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玄女救主

正南方狼煙冒起,想是近地秦軍互相通信的暗號,龍天羽施令上馬向東南丘陵撤走,不足二百餘人一陣疾馳,不敢逗留。

果然起煙處一支兩萬人馬的秦兵受到信號,在南麓堵截義軍,而追擊在後的秦卒有一千五百名,另外的一半人馬在後方歇腳,輪流緊追不放,這三千騎兵不過是一支先鋒營,整部軍有五萬人衆,也在後面趕來圍剿。

二百精騎馳出百餘里,到達一處山巒疊嶂的低谷口,戰馬日夜不停地趕路,早已虛喘不止,更有個別馬匹吐氣白沫,再跑下去絕對撐不了多久。

龍天羽心想馬且如此,人何以堪?再擺脫不了糾纏,非全軍覆滅不可,只恨手中並無先進武器,倘若有幾顆手榴彈和一挺重機槍,單槍匹馬也不懼敵兵了。

他壓下無稽想法,對身邊人道:“跟在咱們身後五十餘里有不足兩千的秦卒,他們有意逼趕拖垮我軍,先發制人,後發受制於人,倘若筋疲力盡時候被追到哪還有反擊之力,不如趁此殺個回馬槍,定然讓秦兵吃個大虧。”

李月瑤驚訝道:“你要回擊追兵?”

龍天羽堅定道:“不錯,雖然咱們人數不佔優勢,但可依仗地利與人和因素,何況秦軍根本想不到咱們這麼點人敢對抗上千人馬的先鋒營,在毫無防備的前提下,吃虧是在所難免的,夏侯嬰,你速帶人進谷,在崖邊放好滾石之類的攻擊武器,找些人牽馬在前以及封住山谷出口,先打上一仗再說。”

夏侯嬰聽到有仗打欣然領命,事實上諸精銳衛士也都憋了怒火,準備回敬秦軍,即使戰死沙場也不願意像喪家犬一般逃命,想到要保護主公安全這才忍住,這時聽到要反擊,頓時恢復鬥志,個個摩拳擦掌去備戰。

一個時辰內準備耗了石塊滾木放於兩端崖坡,又拾來許多幹樹枝枯草鋪在谷底地面,二百餘人紛紛把守要塞,等候追兵到來。

少頃,一陣蹄聲大作,近兩千餘騎疾奔而來,先鋒將當頭帶兵,速行至谷口處,有兩名士卒下馬進谷幾十步查尋義軍留下的蹄印,確定了必經過此谷,便跑出稟告都尉。

一路以來義軍疲於逃走,一直並未設伏回擊,使秦軍更爲囂張,這就是人性思維方式的弱點,此刻先鋒將一點也沒懷疑,下命令全速追擊,並聲稱割下義軍首領龍天羽首級者列土封侯,士卒一聽哪個不動心,勒繩加鞭,一股腦兒衝入低谷中。

當秦軍行出一里多路,忽然碎石紛飛下落,鐵弩箭矢疾射,頓時谷底一陣慘叫聲起,秦兵無處可躲,措手不及之下,陣型大亂,谷口兩端被滾木擋住,退無可退,只有各自爲戰貼在巖壁跟處閃避碎石滾木,但卻逃不掉弩箭的厄運。

龍天羽與李月瑤等人均在高處投石放箭,將兩日來的怨氣都發泄在低谷的秦卒身上,一千五百多敵兵倒地有七八百人,還沒等義軍歡呼慶賀,這時谷外萬馬奔騰,號角雷動,轟隆隆、轟隆隆,鐵甲鏘鏘,兩支軍隊從西南西北路匯合在一起,共有七八萬人向谷地推近。

遙望遠處塵土飛揚,戰馬嘶吼,陣勢非同小可,龍天羽驚道:“來的真快,撤!”

