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

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

既是強制要求連婦孺都一併遷來,那麼總要考慮這裡的將來,而不僅僅是挖礦,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決大順自身的問題。

這裡的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這裡想要發展糧食農業,倒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人口足夠,足夠到可以修築水利工程,否則肯定是沒戲的。

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夏天天氣確實熱,很適合作物生長,但也確實沒有雨,只能依靠灌溉。

而灌溉,也就意味着,這裡至少得有個幾十萬人口,才能做出來這樣的攻城。修運河、修水利工程,需要足夠的人口。

正如在大石頭山以東的地方,大順取了個新益州的名字,實質上就已經做好了將來分離的準備。

這裡其實也一樣。

大順這邊的政策,已經確定了,這裡的一切都圍繞着移民進行。哪怕是挖金子、挖銀子,在整體的政策方向上,那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於是,實際上,這裡的也沒有太多的產業限制,目的依舊是把產業發展起來,從而最大程度地把人吸納過來。

也實際上,等同於允許這裡將來分離。畢竟,農業、礦產、氣候、淡水、土地、森林、煤礦……這裡什麼都不缺,早晚的事。

由是,這裡的土地政策,是和北部的楓林灣地區,截然不同的。

以北緯的一條緯度線爲界,以北是小農經濟,包括在金礦做工的人,將來都是以“郡界”北部的地區參與授田的。

而金山附近的土地,則不準、也不準備允許小農經濟。

準確來說,政策方向上,是在這裡搞“財閥”制——朝廷和財閥出資、日後扶植、國有資產出售給家庭商團。

產業以棉花種植、紡織、葡萄酒、採礦、金屬加工等爲主。尤其是在土地問題上,這裡直接省掉了小農分化兼併那一步,直接搞大型農場。

勞動力,仍舊以大順的移民、或者說強行創造的工資勞動者爲主。

也即:

分界線以北的土地,處在適合種植小麥的降水線上,那裡以小農經濟爲主,並且國有土地售賣,以家庭小農場爲主。

分界線以南的土地,考慮到氣候等因素,這裡既不適合小農經濟、也沒有必要搞小農經濟。直接搞大農場,搞契約工勞動,再在北邊買份地。

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大順和西班牙的談判,爲這個計劃提供了足夠的可能。

西班牙在南美,有足夠的人口、有足夠差的生產力、也有足夠多的金銀、同時也就意味着擁有足夠大的市場。而西班牙的本土工業生產能力,基本爲零,西班牙無法抵禦大順的走私,那麼能也只能接受大順的雙邊貿易條件,賺取關稅。

而金山周圍的土地,尤其是金礦附近的河谷地區,是非常適合大面積種植棉花的,且棉花的質量會非常不錯。

但,這種地方,不論是氣候還是降水,搞小農經濟種棉花,是無意義的。

搞不起來。歷史上的蘇北鹽墾後的棉花種植的諸多問題,諸如租佃、分成、地租等錯誤,沒必要再重走一步。

不若直接搞大農場種植,以契約長工爲勞動力、以金山的大量一起遷來的婦女爲紡織女工和摘棉花女工、以西班牙的南美西海岸爲市場、以南美西海岸即將發展起來的銅礦硝石鳥糞石等產業爲契機,直接把金山地區打造成整個南北美洲西海岸、或者說山脈以西的紡織業中心。

大順不要這裡的市場,也允許這裡各種產業都發展,甚至預想到將來這裡自給自足自成體系的分離。

但這都無所謂。

只要幾十年內,能吸走個大幾百萬、上千萬人口,什麼都好說。

如果歷史上那條沒走通的路想要走通,只靠鬆蘇地區是不夠的。至少還得把山東、京畿等地,拉進資本主義體系,從而形成對以西地區的暴力碾壓優勢。

也即,假設或許萬一可能通過改革、而且徹底的席捲全天下的暴力的革命,完成華北華東沿海地區工業化、瓦解小農經濟,即便有外部市場,也得確保工業化地區的轉型劇痛是可以承受的,那麼也只能依靠移民。

因爲,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其實只能容納幾百萬的產業工人,不可能再多了。總得給那些既受到衝擊、又不可能找到就業的破產小農,找條活路。

