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策第十九

《詔策》是《文心雕龍》的第十九篇,主要是論述帝王的詔令文告。這類文體的名目很多,後代統稱爲詔令。魏晉以前,這種文體還多用古樸的散文,隋唐以後,就常用辭采華麗的四六駢文。本篇反映了魏晉以前詔策文的大概發展情況。

古代的**文件的文學性是相當高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生動有趣竟然是一幅公文。到了今天,可能實用性和文學性都不咋地了,這是需要反思一下的。

響盈四表,唯詔策乎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淵嘿黼扆,而響盈四表,唯詔策乎?昔軒轅唐虞,同稱爲命。命之爲義,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誥誓。誓以訓戎,誥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錫胤……誥命動民,若天下之有風矣。降及七國,並稱曰命,命者,使也。秦並天下,改命曰制。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后。虞重納言,周貴喉舌,故兩漢詔誥,職在《尚書》。王言之大,動入史策,其出如紼,不反若汗。是以淮南有英才,武帝使相如視草;隴右多文士,光武加意於書辭:豈直取美當時,亦敬慎來葉矣。

皇帝的思想言語傳播四方的途徑就是詔令,令的用法也有區分:誓命是用來教訓軍隊的,誥命是用來敷告政事的,後來喜歡同意的秦朝就把令啊,命啊都改了名字,叫制,另一個統一狂漢代更過分制定法制,把命分爲四類:一類叫策書,二類叫制書,三類叫詔書,四類叫戒敕或敕書。敕書用來告誡州郡地方長官,詔書用來告示百官,制書用來施行赦免罪行的命令,策書用來封賜王侯。“策”,就是簡策;“制”,就是裁斷;“詔”,就是告訴;“敕”,就是改正。到了這裡,這個文體就基本被確定了。

詔令是要體現出皇帝的威嚴的,不能過於粗俗的連篇累牘,顯得很沒有水平,就像小領導喜歡口若懸河,大領導基本上只說否決和同意。《鄒忌諷齊王納諫》裡,鄒忌噼裡啪啦說了一大推,結果齊王就說了一個字:善。《陳情表》裡也說:“詔書切峻, 責臣逋慢”,可見詔令的正式程度。

皇帝爲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主要是自己是天子這個彌天大謊,對這件事情也比較上心。淮南王劉安有英才很會做文章,漢武帝每次給他回信或賜書,都要叫司馬相如審定草稿,隴右地方隗囂的門下會作文章的人很多,漢光武帝回答他們的事情時,都特別注意詔書的文辭。豈在當時傳爲佳話,也使後世謹慎了。

體憲風流矣

建安之末,文理代興,潘勖九錫1,典雅逸羣;衛覬禪誥,符命2炳耀,弗可加已。自魏晉誥策,職在中書3,劉放張華,並管斯任,施令發號,洋洋4盈耳。魏文帝下詔,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福5,其萬慮之一弊乎?晉氏中興,唯明帝6崇才,以溫嶠文清,故引入中書:自斯以後,體憲風流7矣。

【註釋】

1潘勖(xù):東漢末文人。替曹操寫《冊魏公九錫文》。魏公:即曹操。九錫:漢獻帝賜給曹操的車馬等九種器物,是最高等級的賞賜。錫,同“賜”。

2符命:天命的徵驗,是曹丕和他的臣下造作的。

3中書:中書省,魏晉主管政務和起草詔書的機關。

4洋洋:盛多的樣子。

5作威作福:《三國志•魏志•蔣濟傳》稱曹丕給徵南將軍夏侯尚的詔書中說他可以“作威作福,殺人活人”。他的臣下對此提出意見,曹丕接受這個批評,派人追回原詔。

6明帝:東晉明帝司馬紹。

7體憲:中書省的體制有法度。風流:風氣流傳下去。

一開始皇帝自己對這件事情特別上心,也很用功,寫出來說不上什麼文學佳作吧,也是說得過去。可是人都有個惰性,逐漸的就都不注意了,皇帝身邊哪缺人啊,於是就有了代筆。

潘勖的《冊魏公九錫文》,文辭典雅超羣,衛覬代漢獻帝起草的《爲漢帝禪魏王詔》,稱述天命得徵驗極爲顯著,不能夠再增加了。自從魏晉以來的詔書、策書的職責,歸中書省掌管,魏的劉放,西晉的張華都掌管了這個職務。他們爲皇帝起草的發號司令的詔書、策書,真算是洋洋大觀了。

