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重裝騎士

1933年春節,柳州,601所。

“老師,你的新發動機有名字了嗎?”楊偉畢恭畢敬的問道。對於沈霍伊這位航空先驅,他一直都是很尊敬的。

“還沒有,不過我覺得吧,這款發動機大大的行!就叫大行好了!”

楊偉差點一口茶水噴出去!大大的行……你還真敢說。沒辦法,人家畢竟是老前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教出你們這幫兔崽子了不是?大行就大行吧,雖然聽起來跟死人聯繫到了一起。(ps,古代皇帝掛了以後,爲表示尊敬,當年不換年號,也不叫先帝,而叫做大行皇帝)

沒辦法,楊偉只好拿着這個不大行的“大行”發動機開始設計新式戰鬥機。與此同時,611所的諾斯羅普也收到了邀請。

總裝備部提出了設計指標:

最大速度:4000米高度下不小於450公里每小時。

爬升性能:從0到達5000米高度的時間不大於6分鐘。

載油量:200升以上

武器:12.7mm機槍2挺,並至少搭載無線電接收機

尺寸限制:無要求。

諾斯羅普拿到任務目標書之後,差點沒背過氣去,地面功率700馬力的大行發動機,到了4000米高度實測不過600馬力左右,甚至不如p-2上面的r-1820旋風發動機,要知道這款供轟炸機使用的氣冷式發動機也有750馬力(海平面)。用這樣一臺馬力不足的發動機要在4000米高度飛到4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甚至懷疑,是不是總裝備部抄錯了設計指標,還是張路這小子腦袋短路了。

張路並沒有腦子短路,這個指標是名謙定的,而且他出奇的沒有要求搭載無線電發射機,在設計s-5的時候,這一項可是硬性規定。諾斯羅普經過短暫的推敲之後,倒吸一口涼氣,名謙這個招標方案意圖很明顯,就是要一架極速攔截機,他根本就不是與日本戰鬥機去格鬥的,而是專門針對轟炸機,用來拆飛機的!

當時世界範圍內戰鬥機無用論盛行,戰鬥機的發展陷入低谷,雙翼狗鬥戰鬥機大行於世,似乎戰鬥機就是這樣的。但也有一些有識之士認爲,戰鬥機可以憑藉速度攔截轟炸機,但這樣的機型顯然不太適合格鬥,所以可以單獨劃分爲一個機種,也就是截擊機。由於狗鬥性能太差,這種速度型飛機最多也就是在競技場參與一下賭博而已。

所以,就連諾斯羅普的腦子裡其實也沒有速度型戰鬥機的概念,甚至整個有着飆車情節的美國航空界也沒有設計一款極速戰鬥機的概念,最多隻有在滿足格鬥性能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飛機速度而已。蔣介石向美國購買的霍克式戰鬥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裝上新型美製普-惠發動機的霍克-2時速達到325公里,盤旋性能優異,完全可以與90式艦戰抗衡,如果單機格鬥,幾乎可以吊打人民軍的s-5。

雖然有些牢騷,諾斯羅普還是接受了這個挑戰。作爲一個美國人,他自然也是喜歡飆車的,飈飛機可比飆車要刺激多了,既然如此,飛的更快一些有什麼不好呢?

飛機要怎麼飛得快?

這個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兩個方面,加力和減阻。加力不用說了,700馬力的發動機基本上不會變,如果會變那就是變沒了。剩下的只能是減阻,沈霍伊s-5的蹩腳設計諾斯羅普已經領教過了,噁心的上單翼帶來糟糕的機動性,支撐杆阻力極大,進一步限制了飛機的速度性能。諾斯羅普仔細思考了一下,如果要實現這個速度性能,用常規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飛機必須進行系統性的減阻。

首先,起落架必須採用可回收式,這種設計要求起落架回收裝置的可靠性,起落架大架瞬間受力極大,非常考驗材料強度,這個部件所需的高強度鋼材諾斯羅普根本不相信中國人可以生產,要求從美國直接訂購。當然,他完全沒想到勞動黨已經把萬噸級油鍛機投入使用了,更沒有想到中國人已經弄出了鎳鉻合金鋼,貴是貴了點,但如果只是起落架的話還可以接受(坦克裝甲另說)。

其次,必須使用最輕的懸臂式下單翼結構,機翼採用多窩狀結構,這是他自己在美國的時候就想出來的點子,可以大大降低結構重量,加上勞動黨本身用美國技術搞出來的航空鋁材,完全可以得到全金屬、鉚釘接合、半硬殼式機身、下單翼、可收放式起落架的新式飛機。

