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冒犯

第1324章 冒犯

漢考克轉述的大順貿易大使的話,並沒有去抽象地談權利、自由、或者議會、授權、諾曼征服之後的自治傳統、聖經裡反對君主制的隻言片語、亦或者人要上天堂之類的玩意兒。

而是具體地談到了貿易線、商品互補、需求、生產、優勢、利益、錢,這些東西。

如果只是談這些,也算不得什麼過於駭人。

漢考克接下來轉述的話,讓約瑟夫·沃倫,感覺到了一種相當不舒服的情緒。

“他們還說,現在新英格蘭繁榮的基礎,是因爲廣袤的土地,和每一個勤勞的人都可以獲得一塊他們足以耕種的土地。”

“這是新英格蘭繁榮的基礎,卻也是新英格蘭的隱憂。因爲這只是重走一遍他們曾經歷過的一些事。”

“當人口越來越多,而剩餘的土地是有限的。現在每個人可以擁有100英畝的土地,但實際上按照這樣的數量,隨着越來越多的契約奴抵達並且在奴契到期後擁有自己的土地;伴隨着每個家庭四五個孩子的生長……最多一百年,新英格蘭的人口就會超過這種每個家庭都有一塊土地的模式。”

“而這種模式一旦超過,就會陷入一種絕望的輪迴中。”

“要麼,就像他們一樣,每隔幾百年,一場轟轟烈烈的造反起義,均分土地。”

“要麼,就像他們一樣,地主將土地分割成小塊,讓每個佃農僅得可以果腹和基本存活的食物,以維繫穩定。”

“而一旦到那一天,一切基於此時的土地所設想的種種,都將破滅。”

“畢竟,他們擁有最悠久的土地私有制和以自耕農爲社會中堅力量的歷史。他們對這一切,是瞭解最多的。因爲他們沒有如同法國或者英格蘭或者神聖羅馬帝國那樣的條田份地貴族,而相反他們曾經擁有過一個最廣泛的自耕農階層,並且在那個耶穌尚未降臨的時代便擊敗了匈奴人。”

“那時候他們也有富可敵國的商人、也有關於專營還是私營的爭論、也有允許非官方鑄幣還是嚴厲禁止的爭論。但最終,那個帝國毀滅於土地兼併。並且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他們問我,你們的土地可以買賣嗎?我說可以。”

“他們又問,你們的土地是無限的嗎?我說不是。”

“他們還問,商人積累財富的速度遠高於自耕農嗎?我說是的。”

“他們問:你們生的孩子多嗎?每年遷來的契約奴多嗎?現在波士頓地區的新契約奴在自由後,是否還能如同之前一樣,輕易地獲取100英畝的土地?”

“在得到我的回答後,他說:若不破繭,等着土地兼併導致的天下大亂吧。”

“他們說,不要把眼前的一切,視作永恆。”

在震驚很沉默之後,沃倫皺眉問道:“這,是異教徒的詛咒嗎?”

“不……我不認爲是詛咒。他們只是借這個,闡述一個他們的目標。”漢考克想了想這些話的起源,回到:“他們說,他們或許已經找到了解決的方法,雖然距離解決還有距離。”

“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只是他們的,還有我們的、歐洲的,甚至於整個人類的,這都需要一場世界範圍內的貿易開放。”

“如果可以解決,當然最好。”

“如果不能解決,那至少也可以生產更多的布匹、消費品、奢侈品等,使得糧食確保每個人都有可以維生的一份;但耕地之外的產出卻可以儘可能的多。”

“至少,可以保證北美的農夫,原本一車玉米只能換一匹布,但將來或許能換一匹半,再外加一把鐵餐具。”

“但總之,這是以和平、貿易、消除英國的航海條例爲前提的。”

“他們說,需要北美的每一個家庭,在棉布、茶葉、瓷器上消費。並把這些散亂的、每個家庭支出的零錢,積少成多,成爲足夠的資本,投資到他們認爲可以解決糧食問題的方向上。”

“這是一場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在爲人類的未來而貢獻力量的偉大事業。”

“因爲,讓每個人爲人類的未來捐錢,那是不可行的。”

“但以貿易,讓每個人的勞作所得集中起來,探尋一條偉大的道路,卻是讓所有人高興的。”

“雖然,我並不知道他們是否說謊,也並不清楚他們是不是過於自大。”

“但,聽說,他們已經找到了植物生長的一些秘密,觸摸到了生命的力量。他們,聽說已經出現了一英畝土地可以產出100蒲式耳小麥的嘗試。”

“還有棉布、鐵釘、鐵器、絲綢,等等、等等,他們都找到了可以提升每個人所能生產的數量的辦法。”

“在這裡的每個人的消費,將促進他們建造新的工廠、採用新的技術……他們,認爲自己是可以指引人類未來的希望之所在。”

一英畝100蒲式耳小麥的驚人產量,也不過是畝產500斤,當然此時肯定是驚人的。大順當然造不了化肥,甚至科技連前置的前置的前置還沒點到呢,早着呢。但,硝石是硝酸鉀,海豹糞石是磷酸鹽,靠這些東西堆出來一個高畝產,作爲希望,還是可以做到的。

