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宋延州。

延州知州劉航與通判趙挺之率領數百騎軍,勒馬立於延州城外,遠眺西南。

此時,距離延州約三十里外的官道上,近千人馬擁簇着一輛馬車,正時緩時疾的向延州城前進。這支部隊衣甲鋥明,旗幟鮮豔,看起來威風凜凜,但是若在久經戰陣的人眼中,卻是一眼即可看出這只不過某位高官的侍衛隊而已。但是沒有人知道的是,坐在馬車中的這位高官,竟然是剛剛被皇帝嚴旨訓斥的新化縣開國侯、陝西路安撫使石越。

“延州知州劉航,進士出身,頗具吏材,曾經出使西夏,冊立夏主秉常,回朝後上《御戎書》,以爲朝廷不可輕開邊釁。因反對新法被貶,司馬君實入政事堂後,調至延州爲知州……”馬車內,李丁文面無表情的向石越介紹着延州官員的情況,說完,又補充道:“他的兒子劉安世,中進士第而未做官,在白水潭遊學一載,後拜入司馬君實門下,亦是《西京評論》之中堅人物。”

石越聽到劉安世的名字,眼睛霍地一亮,嘴角不由流露出瞭然的笑容,輕聲嘟噥了一句:“原來是‘殿上虎’的父親。”

李丁文卻沒有聽見石越的話,又繼續說道:“通判趙挺之是進士及第,做過學官,以清廉能幹著稱,調至延州做通判不過一年。”

“這二人都是文官啊。”石越不由低聲說了一句。

“雖然知州與通判是屬於文官,但是邊境的州府,卻一向是由武官轉文職的官員來擔任知州的。”李丁文也搖了搖頭,“司馬君實將劉航調至延州,是爲了邊境的安寧。但是現在的情況……幸好這二人都不是無能之輩。”

石越見李丁文神色,微微笑了笑,說道:“倒也不必過於擔心。延州有振武軍第三軍、神衛營第三營,駐守在綏德城的雲翼軍、神衛營第五營,還有萬餘廂軍,防守應當綽綽有餘了。”

“防守的兵力怎麼樣都不夠。”李丁文皺眉道,“西夏人這次在天都山點兵,來勢洶洶,非比尋常。從天都山出兵,可有五條路線:向西由會州、蘭州攻熙河;向東經蕭關北入韋州可攻環州;或者直接攻擊保安軍,威脅延州;西南由得勝寨、靜邊寨可攻秦州;東南可經通遠寨、沒煙前後峽攻平夏城。而最讓人難以放心的是,似乎銀夏一帶也有西夏軍在集結,這樣一來,連綏德城與延州,都難以安穩。”

“他們集結兵力,可以在六個方向發起進攻,而我們卻要處處設防。”石越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西夏人向天都山集結的消息傳到之後,石越便立即取消了巡視的計劃,直接前往最近的延州,同時下令沿邊州府進入戰備狀態。但是這種被動的防禦,防守的一方日子並不好過。

“六個方向中,熙河地區是最不可能遭到進攻的,亦是最不怕遭到進攻的。”李丁文冷靜地分析着當前的形勢,“熙河地區有李憲、王厚在,當地的駐軍無論是整編完的神銳軍還是未整編禁軍,或是鄉兵蕃兵,都是經歷過戰陣的,將領又多是王韶舊部,如若西夏人進攻熙河,必定討不了好去。況且當地地廣人稀,既便西夏入寇,於我損失不大——我相信西夏這次只是報復性的入寇,而並非是戰略性的進攻。”

顛簸的馬車中,石越的頭微微動了一下,不知道是表示同意還是隻不過是身體的自然反應。

“其次是秦州。”

“秦州?”石越吃了一驚,他並不是很懂軍事,因此在他看來,秦州一直是防守的軟脅。

“不錯。是秦州。”李丁文肯定地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理由,“雖然秦州的禁軍未曾整編,防守力量較弱。但是西夏人如果冒然進攻秦州,卻是犯了兵家大忌。只要平夏城一日在我大宋手中,西夏人便沒有膽量無所顧忌的進攻秦州。樑乙埋再不知兵,也會明白在後路有敵人的堅城重兵時,是可能導致全軍覆沒的。”