當這架飛機出現在繪圖板上的時候,諾斯羅普自己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這些新技術當時在各個機型上都有過採用,比如下單翼他在美國的時候就設計過,洛克希德公司的“獵戶座”郵政機就是下單翼可收放起落架設計;他自己設計的“阿爾法”採用多窩狀結構,半硬殼機身和應力蒙皮結構。

但這些新技術在同一架飛機上採用,在世界範圍內確實屬於首次,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高技術的結合體,出事的機率非常高。

這還不是全部,爲了用700馬力的發動機實現4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把新技術全部加上之後,還必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減阻設計。因爲當諾斯羅普將小比例模型放到風洞中測試之後,發現阻力還是偏大,不大可能實現450公里的速度。

諾斯羅普爲此大傷腦筋,要實現高速就只剩下一個辦法——減小飛機的橫截面積,這就意味着,飛機必須拉長,機翼要縮短,採用窄機身。他下不了這個決心,人民軍的飛行員很珍貴,飛機設計對座艙裝甲的要求是很高的。s-5在推力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在飛行員後背加上了8mm防彈鋼板,整個機艙都有裝甲保護。採用窄機身就意味着必須削減側面裝甲,只保留後裝甲,油箱必須後置,再增加一層油箱防護。這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爲了實現這個目的,要增加很多難題,飛機長度拉長以後,操控力要求更高,起飛降落的時候飛行員視野更差,起落架要做的更長,甚至要加粗。

猶豫不決的諾斯羅普在繪圖板前咬着鉛筆頭,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那個叫楊偉的年輕人在幹什麼呢?

601所和611所都是設計局,但本身沒有什麼競爭關係,所以諾斯羅普隨時可以過去交流,反正兩家設計局都搬到了柳州附近,倒是省了跑路吹風洞的麻煩。

楊偉自然也在做着和諾斯羅普一樣的事情——畫圖。

諾斯羅普來的時候,楊偉剛好去吹風洞了,不在辦公室。諾斯羅普點了一杯咖啡,獨自欣賞起來,簡陋的辦公室裡連辦公桌都沒有,只有一個小茶几,鋪在地上的報紙被一堆資料壓着,一個簡陋的畫板架上穩穩當當的豎着一張畫板。

諾斯羅普坐到凳子上,饒有興趣的欣賞這款作品。雙引擎,應該是一款轟炸機,從修長的機身看來,這款飛機的速度應該不會太慢。當時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快速轟炸機的設計,楊偉想要設計一款快速轟炸機並不奇怪。不過諾斯羅普看了看就覺得有點撓頭,因爲這款轟炸機是單座的,飛行員既要保持飛行狀態,又要瞄準投彈,還要使用語音無線電,這些事情一個人做實在是太累了。不過他也知道人民軍吃苦耐勞,飛行員們肯定不會說什麼,這要放到美國估計能發生譁變。而且沒有後機槍手就意味着這款轟炸機必須用速度擺脫對手,但轟炸又需要低速來保證命中精度,真不知道他打算怎麼協調這對矛盾。

不過,總體來看,這架飛機的速度應該不會慢,爲了平衡長長的機身,楊偉甚至把發動機從機翼中間移到前面;爲了減小截面積,兩臺發動機捱得很近,爲此機身不得不向後移,如此一來,飛行員和發動機之間捱得很近,座艙兩側都塞滿了隔音材料,這些地方本來是裝防彈裝甲的,而向前的火力在兩個螺旋槳之間的空隙穿過。

諾斯羅普看到這個火力射擊,瞬間咋舌,這個楊偉簡直喪心病狂,這架快速轟炸機的細長機鼻裡塞進了兩門使用60發彈鼓的厄利孔20mm高炮,炮口長長的伸出上側機鼻,在彈鼓與下機身的空隙裡,楊偉塞進了三挺“大提扣”,美製12.7mm機槍。一二八事變和南疆戰役的空戰結果已經說明,12.7mm穿甲燃燒彈對木質飛機具有毀滅性的威力,而20mm厄利孔ffs高炮更是喪心病狂的存在,不管是什麼飛機,只要命中一兩發,鐵定散架。也只有這種重型飛機才能承受的住ffs高炮那110mm藥柱的狂野後坐力,要是用來對地支援……,那簡直就是掃地神器啊!不僅可以掃步兵,連坦克都不在話下。如果不是出於工程師的驕傲,他甚至想抄一份圖紙拿回美國去,競爭美軍陸航的強擊機訂單。

“成大器先生!”楊偉進門就看到這個金髮碧眼的洋人,有些意外。

“你的設計真不錯。”諾斯羅普稱讚道,“我相信這款飛機可以跑贏任何一款現役戰鬥機,像閃電一樣!”

