩的向這邊飄來

從一九四五年下半年開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開始在以楚思南爲核心的蘇共中央領導下,集中全力發展經濟。爲了達到減輕國家負擔並在最大限度上解放勞動力的目的,當年九月份,蘇共中央、蘇聯國防委員會、國防部共同下達命令,在全軍範圍內實行大規模的裁撤兵員行動。截止到一九四六年五月,蘇聯紅軍共裁撤兵員三百萬,從而爲軍隊的現代化建設、高科技強軍奠定了基礎。

一九四七年,楚思南在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全體會議上,提出了以外高加索地區爲榜樣,在蘇聯全國推行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命令。在隨後的第二年。他又提出了“新型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地改革主張,提倡“社會主義並不等同於全面的公有制,在現實的經濟條件、生產力發展狀況要求下,實行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存的經濟政策是相當必要的”。

此後,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開始在整個蘇聯的國土上開展起來,而伴隨着這場前所未有的改革,蘇聯的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黃金二十年”。

與此同時,經過在華約內部地協調,蘇聯的經濟模式開始在東歐、亞洲各社會主義國家推衍。

一九五零年。蘇聯第一艘核潛艇 ̄ ̄“共青團”號試航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艘以核動力爲基礎地潛艇。它的試航成功,標誌着蘇聯對核能地利用處在了世界的領先位置。

同樣是在一九五零年。蘇聯第一枚洲際導彈試射成功,其強大的運載能力、超遠距離的射程,引起了包括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驚恐。《時代週刊》據此發表特刊,刊名看起來着實的駭人聽聞:“紅色蘇聯已經把核彈部署到了華盛頓!”

一九五二年,蘇聯第一艘航母“基輔號”首航成功,其後地五年時間裡,蘇聯軍方斥巨資。共修建了包括“明斯克號”、“第比利斯號”、“莫斯科號”在內的十五艘航母。同時,在這十五艘航母的基礎上,蘇聯海軍構建了三支航母編隊:太平洋第一、第二艦隊、波羅的海艦隊。三支艦隊的誕生,標誌着蘇聯決議提高海軍實力,同美國爭奪太平洋地區的決心。

一九五五年,楚思南宣佈在蘇聯實行高福利制度。隨後,一系列利民地福利措施相繼頒佈,而在這其中。除了基本的免費教育制度之外,還有住房政府補貼制度、醫療政府補貼制度、高薪養廉制度、農村糧食作物耕種補貼制度等等等等。用楚思南本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隻有高福利,而且是遠優於資本主義國家地高福利制度,才能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隨着經濟實力的飛速膨脹,尤其是到五八年,蘇聯經濟趕超美國之後,楚思南開始調整蘇聯的對外政策。就在一九五八年,蘇聯支援下的馬來西亞爆發革命,由華裔、馬來西亞共產黨總書記陳平所領導的馬來西亞民族解放軍,經過一年餘的戰鬥,奪去了馬來西亞政權,並在隨後的第二年加入了華約組織。經此,華約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了印度洋、太平洋之間的咽喉要衝。

到一九六零年,菲律賓左派代表人士何塞西遜,在蘇聯的暗中支援下,組建了菲律賓共產黨,隨即建立了菲律賓新人民軍,並開始了武裝革命奪取政權的行動。

……

就在國際共運的新一輪高潮此起彼伏,蘇聯的國家實力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九六二年初夏,年方五旬的楚思南因心臟病突發住進了莫斯科國立中央醫院,經診斷,爲心肌的缺血性壞死,俗稱:心肌梗塞。在經過專家的搶救之後,他最終雖然恢復了生機,但是其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前。爲了保證權力的平穩過渡,楚思南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一步步的移交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國家權力。

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楚思南先後辭掉了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部長聯席會議主席等職務,僅僅保留了一個蘇軍最高統帥的身份。

至此,蘇聯政權進入了所謂的“後楚思南時期”。

作爲蘇聯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上一位聲名卓着且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楚思南最終因心臟病突發,於一九七八年三月在莫斯科國立中央醫院病逝。按照他的遺囑,時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蘇斯洛夫,同當時的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將楚思南的骨灰由其遺孀吉爾尼洛娃,親自護送到中國武漢,並拋灑在了長江的滾滾洪流裡。“落葉歸根”,這是楚思南臨終前的唯一夙願。

就在楚思南逝世的當天,全世界無論東西,也無論意識形態有無區別,包括美英在內的六十餘個國家,降半旗以示哀悼。正如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所說

“……無論如何,他是一個偉人,他開創了一個時代!”

第30章 新的戰爭陰雲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31章 驚聞喜訊第8章 整治中的勾心鬥角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49章 大閱兵(2)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19章 兵徵城下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28章 生不逢時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7章 兩支佩槍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8章 最後關頭的臨近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3章 大事件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0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上)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31章 驚聞喜訊第9章 此一時彼一時也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4章 清洗拉開帷幕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8章 “逼上梁山”的特工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8章 感受巴頓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9章 似曾相識的牢房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1章 再遇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15章 軟弱就要捱打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34章 江山待有隱龍出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14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1)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6章 曼哈頓計劃第34章 外交第1章 楔子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2章 四封密信第23章 一個精明的猶太第49章 大閱兵(2)第25章 澤洛高地第8章 “逼上梁山”的特工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44章 實爆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1章 換天后的血腥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33章 英蘇首戰第10章 總攻(1)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13章 大事件第1章 楔子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
第30章 新的戰爭陰雲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31章 驚聞喜訊第8章 整治中的勾心鬥角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49章 大閱兵(2)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19章 兵徵城下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28章 生不逢時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7章 兩支佩槍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8章 最後關頭的臨近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3章 大事件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0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上)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31章 驚聞喜訊第9章 此一時彼一時也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7章 輕描淡寫的離間第14章 清洗拉開帷幕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8章 “逼上梁山”的特工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8章 感受巴頓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29章 似曾相識的牢房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1章 再遇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15章 軟弱就要捱打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34章 江山待有隱龍出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14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1)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6章 曼哈頓計劃第34章 外交第1章 楔子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2章 四封密信第23章 一個精明的猶太第49章 大閱兵(2)第25章 澤洛高地第8章 “逼上梁山”的特工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44章 實爆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1章 換天后的血腥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33章 英蘇首戰第10章 總攻(1)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13章 大事件第1章 楔子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