諸人立即從崖道退走,奔到山谷另端出口,有幾名精銳戰士正牽馬相候,龍天羽等不敢耽擱,跨馬急催,向東南方位行去。

兩支秦軍都尉閆斌、高暉率軍抵達谷口,下令清理入口,才發現遍地死傷的士卒,不禁怒火更勝,決定窮追不捨,擒殺義軍首領,以向朝廷換取封賞。

龍天羽一戰之後尚未恢復體力,又被大批秦軍追殺,此時橫穿過密林和荒野,進入一般羣峰環拱之地,馬匹累死了過半,囊中清水乾糧都已空缺,前無進退,後有追兵,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李月瑤深情地望着龍天羽,盼望夫君能想出退敵之策,即使身陷於此,能跟心愛的人死在一起,也是一種幸福。

龍天羽感受着衆人近乎崇拜的目光,倍感壓力,環望四周山峰擋路,山重疊嶂,長嘆一口氣,難道我龍天羽命中有此一劫,當真要困在此處嗎?

他遠見前方一片石林壘巷,形狀怪異,煙霧繚繞,嫋嫋升空,透着詭異。

龍天羽似乎察覺到前面石陣的蹊蹺,依稀按照奇門遁甲佈置,他於《太公兵法》中的玄學之書看到過,但一直忙於起義,並未抽空花心思仔細琢磨,此時一瞧之下略懂玄機,卻不知破解之法。

李月瑤見他神色有異,奇怪問道:“夫君是否對此地感到殺機四伏呢?”

龍天羽點頭道:“此地藏風聚氣,遠處主山有處龍穴,對於葬者來說是塊風水寶地,反之對於生還者而言卻是塊凶地,月瑤博覽羣書,可知此山脈的名字?”

李月瑤秀美微蹙,憂心道:“這是齊地的臥龍山,山脈蜿蜒,翻山出路很難找見,而且不易大軍通行,峰谷中歧路甚多,倘若無人引導,肯定要多繞出一番冤枉路,到時秦軍堵住後路,咱們情況更糟!”

龍天羽嘆道:“在玄術中有風水星相講究,以及諸多避諱,臥龍山;遇山而臥,蒼龍受縛,與我名字相沖,想是我時運中該當有此一劫,前無暢通之路,後有八萬追兵,難道吾等真要困於此地不成?”

李月瑤剛要從旁勸解,忽然峰谷間隱隱傳來天籟琴音,清幽淡雅,淡泊寧逸,有如世外梵音,漂盪在峰谷盆地之中。

龍天羽與李月瑤面面相覷,均感覺這琴音超凡入聖,當直堪稱一絕,彈琴美妙者不是沒聽過,但連李大才女亦衷心稱讚,奏琴之人必是一位極其神秘的世外高人。

而龍天羽坐下‘逐月’良駒聽到曲音,竟然長嘶不已,前蹄不住躍動,似乎有何感慨一般。

這時谷地深處傳來飄渺的歌聲:“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龍天羽乍聽到歌音,不由全身一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一動:“天啊,難道是她?”

“龍郎,還曾記得人家麼?”話音甫落,從石巷中閃出一位白衣女子來。

衆人驀地一呆,目光投去,只見此女淡雅如仙,氣質如她琴音一般超凡脫俗,山風吹來,衣袂飄飛,似欲乘風而去,心中暗忖:“難道是仙女下凡不成?”

龍天羽腦海轟的一下,熱血沸騰,立即躍下馬來,欣喜若狂地奔了上去,抱住白衣女子,轉了幾圈激動道:“婉兒,婉兒,怎麼是你?你……你爲何在此出現?”原來此女不是別人,正是隱居在黃石谷的才女淳于婉兒。

淳于婉兒仙姿一笑,幽幽道:“婉兒在此恭候多日,來助夫君一臂之力,大秦江山,危危可汲,論天下真英雄,唯夫君一人也!”

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三章 婉兒分娩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八章 曲終人散
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三章 婉兒分娩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一章 劍閣巧遇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六章 沛縣起義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三章 烽煙將起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七章 城破人亡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二章 論功行賞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八章 曲終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