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盟兩種文體屬於歷史非常悠久、場合也是有特定情境,因此存在一定的套路,劉勰在這一章就主要解決了祝盟的歷史和寫作特點。
宜社類禡,莫不有文
天地定位,祀遍羣神。六宗既禋,三望鹹秩,甘雨和風,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報興焉。犧盛惟馨,本於明德,祝史陳信,資乎文辭……是以“庶物鹹生”,陳於天地之郊;“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夙興夜處”,言於祔廟之祝;“多福無疆”,佈於少牢之饋;宜社類禡,莫不有文:所以寅虔於神祇,嚴恭於宗廟也。
祝在今天和概念裡,更像是歌功頌德,也是就把喜悅的心情拔高到國家的層面表達出來。因此祝的文辭都比較高高在上,企圖溝通天地、表達民意。這一點,跟封禪的祝詞啊是很類似的。
在最早的祭祀中,規制可以說是嚴格之極,是一年到頭的大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爲“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爲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於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從《曹劌論戰》中也可見一斑:公曰: “犧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連魯莊公這個草包也知道要好好祭祀,因此因時而宜的祝詞也是擁有足夠寬廣的生存空間。
祝幣史辭,靡神不至
自《春秋》已下,黷祀諂①祭,祝幣史辭,靡神不至。至於張老成室,致善於歌哭之禱;蒯瞶臨戰,獲佑於筋骨之請;雖造次顛沛,必於祝矣。若夫楚辭招魂,可謂祝辭之組縭也。
【註釋】
① 黷(dú):濫用、褻慢。諂:阿諛奉承。
《春秋》以後,不僅僅是祭祀神明,從商代而來的酷愛占卜求好運或者討好兆頭的習慣也在這個場合大放異彩,各種各樣有的沒的祭祀還是大面積開花,以至祝祭的史官念祝禱的文辭,無神不祭祀的。
到《春秋》時代,晉國大夫張老祝賀晉獻文子趙武新建宮室落成,有祝他長久居住於此的禱詞。衛國的太子蒯瞶在臨戰之前,還做了禱告請求祖先保佑自己不要斷筋折骨的祝詞。可見,雖然是處於倉促或困難的情況下,也必須祭祀祝禱。至於《楚辭》的《招魂》,可以說是祝辭裡最早講究文采的作品。
舉匯而求,昭然可鑑
凡羣言發華,而降神務實,修辭立誠,在於無愧。祈禱之式,必誠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此其大較也。班固之祀濛山,祈禱之誠敬也;潘岳之祭庾婦①,奠祭之恭哀也:舉匯而求,昭然可鑑矣。
【註釋】
① 祭庾(yǔ)婦:指潘岳的《爲諸婦祭庾新婦文》,文缺不全。
雖然說祝這種文體後來經過了內容和場合上的拓展,但是畢竟是有神秘感的東西,要保留一點點面紗,因此劉勰總結所要在講究文辭的情況之下,態度語氣誠懇,也就是祝辭也要有感而發,不能太虛,怎麼說你得心有敬畏把。請神降臨用的祝辭則要求樸實,祝辭的寫作要虔誠,要無愧於內心。
祈禱的文辭的格式,須誠懇和肅敬;祭奠文的格式,應當寫得恭敬而且哀痛。這就是祝這類文體寫作的大概要求。班固的《涿邪山》祝文,就表現了祈禱的誠懇和肅敬;潘岳的《爲諸婦祭庾新婦文》,就表現了奠祭的恭敬和哀痛。列舉彙集這類作品加以研究,其特點是顯而易見的。
【涿邪山祝辭節選•班固】杖節擁旄,徵人伐鼓
祈幽靈以取鑑,指九天以爲正
夫盟之大體,必序危機,獎忠孝,共存亡,戮①心力,祈幽靈以取鑑,指九天以爲正②,感激以立誠,切至以敷辭,此其所同也。然非辭之難,處辭爲難。後之君子,宜存殷鑑③。忠信可矣,無恃④神焉。
【註釋】
①戮:並立、合力。
② 九天:九方之天,這裡泛指天;正:證。《離騷》:“指九天以爲正兮”。
○3殷鑑:借鑑,殷人以夏的滅亡爲鏡子。這裡泛指借鑑歷史經驗。
○4恃:依靠。
中間他說了說盟的發展和實際沒有多大用途這個大實話,爲什麼呢?國強而大,何須盟約。國小而弱,盟焉能使其安。國雜而異心,盟難使其聚。既立城下之盟,國又何存哉。
盟約關係本身就脆弱,盟這個文體又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呢?
【酸棗盟誓•臧洪】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亻由、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一力,以致臣節,隕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寶皆鑑之。
“盟”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是,必須敘述當前形勢的危機,獎勵忠孝節義的品行,約定共生共死,要求同心協力,祈求幽鬼神靈來監視,指着上天來作證,用感情激動的言辭來立下忠誠的意念,用懇切的語言來敷陳盟誓的文辭。這些就是盟文的共同點。然而困難的並不是寫作盟誓之辭,實行盟誓之辭纔是最困難的事。殷鑑不遠,後世的君子,應當把過去盟誓的教訓保存下來作爲借鑑,講究誠信就可以了,不要依賴神靈!
最後一句話我是不能更贊同,運氣不好就去努力改變,轉什麼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