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備戰

第184章 備戰

“守常練兵已成,可喜可賀啊。若非我親眼所見,豈能相信這世上會有如此陣法?都說武侯練兵,以變陣爲上,必要訓練有素。這大概便是武侯所言的‘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之意。”

看着一排排的軍陣,李九思心中頗爲讚歎,以爲這樣的軍隊足以稱得上強軍了。

劉鈺卻道:“武侯練兵,非小子所能及萬一。武侯時候,有騎、弓、弩、槍、刀、甲各類兵種。其陣法多變、何等複雜,實非後人所能練出的。我不過是取巧而已,所編之兵,只有一種兵器,遠近皆可用。武侯若得,所練之兵、所編之陣,必強此百倍。”

兵法都是相通的,雖然劉鈺一直吐槽武德宮學的東西古怪,但他所吐槽的也只是武德宮學的兵法是該元帥將軍學的。

到了李九思這種段位,對兵法的理解已經到了一定的地步,自然對劉鈺的話大爲贊同。

的確,諸葛武侯善於用陣,而那時候兵種繁多,要把不同的兵種編練成陣何其困難?

大順取天下之時,太宗皇帝就曾說過,大順所擅着,不過就是化繁就簡,淘汰了各種亂七八糟的腦洞,整合成了火繩槍加長矛陣的軍制。

現在劉鈺更精簡了一步,連火繩槍和肉搏兵的配合都扔了,陣法也就更容易了。

陣法容易了,變陣也就更快,也就更容易。

武侯時代,各種兵種配合結陣,少說也得訓練三五年方可用。而現如今,可能只需要三五個月,因爲要學的陣法就那麼幾種。

劉鈺對作戰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作戰,當然要講陣法,只是陣法要與時俱進。譬如這空心陣,是結大陣好?還是結小陣好?”

伸出手指着大海上咆哮而來的浪頭,將海浪比作了敵人的騎兵。

“若結大陣,則如海灘,敵人的騎兵必是要衝撞上來的。”

“而結小陣,則如礁石,敵人的戰馬會很自然繞開方陣從孔隙裡穿行而過。即便衝開了一個小陣,也於大局無害。”

“軍團級的大空心陣當然也有其好處,營級的小空心陣做棋盤陣,也有其壞處。”

“若諸葛武侯練兵,定然可以練到大小結合,若如棱堡。大陣爲基、小陣爲角。又能迅速將方陣拆開,列位橫隊。”

“我是沒有這樣的本事的,只能說做個啓迪,或許日後會有戚武毅那樣的人物,把新槍械下的陣法演練的出神入化。”

李九思看着海浪,思索劉鈺的這番話,許久點點頭道:“守常所言,大有道理。陣法無常,與時俱進。我看了守常編寫的兵書,教的都是所以然,而非然。至於其餘兵書,不過都是教你如何列陣,卻不教爲什麼要如此列陣。”

劉鈺笑道:“這和武德宮裡學武經七書是一樣的道理,雖不過位列校尉,卻希望日後爲將帥。知道怎麼列陣,那是校尉;知道爲何要如此列陣以求改進,是爲將軍。陛下命我練兵,要練的不是一支劉家軍,而是京營一軍。日後還是要其餘人都能操練的。”

李九思見劉鈺知道進退,說的清楚,本想着提醒劉鈺一兩句,此時看來也無必要了。

海浪的轟鳴聲中,李九思神色再度憂慮起來。

“守常啊,化繁就簡,花隊變純隊,這正是歷朝歷代夢寐以求的事。若武侯得此帶刺刀的自生火銃,他也不會去編練那麼複雜的軍陣了。只是……莫非西洋人如今的陣法,都已達成這種程度了嗎?”

行家所見,可知深淺。

聽出來李九思語氣中的恐懼和擔憂,想着在海軍的事上已經嚇了一次了,這一次便不用了,還是讓其放心的好。

“國公放心。所謂會通中西,以求超勝。某所練之兵,至少在陣法的理解上,勝過西洋人一籌。”

他這並不是胡說,也不是自大,而是戰術體系的變革脈絡。

七年戰爭中號稱最能打的普魯士,也一樣在俄國潮水一樣的騎兵上吃了癟。一些土爾扈特人在東歸之前,還在東普魯士柯尼斯堡轉了一圈,也算是蒙古人最後的驕傲了。

要不是漢尼拔的乾妹妹忽然死了,換了個普魯士腦殘粉上臺,腓特烈二世就得上吊了。

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個時代太強調橫隊對射,變陣的速度實在太慢。俄國的土爾扈特人、哥薩克等騎兵實在太多。