“額……可他就是戰鬥機啊,難道不是應該的嘛……”

諾斯羅普大吃一驚,這才注意到這架飛機的機體裡真的沒有給炸彈留下任何空間。雙發重型戰鬥機不是沒有人想到過,相反在30年代這種設計可謂是過江之鯽,主要空軍強國都有類似的東西,可那是爲了給遠程轟炸機護航,還可以掛炸彈做多用途戰鬥機用。而人民軍沒有遠程轟炸機,那發動機產量連單發飛機的製造都滿足不了,別提雙發了。加上這款飛機沒給對地攻擊留下任何餘地,諾斯羅普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楊偉說道,“人民空軍的主要任務是攔截敵機,防止強大的日本空軍威脅我方地面目標,所以截擊是第一任務,空戰是其次的。但是用現有的發動機,要達到如此高的速度,減阻設計非常困難,而且還要減小翼展,這樣反過來對起降的要求更加苛刻,就成了水多加面的局面,很難收拾。與其這樣,不如增加一臺發動機,這樣就不怕增加翼展,而且兩倍的推力推動同樣重量的機身,速度也可以得到提升。”

諾斯羅普點點頭:“如此一來,還可以順帶航程的問題,可以搭載完整的無線電,裝備重型火力,按照你設計的載油量,這架飛機可以飛1600公里左右,保護更大範圍的地面部隊。不過楊天才,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設計中可以將尾輪也收納起來,發動機可以略微外移,減小震動,機身的設計也可以收攏一些,加上沉頭鉚釘,這樣或許可以超過450公里時速的要求。”

“我的天!”楊偉驚道,“把這麼多新技術集合到一架飛機上,技術風險太大了。”

諾斯羅普搖搖頭:“你們的上級把這麼高的技術標準寫到標書上,那纔是大風險!”

楊偉跟諾斯羅普聊了一晚上,第二天他就更改了設計。

翼展12.72米,機長9.88米,空重33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4200公斤。這個數據比原來的還要大一些,主要是增加尾輪迴收,主起落架改到發動機短倉下,以縮短長度,增加滑油散熱器面積。將原本突出的座艙改爲背後有一條背脊,這部分空間可以加裝設備,也可以加裝防彈鋼板,不過諾斯羅普的意思是,楊偉的設計頭重腳輕,空戰回來油燒光了,難免重心前移,加一條脊背是爲了防止飛機倒扣的時候砸斷飛行員的脖子。

相較之下,諾斯羅普的設計尺寸爲翼展11.41米,機長8.98米,空重16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400公斤。毫無疑問,諾斯羅普雖然意識到了楊偉設計減阻方式是有效的,但深受傳統設計思想和飛翼設計思路影響的他無論如何也不敢採用大翼載的方案。

兩種設計思路在風洞中就已經可見端倪,諾斯羅普的設計在高速性能上很可能不如新銳的雙發重型戰鬥機。

不過,只要沒有試飛,一切就都還沒有定論,真正的較量在1933年底展開,兩個型號都完成了驗證機制造,準備進行試飛。

空中狗斗的時代已經過去,空中鋼鐵騎士橫衝直撞的時代即將來到,在這個時代的轟鳴聲降臨之前,舊時代還要繼續他的戲份。

作爲一名合格的運輸大隊長,蔣介石在獲釋回南京之後,食言扣押張學良,瓦解東北軍,同時大肆購入外國軍火,擴充德國軍事顧問團,把名聲不響的魏採爾換成了名將塞克特。託蔣介石的福,人民軍繳獲了不少國外先進的原型武器,其中一種就是在南疆戰役中大放異彩的厄利孔20mm高炮,事情就出在這門高炮上。

厄利孔20mm炮,實際上有三種型號,包括ff,ffl,ffs,人民軍山寨的是從國民黨軍艦上繳獲的ffs型,這種型號70倍徑,彈道平直,初速高,後坐力大,是典型的地面防空炮,用來打飛機是相當的給力,缺乏直射火炮的勞動黨大量山寨裝備。這貨不僅用來打飛機,而且用來打坦克,一線部隊還發現這款火炮對步兵也有奇效,於是又用來補充重機槍的不足,再後來一線部隊還發現這款炮用來壓制對方重機槍效果也不錯,於是又用來對付日軍機槍組,一時間奇貨可居,前線爭相討要,後方開足馬力生產。

海軍把他裝上軍艦,陸軍把他裝上坦克,空軍……比較尷尬,因爲這玩意兒裝不上飛機。爲什麼裝不上呢?後坐力問題,只要開炮要不了幾發飛機就要散架。厄利孔20mm炮有ff、ffl、ffs等多個版本,它們分別使用20×72mm、20×101mm、20×110mm規格的炮彈。適合飛機的是第一種,而人民軍山寨的是第三種,這要能裝上去,非得是重型戰鬥機不可!

