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工業時代

蕪湖工業園

上海製造局的技工和工程師無精打采的下了船,一個個心情沮喪,從大上海來到蕪湖這個小地方,對他們來說簡直像是充軍發配。如果不是看到待遇還算不錯的份上,他們是絕對不肯來的。

等到被馬車送到工業園,他們一個個瞪圓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實的。一排排整齊的廠房錯落有致;流水線上動作嫺熟的工人手法麻利如同在表演雜耍;穿着黑色制服揹着洋槍,精氣神十足的護廠隊;四季常青的松柏,怒放的迎春花、傲雪的寒梅,美輪美奐猶如花園一般的廠區

工程師大部分都是留學生,即使洋人的地方,也沒見過規劃的如此完美的工廠區。看着他們瞠目結舌的表情,柴東亮心情非常的爽。

這可是花了足足五千塊人民幣,副版主馬小辮請工業設計院的設計師給規劃出來的藍圖,然後照着它施工的。當然,那位設計師接的是私活,如果通過設計院的話,沒有二十萬拿不下來。

柴大大白天要處理政務,晚上還要抽時間碼字,五千塊錢的稿費,咬開每個銅板,裡面顆顆都是血珠子啊

令柴東亮驚喜的是,水泥廠的改建工作已經完成,就等着他來剪綵開工了。

吳興周老人遞過一把純金的剪刀,笑靨如花的吳美琪和莫小憐扯着綢布的兩端,柴東亮一剪子下去,綵球落在托盤中。

工業園區,鞭炮齊鳴,監事會主席吳錦堂推上電閘,機器呼嘯着旋轉起來。傳送帶將一堆堆網球大小的石灰石送進了立式離心破碎機,隨着裡面轉盤的旋轉,一顆顆黃豆大小的石子就從出料口**出來。破碎均勻的小石頭又被提升機送到了半空中的球磨機加料口,細長的管磨吱吱呀呀的旋轉,裡面的鋼球被桶壁帶到空中,然後因爲重力的作用落了下來,重重的砸在已經預粉碎的石灰石顆粒上,然後從出料口吐出白色的粉末。

機立窯也點火開始工作,事先被研磨成粉末的石灰石加上白煤混合成團狀,送入窯體中焙燒。燒結成球狀之後,又被送入立式破碎機中打碎,然後送入熟料球磨機中研磨成粉末,再混入電廠的粉煤灰送進去攪拌,直至成品水泥從出料口傾瀉而下。

這座水泥廠,在工程師的眼中,也就是日產一百多噸的水平,但是事實卻令他們大跌眼鏡,僅僅半天的功夫,產量已經達到了五百多噸。而且,原本應該是塵煙漫天的水泥廠,竟然沒有什麼煙霧,一臺巨大的布袋收塵器將細小的塵埃統統收集了起來。

工程師中,有幾個是懂行的,研磨出來的水泥和生料,越是顆粒細小的質量就越好,那些飄走的都是精華,而在這裡,即使在國外最先進的水泥廠也只有眼睜睜看着飛走的精華,都被收集了起來,提升着產品的品質。

在水泥廠裡,還有一個設備齊全的檢驗室,穿着白色大褂戴着白口罩的技術人員,正在顯微鏡下分析每批樣品的晶相結構。

這些人的表情早在柴東亮的預料之中,領先這個世界六十年的技術,如果嚇不住人,那絕對是不正常了。

幾個原本不可一世,用鼻孔看人的傢伙,苦着臉準備遞辭職信。太欺負人了,這活沒法幹了,自己的水平恐怕只有當學徒的份兒,工程師是沒指望了

更多的人則是眼中升起了熱望,第一次感覺到中國居然可以在工業方面領先世界。這些留學回國的工程師對於實業的認識水平,絕對是遠遠高於普通人的。水泥、塑膠、冶金這些原材料工業是一切工業的基礎,只要這幾項可以領先世界,那麼整個工業體系都將會領先世界。

更令他們驚訝的是,這些先進設備的專利權也是屬於中國的,安裝也是在蕪湖工業園區完成,今後還要全部實現零配件的國產化。

吳興周、吳錦堂父子,在柴東亮還沒回到蕪湖的時候,已經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試過一次機了,最初的驚愕過後,吳家父子感覺漫天飄的不是雪花,而是白花花的銀子。吳家原先的小水泥廠,只投入了區區三萬兩銀子的改造經費,產量就翻了十倍

