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西安事變(六)

12月20日,宋美齡和宋子文等人到達西安,宋美齡的到來讓蔣介石感到十分的高興。在張學良的努力下,西安事變的正式談判拉開了帷幕。12月21日,周恩來在宋美齡等人的陪同下,來看望被扣押多日的蔣介石。周恩來看見蔣介石坐在牀上,他見周恩來走了進來,就微微的欠了欠身。因爲12日那天蔣介石在逃跑的途中扭傷了腰,再加上受了驚嚇和風寒,此刻的蔣介石顯得疲憊不堪。周恩來先開口說道:“蔣先生,我們有10多年沒見了吧,你顯得蒼老多了。”蔣介石笑笑,然後說道:“恩來,你曾經是我的部下,你現在能聽我的話嗎?”周恩來坦然的回答道:“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都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這時,宋美齡插話道:“你們本是同校的故交,今日會面,要相互諒解。此次介石你在西安出事,多虧恩來千里迢迢的趕來斡旋,實在是應該感謝恩來先生。”張學良也跟着說道:“只要委員長同意抗日,我們仍擁護委員長做領袖。”最後,蔣介石向周恩來表示:“停止剿共,聯共抗日;統一中國,受我指揮;南京政府的地位不能改變,你周恩來可以去南京談。”隨後,周恩來表示告辭。蔣周間的會面就此結束。周恩來與蔣介石的順利會面,氣氛平和,所談的一切問題都是圍繞着抗日這個主題,這正是大家一直以來所期待的。蔣介石與**10年刀光劍影,這次爲一致抗日,雙方選擇了一個新主題,那就是和平與合作。

12月23日,蔣方由宋子文出席,西安方面由張學良、楊虎城出席,**方面由周恩來出席,三方開始了正式談判。蔣介石本人並沒有出面參加會議,但是他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他以“領袖的人格”做保證,而不作任何書面簽字。第二;他不出席任何的會議,而是由宋氏兄妹代表他談判。**方面以民族利益爲重,答應了這兩個條件。在會上,周恩來受**中央主席毛主席的委託,提出:“要求國民黨承認中國**的合法地位,立即停止對中國**的軍事進攻。在此基礎上,中國**同意放棄宣揚公產注意,同意廢除蘇維埃政府,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一致抗日。但要求保留自己的武裝力量,紅軍可以接受改編,聽從國民政府的指揮。”

談判事宜進行得很順利,但到12月24日卻產生了變化。上午會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大多數的與會人士堅持,在委員長離開西安前,即使不是全部也應履行部分條件。而宋氏兄妹則認爲,以現在南京的政治氣氛,在委員長返回以前是不會有任何作爲的。在此情況下,對蔣介石深懷戒心的楊虎城,不同意在執行有關談判條件前釋放蔣介石,並與張學良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張學良沒能說服楊虎城,憤怒中的楊虎城不滿的離開了會場。宋氏兄妹認爲蔣介石離開西安的唯一阻力就是楊虎城,他們懇請周恩來出面對楊虎城進行勸解。爲此,周恩來盡了最大的努力,才說服了楊虎城同意釋放蔣介石。下午楊虎城回到了會場,重新回到了會場上。

12月25日,國共雙方經過反覆協商談判,西安事變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被扣押了13天的蔣介石終於獲得了自由。國共雙方達成了六點共識:1、改組國民黨和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吸收抗日分子;2、釋放被捕的愛國學生,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自由;3、停止剿共政策,聯合**抗日;4、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參加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國的方針;5、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係;6、中央軍撤出潼關,西北各省軍政由張、楊負責。下午四點,張學良陪同蔣介石夫婦還有宋子文等人離開西安,於當晚回到南京。

走下飛機的蔣介石精神很好,相反陪在他身邊的宋美齡的精神卻有些差,蔣介石在機場發表了簡短的講話,認爲此次事變是他平日“督教無方,防範不嚴所致。”爲此他感到非常的慚愧,對事變期間中央的處置非常滿意,維護了國家綱紀,消弭了變局,鞏固了國家基礎,使震驚世界的變局得以安全度過,他感謝各方關懷,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全國各方的共同努力,也是他個人的心願,

蔣介石從機場回到南京城裡後,就立即返回了官邸,當晚就召集中央各軍政要員談話。第二天上午,南京各界羣衆聚集在中央體育場,準備舉行慶祝領袖歸來的盛會。蔣介石並沒有出席,而是出人意料的讓何應欽代他前往,並代表蔣介石發表講話,向南京和全國軍民做答謝,並通電海內外,對此次事變,深自引咎。