李承幹是內行,自然知道沒有圖紙沒有技術援助,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反推出前兩種型號的,而且情報機關也發現日本人有向瑞士厄利孔公司購買專利的跡象。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引進航空用的20mm機關炮刻不容緩,這個技術,瑞士人獨一號,別家還真不好搞。當然了,蘇聯有,不過名謙知道蘇聯人胃口太大,還只收外匯,把他自己賣了也填不滿。那……那就去找瑞士人談談吧……

341、邊打邊談359、菜鳥先飛51、中正懷春11、革命武裝50、夜暮崑崙關36、再買就剁手235、另闢蹊徑237、勁爆新聞370、種蘑菇163、危局223、突圍226、陰風鬼火114、狂飆123、第一槍153、技術路線23、no zuo no die61、柳鋼!柳鋼!297、春帆樓7、莫愁前路無知己10、革命的第一步266、暴風序曲156、簡單任務213、集體負責127、苦澀的和平147、前進!裝甲兵146、最後一擊268、立體突擊126、廟行大捷163、危局360、虎!237、勁爆新聞169、嫌隙339、初試身手無人永生201、大暴走187、共工之怒41、敵友之間201、大暴走362、突襲!15——喇嘛雙修(羞)那些事兒241、斷橋194、大逃殺64、洋人無利不起早83、輕兵器257、紅與黑18、莫榮新的算盤174、螳螂捕蟬308、栽贓274、殘陽末路235、另闢蹊徑3、共產主義者217、來自西方的橄欖枝284、最後的距離182、趕鴨子111、銀色舞者14——隆美爾北非遊記69、兵臨城下32、盡忠139、南京審判118、明搶3號坦克大腦洞349、斷人財路68、暴風雨奏鳴曲(三)85、德國顧問的進口電話81、黑色行動368、最牛拆遷辦232、無招對有招309、封狼居胥8——勞動黨軍事編制沿革報告29、難纏的對手7——關於沈霍伊先生不當言論處理意見討論193、上屋抽梯152、八嘎VS馬鹿91、坑爹的編制12篇名謙與胡刮皮黑話翻譯208、血火熔爐116、鋼鐵巨獸174、螳螂捕蟬125、背後一刀272、日本黑科技143、沉默槍聲130、一聲巨響156、簡單任務22、鎮壓反革命246、松木劇本44、羊城驚變93、洋顧問的新麻煩247、天罰35、善不了的後摸牌198、圖紙艦隊163、危局83、輕兵器341、邊打邊談48、三會李宗仁208、血火熔爐217、來自西方的橄欖枝276、紫日246、松木劇本
341、邊打邊談359、菜鳥先飛51、中正懷春11、革命武裝50、夜暮崑崙關36、再買就剁手235、另闢蹊徑237、勁爆新聞370、種蘑菇163、危局223、突圍226、陰風鬼火114、狂飆123、第一槍153、技術路線23、no zuo no die61、柳鋼!柳鋼!297、春帆樓7、莫愁前路無知己10、革命的第一步266、暴風序曲156、簡單任務213、集體負責127、苦澀的和平147、前進!裝甲兵146、最後一擊268、立體突擊126、廟行大捷163、危局360、虎!237、勁爆新聞169、嫌隙339、初試身手無人永生201、大暴走187、共工之怒41、敵友之間201、大暴走362、突襲!15——喇嘛雙修(羞)那些事兒241、斷橋194、大逃殺64、洋人無利不起早83、輕兵器257、紅與黑18、莫榮新的算盤174、螳螂捕蟬308、栽贓274、殘陽末路235、另闢蹊徑3、共產主義者217、來自西方的橄欖枝284、最後的距離182、趕鴨子111、銀色舞者14——隆美爾北非遊記69、兵臨城下32、盡忠139、南京審判118、明搶3號坦克大腦洞349、斷人財路68、暴風雨奏鳴曲(三)85、德國顧問的進口電話81、黑色行動368、最牛拆遷辦232、無招對有招309、封狼居胥8——勞動黨軍事編制沿革報告29、難纏的對手7——關於沈霍伊先生不當言論處理意見討論193、上屋抽梯152、八嘎VS馬鹿91、坑爹的編制12篇名謙與胡刮皮黑話翻譯208、血火熔爐116、鋼鐵巨獸174、螳螂捕蟬125、背後一刀272、日本黑科技143、沉默槍聲130、一聲巨響156、簡單任務22、鎮壓反革命246、松木劇本44、羊城驚變93、洋顧問的新麻煩247、天罰35、善不了的後摸牌198、圖紙艦隊163、危局83、輕兵器341、邊打邊談48、三會李宗仁208、血火熔爐217、來自西方的橄欖枝276、紫日246、松木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