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扎心的話

第23章 扎心的話

再度看到自家的硃紅大門,劉鈺不由有些緊張。

在紫禁城外鬧騰外,去了金水橋前跪了小半天,結果差強人意,也算能接受。

可回家這道考驗,即便之前預料了結果,也實在有些邁不開腿。

他也知道,這事從純道德上講,自己做的不太地道。

鬧出這麼大的事,之前一句話都沒和家人說。

不要說什麼自己的錯自己扛之類的話,在這個還有誅九族之罪的年代,就是扯淡。

當初想的硬氣,想着若是皇帝不開明、大順容不下新事物,自己就破家跑路。那不過是最無奈的選擇,現在看來,結果還能接受,日後還是要在體制框架內混。那就免得不借家裡的力。

帶着那麼一絲事後賢者一樣的羞愧,挪到了家門口。

門口有人眼尖,早早看到了劉鈺,飛也似的跑進了門內,離着老遠就聽着喊。

“三公子回來了!三公子回來了!”

吆喝聲一斷,急的如同熱鍋螞蟻一般的管家便迎出來。

“哎呦,三爺誒。你可回來了。趕緊的吧,國公在書房等你,速速過去。”

看來家裡真的是急了,劉鈺硬着頭皮進了書房。

剛邁進來腿,書房的門就被關上了。

不需要多說,書房外也沒有了人,只有一些心腹家丁在聽不到聲音的幾丈外守着。

劉盛早已下了命令,任誰也不準過來。

空曠的屋子裡再度只剩下了兩個人,自鳴鐘的擺動聲更顯得屋子裡的壓抑沉寂。

好半天,喝了一聲“跪下!”

劉鈺無可奈何,只能把剛剛緩過來的膝蓋,再度跪在了自家的地上。

好在他舉出了那個御賜的荷包,低聲道:“兒子讓父親擔憂了。不過此事亦算好事,陛下御賜了個荷包,另外還要賞賜些別的。”

看在那個御賜荷包的面上,劉盛面色稍和,仔細問了問劉鈺在宮裡都說了些什麼。

事既然已經做了,該試探的試探出來了,也就不必遮遮掩掩,照實把宮裡的事複述了一遍。

當勳貴當久了,宮裡放個屁都得仔細琢磨琢磨,是否有深意。

劉盛聽完劉鈺的複述,琢磨了好半天,也想不出這裡面有什麼深意,似乎結果不錯?

揹着手走了幾圈,劉盛忽然道:“我想不通。想不通啊。你賭過錢嗎?”

不知道劉盛的思維爲何如此跳躍,怎麼又說到了賭錢?劉鈺小聲地嗯了一下,示意肯定賭過。

“那你在賭桌上,見過把身家性命、老婆孩子、房子田產、乃至自己家的黃金萬兩全壓上,就爲了贏十兩銀子的嗎?”

劉鈺愕然,心說誰會這麼賭?這不是傻逼嗎?

於是搖頭道:“瘋了的賭鬼兒子見過,可這麼傻的賭鬼兒子真沒見過。”

“你也知道傻!你也知道沒有這麼賭的!”

劉盛忽然暴怒,指着劉鈺的鼻子就是一頓罵。

罵過之後,又問道:“既然連爛賭鬼都沒有這麼傻的,那我問你,你爲什麼這麼傻?”

“你在武德宮裡,成績優異,明年開春便能入上舍,前途無量。齊國公偷偷摸摸找你,寫那什麼西洋諸國考,也算是簡在帝心。如今我還是當朝的翼國公,亦不昏聵,有大事時陛下也不曾忘了!”

“這麼好的條件,這麼好的前程,你爲什麼還要搏這種事?莫不是話本小說看多了,真以爲都是臥龍鳳雛,只待有點名氣就能當軍師直入天佑殿?”

“如今你是賭贏了,可賭輸了呢?”

“我想不通,想不通你想贏什麼。你也知道,拿着身家性命萬兩黃金,去搏十兩銀子那是傻子。既然知道,那你想贏的,肯定不是陛下的這點賞賜,亦或者只是陛下知道你的名字。”

“你告訴你,你拿着命去賭,到底想贏什麼?”

劉盛目光灼灼,從一開始,他就想不通。

自己的種,自己瞭解。

自家老三不傻,做事有分寸。

那幾個被他抓去墊背的也就罷了。畢竟還小,再一個之前那些人也不知道會有這麼大的轟動。

但那個綢布氣孔明燈就是自家老三做的,既然敢放出話來說什麼李太白亦可震撼云云,那顯然是之前就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這裡是京城,這麼大的動靜,宮裡怎麼可能不知道?

既是知道結果,那還去做,就讓劉盛徹底想不明白了。

這完全就像是拿萬兩黃金,去壓十兩銀子。

贏了贏十兩,輸了輸萬兩,就算傻子也不會這麼玩!

除非,那十兩銀子裡有什麼比萬兩黃金更重要的東西。

可,是什麼呢?