石越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但是其餘的幾個地方,卻是很難說西夏人會進攻哪裡了。”李丁文說到這裡,眉頭又皺了起來,“平夏城是西夏人的心頭大患,此次天都山點兵,說不定就是爲了拔掉這肉中刺。眼下平夏城與新建的靈平寨只有種誼的振武軍與一些廂軍防守。若西夏糾集大軍圍攻,能否不失,實在難說。而環慶路的主力是種諤的龍衛軍,雖然號稱精銳,而且種諤亦稱名將,但是能不能防住西夏人,實在難言樂觀。至於綏德城,主力是種古的雲翼軍與神衛營第三營,兵力也並不雄厚。”

“延州振武軍第三軍都指揮使是誰?”

“是與‘三種’齊名的‘關中二姚’的姚大郎姚兕。”

石越稍稍放心,他知道姚兕勇武善戰之名,名震西陲,是西軍中數得着的名將之一,趙頊曾經親自接見,並且欽賜銀槍、袍帶。有他在延州,至少比起兩個文官來,要讓人安心得多。

“若是能知道西夏人的進犯路線就好了。”石越在心裡暗暗嘆了口氣。象這樣處處設防,分散兵力,實在是不得己的辦法。其實包括石越在內的大宋文武官員都知道,只要西夏人真正集結大軍進攻,無論是攻哪一路,宋軍都會處於劣勢,只能夠依靠城牆堅守待援。也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西夏人缺乏持久作戰的能力。正在心中感慨的石越忽然聽到李丁文也微微嘆了口氣,用很細微的聲音說道:“若是能下場雪就好了。”

石越一愣,苦笑着掀開車簾,看了一眼車外的天空,不覺搖了搖頭。現在下雪,實在是不太可能。他的目光移向車內,在李丁文身上流連了一會,忽然想到,連李丁文都希望得到老天的幫助,看來是很難指望大宋的官員百姓們對這場戰爭抱樂觀的期望了。

馬車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着便是人馬嘶鳴嘈雜的聲音,石越不易覺察地皺了下眉,正要詢問,便聽到侍劍在外面稟道:“公子,有緊急軍情。”

“停車!”石越連忙吩咐,不待馬車完全停穩,便掀開簾子彎着腰將半個身子伸出了馬車。

只見一個士兵早已屈膝跪在車前,見到石越出來,忙高聲說道:“叩見石帥。小人奉慶州種將軍之令,向石帥報告緊急軍情。”說罷雙手將一個封上了關防大印的木盒遞上。

侍劍連忙接過來,遞給石越。

“辛苦了。起來吧。”石越接過木盒,便即縮回車內,車伕揮了一鞭子,隊伍便繼續開動起來。只有那個傳令兵兀自在那裡發愣——他一時間難以接受石越的作風,更是被“辛苦了”三個字給震呆了。石越的親兵早就習慣了這種事情,也懶得取笑他的少見多怪,只是拉了他一把,讓他跟着隊伍繼續前進。

馬車內,看完報告的石越淡淡說了句:“已經可以肯定,是夏主親征。”

李丁文微微點了點頭,夏主親征,並非是太意外的事情。但是石越接下來的話,卻讓李丁文的表情變了,“司馬純父已經回來了。他走的是靈州道,幾天前便到了環州。此時已往延州趕來,算時間,或者今天能在延州見面。”

“靈州道?公子是說,司馬純父潛入西夏了?”

“到過興慶府。”石越亦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他會有重要的情報面呈。”

三日之後。

延州振武軍第三軍軍部大營。現在這裡暫時成了陝西路安撫使司的行轅。安撫使司的親兵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這座不大的院子四周,戒備得連只老鼠都鑽不進去。有經驗的人從親兵們如臨大敵的表情中便可以猜到,此時行轅中,正在進行着重要的軍事會議。

