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發兵漢中

咸陽城將軍府內,龍天羽設宴席爲匯聚而來諸將接風洗塵,同時頒佈進入巴蜀的進兵部署,這次宴會場面空前,左右將軍以上官銜的將領就有數十人,席位按文武身份區分開。

左首爲文,右首爲武,文臣席位從上向下依次爲張良、蕭何、酈食其、叔孫通、陸賈、婁敬、隋何、鯽生等,武將席位從上向下依次爲曹參、灌嬰、虞子期、夏侯嬰、樊噲、陳嬰、王陵、周昌、呂臣、袁英、酈商、楊瞳、呂澤、薛歐、葛離、樅公、司馬卯、王斌、古松濤等將領。

大廳內五六十位漢軍中有爲將相,舉杯痛飲,氣氛慼慼,戰爭暫時停止了,可是目前的結果卻不是衆人所希望的,實力最強的義軍竟然被髮配巴蜀深地,在場的將領都爲漢王打抱不平,尤其像樊噲這種性格粗獷的人,喝着酒悶悶不樂。

龍天羽看着自己手下的將領,幾乎囊括了整個西漢文武重臣的名宿,一時間感慨萬千,好像仍在夢中一般,隨時夢會醒來,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紀。

歷史就像水流,它的定律是一定的,由高向低,這就是它的規律,任何違反它的都會無情地被吞噬淹沒,但並不是說你不可以改變它的軌跡,好比水向東流,但是走哪個渠道,卻由人來掌控。

歷史不會因爲哪一個人出現爸或是消失就此停滯不前或終止,它還是遵循它的規律在發展,只是你順應它,利用好它,你就能成爲歷史的主宰,得到它的肯定,名垂千古功成名就,反之,當你違反了歷史的規律,阻礙歷史的發展,同樣會自食惡果。

而龍天羽只是除掉了歷史上的某個人,卻不是阻擋歷史,比如他殺了劉邦,自己卻成了沛公,參加反秦順應歷史的潮流中,機緣巧合下又被封爲漢王入蜀,歷史還是繼續向前在發展,沒有任何的破壞,對它而言,任何人都不過是個過客,五千年的沉浮,任你是何等人物,也不過幾十年的存在,最後還不是終歸塵土,被黃沙掩埋。

龍天羽輕嘆一口氣,舉起青銅爵杯,淡定笑道:“諸位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目前的窘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所謂居安思危,如果我們封王后定都彭城,城市繁華,肯定會有很多將士安於享樂,不思進取,那個處境附近有十七路諸侯隊伍在發展,內戰不斷,我們何時能統一天下?如今咱們退一步到巴蜀,表面來看是個苦頭,其實這爲我們日後征討中原選擇了一個更爲牢固的根據地,憑藉蜀川天險,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樊噲忍不住道:“漢王,那咱們何時能再殺入中原來?”

龍天羽微微一笑道:“少則一年,多則三載,必將捲土重來,逐鹿中原!”

“啊?當真?”樊噲掩不住驚訝,眼中流露出一絲興奮,一年或三載,並不是多遙遠的事啊,只要在自己能舞刀弄槍的時候殺回去,自己仍有徵戰沙場立功的機會。

衆人也都吃驚了,如此說來,這次去巴蜀倒是一個養兵蓄銳、蟄伏的時機,臥在巴蜀深地,以蜀川天險阻抗中原大軍,任其中原各路諸侯相互廝殺征討,漢方來個坐山觀虎鬥,到關鍵時刻殺出蜀道,吞併中原,統一天下。

龍天羽繼續道:“三日後大軍撤離咸陽,向西南蜀地進發,南鄭郡離咸陽只有幾百裡,可是地處秦嶺、巴山之間,跌宕起伏的山川地勢極難行軍,兩峰之間很多棧道,懸崖峭壁、溝壑峽谷,我軍要運載兵器、糧草等,只能走在較寬闊的峽谷和盤山道,這樣一來,估計至少要十多日的兼程,途中很辛苦,需要各位將領能體恤軍民,同甘共苦,完成這次遷移任務。”

“我等遵命!”衆將一應百呼,放下酒杯,鬥志昂揚。

接下來,龍天羽公佈了初步的行軍路線和兵力分批情況,讓衆將都有個出兵的心理準備,由於前面有三萬大軍開路,而且行軍三四十萬,幾乎抵得上天下義軍實力的總和,所以根本不擔心會受到伏擊。

酒會結束後,諸將退去,蕭何帶着酒意,臨行前問道:“漢王,蕭某有個請求。”

龍天羽和張良微微愣住,前者微笑道:“蕭公,咱們一家人不說客套話,你有事儘管直說。”

蕭何說道:“臨走前我想收集一些咸陽城內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帶到漢中,日後說不定會對捲土中原有所幫助。”

張良笑道:“漢王早已秦丞相、御史府、三公九卿府以及國庫內所藏的律令、圖書,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等典籍全部運到了灞上,這些送給蕭公作爲一份厚禮啊。”

蕭何愣了一愣,驚訝地看着龍天羽,嘆道:“知我者,漢王也!”

龍天羽笑着聳了聳肩,說道:“兩位岳丈大人不必恭言,此刻又沒有外人,除了送出所有圖律典籍外,還有阿房宮所有絕世珍寶都運到灞上了,派重兵押送與糧草同行,這樣是以後在巴蜀建國立業,大興水利土木,發展漢中的物質基礎,總不能過去敲詐當地老百姓吧?”

張良忽而大笑道:“好傢伙,如是等楚軍入咸陽後,發現以聚集奇珍異寶而聞名天下的阿房宮,竟然空蕩蕩一無所有,或者遺留下來的都是贗品,項羽非氣得頭頂冒煙不可!”

蕭何點了點頭,莞爾道:“估計他氣極生怒,會一把大火把阿房宮給燒個乾淨來發泄怒氣吧。”

龍天羽忽然愣住,項羽真的會火燒阿房宮嗎?也是自己逼他的?

很快,轉眼到了三日後,咸陽內登壇封將。

龍天羽站在將臺開始下令發兵:第一批人馬由灌嬰爲大將軍,周昌爲副將,呂澤、薛歐左右驍騎將軍,陸賈、婁敬爲謀士,率先帶領十萬軍民向西南進發。

第二批人馬由虞子期爲主將,陳嬰爲副將,袁英、酈商爲驍騎將,隋何、鯽生爲謀士,帶領軍民十萬在半日後出發。

第三批人馬由曹參爲主將,王陵爲副將,楊瞳、葛離爲驍騎將,酈食其、叔孫通爲軍中謀士,統領軍力不變。

最後到了第四批人馬,龍天羽果然親自斷後,張良、蕭何、夏侯嬰、樊噲跟隨左右,九位夫人也都一力要求跟他同行,否則怎麼也不幹,龍天羽無奈只好同意,這支是最熱鬧的,淳于婉兒、李月瑤、依依、虞姬、詩詩、呂雉、瀟湘兒、張倩、郭鈺瑩九個美貌絕代的女子分四車坐下,粉紅軍團成爲軍中最靚的風景。

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咸陽,留下樅公、司馬卯、王斌、古松濤四將負責最後押尾,並派人通知楚軍來交接城池。

就這樣,漢軍徹底離開咸陽,向巍峨秦嶺和蒼莽巴山環繞的盆地進發,誰也沒有發現,在軍中不起眼的一處人馬角落,忽然飛起一隻信鴿,向咸陽東面飛去,正是曹無傷向楚營發出的通敵信函。

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七章 項王出兵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十章 反攻時機
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二章 戰敗項羽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七章 項王出兵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十章 反攻時機