年產三萬噸的水泥廠變成三十萬噸,而能耗基本不變,這是什麼概念,吳家父子非常清楚,也就是說周邊三百里的銷售半徑之內,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將被消滅的乾乾淨淨。生產成本下降一半,產量又翻了十倍這種技術實在是太可怕了

吳家父子和上海的虞洽卿組織了一場名爲“江南勸業會”的會展,已經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實業界和富商,還有大批上海、蕪湖、天津、大連的洋行大班參加。在三芯插座上發了財的富商和大班們,聽說蕪湖工業園區又有了更先進的發明,眼睛都滴血了,不少人提前跑了過來,就住在蕪湖天天和吳家父子泡蘑菇,說什麼也要拿走代理權。吳家父子高興之餘,不由得好笑,連東西長什麼樣都沒看見,這些人就要撇下定金,未免膽子也太大了些。

工業園區建立了非常漂亮的宿舍樓,普通工人四個人一間房子,工程技術人員住在有獨立衛生間、廚房的套間。園區還有二十四小時免費開放的浴室,下夜班的工人可以隨時痛痛快快的洗個熱水澡,食堂的飯菜也花樣繁多價格更是極爲低廉,工業園區按照每人每天一角洋錢的標準實行補貼制度。一頓有葷有素,相當豐盛的午飯,工人只需要付出兩分錢就可以吃飽吃好了。

一個月五塊洋錢的工錢,扣除伙食費之後,還有四塊半可以拿回家,而且工作服、安全帽等勞保用品也是免費發放的。

柴東亮本來是要安排工程師和技工去休息的,但是他們來了興致,哪裡肯去宿舍睡大覺?把行李一丟,戴上藤殼安全帽就鑽進了車間,東瞧瞧西看看,感覺哪裡都透着新鮮。

目前工業園區唯一投入生產的就是三芯插座,這個東西技術極爲簡單,按照九十九美分的銷售價格,扣除給代理商的四十美分返款,再扣除二十美分的生產成本,每個還有三十多美分的純利潤。

有這麼高的利潤作爲保證,給工人吃好點住好點,工資稍微高一點,當然就不再是問題了。

安慶內修械所也搬遷到了蕪湖,更名爲蕪湖兵工廠,淘汰了憑關係吃空額,喝茶看報紙消磨時光的冗員之後,立刻恢復了生產。吳錦堂自作主張,按照柴東亮的法子實行了專業化生產和分廠制。工人制造一杆步槍,不再從槍管、槍栓直至槍托都由同一個人制造,而是每人分工,同一個工人只生產同一種零件,然後打上標識和工號,送到總廠統一裝配。任何不合格的零配件,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責任人,由不得人偷奸耍滑。

分廠制實行之後,效率大大提高,原本一天只能造十條仿毛瑟88步槍的生產線,現在每天可以生產五十支步槍,而且隨着工人熟練程度的增加,效率還在迅速的提升。生產子彈的車間,現在也可以日產兩千發步槍子彈和五十發炮彈。配備了精密的遊標卡尺、千分尺等工卡量具之後,原先那些靠着鋼板尺配合卡鉗,憑藉老師傅的經驗來保證加工精度的生產方式被徹底廢除,代之以精確加工和計量。

每個工人只生產同一種零件,熟能生巧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質量也迅速提高,又有精密的工卡量具,武器的質量破天荒的得到了保證。那種炮彈的銅箍比炮膛還大,要用銼刀銼了才能填進炮口的事情,在蕪湖兵工廠成爲了歷史。

去上海了一段時間,蕪湖工業園區竟然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種速度令柴東亮很是滿意。中國人本來就極爲勤勞,而且對金錢非常的敏感,只要朝廷不把他們逼到絕境,勤儉致富幾乎是中國人的本能。

寒冬臘月,風凜水冷的日子,這些人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完成了三芯插座流水線的建設、蕪湖兵工廠的搬遷、機立窯水泥廠的改造如果不是因爲天氣太冷,混凝土凝結不好的話,估計大部分的主體建築恐怕也會封頂了。