《冊魏公九錫文節選•潘勖》昔者董卓初興國難,羣后釋位以謀王室;君則攝進,首啓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後及黃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寧東夏,此又君之功也。韓暹、楊奉專用威命,君則致討,克黜其難,遂遷許都,造我京畿,設官兆祀,不失舊物,天地鬼神於是獲乂,此又君之功也。

曹劌那句話說得對,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那羣草包哪寫得出來這等文辭啊。

魏文帝曹丕下的詔書,言辭和意義大多都很宏偉的,東晉元帝中興以後,只有明帝看重人才,因爲溫嶠的文辭清麗雅正,所以親自下詔令任命他爲中書令。從此以後,中書省的體制有了法度,成爲風氣流傳下去。詔令就有了專業的草擬機構和人員,懶就是創造力啊!

王言崇秘,大觀在上

夫王言崇秘,大觀在上①,所以百辟其刑,萬邦作孚②。故授官選賢,則義炳重離之輝;優文③封策,則氣含風雨之潤;敕戒恆誥,則筆吐星漢④之華;治戎燮⑤伐,則聲有洊雷⑥之威;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此詔策之大略也。

【註釋】

①大觀在上:在上的言行,大爲在下的所觀聽。見於《周易•觀卦•象辭》。

②萬邦作孚:《詩經•大雅•文王》:“儀刑文王,萬邦作孚。”意思是隻要效法學習周文王,天下萬邦都會信任服從你。作孚,加以信服。

③優文:優待的文辭,即褒揚獎勵之文。

④星漢:指銀河。

⑤燮(xiè):協同、諧和。

⑥ 洊雷:重疊的雷聲。

詔書爲什麼要寫的好呢,還是天子這個彌天大謊要想辦法圓一下,皇帝的言行是要被放大而且模仿的。詔書的含義就要像日月照耀四方的光輝:優待褒揚,策封王侯,那策書散發的恩惠就像和風細雨般的滋潤;敕書戒誡,恆常教導,那筆墨中吐出銀河的光彩;治理軍事,協同討伐,那文誥就要有重疊霹靂的聲威;原諒錯誤,寬赦罪過,那赦文就要寫得有如春天的朝露一樣滋潤;明確懲罰,以正法紀,那文誥就要寫得有如秋天霜凍一樣寒烈:這些就是寫作詔策敕書的大概要求。

戒者,慎也

戒者,慎也,禹稱“戒之用休”。君父至尊,在三罔極①,漢高祖之敕太子,東方朔之戒子②,亦顧命之作也。及馬援③已下,各貽家戒。班姬④女戒,足稱母師也。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⑤,故王侯稱教⑥……若諸葛孔明之詳約,庾稚恭之明斷,並理得而辭中,教之善也。自教以下,則又有命。《詩》雲“有命自天”○7,明命爲重也;《周禮》曰“師氏詔王”,明詔爲輕也。今詔重而命輕者,古今之變也。

【註釋】

①在三:《國語•晉語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稱爲在三。罔:無窮。

②戒子:東方朔的《誡子詩》,誡子要做官守正,以官代民。

③馬援:東漢初將領,有《戒兄子嚴敦書》,反對他們好議論人長短,亂批評法制。

④班姬:班昭,班固之妹,東漢女作家,有《女誡》七篇。

⑤契:傳說中舜的臣子,管教化。《《尚書》•舜典》說舜時百姓不親,於是叫契公佈五教。五教:即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⑥王侯稱教: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秦法,王侯稱教;而漢時大臣亦得用之,若京兆尹王尊出教告屬縣是也。故陳繹曾以爲大臣告衆之詞。”