自耕農,賺不到什麼剩餘價值,也就無力花錢去僱人移民來此。

只能依靠工業、大種植園等,能夠賺取剩餘價值的經濟體,來拉動移民。

本意就是:契約工,八年所能創造的價值,在支付船票、支付購買120畝北部土地的錢、八年的衣食之後,依舊可以爲僱傭者創造足夠的剩餘價值。

那麼,移民就可以源源不斷了。

當然,就現在來說,此時此刻,能夠在八年內創造這麼多價值的產業,在金山地區,有也只有挖金子這一個行業。

資本又不傻。

所以,以大順這個封建王朝的水平,此時也只能在這裡嘗試財閥制。

即由大順朝廷先出資,建起來一批棉花田、紡織廠,也算是以工代賑,解決佔用黃河無人區的問題。

等到建起來、起步之後,則直接出售給私人,扶植財閥寡頭,由他們控制這裡的棉花田、紡織業、金屬加工、採礦、金融等。

這些人,可能是軍功貴族、可能是皇室子弟、可能是皇商、可能是作爲皇帝的封賞——至少,讓這裡的“封地”有意義。否則的話,軍功封地,封一片數萬裡之外的荒地,那是無意義的。

將來他們是被百姓推翻也好、是進化成軍國容克封建財閥也罷、亦或者是保持這裡濃厚的封建殘餘,那不是現在能管的,最終還要看北美西海岸的人民自己了。

當然,也可能得靠大順本土這邊。說不定將來天翻地覆,最終要解放全天下,也未可知。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目的是移民,而且是儘可能多的移民。

在實學的激進派設想的那一套基本不現實的情況下,這種辦法或許就是相對來說最效率的。

也是理論上最符合資本論的——雖然,是逆練的。

正如老馬所批判的:在歐洲,勞動者雖然自由,但卻天然地隸屬於資本家;而在墾殖殖民地,則必須以人爲手段,來創造這種隸從。

劉鈺所有在扶桑的政策,都是圍繞着這個來的。

老馬說:一個黑人就是一個黑人,在一定情形下,他能成爲奴隸。離開這種情形,他就不能成爲奴隸。

一架紡棉機就是一個紡織棉花的機械,在一定情形下,它能成爲資本。離開這種情形,它就不成資本。

正如黃金本身不是貨幣……資本是一種社會的生產關係,一種歷史的生產關係。

這裡的關鍵,是“情形”。

而劉鈺在扶桑的政策,就是創造這種情形,利用國家的強力手段,而不是依靠自發的積累兼併分化人口增加等,強行創造出這種情形。

靠自發積蓄、兼併分化、人口增加等,不是不行,而是太慢。

他等不及。

他要使得一個華北的華人,在這種情形下,成爲在扶桑被剝削的僱工;使得荒蕪的金山谷地區的土地,在這種情形下,成爲一種可以攫取剩餘價值的生產資料。

並且確保,資本能夠在這些華人僱工的身上,榨取出遠超過船票和八年衣食的價值。

且,在支付了船票和八年衣食後,所榨取的剩餘價值的年均收益,要大於在大順囤地、買地、租佃的投資回報所得。

而要做到這一點,西班牙是關鍵。

因爲西班牙早走了二百年,人口足夠支撐起一個市場,且西班牙早年作爲世界貨幣的發行者,完全沒有把本國工業發展起來。

西班牙的南美,就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市場。

如果不能,那麼就需要軍艦、士兵、大炮,逼着西班牙接受貿易。甚至,扶植南美的大莊園主、混血人等,從母國分離,從而經濟控制、傾銷商品,完成最後一跳。

當然,也包括大順對硝石、銅礦、鳥糞石的需求,促進南美西海岸的繁榮,從而擴大市場——甚至,如果西班牙缺乏人口和勞動力,大順也不介意讓禁教後的天主教徒,作爲“契約長工”,被運到智利的硝石礦和銅礦上。

而現在,依靠着一戰和直布羅陀、呂宋、關稅等問題,暫時還不需要徹底讓西班牙接受自由貿易,前期這點生產力還不愁賣不出去。

現在要做的,便是依靠國有的資本,對谷地進行投資,先把產業框架搭起來。將來直接私有化,扶植財閥,賤賣或者“賞賜”給要扶植的財閥、寡頭、軍功貴族等。

如果不能搞清楚大順本土和扶桑墾殖民地的區別,那麼是不可能完成快速移民的事業的。

這兩者的區別,老馬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兩邊所要創造的“情形”、所需要達成這個“情形”的條件、所要爲這個“情形”所補足的東西,是不同的。

分不清楚這種不同,也就必然會失敗。

甚至可以說,任何幻想着依靠小農墾殖來完成北美華人移民的,在這個時代、在這種交通技術的限制下,是絕無可能的,也是根本支付不起這巨大的成本的。

於是,這一波移民中的一部分,並不是都去金礦幹活。

而是,有一部分人一下船,就直接被帶到了適合種棉花的、距離海岸線稍遠一些的地方。

紡織廠倒是不急。

因爲劉鈺對黃河無人區的政策裡,有一條是組織女性進行棉紡織業生產,依靠對孟買、蘇拉特、達卡等地紡織業的毀滅所空出來的西非市場、或者叫三角貿易市場,來減輕徵走土地挖河的生存困境。