想不明白。

也正是因爲這種想不明白,所以劉鈺今天這事不至於不可收拾——要是劉盛能想明白,其餘公侯也能想明白,那你劉鈺拿我們兒子當墊背,日後圈子裡誰敢託付什麼正事——劉盛想不明白,其餘公侯也想不明白,那這件事就只能理解爲孩子胡鬧了,日後別讓自家兒子跟劉鈺胡鬧就是。

劉鈺也清楚,今天這事,在皇帝那好過關,因爲皇帝在乎的只是那個可能對紫禁城產生威脅的氣球。

在家裡,卻難過關,站的角度不同,想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說不清楚,家裡這一關就難過。日後很多事還要借家裡的力,他也不敢太過硬氣。

好在提前編了一些瞎話,見父親追問,只好道:“今日事,兒子既是爲公,也是爲私。”

“何爲公?”劉盛不解。

“兒子隨傳教士學習多年,深知西夷學問之用。如今朝廷要禁教,兒子怕有人借禁教之名,順帶毀了西學。人微言輕,不得已出此下策,所以纔在宮裡說‘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此外,此物飛天,京城震動,也能引來旁人興趣,引西學東漸之氣。若幾何者,佶屈聱牙,尋常人並無興趣,遠不如這東西帶來的震撼。”

這個理由,半真半假,似乎也說得過去。

劉盛臉色稍霽,雖說自己這個國公是圈子裡出了名的縮頭王八,但與國同休的道理他還明白。

兒子小小年紀,就能想着這些,總不好過於苛責。

劉盛心下恍然,怪不得自己理解不了。

自己所想的,無非是家族、官職、爵位、利益。非他一人如此,開國公侯有一個算一個,如今都是這般模樣,既從這個角度看,自是理解不能。

都知道蜀漢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也都知道“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嶽武穆。

然而這些名字常聽,反倒是覺得都像是話本里的人物,從不會覺得現實裡真有這樣的人。

若現實裡真有這樣的人,以蠅營狗苟之心去想,自是覺得孔明欲篡、岳飛欲迎二帝。

自己之前的確想不通。站在家族、官職、爵位、利益的角度,兒子這一步就是昏招,連爛賭鬼都想不出的昏招。

若兒子真是這般想的,倒也說得通了,反倒是自己蠅營狗苟,竟算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想到這,劉盛心裡竟還流出半分的羞慚。

算是勉勵地點點頭道:“若真如此,便此一件,也算是有心了。此既爲公,何以爲私?”

“爲私者……倒也與爲公者相近。京城皆知我好西學,又都知道我與戴進賢交往過密。如今朝中有禁教之風,日後這些事就說不明白。西學不止有基督,更有其餘學問,我也是想通過此事,提前讓陛下知道,我學的西學是哪一種。”

說到這,劉鈺便順着劉盛的思維方式道:“父親可想,若是不趁着疾風驟雨來臨之前就說清楚,日後真說得清嗎?到時候縱然兒子入了上舍,陛下一看,這劉鈺好西學,多半是教徒,不可用。”

“帝王之心,豈能猜測?到時候,只怕連個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反倒是在陛下心裡留了印象。印象一旦成了,再扭轉可就難了。”

“而且萬一陛下不說,只是心裡記着。到時候我就算想辯解,那也沒有機會了啊。”

聽到這種熟悉的思維方式,劉盛終於連連點頭,心想這倒也是。

愛西學者,未必是教徒,但陛下真的知道嗎?日後風暴來臨,此時說不清楚,將來也的確是個大麻煩。

如今看來,這豪賭竟是賭贏了。

一則在陛下面前說了“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之類的話,把西學和洋教做了切割。

兩者切割,既是爲公,也是爲私。

二則趁着入宮的機會,反咬一口,用莫須有的罪名給那些傳教士扣了個大帽子。

這事兒略作操作,就是守舊黨攻訐西法黨其心可誅的大炮彈,又算是站好了隊。

反過來,若是風向再變,又可以借“用、體”之事,爲西法黨留下一些回寰的餘地。

劉盛心頭的疑惑終於解開,心頭倒對劉鈺多了幾分欣賞。

可終究這事太大,日後若再有這樣的事,那可萬萬不行。

“即便如此,你也該跟我商量一下才是。自作主張,陛下聖明,沒治你的罪,反倒爲你開脫。可萬一有奸佞之人,趁機蠱惑陛下,治你個‘窺探禁宮’;參我個‘治家不嚴’,又將如何?”

劉鈺嘆了口氣,面對着劉盛很鄭重地磕了個頭。

“父親,您既知齊國公找我做的事,想必也知道福清縣教案裡發跡的那個白雲航。”

“他一小小縣令,豪賭一場,如今升了州牧。若是賭輸了,無非就是革職,縣令,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兒。賭輸了,青山綠水相伴,古卷青燈爲友;賭贏了,牧一州之民,一年得錢十萬。”

說完這個故事,劉鈺仰起頭,苦笑道:“兒子不是嫡長。就算是嫡長,父親壯年,亦可再生。試問,如果這件事真的和父親商量了,父親會同意嗎?”

“父親以爲,兒子壓上的賭注,是國公府;其實,兒子的賭注,只有一個武德宮的前程。”

“國公府雖大,將來……卻不是我的。”

(本章完)

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6章 震動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932章 覺醒(四)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285章 黃淮患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077章 爭功(二)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929章 覺醒(一)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66章 認可第781章 談定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545章 難題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07章 閹黨(上)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541章 人性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685章 試試看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10章 找茬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931章 覺醒(三)第255章 兩制第1029章 不公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78章 以商控蒙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430章 權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708章 海戰(六)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03章 奇襲第633章 斡旋家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054章 站臺第1163章 備戰(二)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
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6章 震動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932章 覺醒(四)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285章 黃淮患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077章 爭功(二)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929章 覺醒(一)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66章 認可第781章 談定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545章 難題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07章 閹黨(上)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541章 人性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685章 試試看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10章 找茬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931章 覺醒(三)第255章 兩制第1029章 不公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78章 以商控蒙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430章 權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708章 海戰(六)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03章 奇襲第633章 斡旋家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054章 站臺第1163章 備戰(二)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