一直到法國革命後的人民安全委員會搞的新戰術體系,強調變陣速度,使得步兵的下限提升了一些,面對快速突擊的騎兵和更爲複雜的戰場環境,纔有了自保之力。

不能指望任何一支線列兵都能排出細紅線這樣可怖的戰鬥力,考慮到下限,自然是要靠陣法和變陣速度。

而對大順來說,這樣的人口、這樣的體量,永遠不需要考慮上限,只需要考慮下限。

縱隊怕炮。

然而劉鈺瞅了周邊一大圈,就沒有一個炮多的。

因地制宜,自然是要走這種戰術體系。

反正短時間內也就是打打準噶爾、荷蘭東印度公司。

前者靠變陣速度,後者……後者在南洋估計也就能弄出三兩千人,只要海軍有譜,那就是個弱雞。

南方的越南、緬甸等,又都是叢林密佈。如果能展開橫隊交戰,自然是橫隊佔優,但在叢林,機動性和快速變陣應該是更勝一籌。

新時代剛剛來臨,十幾年前打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只是爲各種軍事理論家提供一個研究的案例。

就像是前朝火器的發展,思路層出不窮,新奇腦洞大開,但經過實戰檢驗發現大多數都是“理論上有用,實戰中垃圾”。

新時代的戰術體系也是一樣。

譬如歐洲有人認爲:第一排士兵射擊,後面的裝填,把裝好的槍遞到前面,把第一排射完的空槍接過去裝填。

理論上,這樣射速的確可以提高。

現實中,後排的人一點也不願意把自己可以活命的槍交給別人,前排的士兵往往也會被後面的人遞槍而撞的肩膀疼甚至脫臼。

譬如關於方陣,有的理論家認爲:空心方陣最好是單層的,此時的一層就是三排,因爲只能三排射擊。用更少的人手,保持最大的火力輸出。

理論上,這是對的。

現實中,單層三排的方陣很容易被衝開,理論上可以高效發揮的火力,並不有效。

處在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理論還需要幾萬具屍首驗證是否正確、需要十幾萬傷殘的老兵作爲論點而修正的年代,只能自己去摸索出一條因地制宜、適合國情的陣法。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

能展開橫隊的話,還是以橫隊接戰可以最大效率地發揚火力優勢。但這就需要軍官們自己決斷,做出權衡。

誰都知道,稍微鬆散的輕步兵射擊,比橫隊要效率。但考慮到騎兵威脅、紀律約束等,又只能選擇密集橫隊。

能因地制宜變化的,是名將。

而大順的體量和周圍的局勢,不需要名將,需要的就是海量呆板的士兵和呆板的軍官,保證下限即可。

對此,劉鈺還是有信心的。

寬慰了李九思一番,李九思這才放心,苦笑道:“之前見到那戰艦齊射,我心中已然大憂。若是你告訴我如今西洋人的陸軍都是如你這樣可以變陣,我只怕要驚出一身冷汗,大病數日。”

劉鈺道:“國公且放心。不過這兵,此時只是看起來能用,還要再練個至少大半年才行。”

皇帝是個急性子,劉鈺可不想鄂國公回去之後一通吹,皇帝腦袋一熱,就真的把青州兵現在就調走。

李九思也知劉鈺的擔心,笑道:“練兵五年之期,陛下還等得起。你不要以爲陛下是不信任了,實在是這裡面有些事,你有所不知。”

衝着劉鈺使了個眼色,兩人甩開了隨從,縱馬來到了海邊僻靜處。

“此番陛下差我前來,一則是看看守常練兵的情況,二則就是看看膠東災情的恢復,三嘛……此事機密,但不與你說不行。三就是陛下要徵準噶爾,又要親征,雖不履前線,卻也要坐鎮前方。欲效唐滅西突厥之故事,一路出河西走廊,一路出阿爾泰山。北線主將,我來擔任。這一次也是讓我前來熟悉熟悉。”

這也算是在劉鈺的意料之中。

河西走廊一線,定然是主力。北線,則是奇兵。

縱然奇兵,也不可能只靠青州軍,而是會調各處精銳兵馬配合。

劉鈺年紀太小,壓不住場子,鄂國公李九思正是合適的人選。

李九思說完這件機密事,又道:“這一次陛下叫我來看看,你這青州軍到底如何。打仗,說花錢如流水,那都是往低了說。河套之糧,運送到額爾齊斯河一線,路上損耗,一石糧要二三十兩銀子。自京城至額爾齊斯河,九千里,北線縱爲奇兵,卻也要保證能守得住。多一個人,一年用兵不算軍餉,就要三五石米,這就是百十兩銀子。”

“陛下之意,北線以青州兵爲主,夾以松花江府兵輕騎兩千,再加上部分邊軍,湊個兩萬戰兵。喀爾喀蒙古新附,不可輕用,令其爲輔兵即可。這些兵力,不能再多了,再多真的花不起這錢了。”

“兩萬戰兵,兩萬輔兵,運糧消耗,軍餉賞賜,屯了五年的糧,也就夠打大半年的。一旦開戰,不算河西走廊的主力,單單是北線奇兵,一年人吃馬嚼耗費就在七八百萬兩。真的吃不消。”

“準部可戰之兵,集結一起,臨陣者也就三四萬,畢竟還要壓制哈薩克、葉爾羌等。你給我交個實底,能扛得住嗎?”

