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

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

隨後的一週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就來到了香洲航展開幕的前兩天。

爲了適應軍隊在進入90年代後更新的裝備命名習慣,也是爲了面對可能存在的國外客戶時更容易溝通和理解,八三工程的最終產物被正式定名爲——殲8C。

常浩南和姚夢娜等人作爲參展方的技術支持人員,自然也是提前到達了香洲,並根據展方的安排下榻在金灣區國際航展中心附近的一家酒店。

這家檔次不低的酒店可以說是爲了香洲航展而專門建造的,包括參展方、媒體、受邀前來觀展的嘉賓都住在這裡。

第一屆香洲航展還不像後來一樣分爲專業日和開放日,從第一天開始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購票參觀的。

所以吃瓜羣衆實際上也可以住在這裡。

只不過這個年代的老百姓,口袋裡有足夠的錢專程來看航展的人就已經不多,住得起這間酒店的就更少了。

後世第十四屆航展的時候,常浩南也趁着休假時間來過一次。

結果這間酒店提前一個月就被訂滿了。

作爲飛機總設計師的楊奉畑並沒有跟來。

說是“技術支持”,但飛機設計師們在這種場合下的用處着實不大。

重點還是跟着一起過來的112廠技術工人和北陵機場的地勤人員——香洲機場是個純純的民用機場,不可能有人會保養各國的戰鬥機,所以這些活都需要參展商來做。

在本土的話還好,只需要出人就可以了,如果到國外,尤其是跟本國的航空標準區別很大的地方參展,那麼就連保障設備甚至航空燃料都得自己帶着。

否則就只能進行地面展示。

就拿勇士飛行表演隊爲例,他們出國表演的時候就會有最少一架伊爾76運輸機跟着,用作伴隨保障。

所以出國參展這種事看上去簡單,其實相當考驗一個國家的航空工業水平。

“二十六年啊……”

躺在牀上的常浩南本來想休息一會,但關於過去,或者說未來的回憶卻如同漏斗中的細沙一般緩慢但持續地流出來,讓他無論如何都無法入眠。

翻來覆去睡不着的常浩南乾脆放棄了休息的想法,起身來到窗前拉開窗簾。

“嘩啦——”

窗外,是香江機場那條長達4000米的4E級跑道。

天邊隱約傳來一陣飛機轟鳴聲。

常浩南擡起頭向遠處看去。

一架伊爾78加油機和兩架側衛組成的編隊正在對準跑道緩緩下降高度。

作爲爲數不多會進行實機飛行展示的外國參展商,他們在航展的前期宣傳中佔據了頗爲不少的部分。

相對來說,在最後時刻才決定參展的殲8C反而沒能獲得什麼宣傳資源。

畢竟在這個以紙媒和廣播電視爲主要傳播載體的時代,十來天的時間還是太短了。

在它們後面更高的空中,還有一架正在盤旋的雙發中型客機。

思索了一會之後,常浩南總算想起來,那應該是一架圖204S,也就是圖204的貨機型。

圖波列夫方面一直希望這個型號能夠開闢華夏的民航市場。

平心而論,就一種1990年完成首飛的飛機而言,圖204放到90年代前期不算落後。

但這個首飛時間註定了它會是一場悲劇。

失去了華約市場的支持,這勢單力孤的單獨一個型號不可能跟波音或者空客體系完善的家族進行競爭,更何況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對飛機做進一步優化。

對於國內的航司來說,也斷沒有道理引進一種性能上沒有特殊優勢,又和波音空客麥道的維護保障體系都不兼容的新飛機。 所以圖波列夫從一開始就努力錯了方向。

因爲換個思路的話,這個型號作爲一種軍用特種飛機平臺還是能看的。

再怎麼說也比圖154M和運8強……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飛機的各項數據調整成符合華夏航空工業標準,那麼也可以作爲製造百噸級客機的練手之作。

眼下已經是11月初,滬飛那邊生產MD90的項目,基本算是進入生命倒計時了。

在原來的時間線裡,MD90的生產線停掉之後,航空部又把希望寄託在了歐洲人身上,希望能夠在華夏生產一種100座級別的AE100小型幹線客機。

結果當然也是毫不意外地不了了之。

後來空客公司直接拿着這個AE100的設計,幾乎原封不動地搞出來了A318客機。

……

總之幾番折騰下來,當年花費大價錢升級的飛機生產線只好用來給津門的空客飛機總裝線提供工具和設備,

更加寶貴的、有大型飛機制造經驗的技術工人同樣因爲失去了訂單也,只能無奈離職或者轉行。

也意味着這套從運10項目開始,經過多次曲折反覆勉強搭建起來的技術體系轟然倒塌。

相比於運10本身,這是更加令人心痛的損失。

此後便是十幾年的技術空白,華夏能夠自行生產的最大飛機,一直停留在60噸級的運8。

直到2015年C919的001號原型機下線,滬飛纔算是恢復了幹線客機的總裝能力。

實際上,無論空客還是波音,眼下都是如日中天,不可能同意把飛機生產的主要部分放在華夏完成。

至於改用華夏標準生產飛機……

笑死,夢裡都沒有這麼好的事情。

但處在困頓之中的圖波列夫就不一樣了。

除了圖160之外,只要給錢,基本是要啥就敢給啥。

有了蘇霍伊設計局在十一號工程上做出讓步的先例,也不用擔心俄國人像前世那樣油鹽不進。

而且,既然涉及到生產標準的調整,那就免不了要和華夏的技術人員進行合作。

這樣在大型飛機的設計領域,也可以稍微取取經。

常浩南畢竟不能像修仙小說裡面灌注功法那樣給別人提供熟練度。

未來他面對的項目只會越來越複雜,不可能像改進機翼或者壓氣機設計那樣,主要工作由一個人來完成。

而工程領域,經驗的重要性至少不弱於理論。

否則曾經也是基建狂魔、造艦大國的英美,也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失去這些方面的能力。

“嗯……”

常浩南看着窗外已經處在落地滑跑之中的圖204S,腦中愈發勾勒出了一個清晰的思路。

還是得雙贏。

雙贏,就是我贏兩次。

(本章完)

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7章 柳暗花明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1章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7章 方案敲定第834章 千年數學會議第762章 大象漫步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42章 破格,直博!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57章 思路轉變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57章 思路轉變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22章 俯衝轟炸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84章 離間計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97章 柳暗花明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260.第260章 殲轟7MLU?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51章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
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7章 柳暗花明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1章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7章 方案敲定第834章 千年數學會議第762章 大象漫步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42章 破格,直博!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57章 思路轉變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57章 思路轉變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22章 俯衝轟炸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601章 NSK集團,東窗事發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84章 離間計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97章 柳暗花明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260.第260章 殲轟7MLU?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51章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