石越的目光從每個人的臉上掃過。三天前到達延州後,司馬夢求果然已經到了延州。面見石越之後,司馬夢求向石越報告了文煥的情況,以及從文煥那裡帶回來的情報。

如果文煥果真是詐降,那麼司馬夢求帶回來的情報,價值不可估量!一旦掌握了西夏軍的真正意圖,那就不僅僅是便於防過那麼簡單了。石越從來都認爲,消極的防守是沒有出路的。

但是如果文煥的情報有誤,一旦輕信,後果亦將不堪設想。

一向信奉“小心駛得萬年船”的石越,這次卻不得不做一次賭博性的抉擇。

振武軍第三軍軍部的大營內,觸目可見的都是“仇讎未報”四個大字。石越知道這都是姚兕的手筆。姚兕的父親姚寶在姚兕幼年時,便戰死在定川。由寡母養成的姚兕是軍中有名的孝子,同時亦是對西夏人有着刻骨仇恨的將領。他念念不忘的,便是滅亡西夏,替父報仇,爲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父仇未報,姚兕在自己出沒的地方的一切器物上,都刻上了“仇讎未報”四個字。石越早就聽說,每次與西夏人交戰,姚兕也都是奮不顧身,勇悍異常,然而自從他調至延州後,與西夏人的衝突機會減少,姚兕一直是鬱結於胸,結果導致瘋狂地訓練部隊,許多士兵最害怕的事情,便是調到振武軍第三軍。

石越的目光落到姚兕身上,身着重甲的姚兕身材略顯矮小,但是卻十分的壯實,渾身膚色黝黑,一雙眸子中,掩飾不住一種危險的興奮之情。

看到石越注意自己,姚兕連忙微微掩飾了一下自己的興奮,但是他骨子中的桀驁,卻讓這種掩飾更加的欲蓋彌彰。

石越不易覺察地笑了一下,目光移到另外三人身上。

延州知州劉航、雲翼軍都指揮使種古、慶州知州種諤,以及振武副尉劉舜卿,一個與姚兕經歷相似的西軍名將,與姚兕不同的是,劉舜卿是父兄都戰死在好水川之役,而劉舜卿本人,比姚兕也多了一點儒將的氣質。劉舜卿現在的身份,是振武軍第三軍的副都指揮使。

“職方館帶來的情報,諸位將軍都已經聽到。”石越含笑看了一眼坐在營中司馬夢求,後者連忙謙恭的欠了欠身,石越的目光卻早已移到了營中一個巨大的沙盤之上。“本帥想聽聽諸位將軍有何看法?”

“石帥!”一個洪亮的聲音在營中響起,衆人的耳膜都感覺到一震,不由一齊將目光聚集到了說話的姚兕身上。“末將以爲,既然知道西賊想進攻綏德城,我們便可以在綏德城集結重軍,嚴陣以待,給李秉常一點苦頭吃。”姚兕說話之時,眼中兇光畢露,倒似是將石越當成了秉常,要將他生吞活剝一般,饒是石越識人無數,也被他看得頭皮發麻,連忙不動聲色的將目光移到種古身上。

種古並無姚兕的好戰,得知自己的防區將要成爲西夏人進攻的主方向,對於這個關中大漢來說,並非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他見石越的注視自己,連忙欠身說道:“敢問石帥,職方館的情報是從何得來?是否準確?”目光卻是瞄向司馬夢求。

司馬夢求正欲回答,卻聽石越早已先說道:“超過六成的可能是可靠的。”

“將領之最親最重者,莫過於間。”種古朗聲說道:“石帥卻言只有六成可靠,莫非是反間?”

“若是情報失誤,職方館願負全責。”司馬夢求沒有想過要逃脫責任。

“這個責任,職方館負不起的。”種諤毫不客氣的說道。

石越的臉沉了下來,寒着臉說道:“三衙與職方館各有職責,將軍不必逾越。”

“是。”種諤不甘心的欠欠身。

“依末將之見,此次西賊於天都山點兵,較之尋常頗有不同。銀夏宥諸州人馬,皆未有調動的跡象,若是大舉入侵,不至於如此。西賊向來喜歡集結重兵攻擊一點,以求一戰成功;一戰不能得手,立即退兵。此次既然是夏主親征,卻有大軍遲遲不動。這些跡象來看,末將以爲職方館的情報,是可信的。西賊之意,便是分三路入寇,其餘兩路,多半隻是虛張聲勢,牽制我軍。其攻擊之重點,卻是綏州!”說話的人是劉舜卿。