這樣一個蜜蜂般勤勞的民族,竟然能搞的餓莩遍野,滿清朝廷也真是夠作孽的

柴東亮和吳家父子、上海來的工程師一起視察工業園區,吳美琪、莫小憐倆人一直跟在身後,好久不見想說句體己話都找不出合適的場合,柴東亮笑着對她們道:“你們先回去吧,晚上有個歡迎晚宴,還有舞會,晚上我請你們跳舞”

倆人這才興高采烈的走了,互相對視一眼,心裡都在琢磨回去後好好的打扮一下,壓一壓對方的風頭。

雖然倆人私下已經商量好了,將來一起嫁給柴東亮,齊心協力對付再敢覬覦柴東亮的狐狸精,但是不代表互相之間不別別苗頭,爭風吃醋是女人的本能。

柴東亮走進了蕪湖兵工廠的車間,裡面的工人正在裝配步槍,已經裝好的步槍整整齊齊的碼在架子上,車間裡的機器也仔細的保養過,連地腳螺釘都擦的閃閃發光。

陸凱拿起一支步槍,刷拉一聲來開了槍栓,動作流暢而連貫,然後虛描了幾眼,仔細的感覺了一下,方纔露出笑容道:“都督,這槍不錯,比以前造的強多了回頭是否可以先給我們二團換裝新槍?”

柴東亮踢了他一腳,笑罵道:“什麼便宜都想佔,還有沒有一點**軍人的覺悟了?這槍是用來給預備役和新兵訓練用的,回頭給你們換更好的。”

陸凱眼睛一亮,估計都督的袖筒裡又憋着什麼寶呢

柴東亮對兵工廠並不滿意,倒不是對這些人不滿意,而是對原材料不滿意,造槍炮用的鋼材全部依靠進口特種鋼不能自給自足是個大問題,將來一旦和洋人翻臉,人家不出口了,該怎麼辦?

在另外一個時空,毛太祖有一句話說的有道理:搞好了鋼鐵和糧食問題,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鋼鐵和糧食,確實是兩個最大的問題

“都督,南京急電”

方清雨從外面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臉色煞白。

柴東亮心裡一緊,難道是鄺海山出事兒了?

第315章 進京(中)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31章 衝突第159章 聲東擊西第11章 新軍易幟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148章 雛鷹展翅(下)第302章 發展的彎路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180章 中國式管理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93章 革命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120章 塹壕戰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76章 顧維鈞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260章 盟友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165章 好漢第314章 進京(上)第86章 清廷退位第215章 偷心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18章 因禍得福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165章 好漢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20章 塹壕戰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229章 血光團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76章 顧維鈞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72章 暗戰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165章 好漢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183章 俄國人的陷害第260章 盟友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310章 國產汽車的迷局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349章 削藩第6章 兩個李鬼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349章 削藩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一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206章 狂飆突進第65章 小算盤第316章 進京(下)第170章 擦槍走火第90章 南京亂(下)第32章 初見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71章 一個說法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29章 擴軍第28章 驚豔第137章 前景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4章 希望
第315章 進京(中)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131章 衝突第159章 聲東擊西第11章 新軍易幟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148章 雛鷹展翅(下)第302章 發展的彎路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180章 中國式管理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93章 革命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120章 塹壕戰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76章 顧維鈞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260章 盟友第100章 柴東亮的僱傭軍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173章 那一槍的風情第165章 好漢第314章 進京(上)第86章 清廷退位第215章 偷心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18章 因禍得福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165章 好漢第232章 杯酒釋兵權(中)第120章 塹壕戰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229章 血光團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76章 顧維鈞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漢子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50章 好大的胃口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72章 暗戰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165章 好漢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279章 天下英雄盡在吾彀中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穫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183章 俄國人的陷害第260章 盟友第313章 無利不起早第310章 國產汽車的迷局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349章 削藩第6章 兩個李鬼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349章 削藩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一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206章 狂飆突進第65章 小算盤第316章 進京(下)第170章 擦槍走火第90章 南京亂(下)第32章 初見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71章 一個說法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29章 擴軍第28章 驚豔第137章 前景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4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