○7有命自天:《詩經•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戒”,就是謹慎的意思,夏禹說“用美好的話來警誡他”。君王、父親和老師是最尊嚴的,這三者給人的恩德是無窮的。 “教”,就是效法的意思,說出話來讓百姓照着去做。舜叫契公佈五種教誨,所以後來王侯大臣對百姓的訓示便稱爲“教”。這兩個文體都是上對下,語氣上不難把握,就是四個字:耳提面命。

【便宜十六策節選•諸葛亮】治國之政,其猶治家。治家者務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本者,經常之法,規矩之要。圓鑿不可以方納,鉛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則有逆氣,地失其常,則有枯敗,人失其常,則有患害。

諸葛亮的教令,內容詳細周到,文辭簡明;東晉庾稚恭的教令,明白而決斷。他們的教令都是道理得當文辭恰切,是好的教令。在教令這種文體之外,還有“命”這種文體。《詩經》說“有命令從天神那裡發出,授命文王取代殷商作天子”,表明命是上對下,是重要的。《周禮》說“教育官師氏詔告天子周王”,這說明“詔”是臣下報告天子的用辭,沒有“命”那麼重要。可是現今“詔”成爲皇帝專用的文體,“詔”變得比“命”重要了。這就是古代和今天文體的變化。

祝盟第十史傳第十六諧隱第十五辯騷第五頌讚第九檄移第二十原道第一祝盟第十詮賦第八諸子第十七議對第二十四體性第二十七史傳第十六宗經第三明詩第六論說第十八史傳第十六徵聖第二誄碑第十二明詩第六體性第二十七詔策第十九詔策第十九體性第二十七史傳第十六徵聖第二原道第一原道第一封禪第二十一諸子第十七史傳第十六體性第二十七史傳第十六檄移第二十正緯第四通變第二十九奏啓第二十三奏啓第二十三原道第一章表第二十二哀弔第十三明詩第六章表第二十二徵聖第二史傳第十六樂府第七辯騷第五頌讚第九哀弔第十三哀弔第十三體性第二十七徵聖第二雜文第十四頌讚第九奏啓第二十三詮賦第八史傳第十六奏啓第二十三論說第十八明詩第六章表第二十二奏啓第二十三史傳第十六詔策第十九誄碑第十二諸子第十七議對第二十四風骨第二十八明詩第六章表第二十二銘箴第十一原道第一神思第二十六辯騷第五宗經第三銘箴第十一祝盟第十頌讚第九諸子第十七明詩第六頌讚第九詮賦第八祝盟第十雜文第十四議對第二十四神思第二十六論說第十八史傳第十六宗經第三詮賦第八封禪第二十一神思第二十六論說第十八章表第二十二祝盟第十議對第二十四宗經第三
祝盟第十史傳第十六諧隱第十五辯騷第五頌讚第九檄移第二十原道第一祝盟第十詮賦第八諸子第十七議對第二十四體性第二十七史傳第十六宗經第三明詩第六論說第十八史傳第十六徵聖第二誄碑第十二明詩第六體性第二十七詔策第十九詔策第十九體性第二十七史傳第十六徵聖第二原道第一原道第一封禪第二十一諸子第十七史傳第十六體性第二十七史傳第十六檄移第二十正緯第四通變第二十九奏啓第二十三奏啓第二十三原道第一章表第二十二哀弔第十三明詩第六章表第二十二徵聖第二史傳第十六樂府第七辯騷第五頌讚第九哀弔第十三哀弔第十三體性第二十七徵聖第二雜文第十四頌讚第九奏啓第二十三詮賦第八史傳第十六奏啓第二十三論說第十八明詩第六章表第二十二奏啓第二十三史傳第十六詔策第十九誄碑第十二諸子第十七議對第二十四風骨第二十八明詩第六章表第二十二銘箴第十一原道第一神思第二十六辯騷第五宗經第三銘箴第十一祝盟第十頌讚第九諸子第十七明詩第六頌讚第九詮賦第八祝盟第十雜文第十四議對第二十四神思第二十六論說第十八史傳第十六宗經第三詮賦第八封禪第二十一神思第二十六論說第十八章表第二十二祝盟第十議對第二十四宗經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