“僅僅這一點,並不足證明西賊的主攻方向是綏州。”種諤不屑地瞥了劉舜卿一眼,態度傲人。他是多年的老將,不怎麼看得起劉舜卿這樣的年輕將領。雖然劉舜卿的履歷相當傲人,他是烈士之後,以戰功累遷,入講武學堂優等,是大宋軍中少見的能夠自己寫奏摺的將領。不過種諤最看不慣的,卻正是可以自己寫奏摺的武將。

“還有一點亦可以證明之。”劉舜卿不卑不亢的回道,“在銀夏的探子,從十天前便斷絕了聯繫。目前爲止,無人知道銀夏究竟發生了什麼……所以,末將幾乎可以肯定,銀夏二州,西賊正在聚集重兵。一面是大張旗鼓,一面卻是故意偃旗息鼓,西賊之意可明。”

“豈不聞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種諤反駁道。

“末將也相信劉將軍的判斷。”種古打斷了種諤的話,他看都沒有看自己的弟弟一眼,只是向石越微微欠身,朗聲道:“末將派出的探子,亦全部失去了音訊。”

“嗯。”石越點了點頭,他心中忽然有點興奮,如此親自主持如此重要的軍事會議,對他來說,本是難以想象的事情。看見幾個名震西陲的大將對自己恭恭敬敬,自己的一句話,可以調動上萬的兵馬,關係到數以萬計的百姓的存亡,石越在這一瞬間,感覺的竟然不是責任,而是一種滿足感。

不錯,正是滿足感!

石越猛地一驚,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的心態極其危險,連忙收斂了心神,沉聲問道:“那麼諸位將軍以爲當如何應敵?”

種古站起身來,他魁梧的身軀讓衆人竟感覺到一種威壓,姚兕下意識地向後讓了讓,暗暗握緊了拳頭,卻見種古的手指向沙盤,朗聲說道:“末將以爲,既然西賊想攻擊綏德城,我們便可以遂其心願,在綏德城以堅城待之。同時將龍衛軍與一部分振武軍密調至吐延水……”

“什麼?!”種諤吃驚地看了種古一眼,這時節也顧不得種古是他大哥,高聲反對道:“我身爲慶州知州,守土有責。未有樞府調令,怎敢在這個時節率大軍離境?!”

“各軍互相策應,理所當然。何必要樞密調令,種將軍是來救援,並非來駐紮。”種古冷冷的頂了回去。

“我環慶離綏德城也太遠了一些。而且如若龍衛軍離境,環慶無異是空城。”種諤心中並不服氣,種古雖然是他大哥,但是他卻有他的私心。“當西夏人集結大軍攻擊綏德城的時候,我若率軍主動出擊,抄掠其韋州又如何?”只不過這種如意算盤,卻是不可能公開說出來的。

“不是還有何畏之的環州義勇與數千廂軍麼?”

“他們能頂何用?”

“末將倒有一計。”劉舜卿站起身來,沒看種諤,只是欠身向石越說道:“既然要集中兵力對付西賊,而西賊又想明攻平夏城牽制我軍,那麼末將以爲,可以將計就計,派遣數千人馬,盛備旌旗,不行地穿行去延州、長安至平夏城之間。去平夏城時,則大張旗鼓;回來時則偃旗息鼓。如此造成一種大舉向平夏城增兵的假象。環慶位於延州至平夏城之間,既然有大軍穿行,那麼西賊必不敢輕舉妄動。同時石帥可請定西侯高遵裕暫時節制渭州軍事,調動大軍,不張旗鼓,作出向環慶集結的假象,實則是居中策應。如此一來,西賊必然疑惑。與此同時,保安軍、延州、綏德城盡皆堅壁清野,擺出閉城死守之勢。只要西賊以爲我大軍盡皆集結在平夏城,則自會堅定信心,舉大軍來奪我綏州。”

“此爲妙計。”種古聽完,不由開口讚道。

劉舜卿卻凝視石越,遲疑道:“不過……”

“劉將軍請說……”