西安事變圓滿解決的消息傳出,舉國歡騰,全國各大城市爆竹聲徹夜不絕,無數軍民和憂國憂民的各界人士爲之額手相慶,一顆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惟有不惜一切挑撥中國內戰的日本軍政當局惱怒不已。西安事變的圓滿解決,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不希望蔣介石活着回到南京的人還有何應欽,因爲只要蔣介石沒死,他何應欽就沒機會上位,所以他對“西安事變”的圓滿解決感到了不滿意。可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這次是使盡了渾身的着數,也沒能如願的登上權利的頂峰,他多少還是有些不甘心的。另外他把滿腔的怒火都算在了**的身上,以爲是他們拯救了蔣介石。何應欽始終都搞不明白,是什麼的利益,讓**放下了仇恨,在關鍵的時候全力的支持蔣介石。10年來的相互撕殺,有無數的**黨員死在了蔣介石的手裡,雙方可以用血海深仇來形容了。可是如今**只是爲了一句“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理由,就放棄了他們多年來的一貫主張,這實在是讓何應欽無法接受。他始終都無法想象,毛主席是如何做出這個決定的。如果毛主席真的是如此的深明大義顧全大局,那麼他將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領袖,自己敗在毛主席的手上也是不丟人的。

重新回到南京的蔣介石沒有馬上收拾何應欽,他覺得不處置何應欽纔是最好的辦法,這樣既可以彰顯自己的寬宏大量,又可以讓何應欽整天的活在恐懼中,這種效果比殺了何應欽要高明多了。至於那些和何應欽合作的人,蔣介石也放了他們一馬。但是唯一不能放過的就是藍衣社,這些人已經忘記了是誰把他們扶植起來的了。他們在野心的驅使下,居然敢暗地裡加害領袖,這羣人必須爲此付出代價來。蔣介石親自下令解散了藍衣社,藍衣社的頭目賀哀寒和鄧文儀,被蔣介石解除了一切職務,下放到基層去反省了。等收拾完藍衣社的事情後,蔣介石纔開始研究如何處理張學良的事情來。當自己下令扣押張學良的時候,宋子文和孔祥熙就爲張學良求過情,這兩人的面子是要給的,自己也不願殺掉這位結義兄弟。但是究竟要如何處理這位義弟,又確實讓蔣介石感到了頭疼。

張雅茹把修改完的新聞稿交給編輯後,就急匆匆的回家了,她之所以這樣的急着回家,是因爲龍風已經答應她了,今天龍風會教她學開車,所以張雅茹纔會急匆匆往家裡趕。等她回到家裡後,就發現龍風正和三叔討論“西安事變”的事情呢,她頓時就來了興趣,加入到了他們的話題裡。她向三叔龍行雲問道:“三叔,您說委員長會如何處置張學良將軍呢?”龍行雲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大記者,先說說你的看法?”張雅茹回答道:“我想委員長一定會釋放張學良將軍的,因爲眼下就要和日本人開戰了,正是需要張學良將軍帶罪立功的時候,委員長會考慮張學良將軍的愛國熱情的。”這時龍風插話道:“我看未必,張學良的初衷雖然是愛國之舉。但是他綁架領袖要挾政府,卻是要受到追究的。否則將至國法、軍法於何地?如果再有其他人效仿,那將至國民政府的威嚴於何地?所以張學良肯定會受到國法、軍法的審判的。”龍行雲見張雅茹和龍風還有爭論下去的趨勢,就趕緊說道:“這件事情自會有委員長去考慮,你們就別跟着瞎操心了。如今委員長回到了南京重掌大權,相信國民政府馬上就會恢復正常的運作的。你們兩個還是抓緊時間,趕緊爲龍家傳宗接代吧,我們都等着當爺爺、奶奶呢。”張雅茹和龍風立刻異口同聲的說道:“三叔,你爲老不尊。”

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5章 初到北大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18章 日軍入關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77章 大撤退(五)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215章 四戰長沙(六)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203章 鐵血孤城(三)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231章 團圓飯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4章 南下北平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144章 閤家團聚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209章 回家(下)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
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81章 南京!南京!(四)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5章 初到北大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18章 日軍入關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77章 大撤退(五)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247章 手刃仇敵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239章 茶山坳大捷第215章 四戰長沙(六)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203章 鐵血孤城(三)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231章 團圓飯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4章 南下北平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7章 九一八事變(下)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144章 閤家團聚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161章 打魚風波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21章 長城抗戰(下)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209章 回家(下)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07章 敵後游擊戰(六)第217章 盲目樂觀第104章 敵後游擊戰(三)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192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159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244章 兩條瘋狗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193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下)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47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