移民到這裡的婦女,都是會紡織的。

只要那邊的棉花種出來,第二年移來的百姓,根本不需要過多的培訓,直接就可以把紡織作坊、或者南通地區的家庭鐵輪織布機的包買模式,直接移植過來。

黃河無人區的工程,也算是完成了演練。

於男性,數年的河道挖掘、湖堤修建等,使得他們逐漸擁有了一定的組織力,並且熟悉了衆人勞作的模式。

於女性,數年的紡織生產組織統一售賣,使得她們也擁有了一定的組織力,並且熟悉了聚在一起紡織、賣手腕賺工資的模式。

這些人移民至此,前期的開拓也就相對容易了一些。

這背後當然是血腥殘酷的,即便說大順在黃河問題上,已經算是封建王朝的天花板了,儘可能減輕了痛苦。

但世界已經被帆船聯繫在了一起,黃河無人區這件事上大順這邊減輕的痛苦,某種程度上,也是靠着蘇拉特、達卡、加爾各答、蘭開夏等地紡織工的累累屍骨做了緩衝。

當這一批下船的人中的一部分,開始走向谷地種棉花時。

基本上,劉鈺在扶桑的佈局,也就大致結束了。

…………

如無意外,幾年後,整個扶桑地區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

在新益州:

因爲大石山脈的阻隔,西海岸的商品很難越過山口和新益州進行貿易。

新益州依靠着毛皮人蔘貿易、北美大河和密西西比河的航運,面向的是大西洋方向的市場。

釀酒、糧食、亞麻和羊毛紡織、煤礦、高爐鐵,這些產業開始吞噬北美大西洋方向的市場,並不斷地容納更多的遷徙者。

因爲這些產業,需要工資勞動者,而這裡人口稀缺,終究還是需要從大順拉人過來。

在楓林灣:

良好的氣候、國有土地的份田家庭農場購買政策,使得這裡成爲安置移民的終點。

所有來到扶桑的移民,如果不是第一時間越過山口去新益州的,那麼最終都會選在這這裡購買自己的土地,成爲一個自耕農。

或許,不久之後,北部苦寒地區又發現了金礦,於是新一波的淘金熱,以這裡爲出發點。但這已經無法帶動更多的移民,因爲金山那就有許多成手的淘金者。

正如劉鈺當初所計劃的那樣,金山在一次次火災中被焚燬、又被重建。

這使得楓林灣的木材加工產業,迅速成爲了城市的基石。

由木材加工業、糧食基地等產業鏈發展出的造船業、運輸業,使得這裡成爲大順的扶桑殖民地造船業中心。

而這裡安置的廣大的自耕農,也使得楓林灣,成爲了重要的貿易港口。

本地的糧食、牛馬、木材、毛皮、酒類等,都要在這裡交易。

南部的鹽、紡織品、硝石等,也需要在這裡交易。

在金山:

金礦的開採,很快使得這裡成爲了一個十餘萬人口的城市。

這裡急需的糧食、木材等,依靠着楓林灣的商船,運送到這裡。

商船回去的時候,載着這裡的鹽、棉布,完成一個基本的循環交易。

谷地的棉花種植業,發展起來了,有利可圖了。

扶植起來的大地主們,成爲了這裡的種植園主,每年都需要從大順這邊僱傭便宜的契約工。

每年到了摘棉花的季節,大量礦工的妻子,會來到這裡做季節工,摘取棉花。

軋花機的使用,使得棉花和棉籽的分離效率大爲提升。

這裡良好的氣候,使得這裡的棉絨長度極佳。

大量的棉花,被輸送到了金山,那裡成爲了整個南北美洲西海岸的紡織業中心。

大量的女性,在這裡從事棉紡織業。

魯西地區的土布,本來就很粗很厚實,非常適合勞作穿,改良之後,尤其是適合作爲礦工的衣服,因爲粗實厚重。而這裡的移民,本來又基本來自魯西,於是這種布成爲了勞作者、金礦工人、墾荒者的最愛。