“恕末將大膽,爲堅西賊之心,最好是……”劉舜卿的建議,讓衆人目瞪口呆。

西夏。

銀州。

夏主秉常的輿駕之旁,國相樑乙埋與嵬名榮、李清、文煥等一干將領緊緊跟隨着,在他們的周圍,還有十六萬步騎。

“宋人有沒有發現我軍的行蹤?”秉常遠眺東南,意氣風發。在他看來,有這十六萬步騎,足以將綏州踏平。

樑乙埋洋洋得意地笑道:“此次兵分三路,樑乙逋在天都山點兵,糾集六萬之衆,佯攻平夏城;仁多與慕澤統四萬人馬,威懾環慶,伺機而動。石越果然上當,以爲我大夏是想奪回平夏城,並報講宗嶺之仇。據探子回報,宋軍已經將主動全部向平夏城集結,連石越都親自到了慶州督戰。”

“石越去了慶州?”秉常有點失望的問道。

“不錯。說起來東朝的文官中,石越是有膽色的。探子在慶州看到他的行轅與親兵衛隊,而且有人清清楚楚在環州看到狄詠。”樑乙埋搖着頭,志得意滿的說道:“如今我大軍圍攻綏州,宋軍既便想回軍來救,亦是鞭長莫及。”他絲毫沒有注意身後的文煥眼中,流露出奇怪的神色。

“既然如此,那便兵發綏州!”

樑乙埋正要答應,卻聽有人高聲說道:“且慢!”

樑乙埋循聲望去,說話的人卻是嵬名榮。

“陛下。”嵬名榮策馬至秉常面前,朗聲道:“臣以爲石越、劉航雖是文臣,然種古、姚兕卻非無能之輩。若是其在環慶、平夏城的佈置不過是疑兵之計,而在緩德城以堅城伏兵待之,陛下此去,只恐凶多吉少……”

“嵬名榮,你怎敢胡言亂語,亂我軍心!”樑乙埋不待嵬名榮說完,早已大聲喝斥。

嵬名榮轉身面對樑乙埋,厲聲喝道:“本朝成制,凡出大軍,必先佔卜。此次卜卦,卦象不明,豈可不小心謹慎?!”

樑乙埋大怒,正要發作,卻聽秉常說道:“國相且聽老將軍說完。”樑乙埋只得恨恨嚥下這口氣,聽嵬名榮道:“請陛下讓臣領一萬騎兵,去米脂砦爲前鋒,探知宋軍虛實。”

“陛下,這是老成之言。”李清亦在旁說道。不知爲何,他總是感覺有點不對勁,但是卻說不上來是爲什麼。

“也罷,老將軍便領一萬騎兵,去米脂砦,試探緩德城的宋軍。”

綏德城。

這座城池是西北地區少見的城池,因爲它新修葺的部分,採用了水泥,因而顯得更加堅固。

雲翼軍的大鵬展翅軍旗與“種”字帥旗夾雜在一起,插滿了緩德城的城牆,不知情的人還以爲守城的部隊是雲翼軍。

內穿鐵甲、外着紅袍的種古緊抿着嘴脣站在城牆上,望着遠處正在渡河而來的西夏軍,眼中不易覺察地流露出一絲冷笑。

“將軍,難道情報有誤?”說話的是種古的副都指揮使,他看到渡河而來的西夏軍竟然全部是些老弱殘兵,吃驚得眼珠都瞪出來了。

“若真是佯攻,西賊便不會派這些人來送死。”種古冷冷的丟下一句,“叫吳安國來。”

“是。”

不多時,已經被降爲從九品上的陪戎校尉吳安國大步來到種古跟前,他向種古行了個軍禮,高聲參見:“參見將軍。”

“看看城外。”種古沒有用正眼看吳安國一眼,眼睛一直盯着城外。

在苦役營受過教訓的吳安國已經老實許多,但是骨子裡的傲氣卻絲毫沒有收斂。他瞥了西夏軍一眼,冷冷說道:“不過送死之徒耳。”

“給你個機會。”種古淡淡說道,“去第一營做掣旗,將他們趕下河去。”

