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橫須賀大餐

確實是個很不好的消息,按照華美兩國的約定,和平時期兩國潛艇均不得靠近對方港口,日本港口也包括其中。約定能不能被遵守不一定,華國潛艇就多次秘密潛入東京灣附近獲取情報,包括美國戰艦進出港口規律、當地水文情況等等。問題是以前沒有被發現,而恰恰這一次被發現,如果美國人因此提高戒備程度,將會對偷襲造成不小的麻煩。

其實這是華國送給美國的第二個疑點,在此之前,華國留給美國人的第一個疑點,華國海軍大舉出動,肯定會有蛛絲馬跡被美國情報人員察覺,事實上1月28日上午就有美國駐上海情報人員得到了舟山軍港和湛江軍港大批華軍戰艦消失的消息,並立刻向國內情報部門彙報。

只是這個非常重要的情報被情報部門一名中級軍官截下沒有上報更高一級,理由是華美關係日益密切,華國外交人員正在華盛頓與美國商談向歐洲出售商品的協約,不可能對美國不利。

在28日當天,華國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內容包括兩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對峙,戰艦數量的約束,雙方勢力範圍,對歐洲各國銷售商品份額的劃分等等。這些談判內容被塔夫脫總統解讀爲兩國爲了歐洲巨大的利益,緩和雙邊關係,甚至有可能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第一個疑點被美國人自己編制出理由忽視了,第二個疑點的解決過程更可笑,那艘執行搜索任務的美國驅逐艦將沒有找到潛艇的情報上報後,分艦隊指揮官就將其放在一旁,因爲晚上他還要去軍官俱樂部娛樂一下,那裡有無數的日本柔弱女子等待着他的強壯身軀。

第三個疑點早在1909年6月就應該被美國情報部門注意,當時美國出現了影響力巨大的華人回國事件,超過63萬名華人離開定局多年的美國,回到華國,超過美國華人總數的百分之九十。

如此大規模的歸國浪潮因爲華國政府和華人的解釋而變得合理,解釋的內容是:華國國內經濟蒸蒸日上,國內治安良好、政治穩定,而且有無數的工作機會、更好的待遇等待着華人回國。最重要的是,華人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內更有歸屬感,即使取消了排華法案,即使華國國力強盛起來,即使華人在美國有了保護自己權益的組織,也不能改變備受歧視的現實,沒有反對歧視的法律,美國人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負華人,而不受美國警察責難。要不是華人黑幫、例如洪門等的庇佑,華人生活更加艱難。

西方文明的入侵在遠東遭受重大挫折後,西方人對華人的欺壓達到**,從那開始陸陸續續有華人返回華國定居。在華國政府的幕後慫恿和支持下,華人歸國的浪潮在1909年月份達到最頂峰,並從美國擴展到世界範圍,在華人相對集中的東南亞,回國的華人不少於在美國的華人。

誰也想不到這是華國政府爲了之後的戰略提前做出的謀劃,呂梁可是清楚的知道原時空日美開戰後日裔在美國受到了怎樣的待遇,其悲慘程度不亞於波蘭的集中營。

可惜當時從美國民衆到政府上層,所有人都在爲華人的離開而歡呼,終於不再有勤勞的華人和自己爭奪工作機會,終於不再有礙眼的東方人晃來晃去。美國情報部門甚至協助華國政府運輸歸國華人,一點都沒有懷疑其中更深層次原因的打算。

剩餘在美國的華國商人、民衆或者外交人員也在以緩慢的速度回國,在1910年一月份,華國外交部駐美國外交人員統計的名單顯示,在美華人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大部分是外交人員和正在歸國的商人,另外還有一部分無法聯繫的華人。按照計劃,在開戰之前美國只保留一小部分外交人員,其餘全部回到國內。

軍事力量體現在方方面面,而美國除了海軍戰艦和部分軍事裝備外,在各方面都落後於時代,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其工業能力。不過在戰鬥剛剛開始時工業能力無法轉化爲軍事實力,也無法讓美國的情報部門變得精銳敏感起來。

其實也不能完全歸罪於情報部門的落後和遲鈍,在聯合艦隊駛向橫須賀的時候,全美上下都沒有察覺異常。政客們正與華國外交官商談着,隨着共識的增加,商談也變得順利起來,每一天美國外交部都會舉行一場款待華國外交官的晚宴,其樂融融中所有人都在高唱“中美和平”!