大順這邊,是把此時大順優勢下的自由貿易,或者說商品傾銷、利潤積累,用一種清新脫俗的角度講出來。

當然,這個是北美特供版。

尤其是對北美這種100英畝自耕農爲主體的、並無和大順產業矛盾的經濟現實所出現的特供版。

同樣的話,要是去法國說,非得讓法國那些從事絲綢織造業、紡織業、冶鐵業、木匠、漆匠的大量手工業者噴死。

而在北美則不同。

就那麼幾個產業,沒有一個和大順這邊是重合的。

比如依託毛皮和畜牧業的制帽業,大順不可能跑這來賣帽子。

比如箍桶業、木材、糧食、魚乾、牛羊、酒,等等,北美現在擁有的產業,大順這邊看都不可能看一眼。

時代在變,意識也在變。

若是後世,說這些話,意思就是說:伱們老老實實地種地,養牛羊。我們發展工業。

後世會有多少人覺得,這是好事?

但現在,這些話說出來,在北美的經濟基礎下說,聽起來真的就是好事。

北美工業發展的基礎,是1830年代的土地兼併、人口激增、資本積累、以及技術發展、移民增多。

相對於過去每個家庭都有100英畝土地的自耕農羣體而言,這並不是啥好事,甚至不是啥好時代,尤其是相對於過去的美好日子——幼子繼承家業,幼子長大前,哥哥們隨便家裡資助點就能去外面弄個三四百畝地。

工業發展引發的諸多問題和反對,直接導致了聯邦黨的瓦解。

對此時以自耕農爲思想的經濟基礎的北美而言,大順所描繪的未來,是美好的:更便宜的商品、更便宜的日用品。

如果說,大順這邊的婦女紡織,是因爲沒辦法,不紡織爲副業家庭很難生存。

北美此時這邊的婦女紡織,也是因爲沒辦法,因爲一些鄉村並沒有便宜的紡織品,甚至因爲貿易政策使得紡織品價格太高,女人不得不去紡點羊毛湊合着穿。

對於一個人均100英畝,大約600畝土地的農村家庭來說,真的沒必要非得自己去紡織。更便宜的消費品,是他們所喜歡的,也是能消費的起的。

無非就是大順又把這件事,加了一點神聖的光環,使得買大順的商品,除了“便宜實惠”之外,更要加上一點更偉大的意義加成——買大順的商品,等於爲人類的發展和未來捐錢。

而且,漢考克所轉述的這些歪理,是很難反駁的。

至少在這句話裡,這個歪理是正確的,人口增加之下,很快這種田園美好和資源充足的美好就會被破壞。

實際上也確實被破壞。

無非是技術不達標,最終導致土地兼併,引發混亂。

還是技術達標,從此走向資本主義和工業化,但也和之前的田園美好鄉鎮自耕熟人社會不同了。

這都是破壞。

是以這個話本身,是無法反駁的。

甭管是扯淡也好、胡說也罷,就歐洲此時這種亂哄哄的爲了王冠和繼承打到死的局面,大順這邊至少拿出來了一個“以全人類的未來”爲視角的態度。

天主教的天下已經亡了。

清教徒的天下在北美是要建立在自耕農和小資產者的基礎上的,漢考克所轉述的話,則是直接宣告這個天下也必亡。可能會換成別的樣子,人還活着,但社會的模樣卻和現在完全不同了。

或許大順這邊是包藏禍心的,比如激發北美的“先上車焊死車門”的意識,從此開始拒絕外來者遷入,從而死在轉型期缺乏勞動人口上。

也或許大順這邊只是想要讓自己的傾銷行爲,顯得大義加身,把賺錢和資本積累說成是一項爲了世界的偉大事業。

也或許只是進一步增加和大順貿易、現在還算是走私的神聖性。使得走私本身,不但是無錯的,甚至是一種爲人類未來貢獻自己的一個銀幣的偉大事業。

總之,漢考克所轉述的這些東西,都讓約瑟夫·沃倫感到了深深的不舒服。

他們的意思中,包含着許多蔑視。似乎認爲這種自耕農和小生產者,加廣袤土地的一切設想,都沒什麼值得驚奇和讚歎的。

而更嚴重的。

則是對一個清教徒、共濟會成員而言:

一羣異教徒,而且是迷信的無神論者的最奇葩的異教徒,這羣異教徒是否有資格說:我們要引領人類未來這樣的話?

(本章完)

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076章 爭功(一)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76章 十三張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586章 中轉港第1052章 定性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223章 開戰(二)第850章 誤解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439章 回援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340章 宿命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204章 投名狀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3章 出事了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574章 領導權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38章 良家子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450章 “帝”(二)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995章 嫺熟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35章 府兵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78章 爭功(三)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343章 絕戶計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612章 搶人才第809章 閹黨(下)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44章 三百年後第525章 不敢殺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041章 國運(上)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
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076章 爭功(一)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76章 十三張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586章 中轉港第1052章 定性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223章 開戰(二)第850章 誤解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439章 回援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340章 宿命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204章 投名狀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3章 出事了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574章 領導權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38章 良家子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450章 “帝”(二)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995章 嫺熟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35章 府兵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78章 爭功(三)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343章 絕戶計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612章 搶人才第809章 閹黨(下)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44章 三百年後第525章 不敢殺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041章 國運(上)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