“是。”吳安國的聲音,沒有夾帶任何感情。

嵬名榮一面在心裡在咒罵樑乙埋,一面苦笑着看着手中的“先鋒”部隊。樑乙埋毫不客氣地將一萬老弱殘兵撥給了嵬名榮。憑這支部隊來和“小隱君”交手?嵬名榮可真是不抱任何指望。但是自己請纓的事情,不做是不行的。

西夏軍渡河剛剛渡到一半,已經是人仰馬翻,亂成一團,嵬名榮正暗暗叫苦,便聽到三聲炮響,綏德城城門大開,宋軍數千騎兵從城中涌了出來,爲首一人高舉着大鵬展翅軍旗,向着已渡河的部隊衝殺過來。

“嗚嗚——”嵬名榮立即下令吹號,但是渡河的部隊卻根本沒有理會統帥的指揮,而是各自上馬,搭弓射箭,各自爲戰的抵抗起來。

西夏軍的弓箭雖然嫺熟,但是老弱殘兵們的臂力卻稍嫌不夠,弓箭飛向宋軍的騎兵,卻不能穿透厚實的鎧甲,無力的跌落地下。更多的則是太早開弓,以至於弓箭在離宋軍尚遠的地方就無力的跌了下來。慌忙再次搭弓的西夏戰士,立即發現他們的錯誤足以致命——宋軍騎兵沒有給他們再次從容發射的機會,擡手、射擊,數以千計的弩箭如同蝗蟲一般飛向西夏人,箭雨過後,站在前排的西夏人都帶着鮮血從馬上跌了下去。

幾乎是在一瞬間,宋軍的騎兵便已臨近。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劃開一匹布帛,高舉的馬刀毫不留情地將毫無陣形的西夏人分成了兩半,在高高舉起的大鵬展翅旗的指引下,兩千餘宋軍騎兵帶着轟隆的響聲,在西夏人的陣形中肆無忌憚地穿插着,每一次揮刀都會伴隨着鮮血的濺放。

嵬名榮閉上了眼睛,不敢再看河對岸的慘劇。

前鋒受挫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夏主秉常的耳中。

暴怒的秉常再也按捺不住,十六萬西夏軍隊,如同巨大的潮水一般,衝向如同海中孤礁的綏德城。

這次的前鋒統領,換成了李清。

不過老天也沒有特別垂青於李清。雖然嵬名榮在渡無定河時並沒有任何意外,但是不代表李清率軍渡河時,也同樣如此。

負責泅水渡河搭浮橋的一個百人隊在游到河中間時,不知道碰到了什麼東西,只聽到“轟”地數聲巨響,幾十個西夏士兵便死於非命。有幾個人的身體被炸成數聲,殘肢斷體竟被拋到了岸上。倖存的士兵瘋了似的往回遊,再也不肯下水。

西夏沒有人知道“水雷”是什麼東西。

清清的無定河,在西夏人眼中,立刻變得神秘莫測起來。

幸好宋軍的水雷不足以將整條河流都佈滿,在大刀的逼迫下,西夏人又付出了幾百人的性命和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終於找到了安全的河段。

依河築城的綏德城是不可能被沒有強大水軍的西夏人包圍的,但是十幾萬大軍屯於城下,一眼望不到邊的旌旗與刀槍,卻也足以讓身經百戰的戰士都心生怯意。

如果此時站在綏德城城牆上的,不是振武軍第三軍的將士的話,連種古也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

西夏人的每一次“萬歲”的呼吼,都可以將綏德城仙的房屋震下幾塊瓦片來。站在城牆上,看着漫山遍野的西夏人,種古咂了咂嘴,罵了句:“奶奶的!”

綏德城之戰,在大宋熙寧十年十月二十一日,開始了。

*****

西夏國主秉常與國相樑乙埋親率十六萬大軍兵臨綏德城下的同時,樑乙逋率領六萬大軍,再出沒煙峽,向平夏城也發起了進攻。

宋軍事先沒有料到的是,雖然西夏軍的主攻方向的確不是平夏城,但是樑乙逋在平夏城的進攻,卻絕非是佯攻!