1月29日早上六點,星期六,日本軍港橫須賀還沉睡在寂靜中,昨晚海軍官兵們的狂歡讓他們非常疲憊,大多摟着日本小妞熟睡着。執勤的海軍官兵也躺在吊牀上不願意起來,只有部分後勤官兵要早起爲幾千人準備麪包和土豆。

六名海軍士兵坐在吊籃上給戰列艦密歇根號的側舷塗抹油漆,相互之間開着玩笑,以驅散清晨的疲憊感。廣闊軍港裡遍佈的美軍軍艦讓這六名海軍士兵雄心萬丈,從他們開的玩笑就可以看出。

這些士兵有理由爲自己國家的艦隊自豪,日美簽署互助條約後,美國將橫須賀港建成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不但將大部分太平洋艦隊的戰艦停泊在此,還建設了大型的船塢,甚至能建造萬噸級戰艦,更可以爲太平洋艦隊提供修理和補給等。

對華戰爭後,日本的海軍毀於一旦,大型造船廠和許多造船工人也死在了華國的大規模炮轟中。戰爭結束後日本沒有能力繼續建造或購買先進戰艦,美國人成了自己的主子後,日本人的海上野心死灰復燃。只是美國人不允許日本擁有海軍,理由是美國海軍完全有能力保護日本沿海和本土的安全,根本原因是美國不希望太平洋地區出現第三個海權力量。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在美國人鼻息下生存的日本人不得不接受失去海軍的痛苦。之後將所有力量都投入到陸軍的重建和空軍的建立中,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經濟迅速恢復,高速增長並超過了戰前水平。軍國主義政府建立後,日本迅速擴大的陸軍和空軍的規模,陸軍人數再次攀上30萬大關,並有繼續增長的趨勢。沒有海軍戰艦的爭奪,陸軍得以享有大多數的鋼材供應,在與美國技術合作後,生產出的坦克甚至超過了英國人和法國人仿製的坦克,被公認爲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另外日本陸軍曾經珍貴無比的重炮也大量裝備,陸軍的裝備水平與法國接近,如果加上東方人特有的韌性和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日本陸軍的戰鬥力無可估量。

相比之下日軍空軍就沒有那麼顯眼,主要受制於飛機的研製,飛機發動機技術的落後使日美兩國都沒有合適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他們甚至沒有突破射擊協調器的難關,落後的雙翼飛機只能由駕駛員操控機槍,或者攜帶手榴彈扔到敵人陣地上。另外在航程、速度、爬升等方面更是全面落後於歐洲水平,更別說和華國空軍對比。

至於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他們的實力更加強大,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是他們唯一拿得出手的軍事存在。五嶽艦時代開啓後,美國立刻停止了另外兩艘前五嶽艦的建造,並開始了新式戰艦的設計工作。

在1906年末,美國海軍技術部拿出了第一級五嶽艦的設計圖紙,得到美國海軍認可後在東海岸的造船廠開建兩艘。第一級五嶽艦爲南卡羅來納級,分別是南卡羅來納號和密歇根號戰列艦,兩艦在1907年末下水。有了經驗的美國人在1908年初再次開工四艘五嶽艦,第二級五嶽艦爲特拉華級,四艘戰艦在1909年6月全部服役,分別爲特拉華號、北達科他號、阿肯色號和佐治亞號。華國引爆的世界海軍競賽愈演愈烈,美國爲了應對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威脅,在1907年5月再次開工四艘五嶽艦,第三級五嶽艦爲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分別爲佛羅里達號、猶他號、康涅狄格號和愛達荷號。第四艘佛羅里達級戰列艦將在1910年6月下水,其餘三艘全部加入現役。

截止到1910年初,美國擁有五嶽艦的數量爲9艘,超過英國、德國和華國,成爲世界第一。美國人強大的工業實力在造船業初步體現,再加上新建造的各型巡洋艦、驅逐艦等大型艦隻、19艘前五嶽艦,美國海軍甚至宣稱其海軍實力已經超過英國。

底氣十足的美國海軍將艦隊一分爲二,重心的大西洋艦隊擁有五嶽艦5艘,前五嶽艦10艘;太平洋艦隊擁有五嶽艦4艘,前五嶽艦9艘,不過擁有的前五嶽艦大多是老舊艦艇。(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五十三章 河源戰役 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裝暴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一百八十五章 毫不憐憫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夏夢之滿囤賣糧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第八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二百零三章 碼頭風雲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個戰果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二百四十章 排毒行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鬧劇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碎所有英國戰艦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六十章 動手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波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德蘭海戰落幕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八十七章 轉折第二百三十章 11、9慘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幹部培訓班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二十四章 自強商會第三百零六章 膠州灣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二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人的炮灰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章 得逞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第四十章 英軍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
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五十三章 河源戰役 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二百八十三章 日月之歌 八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裝暴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一百八十五章 毫不憐憫第三百五十二章 華夏夢之滿囤賣糧第一百五十一章 曼德勒大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軍事準備第八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二百零三章 碼頭風雲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爭奪鹿兒島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個戰果第二百二十章 指手畫腳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一百一十八章 險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二百四十章 排毒行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三百三十一章 接收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鬧劇第四百三十五章 撕碎所有英國戰艦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四百八十章 亂 一第六十章 動手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一波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八十六章 殲滅戰第八十三章 火力覆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南旱災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德蘭海戰落幕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國毀滅第三百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八十七章 轉折第二百三十章 11、9慘案第二百二十九章 幹部培訓班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二十四章 自強商會第三百零六章 膠州灣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會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第六十三章 春雷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二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四百零九章 日本人的炮灰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章 得逞第一百九十一章 財團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第四十章 英軍第四十六章 海戰 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亂 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一百六十四章 尼古拉二世的驚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混入隊伍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二十七章 洪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三百三十章 產業振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