劉鈺也知道打仗花錢,琢磨了一下道:“準噶爾部能夠集結野戰的兵力,也就三五萬。北線兵已足夠,絕無問題。關鍵是自阿爾泰山一線進兵,地圖如何?”

“這你放心,已經派人僞做商隊測繪了。關鍵是這一次,陛下真的着急了。你可能不知道,齊國公在羅剎,派人萬里傳書。”

說到羅剎國的事,李九思看了看劉鈺,讚許道:“真讓你猜着了。這羅剎國果然起了內亂。其小沙皇死了,齊國公本是去參加加冕禮的,結果走到了之後,趕上的卻是葬禮。一個外國女人上了位,也是個武瞾樣的人物,上位便廢了羅剎的樞密院,大權獨掌。齊國公趕上了這個叫安娜的加冕禮,又要去一趟法蘭西,只能先差人把書信送回。”

“羅剎國不可小覷。西域早一日恢復,便早一日安穩。日後,我朝與羅剎在西域必有一戰。也虧得你的西洋諸國略考,齊國公狠誇了你一番,在羅剎國所見所聞便能看的透徹。”

“波蘭國是要出大事的,是故陛下希望趁着這個機會,儘快拿回西域。復唐安西千年之怨。奪了黑龍江、拿回安西都護府,國朝方可自比李唐,不然說出去不過笑話。”

“如今已知會了羅剎國,要在額爾齊斯河修堡,羅剎也承諾不會再對準噶爾有任何支持。只是羅剎在準噶爾以北多有屯兵,是故陛下希望趁着波蘭國事亂的機會,拿下西域,以免夜長夢多,也擔憂羅剎國解決了波蘭事後,對西域伸手。談判的事,總不能真的以爲敵人會一直遵守。”

“這事,不能再拖了。是故明年夏日就要進軍,在阿爾泰山以北軍城中越冬,待春來,則戰。”

這件事朝中並無幾人知曉,天佑殿知道,幾個要跟隨皇帝出征的老將勳貴知道,再就是西線和北線的主將知道。

皇帝信得過劉鈺,要把青州軍作爲北線的主力。

李九思爲主將,就是要來看看青州軍練的到底如何,也好做到心中有數。

看多了兵書,朝中本來是準備編練一支車兵的。按照《唐李問對》所說,徵突厥的正兵就是車兵,既能裝載給養,又能依託車陣爲戰。

然而劉鈺說自己能編練一支硬抗準噶爾騎兵的步兵,車兵不練,青州軍自然便是主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今數年之間,已經囤積了不少的糧食,正是要儘快解決西域問題的時候,李九思轉告一下劉鈺,也就是要劉鈺儘快做好準備。

“陛下素知你瞧不上準噶爾部。但固然準部實力遠遜我朝,可拖一天便多花一天的錢。西北大軍,一日耗費數萬。陛下也明確叫我轉告你,西北一日不平,青州軍一日不能證明可以以一敵三,海軍的事便一日得不到朝中支持。實是沒錢。”

劉鈺心想這激勵的辦法也是奇特,只是平定了準噶爾,朝中也未必有錢。

移民、戍邊、平叛……少說幾十年之內,那都是個扔錢的無底洞。

但這事他也想的明白,就算是拿不出太多的錢,國庫能出一分是一分,海軍實在太耗錢了。

關鍵是,自己去西北這段時間,海軍這邊的事誰來管?

(本章完)

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857章 決心第850章 誤解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324章 冒犯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541章 人性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717章 臀與腦第419章 絕望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207章 守成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423章 勸說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49章 “帝”(一)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23章 小團體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414章 找出路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046章 破綻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954章 釣魚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862章 好事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861章 哄一鬨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27章 臨行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398章 主心骨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28章 志向第700章 反圍城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93章 直鉤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79章 廢物
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857章 決心第850章 誤解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324章 冒犯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541章 人性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717章 臀與腦第419章 絕望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207章 守成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423章 勸說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49章 “帝”(一)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23章 小團體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414章 找出路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046章 破綻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954章 釣魚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862章 好事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861章 哄一鬨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27章 臨行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398章 主心骨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28章 志向第700章 反圍城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93章 直鉤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79章 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