這是真正的進攻。

樑乙逋在這場戰爭中,使用了包括雲車、投石機在內的武器,讓宋軍大吃一驚。雖然數量少,但是宋軍根本無法想象西夏人是如何掌握了這些技術,特別是投石機。事後很久人們才知道這些技術是從遼國傳出去的。

這些攻城器械的使用,給平夏城的防守增加了極大的壓力。好在種誼的振武軍有戰鬥經驗,而且又有神衛營的協助,雖然處於劣勢,但是平夏城卻並沒有易手的跡象。戰爭的雙方只不過是不斷的在平夏城的內外,增加着戰死者的人數。

最平靜的,是環慶一路。

靜塞軍司的都統仁多澣與降蕃慕澤之間,發生了意見衝突。

身爲仁多族的族長,仁多澣一向支持國主秉常,對樑乙埋甚至是樑太后,都心懷不滿。靜塞軍司扼守靈州道的門戶,與宋朝環州緊緊相鄰,以仁多族的利益而言,仁多澣一向認爲與宋朝的和平更加有利。因此,私下裡,仁多族也是大量參預了對宋朝的走私。而仁多澣本人,與宋朝邊境的守將、知州們,都有着良好的私人關係。

所以,仁多澣不願意讓自己的族人充當炮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身爲西夏的貴族,他心裡十分清楚對宋朝的戰爭,不過是梁氏家族轉移內部矛盾的手段罷了。樑乙埋更不過是想利用戰爭來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仁多澣絕對沒有爲自己的政敵充當炮灰的義務。

更何況,他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藉口。

石越就在慶州!

他不過區區四萬人馬,大宋陝西路安撫使所在的地方,少說也有十萬人馬吧?他的任務只是牽制,並非送死。所以,仁多澣每天命令部下出清崗峽耀武揚威一番,並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此外的時間,自然是在大營中飲酒作樂,享受美女。

不過慕澤卻與仁多澣不同,他不僅僅想洗刷講宗嶺之恥,更希望建功立業。身爲降蕃,在注重軍功的西夏,惟有立下大功,他才能真正出人頭地。仁多澣的逗留不進,讓慕澤氣火攻心。

“將軍若能給末將一萬人馬,末將便能替將軍掃平環慶!”

仁多澣對慕澤每天必講的話,幾乎是耳朵都聽出繭來了。

“只要我大軍進攻環州,末將便可以說降沿邊諸蕃,一萬人馬,一夜之間可增五倍,再挾諸蕃之勢,直掃慶州,不世之功,反手可成。”

“種諤是白癡麼?石越既在慶州,豈可輕易?我可不想讓我的一萬人馬去送死。”仁多澣對慕澤絲毫不假顏色。

“以末將看來,宋軍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況種諤不過一輕易小人,何足爲懼?”

“虛張聲勢?你有情報?”仁多澣的語氣,與其說是在詢問,不如說是在嘲笑。

“石越不過一文官,其所在之間,掩飾還來不及,哪有大張旗鼓的道理?這不是告訴我們宋軍的主力在哪裡麼?此事不合常理,其中必然有詐!”

“豈不聞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況且石越聲明在慶州,自可以鼓舞士氣。他在環州,既可策應延州,又可以策應平夏城,豈非當然之理?”仁多澣雖然心裡覺得慕澤說得的有理,但是他既不願意被慕澤說下去,亦無興趣去捉石越。便是是虛又如何?石越身邊至少也有一萬人馬吧?據城而守,我損失必重。這死的人,可都是我仁多族的男子!

“將軍!”慕澤一時被仁多澣說得說不出話來,但是卻不肯死心,又道:“我等坐擁大軍,總要打一場仗才行吧?”

“慕將軍!”仁多澣的臉刷地一下沉了下來,他鐵青着臉,怒道:“你是何意思?!我大軍每日出青崗峽,不是作戰,難道是玩耍麼?”

“不是玩耍是什麼?”慕澤在心裡說道,但是卻不敢說出來,只得說道:“本將並無此意。”

“你退下吧。不必多言,本將自有主張。”仁多澣打起了官腔。

“是。”慕澤忍着一肚子氣,退出大帳。他前腳剛剛出帳,便聽到仁多澣大聲喊道:“來人,上酒,歌舞伺候!”