這裡生產的棉布,除了供應本地的礦工,也供應給北方的楓林灣的自耕農,因爲那裡無法種植棉花,類似於大順對東北地區的棉布貿易。

更多的棉布,則通過貨船,運送到南方。

在墨西哥,於當地市場進行貿易。

在巴拿馬,通過狹窄的陸路,穿越到大西洋,甚至開始和大順本土參與三角貿易的棉布發生了衝突。

在智利,這些棉布被交換成硝石、鳥糞石、或者銅塊。這些硝石、鳥糞石,又通過運人來的船,運回去,成爲大順膠東、京畿、蘇北、蘇南等先發地區的肥料。

於是,一個橫框太平洋的新三角貿易,大大降低了運人的成本。

商船在威海或者膠州灣,裝滿人口。

將人口運送到金山,或者去挖礦、或者去種棉花、或者去織布、或者去摘葡萄。

運人船卸了人,再裝上金山的棉布、葡萄酒等,前往南美的智利。

在智利銷售後,裝載着智利的鳥糞石、硝石、銅塊等,沿着經典的馬尼拉大帆船洋流航線,返回大順本土。

西班牙積累的金銀、大順本土對鳥糞石和硝石的急需,都使得跨太平洋的三角貿易不再是單程的無利可圖,也不再是回程的時候不知道運點啥。

於是,運人的成本,一降再降。

或許,因爲朝廷的經濟管控,除非是運人船,否則是不能從事硝石貿易的。顯然,這種管控是非常有可能的。

而且,這種管控,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因爲,西班牙從不是自由貿易啊。從一開始,西班牙的殖民地政策,就是嚴格的管控,硝石銅礦之類的,怎麼可能任由資本自行開發?

這就又成了類似於大順和日本貿易的狀態:兩邊一起管,大順要管、日本幕府那邊也要拿貿易利潤,於是走私行爲被大大遏制。

而這邊,則是運人,成爲了從事硝石銅塊貿易的前提,於是運人的成本也降低了。

甚至於……運人,已經類似於之前法國和大順貿易時候,船艙裡壓倉的冰塊一樣,閒着也是閒着,不如裝點什麼。

運人的成本降下來了。

扶桑的農業發展起來了、工業發展起來了,人在這裡的生活成本也降下來了。

人越來越多,所需要的商品越來越多,於是開辦工場的也就越發有利可圖,便也就越發需要大順的人口來這裡補充。

也或許,等到人口不斷增加,便又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向東不遠,那裡就有巨大的銀礦!

於是,從金山開始的東進運動,興起了。

銀礦需要工人。

銀礦需要水銀。

銀礦需要炸藥。

銀礦也需要糧食。

而大順在扶桑的政策,以及不準私人圈地的土地政策,又使得這裡的金銀,只能流回大順本土。

投向鐵路、礦山、冶金、機械、紡織、造船等行業。

亦或者,投向東北的大豆種植、蝦夷的小麥農場、南洋的蔗糖稻米。

或者投向印度,運河、棉花、染料。

甚至可能投向朝鮮國,煤礦、鐵礦。

也或許,靠着對印度、歐洲的貿易;靠着扶桑大金礦、大銀礦;甚至可能的南大洋的金礦。

大順終於完成了貨幣改革,實現了金銀複本位,或者金本位銀本位的改革,使得銅錢和白銀不再是本幣和外幣的關係。

而發現新銀礦的消息,又促使了更多的移民來到這裡,大爲緩解了山東的人地矛盾,使得山東的人均土地終於達到了可以低痛轉型的最低標準……

等等、等等……

當然,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

這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也需要“一切正常”——這個正常,包括可能會對西班牙發動戰爭、強迫貿易。

但,關於政策,此時,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大順這個封建王朝,也不可能做更多了。如果能做更多,那大順就真不是封建王朝了,甚至於其實修黃河如此“溫柔”地移民,這已經是有些不現實的天花了。

這便是大順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而至於挖河道,那將是個漫長的工程。

(本章完)

第197章 活路第57章 開戰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954章 釣魚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238章 敲定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56章 新思維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55章 說服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379章 四宗罪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680章 隱喻(上)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346章 埋雷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26章 鍍金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77章 機遇期第215章 海軍部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00章 槍和槍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251章 壓力第612章 搶人才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1170章 備戰(九)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936章 綁定(下)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368章 我是誰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421章 混亂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11章 出奇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360章 國富論(三)
第197章 活路第57章 開戰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954章 釣魚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238章 敲定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56章 新思維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55章 說服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379章 四宗罪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680章 隱喻(上)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346章 埋雷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26章 鍍金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77章 機遇期第215章 海軍部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00章 槍和槍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251章 壓力第612章 搶人才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1170章 備戰(九)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936章 綁定(下)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368章 我是誰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421章 混亂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11章 出奇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360章 國富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