慕澤的身形頓了一下,心中咒罵一聲,拔腳離開了大營。

“奶奶的,若非老子曾經襲擊石越,非反出西夏不可!”

一肚子怒氣的慕澤剛剛走出大營,便見一個親兵小跑過來,在他耳邊低聲說了數句。

“當真?”慕澤頓時喜形於色。

“千真萬確。”

“好!好!”慕澤轉身闖進大營,大步走到中軍帳前,掀開帳簾,便闖了進去。

“又有何事?”被慕澤打斷歌舞的仁多澣滿臉不快。

慕澤微微欠身,抱拳朗聲稟道:“末將得到消息,環州現在的守軍,不過兩千人!”

“哪來的消息?”

“是末將的族人帶來的。絕對可信!”

狄詠例行公事的走到環州城牆上面,無聊的找何畏之說話。環州城牆上,插滿了各色旗幟,以及穿着衣服的草人,遠遠望去,幾乎讓人以爲有數萬大軍屯結於此。但是實際上,在環州城內,不過只有暫由狄詠統率的一千廂軍與何畏之率領的一千環州義勇。可笑的是,西夏人居然被嚇得果真不敢進攻,每天清晨,便可以遠遠望見西夏人從青崗峽出來,在距離環州數十里的地方曬馬,然後在日暮之前回去。

這也叫入寇?!

狄詠對西夏人的蔑視之意,日漸一日的增強。

好不容易在一個地方找到何畏之,狄詠從後面走過去,拍了拍何畏之的肩膀,喚道:“何兄。”

何畏之卻沒有回頭,反而指着遠處,說道:“你看那是什麼?”

狄詠順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見一片灰塵從地面升起。他的心一下子興奮起來,“是敵襲!”

“敵襲?!”何畏之的臉刷地白了。

狄詠從未見過何畏之如此,不由奇道:“怎麼了?”

何畏之苦笑道:“若真是敵襲,那至少有數萬人!我們只有兩千人!”

狄詠頓時想起己軍的處境,也愣住了。

但是很快,二人就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如同一座小山在移動一般,轟隆的聲音由遠及近,黑壓壓的一片人羣也出現在二人眼前。

“關城門!”

“敵襲!”

瞭望的士兵的叫聲,無情在二人耳邊響起。

整個環州城似乎都愣了一下,然後,所有人都反應過來,環州城陷入一片忙亂之中。

狄詠聽到何畏之在離開之前的一句話是:“快派人去請援!”

哪裡會有援兵?

狄詠此時才發現,沒有仗打有時候並非一件壞事。

*

(本章注:綏德城,本爲西夏綏州,後爲種諤所復,廢州爲城,隸延州。元符二年方改城爲軍。故前文皆誤,本節及後文徑改之。前文容日後再統一修改。又米脂砦此時仍在西夏控制中。歷史地理向是最難,錯漏之處,幸毋爲怪。)

第1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7節 拗相公中(02)第八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十一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三章 下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五)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二章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2)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5章 下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二章第2節 下第二十五節第三節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7章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三章 下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4節 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五章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5章 上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八章第四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一章第1節 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2章 下第8節 離間計(下)第四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12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3章 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二章第八章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10節 上第10章 上第八章第七章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二章第13節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三十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5章 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四)第十章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二)第12節 再度交鋒(中)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8章 上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六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16節 十字(四)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五)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二)15 汴京杭州2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2節 再度交鋒(中)第9節 下第3節 下第14節 匪斧不克(中)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
第1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7節 拗相公中(02)第八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十一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三章 下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五)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二章第5節 學術與政治上(2)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5章 下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二章第2節 下第二十五節第三節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17章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三章 下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4節 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五章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5章 上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下(1)第八章第四章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一章第1節 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2章 下第8節 離間計(下)第四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12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3章 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二章第八章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10節 上第10章 上第八章第七章第11節 天下才俊(中)第二章第13節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三十章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二)第5章 下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四)第十章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二)第12節 再度交鋒(中)第2章 廟堂無策可平戎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8章 上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六節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16節 十字(四)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五)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二)15 汴京杭州2第29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第12節 再度交鋒(中)第9節 下第3節 下第14節 匪斧不克(中)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6節 白水潭之獄下(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